瑪莎百貨雖然敗走中國 但它的自有品牌戰略值得深究

2021-02-20 聯商網資訊

聯商網特別策劃「談自有品牌」系列報導 

文/聯商網潘帥妮 頭圖/kaga

瑪莎百貨作為英國老牌百貨零售商,是英國最大的零售公司之一,其自有品牌戰略是它打敗競爭對手成為英國百貨業老大的秘密武器。

在英國的零售市場中,瑪莎百貨一直是英國高品質商品的代表零售商,其自有品牌所生產的服飾、食品深受消費者青睞。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絕對的實力派,但是為何在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就節節敗退,遭遇「滑鐵盧」?這不僅僅與零售行業大環境有關,更是與其自身有關。

當然,作為一個有百年歷史的零售商,在海外市場遭遇不利的情況下破釜沉舟,退回英國本土市場,重新找準自有品牌定位,這也是其背後百年積澱的勇氣和經驗。

「一元店」起家,自有品牌是殺手鐧

瑪莎百貨的崛起是典型的「屌絲逆襲」,是英國零售業的傳奇故事,如今談起也常常被人們津津樂道。

瑪莎百貨的前身,是其創始人Michael Marks為了養活自己,借了5英鎊在一個綜合市場裡開了一家名為Penny Bazaar的小店,類似於國內的「一元店」。十年後,Marks攢夠了錢在這個市場上買下了自己的永久店鋪,和當時做會計工作的Tom Spencer成為合伙人。不久之後,他們開始大肆進軍英國市場,Marks & Spencer也隨之產生。

在業內,瑪莎百貨的自有品牌「St Michael(聖米高)」耳熟能詳,該品牌創立於1928年,最初只限於小範圍的紡織品,隨後逐漸取代了店內其他品牌的商品,瑪莎經營的商品80%都使用這個品牌。數據顯示,其在全英服裝佔有率為15%,銷售價格較同類製造商低15%,利潤率高達30%以上。

在零售行業,自有品牌往往意味著「便宜但質量稍差」,但在英國,「St Michael」品牌一向是優質品的象徵。顧客在瑪莎百貨購買商品,甚至不需要開發票,因為你可以在任何時候無條件退貨(後來退貨時間改為90天)。

據悉,90%的St Michael均在英國本土製造,在當時主要製造商超過800家,但瑪莎卻從未在其中持有任何股份。瑪莎只需要向製造商提出原材料、生產工藝和品質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還向製造商提供技術支援和管理諮詢等。總之,無論在設計、質量還是品類定位上,都有嚴格地控制體系。

當然,除了St Michael,瑪莎還經營著多個自有服裝品牌,其中還包括Limited collection、AutographHE和per una。

之所以瑪莎的自有品牌具有價格優勢並大獲成功,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由於自產自銷商品,省去許多中間環節,節約了交易費用和流通成本;二是因為自有銷售部設計然後委託生產商生產的模式,使製造商無需投入專門資金髮展或推廣品牌,所以可以降低供貨價格從而降低商品售價;三是瑪莎百貨擁有眾多門店,可以進行大批量的生產銷售,降低商品的銷售成本。

1997年,瑪莎百貨首次走向巔峰,成為英國第一家稅前利潤超過10億英鎊的零售商。1988年其併購了美國製衣公司Brooks Brothers和食品連鎖店國王超市,正式確定了「成衣+食品」的零售模式。

水土不服,在華遭遇「滑鐵盧」

當瑪莎帶著其高貴的「英倫特質」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時,顯然,高估了海外市場對其自有品牌的迎合度,也低估了其他品牌帶來的激烈競爭。

事實上,瑪莎百貨主營的商品中食品類的收入是佔比最大的,消費者提到瑪莎想到的也是其出名的麵包和葡萄酒,但是瑪莎並沒有在這一方面乘勝追擊,而是轉而用競爭力較弱的服裝來打開中國市場。

▲瑪莎百貨的葡萄酒

一般來說,一個優秀的品牌進入其他市場後,應該及時調整產品風格,將本地特色與產品聯繫起來,以適應本地消費者的品味。但是瑪莎百貨的自有品牌在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後,款式上直接沿用了英國市場的流行款式,並沒有將其本土化,大眾接受度不高,嚴重缺乏對中國市場的創新。

