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裝瓶業務分拆引起糾紛:員工擔心利益受損

2021-01-20 和訊網

  導讀

  11月23日,可口可樂中國公共事務及傳訊部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來函表示,此次重組是在裝瓶廠股東方層面發生股權變化,裝瓶廠在國內的法律實體將繼續存在。交易完成後,與裝瓶廠所建立的法律關係,包括客戶合同、供應商合同、裝瓶廠員工的勞動合同都將正常繼續履行,且該重組尚在審批中。

  時值淡季,這家銷量曾在可口可樂中國裝瓶廠中獨佔鰲頭的可口可樂(重慶)飲料有限公司(下稱可口可樂重慶)目前按計劃,只開了一條生產線。

  11月18日,可口可樂方面宣布,可口可樂公司與其在華三大裝瓶集團——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公司 (下稱BIG) 、中糧集團旗下中糧可口可樂以及太古飲料控股就可口可樂在華裝瓶業務特許經營權的重組達成最終協議。其中,可口可樂重慶將出售給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因擔心公司併購後被裁員或薪酬待遇下降,一部分員工希望繼續留在公司,但希望未來的待遇不改變,並希望在合同到期後能得到續籤。另外一部分則希望企業「買斷工齡」。

  11月23日,可口可樂中國公共事務及傳訊部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來函表示,此次重組是在裝瓶廠股東方層面發生股權變化,裝瓶廠在國內的法律實體將繼續存在。交易完成後,與裝瓶廠所建立的法律關係,包括客戶合同、供應商合同、裝瓶廠員工的勞動合同都將正常繼續履行,且該重組尚在審批中。

  兩類員工訴求各不相同

  在可口可樂重慶,一位在運輸部門工作的員工發給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份員工訴求書。該訴求書稱,全體員工要求可口可樂重慶召開員工大會,就併購或重組向全體員工做出正面溝通及答覆。

  該訴求書還對併購後的薪酬待遇提了要求。員工希望「兩年不變」具體包括當前的薪資不變,每年3月的正常加薪機制不變、福利和晉升機制不變、人員架構和匯報人數不變,人員工作地點不變、各職責行使的職責和權利不變。員工還提出,兩年後合同到期的員工,只要沒有違規違紀,必須續籤合同。

  一位多年從事勞動法律事務的人士稱,併購業務本身就不影響原有的勞動關係的履行,但是要求兩年後必須續籤合同,則需要滿足一些前提條件。

  另外,部分員工還提出了「賠付訴求」,並要求按照「2N+4的標準(N=在併購或重組可口可樂重慶前的服務年限)」進行賠付。

  對於工人提出的「賠付」訴求,上述人士分析稱,「賠付」的關鍵是企業方有過錯,如果企業方沒有過錯,要求賠付沒有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有部分工人引用此條,作為企業方應當賠付的依據,但是此條規定的是「補償」,即企業在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給員工的補償標準。

  不過,過往有些案例,員工和企業協商一致,最後員工還是拿到了補償。

  溝通不暢

  有員工回憶。早在9月,BIG的CEO來重慶向員工通報有關併購事宜時,可口可樂重慶工會將收到的300多名員工的訴求遞交給了該公司管理層和BIG領導。

  對此,在重慶公司員工大會上,可口可樂領導層的答覆是:併購是重慶公司的母公司股權發生變更,對裝瓶廠業務沒有任何影響,可口可樂按法律籤訂的員工合同都不會變。

  這樣的結果,員工並不滿意。

  《公司法》第十八條規定,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現實的併購交易中,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往往變成一種程序性的要求。

  今年五六月,BIG有關負責人也開會提及中糧和太古可能分別是部分裝瓶公司的收購對象,BIG表態稱可口可樂方面將儘量協調中糧,讓員工薪資待遇等不發生變化。但員工稱並沒有得到相應的答覆。

  有機械部門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可口可樂重慶建廠11年來從不拖欠員工工資,有時還提前發,五險一金也沒拖欠。雖然重慶公司如今年年虧損,但因公司每年飲品銷量增長,所以每年公司給員工均有幾個點的工資漲幅。

  該員工稱,公司將被中糧集團併購讓員工開始擔心未來命運,尤其是金帝巧克力工廠被轉讓給同在中糧集團旗下的華高置業有限公司後,遭遇裁員,所以可口可樂重慶很多員工希望買斷工齡,避免類似結果。

  收購方中糧集團目前沒有表態。11月17日,中糧集團下屬的中國食品(0506.HK)發布了涉及可口可樂重慶併購的相關公告,未提及員工安置問題。

  11月24日,重慶立太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立太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說,中糧集團收購的不僅是資產,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應該在公告中對員工安置予以說明。

