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時期的《詩經》中就有了獼猴桃的記載:U有蟠楚(獼猴桃的古名),猗儺其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描繪了獼猴桃的形色: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諸名。2008年11月6日,在紐西蘭舉行的國際獼猴桃大會上,世界19個國家200多位專家一致認定:中國才是獼猴桃的原產地,世界獼猴桃原產地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獼猴桃現在又稱奇異果(奇異果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品種,因其使用廣泛而成為了獼猴桃的代稱呼)。
中國的獼猴桃在1904年從宜昌傳到紐西蘭,經培育在紐西蘭廣泛種植,起初紐西蘭人稱它為宜昌醋慄,因名字有左派色彩在市場遇冷,後改名美龍瓜,但紐西蘭瓜類稅收較高,最終改名為奇異果。所以奇異果就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後的品種,皮表絨毛分布均勻,手感光滑;而它的老祖宗中華獼猴桃,絨毛分布不均,觸感粗糙。果形一般為橢圓狀,早期外觀呈黃褐色,成熟後呈紅褐色,表皮覆蓋濃密絨毛,果肉可食用,其內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紅色的種子。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是一種品質鮮嫩,營養豐富,風味鮮美的水果。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的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雄株多毛葉小,雄株花也較早出現於雌花;雌株少毛或無毛,花葉均大於雄株。花期為5—6月,果熟期為8—10月。在中國的獼猴桃品種共有59個,其中在生產上有較大栽培價值的有中華獼猴桃(如:紅陽、黃金果等)、美味獼猴桃(秦美、徐香、海沃德等)、等幾個品種。一般市面上就是綠心獼猴桃,黃心獼猴桃,紅心獼猴桃。主要分布在華中地區的長江流域和秦嶺及其以南、橫斷山脈以東的地區。
溫度:它是限制獼猴桃分布和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每個種都有適宜的溫度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則生長不良或不能生存。獼猴桃大多數種要求溫暖溼潤的氣候,即亞熱帶或溫帶溼潤半溼潤氣候,無霜期160~270天。獼猴桃種群間對溫度的要求也不很一致,如中華獼猴桃在年平均溫度4~20℃之間生長發育良好,而美味獼猴桃在13~18℃範圍內分布最廣。獼猴桃的生長發育階段也受溫度影響,有研究表明美味獼猴桃當氣溫上升到10℃左右時,幼芽開始萌動,15℃以上時才能開花,20℃以上時才能結果,當氣溫下降至12℃左右時則進入落葉休眠期,整個發育過程約需210~240天,這期間日溫不能低於10~12℃。
水分:獼猴桃是需水又怕澇,屬於生理耐旱性弱、耐溼性弱的果樹,因此對土壤水分和空氣溼度的要求比較嚴格,決定了獼猴桃最適宜在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空氣溼度較高、溼潤但不漬水的地區栽培。中國獼猴桃桃的自然分布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22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為74.3%~85%。一般來說,凡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0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在80%左右的地區,均能滿足獼猴桃生長發育對水分的要求。如果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則必須考慮設立灌溉設施,以備乾旱時灌溉所需。高山地區霧氣較多、溪澗兩旁的土壤溼潤,常年溼度大,對獼猴桃生長是比較理想的。在中部和東部地區4~6月雨水充足,枝梢生長量大,適合獼猴桃的生長要求。
猴桃的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樹差,獼猴桃葉型大而稠密,蒸騰量大,對水分需求量較大,據測算,樹冠面積25平方米的成年獼猴桃樹,每天蒸騰失水在75升以上。一般在土壤含水量減少到5%-6%時,導致水分不足,引起獼猴桃枝梢生長受阻,其葉片開始受旱,葉片下垂變小,葉緣枯萎。在乾旱時,葉片開始乾枯,這時必須及時灌溉或噴水,尤其幼苗期,根系還未完全展開,更需補充充足的水分。除不抗旱外,獼猴桃還怕澇,在排水不良或漬水2~3天時,植株死亡40%左右。中國南方的梅雨或北方的雨季,如果連續下雨而排水不良,則使根部處於水淹狀態,影響根的呼吸,時間長了根系組織腐爛,植株死亡。因此種植時應進行深溝、高畦栽,果園應修建完備的排、灌系統。
光照:多數獼猴桃種類喜半陰環境,喜陽光但對強光照射比較敏感,屬中等喜光性果樹樹種,要求日照時間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結果株要求一定的光照,自然光照強度以45%左右為宜。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5-6.5微酸性的沙質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除土質及pH值外,土壤中的礦質營養成分對獼猴桃的生長發育也有重要影響。由於獼猴桃需要大量的氮、磷、鉀和豐富的鎂、錳、鋅、鐵等元素,如果土壤中缺乏這些礦質元素,在葉片上常表現出營養失調的缺素症。因此為保證獼猴桃正常生長發育,對不理想的土壤,在建園定植之前應進行抽槽改土、測土配方施肥、埋入大量綠肥和一定量的石灰等改良工作。
海拔高度獼猴桃一般在800-1800米都能種植,但以海拔1000-1600米較為適宜。獼猴桃的抗風能力相當弱,易受風害,主要原因是其葉片大,缺少彈性,強風使幼嫩枝折斷,葉片破碎,果實摩擦碰傷或搖落,從而降低產量和商品性能。因此山區建園應儘量避免選在迎風口、山脊和山頂風大的地區,適宜選在背風坡為宜,坡向為早陽坡、晚陽坡。
獼猴桃雌雄異株的生物學特性決定了它與蘋果、柑橘、桃核梨等果樹栽培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的獨特性,獼猴桃授粉技術是其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獼猴桃授粉技術包括選育與雌株配套的雄株和研究雌雄株在果因的分布、配置比例以及授粉樹栽培技術。雄株除應具有與雌株花期相近的特性外,還應具有產粉量高、親和力強、特殊配合力高、花粉萌發率高、遺傳性穩定等特性。獼猴桃授粉技術除了包括花粉的採集、生產、貯藏技術外,主要指花粉在栽培條件下低成本、高效率的傳粉技術。風媒是獼猴桃傳粉的自然途徑,授粉技術首先要明確在大面積栽培條件下成齡果園風媒的傳粉作用,其次適合蟲媒傳播的昆蟲種類及傳粉技術,第三個傳粉途徑就是人工授粉。
獼猴桃果實的獨特風味得到現階段很受消費者的青睞和歡迎,因此獼猴桃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迅速發展。除紐西蘭以外,智利、義大利、法國、日本和中國都是獼猴桃生產大國。以上就是相關獼猴桃的內容,不足之處還請補充指正,謝謝閱讀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