另外,彼時的中國市場正是各大品牌蜂擁而入、百花盛開的時候,H&M、ZARA、優衣庫等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逐漸在中國站穩腳跟,各類潮牌也隨之而來。雖然瑪莎百貨裡的服裝多是以高質量著稱的自有品牌,但在傳統自有品牌商品模式下,其更新換代的速度遠比不上其他快時尚品牌和潮牌。中國市場還要接受來自總部既不時髦又不便宜,甚至連尺碼都不符合中國消費者體型的商品。長此以往,難免會失去一大批顧客。

在某種意義上來講,瑪莎百貨並沒有做錯什麼。它針對中產階級提供的高質量的服裝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階層的需求,並且在英國市場大獲全勝。但是,市場變了,消費環境變了,消費的主力人群變了,導致其在中國市場滿盤皆輸。

不禁想到這樣一個故事:諾基亞CEO約瑪·奧利拉在記者招待會上公布,同意微軟收購時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這句話在瑪莎百貨上也同樣適用,不改變自己,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又出新招,試圖用食品扭轉危機

在今年5月份,瑪莎百貨宣布要在2022年前要關閉100家門店,這次「關店潮」比以往的關店規模都要大。在計劃中主要減少的就是服飾和家居部分,計劃在現有規模基礎上減少1/3,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同時瑪莎百貨推出了一個持續1整年的社交campaign項目 What's New at M&S,計劃將食物作為公司的重點領域。

這是瑪莎百貨第一次推出以社交媒體優先的campaign,在這個項目中共有4名電視明星受邀參與其中,他們將試吃瑪莎百貨自有品牌的食品,並對其作出評價。瑪莎百貨將整個試吃、評價過程拍成了 10 分鐘的短片,目前第一集已在Instagram、YouTube和Facebook上線。

「求生欲」爆棚的瑪莎百貨不得不弱化服飾板塊,在英國本土市場放大食品部分,目前該調整計劃會有何成效還未可知。但是瑪莎百貨作為一家自營百貨店,擁有強大的商品開發能力,相信其憑藉「舌尖」上的美味可以華麗轉身。

聯商網顧問厲玲表示,瑪莎百貨是有130多年歷史的自有品牌百貨店,從內衣起家,曾佔領英國80%的男士與50%女士的內衣市場,繼而走出國門在英屬國家發展。現退回本土,依據消費者的變化調整營銷、商品與渠道,雖有失敗卻未凋零,年5億多英鎊的利潤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雖然瑪莎百貨的「敗走」與其自身的水土不服有關,但是在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發現自有品牌中國化的過程並不簡單。有時候,失敗往往比成功更能獲取更多有利的經驗。或許有一天,瑪莎百貨將會帶著它引以為傲的自有品牌重回中國市場。

不管怎麼樣,擁有百年歷史的瑪莎百貨作為一家自營百貨,還是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的。

我國目前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預計佔比不足3%,而在「螞蟻商聯」召開的第二屆全國自有品牌大會上,預計到2018年底,螞蟻商聯開發的自有品牌數將達80支。本次大會的參會人數從去年600人增加至限額的1500人,可見全國零售業對自有品牌的關注。為此,聯商網特別策劃「談自有品牌」,一起來探討自有品牌那些事,促進自有品牌的發展。

任何的變革總是思想先行,圍繞「中國零售·下一個五年」,10月12-13日(周五-周六),「2018聯商風雲會」將在南京·景楓萬豪酒店召開,這將是今年下半年中國零售行業規模最大,含金量最高的行業盛會,敬請期待。詳情點擊>>

掃碼進入購票通道

時間:2018年10月12-13日(周五-周六)

地點:南京·景楓萬豪酒店

主題:中國零售·下一個五年

參會人員:全國各地百貨店、連鎖超市、購物中心、便利店、家電連鎖、家居建材、服飾連鎖、餐飲連鎖、其他專業專賣店、商業地產開發商、電商公司、零售業IT服務商等各業態連鎖企業及相關行業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副總、部門總監、政府領導、協會領導、投資機構、專家學者等等。

參會聯繫(手機號均與微信同號):

鄭祥中:18657180488(零售商) 

蔡群峰:15858154884(商業地產)

羅勝輝:17681818430(品牌商)

戴旭慧:13858145085(贊助聯繫)

諸振家:13819153520(嘉賓聯繫)