  24日,中國食品有關負責人在電話中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可口可樂中國公關及傳訊部對於中國裝瓶業務發給記者的聲明也是中糧集團的意見,併購交易完成後,包括裝瓶廠員工的勞動合同將正常履行。(應工會要求,文中均未出現接受採訪者姓名)

(責任編輯:張功成 HN092)

相關焦點

  • 中國食品完成出售可口可樂裝瓶及收購飲料業務
    中國食品完成出售可口可樂裝瓶及收購飲料業務來源:聯商網2017-07-04 10:48聯商網消息:2016年11月18日,中國食品和太古股份公司發布公告稱,可口可樂與這兩個裝瓶合作夥伴舉行了籤約儀式,宣布重組後該公司在中國的裝瓶業務分別由中糧和太古兩家特許經營合作夥伴運營。
  • 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執行長霍可龍來到哈工大
    黑龍江晨報訊(記者 李永芳) 17日,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執行長Glen Walter霍可龍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廣大學子一同分享了可口可樂的歷史文化和發展,以及其對新時代領導力的理解。  在演講中,霍可龍通過一段簡短的視頻,分享了可口可樂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以及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中國(BIG China)的誕生及發展,作為可口可樂系統在中國的三大裝瓶集團之一,年輕的BIG China滿懷信心的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直接管理13家可口可樂裝瓶廠的生產運營,擁有員工1.7萬人,向四億兩千萬中國人提供高品質的可口可樂產品。
  • 可口可樂中國裝瓶業務調整首年 中糧、太古通過重整獲益28億港元
    作為可口可樂中國裝瓶版圖調整的首個財年,日前太古股份公司(00019,HK)和中糧旗下的中國食品(00506,HK)先後發布2017年年度業績報告。得益於可口可樂資產的增厚,兩家公司在飲料板塊業績均有明顯提升。
  • 骨科業務稍有起色,威高股份卻選擇分拆上市,用意何在?
    分拆優化業務結構?還是釋放內在價值?在業績高走,各業務分部均有不俗表現之際,為何在選擇此時分拆骨科業務單獨上市,或許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首先,核心業務及投資概念清晰化。分拆骨科業務上市不僅可釋放骨科業務內在價值外,威高股份的業務框架也逐漸清晰。另外,按收入佔總收益比重來看(如下所示),臨床護理業務佔比為42%居首,介入業務以16.5%次之,骨科業務以13.8%為季。分拆骨科業務佔威高股份總收益比重不大,短時間內並不會給經營業績帶來劇烈波動的風險。
  • 狂砍一半品牌 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旗下知名椰子水馬上停產
    狂砍一半品牌 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旗下知名椰子水馬上停產】繼大規模裁員後,可口可樂又開始考慮大規模削減旗下品牌了。據多家媒體報導,為應對新冠疫情危機,可口可樂推出業務重組戰略,在產品組合方面,可口可樂計劃大幅精簡旗下品牌。
  • 狂砍一半品牌 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旗下知名椰子水馬上停產...
    繼大規模裁員後,可口可樂又開始考慮大規模削減旗下品牌了。可口可樂計劃削減旗下一半品牌據華爾街日報、福克斯新聞、CNN等海外多家媒體報導,為應對新冠疫情危機,可口可樂推出業務重組戰略,在產品組合方面,可口可樂計劃大幅精簡旗下品牌。
  • 32家上市公司分拆 三分之一來自生物醫藥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已經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將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逾八成選擇科創板或創業板。並且,近10家上市公司來自於生物醫藥行業,生物醫藥板塊成為分拆的「主力軍」。業內人士表示,分拆安排合理對母子公司是「雙贏」;但實施不當,同樣會帶來一系列的苦果,甚至出現大股東藉機套現或利益輸送。
  • 威高骨科港股分拆子公司IPO!分拆上市潮來襲?創業板、科創板成「主...
    對此,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一般分拆的子公司業務規模相對較小,多屬於新興經濟類企業,更符合創業板和科創板要求,在這兩個板塊上市,相對其他板塊更容易一些,因此分拆子公司至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的公司較多。目前,選擇分拆子公司赴創業板上市的最多,這是由於創業板公司一般處於成長期,可能更加符合分拆公司的上市需求。
  • 分拆子公司主板上市首單!「分拆」出哪些投資機會?
    上海建工表示,本次分拆完成後,建工材料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建工材料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仍將反映在公司的合併報表中,公司按權益享有的建工材料淨利潤存在被攤薄的可能;但是,建工材料可通過本次分拆上市,增強自身資本實力,進一步提高研發能力和擴大業務布局,進而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 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建議將品牌保健護理業務分拆上市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雅各臣科研製藥(02633)公布,該公司建議將其品牌保健護理業務分拆並尋求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為尋求此潛在分拆上市的進行,該公司董事會已批准委聘相關專業人士,並批准企業重組,以重組控股公司旗下從事品牌護理保健業務的相關集團公司,新公司將作為潛在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根據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分拆建議將於適時向聯交所呈交。
  • 微創、樂普、藥明康德、華大……分拆上市,利或是弊?