相關焦點

  • Superdry虧損、New Look及瑪莎百貨退出 這些英國品牌為何紛紛...
    快時尚品牌在中國發展的異常順利,使中國消費者對於歐美風格的服飾品牌也有極高的認知度和信任度。但為何這些英國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紛紛「淪陷」?其背後的市場反思值得關注與探討。   任何一個品牌進入新市場,都會採用多種營銷方式提高曝光度,然而瑪莎百貨卻有些「清高」,沒有在中國建立起統一、易識別、有信任度的品牌名稱,更沒有形成品牌影響力。
  • 又一家英國品牌敗走中國!
    Superdry是成立於2003年的英倫酷拽時尚品牌,從備受青睞的「OSAKA」標誌的5種T恤開始,賽琳娜·戈麥斯、貝克漢姆等明星都是該品牌的粉絲。  在今年10月中旬,New Look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其官網顯示擁有中國門店106家。
  • 英國瑪莎百貨為八萬名員工實施工作排程轉型
    中國發展網2020年1月13日訊 作為全球知名的零售業領導企業,瑪莎百貨擁有強大、獨特的品牌價值。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瑪莎百貨著重採用業界先進的技術,以員工賦能為核心,打造洞察驅動的智能化門店體系。該公司擁有80000 多名員工,人員契合度和敬業度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 梅西百貨退出中國市場 外來和尚如何念好中國經?
    而這一次天貓國際官方旗艦店的關閉,意味著梅西百貨在中國的最後也是唯一渠道終被掐斷,徹底退出中國市場,梅西百貨敗走中國,這不僅僅與零售行業大環境有關,更是與其自身有關。作為美國的百貨巨頭,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梅西百貨也曾士氣滿滿,但是它低估了中國百貨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也高估了中國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迎合度,最終遭遇「滑鐵盧」。
  • 又一國際大牌敗走中國:3年預計關閉100家店,只因其太「高冷」?
    其中,瑪莎百貨作為英國最大的零售機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然而,它的發展相對低調,具有嚴謹穩定的英國風格..由於瑪莎百貨看起來有點沉悶,這與中國消費者對熱鬧的喜愛完全不符,所以瑪莎百貨品牌在中國的知名度仍然不足。瑪莎百貨是英國的一個中高端購物中心。起初,它只是一家一元的便利店。
  • 英國瑪莎百貨利用JDA解決方案,為八萬名員工實施工作排程轉型
    瑪莎百貨藉助 JDA 及其行業合作夥伴 REPL,成功實施員工交互和排程試點項目上海2020年1月13日 /美通社/ -- 作為全球知名的零售業領導企業,瑪莎百貨擁有強大、獨特的品牌價值。在企業轉型的過程中,瑪莎百貨著重採用業界先進的技術,以員工賦能為核心,打造洞察驅動的智能化門店體系。該公司擁有 80000 多名員工,人員契合度和敬業度是企業成功的關鍵。瑪莎百貨近期與 JDA 及其行業合作夥伴 REPL 共同啟動了全新的人員排程優化戰略,以JDA 勞動力管理解決方案和 Microsoft Teams 作為戰略基石,確保其 700 家門店實現精確排程管理。
  • 瑪莎百貨退出中國市場原因分析(Why M&S Exit From Chinese Market)
    2016年11月8日,馬莎百貨宣布關閉中國內地所有商鋪,其中包括它剛剛經營一年的北京世貿天階店——這家店被視為馬莎對中國業務深思熟慮之後的轉型之作,不過該有的毛病還是一個不落,比如最重要的產品分區依然用的是英文。 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了瑪莎百貨市場營銷決策的失敗,什麼樣的因素是瑪莎直接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這些原因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鑑。
  • 關閉線上平臺 梅西百貨敗退中國
    中購聯購物中心委員會主任郭增利表示,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之後,由於過於被中國本土化,所以導致自身特點沒有發揮出來。敗走中國市場梅西百貨關閉中國官網後,中國市場將不再有該品牌的本土銷售渠道,僅保留天貓海外旗艦店從美國直郵。北京商報記者向梅西百貨中國區客服電話核實,梅西百貨中國官網確實即將於6月9日停止運行,同時售後服務會延續至7月30日。
  • 馬莎百貨敗走中國市場 將關閉中國內地所有的店鋪
    百貨零售業態節節敗退,不是傳出裁員就是關店。 圖為梅西百貨的一間門店。時尚頭條網報導: 英國老牌百貨Marks & Spencer馬莎百貨敗走中國市場。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上半財年,該集團服裝部門的銷售額同比去年下跌5.3%,這也是該部門連續五年出現虧損,據時尚頭條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2日的前13周,其服裝業務同比更錄得近10年來的最大跌幅。馬莎百貨在包括10個市場內的國際業務收入錄得1.71億英鎊,虧損4500萬英鎊,部分市場已連續虧損超過5年。
  • 梅西百貨再次關閉天貓官方旗艦店 徹底揮別中國市場
    官網和電商平臺的雙雙關閉不僅意味著梅西百貨的雙渠道戰略皆以失敗告終,加之中國實體門店全部關閉,梅西百貨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01  關店裁員敗走中國作為全球知名的連鎖百貨品牌之一,梅西百貨從風光入華到黯然退場,僅僅只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
  • 瑪莎百貨亞洲最大的新版旗艦店亮相上海 中國門店8家
    英國老字號瑪莎百貨日前在淮海中路開出了亞洲最大的新版瑪莎旗艦店。繼去年10月2011版瑪莎概念旗艦店在法國香榭裡舍大街、毗鄰英國倫敦"奧運碗"的地區開出後,瑪莎百貨首次將新版的概念旗艦店搬到了中國。  瑪莎概念旗艦店經營面積4500平方米,整個商場分兩層,一層經營女裝、女士內衣。二層經營男裝、童裝以及食品。
  • Asos、馬莎百貨以及佐丹奴為何難以在內地市場生存?
    援引WWD的市場觀察員指出,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已經不能再僅僅依賴其品牌知名度的優勢,其中ASOS、馬莎百貨以及香港佐丹奴(需求面積:60-120平方米),都在中國市場經歷挫折,因為他們錯誤地判斷市場環境,也未能引起中國消費者的共鳴。
  • 【瑪莎百貨】好吃到飛起!英國國民百貨Marks & Spencer的美味零食
    Bigfoodie幫你把整個倫敦中國城的美食送到家!正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搜羅一下這個被稱為英國國民百貨的連鎖商店裡的美味零食~        首先我們來聊聊Marks & Spencer(瑪莎百貨/M&S)。        *沒有耐心的吃貨可以直接跳到後面的「M&S零食推薦」     英國高端超市中,Marks & Spencer和Waitrose是代表。
  • 上海高島屋要走了 起底敗走中國的7個原因
    高島屋雖然在全市的名氣不大,但確實有一批忠實顧客,大多是距離項目三公裡內的家庭用戶。張小姐說道,從孩子出生起,自己就經常光顧這個家周邊的購物中心,看重的就是它對嬰童的友好。   起底高島屋敗走中國的7個原因   雖然打動了一部分消費者的心,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高島屋從進入中國開始就一直在虧損。
  • 瑪莎百貨推出全新數位化線上內衣預定工具
    核心提示:瑪莎百貨在英國內衣市場的佔有率為37.5%,據統計,女性每6-12個月就會更換一次內衣產品,每次會購買2-3件,這款新工具可以幫助女性解決在購買內衣時最難的尺寸選擇問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瑪莎百貨的內衣銷量。
  • 日本高島屋為何敗走上海?
    高島屋雖然在全市的名氣不大,但確實有一批忠實顧客,大多是距離項目三公裡內的家庭用戶。張小姐說道,從孩子出生起,自己就經常光顧這個家周邊的購物中心,看重的就是它對嬰童的友好。雖然打動了一部分消費者的心,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高島屋從進入中國開始就一直在虧損。
  • 又一頂級跑鞋品牌敗走中國!曾是公認的緩震之王,如今被特步收購
    談到跑鞋品牌,跑鞋圈和運動圈的人是再熟悉不過了,諸如耐克、阿迪達斯、亞瑟士、索康尼、美津濃和李寧特步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品牌。但要說到敗走中國的頂級跑鞋品牌,估計多數人都很懵,因為還真回答不上有哪些。筆者這裡就先給大家科普下,真正意義上敗走中國市場的頂級運動品牌有Brooks(布魯克斯)、New Balance(新百倫)和Saucony(聖康尼)。
  • 高島屋險些敗走上海 外資百貨「水土不服」成難題
    與日本的大多數高島屋百貨定位相似,上海店也以奢侈和高端品牌為主,引入日本高端彩妝品牌C.P.B、POLA和一些高端日系服裝品牌,以及進口超市、有機餐廳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體驗方面,上海高島屋在行業中堪稱鶴立雞群,尤其是衛生間、母嬰室等設施的細節部分,備受消費者及行業好評。   這樣一家頗為高端的商場,為何落到險些閉店的境地?
  • 又一家洋品牌折戟,時尚博主們炸了!
    「快時尚」已經在中國流行開來,作為傳統百貨服裝代表的瑪莎,未開業已被邊緣化。消費者說:「瑪莎百貨的服裝略顯保守,顏色不夠跳躍。進口食品則價格偏高。」「水土不服」的瑪莎百貨,最終於2016年底關閉了中國內地商鋪;2018年,又關閉了天貓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