    本月中國醫械領域兩大領頭公司藥明康德、華大基因,接連宣布旗下子公司將分拆上市,更是引起了業界熱議。八月中旬,處於臨床階段的細胞治療平臺公司藥明巨諾(JW Therapeutics)遞交了港股上市申請,據此前披露,計劃集資2億至3億美元(約15.5億至23.3億港元),聯席保薦人為高盛及瑞銀。
  • 阿薩坎德勒——可口可樂的童年史
    而如果要說起可口可樂的成長曆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這個人雖然不是可口可樂的最初發明者,但是他在推動可口可樂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人,就沒有可口可樂的今天。這個人就是被譽為可口可樂之父的阿薩坎德勒。
  • 奧佳華:分拆所屬子公司廈門呼博仕環境工程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至深圳...
    公司所屬子公司呼博仕從事健康環境業務,其產品覆蓋空氣淨化器、新風系統、加溼器、風扇等,其業務領域與公司其他業務之間保持較高的獨立性,本次分拆不會對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經營構成實質性影響。廈門智宏仁系公司經營管理層及核心員工、業務骨幹的持股平臺,截止本預案公告日,廈門智宏仁持有呼博仕4.4836%股份。據此,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持有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呼博仕的股份比例未超過其總股本的10%。呼博仕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關聯方通過廈門智呼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廈門智呼」)持有呼博仕股份。
  • 可口可樂巨震!500個品牌砍一半 裁員4000人 旗下知名椰子水馬上...
    可口可樂計劃砍一半品牌   Zico椰子水年底前停產   可口可樂大約一半業務來自餐館、酒吧、電影院和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的消費。受疫情影響這些場所大面積關閉,導致了該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因此,在業務重組戰略的推動下,可口可樂計劃將旗下全資或部分擁有的全球500個品牌削減一半以上。
  • 天士力: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拆...
    經核查,上市公司最近一年財務會計報告被註冊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五)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發行股份及募集資金投向的業務和資產,不得作為擬分拆所屬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資產,但擬分拆所屬子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使用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其淨資產10%的除外;上市公司最近3個會計年度內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購買的業務和資產
  • 中國中鐵:分拆所屬子公司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創板...
    (三)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在本次分拆過程中,中國中鐵與高鐵電氣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信息披露,謹慎規範及操作可能存在風險的流程,努力保護其他利益相關方的權益。具體就高鐵電氣而言,本次分拆後,高鐵電氣可以針對電氣化鐵路及軌道交通行業特點建立更適應自身的管理方法和組織架構,有利於理順公司整體業務架構,提升經營效率,增強競爭能力;就拓寬融資渠道而言,本次分拆上市有利於資本市場對公司不同業務進行合理估值,使公司優質資產價值得以在資本市場充分體現,從而提高公司整體市值,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 組件龍頭東方日升的新「資本局」:分拆膠膜業務板塊至創業板上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組件龍頭東方日升的新「資本局」:分拆膠膜業務板塊至創業板上市自去年底公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後,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日升,300118.SZ
  • 飲下上市房企「A拆A」頭啖湯 冠城大通擬分拆電磁線業務主板上市
    官網資料顯示,冠城大通是一家歷史悠久、實力雄厚的綜合性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業務、電磁線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新能源業務三大板塊。天眼查顯示,福建豐榕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3.95%,為單一最大股東。此次計劃分拆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是電磁線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板塊,大通新材是冠城大通主要從事電磁線研產銷的子公司。
  • 分拆前突擊做大淨資產規模 江蘇國泰「打擦邊球」案例將為後來者...
    分拆「新規」助力資本市場改革 具體條件有哪些?在介紹江蘇國泰此次分拆行動前,我們先了解一下分拆上市相關規定。分拆上市在A股市場早有先例,2004年,證監會發布《關於規範境內上市公司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並於2010年召開「創業板發行監管業務情況溝通會」,分別允許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境外和創業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