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巧用「冷靜角」幫孩子管理情緒

2020-12-14 小C育兒家

最近鄰居小林遇到了一個問題,發現自己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非常差勁,只要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在地上撒潑打滾,哭著鬧著,不管自己怎麼跟孩子講道理,孩子都不願意聽。平時在家這樣也就算了,忍忍也就過去了,但是孩子越來越變本加厲了,現在是越是人多,就越要鬧。

每次出去玩總要吵一次架,這就算了,回到家以後還得再教育孩子一番,不僅玩的累,回到家以後心更累,看孩子那哭哭啼啼,認為自己沒錯的樣子,小林心裡更煩。

孩子總喜歡哭鬧,了解原因才好對症下藥

第一,可能是因為父母太過溺愛孩子

其實關於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情,有不少的家長在親子群交流的時候,都曾經反饋過,但是其中卻很少有家長會採取非常嚴厲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甚至有些家長不僅不指出孩子的問題,反倒是一直順著孩子,抱著一種孩子年齡還小,沒必要太過於苛求的想法去滿足孩子無理取鬧的各種要求。

而這樣子的做法,反而讓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壞,因為在跟父母進行交流的時候,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發脾氣的方式是一種正確的交流方式,並且他能夠很快地達到成效,那麼基於這樣子的認知,孩子在跟父母交流的時候,自然就不再願意去選擇「作用不大」的和父母溝通,而是更願意選擇用自己的情緒去「逼迫」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會把這樣的方式當成是正確的,認為父母不「聽」自己的話就是錯的。

第二,可能是孩子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

有的時候在孩子發脾氣的表現之外,所藏著的可能是孩子那顆想要引起父母關注的心,有不少的家長反饋,家裡的孩子以前都是很聽話的,只是不知道最近怎麼了,開始變得易爆易怒,難以溝通。

在最開始孩子跟父母交流的方式,可能也是一來一往,互相溝通,但是後來可能因為父母的忙碌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這就會導致與孩子不知道如何重新跟父母取得聯繫,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選擇向父母「發脾氣」的笨辦法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第三,可能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在親子教育中,有不少的家長會十分的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考試分數,但是卻很少去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也很少會教孩子如何去發洩自己的情緒,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愛哭是一種懦弱的表現,他們會去言語刺激孩子,覺得這樣子做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堅強,但是這樣子的做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孩子失去了學著去處理自己情緒的機會。

而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大多數孩子剛開始會選擇單著,等到後面實在忍不下去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爆發,而不少初夏還在發脾氣情況的家庭,大多數都處於這個階段,而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也就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第四,可能跟家庭氛圍有關

對孩子們來說,最開始帶著他們學習的老師就是父母,一個家庭氛圍沉重,經常出現爭吵的家庭,會影響孩子對於溝通的態度。一對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夫妻,很容易也會帶出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

父母們可以通過設立「冷靜角」的方式來進行

冷靜角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可以放鬆,用來去處理情緒的角落,每個人所喜歡的的冷靜角位置都不一樣,對孩子們來說,設立冷靜角,可以幫助他們在情緒激昂的時候快速平靜下來,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同時在冷靜的過程中,孩子也會更加的了解自己,不再那麼容易被負面情緒所操控,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抗壓能力。

這與古代的「面壁思過」比較相似,不過相比之下,冷靜角中孩子的活動空間更大,畢竟是冷靜的地方。

父母該怎麼做?首先,陪孩子選擇冷靜角位置

對冷靜角位置的選擇,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傾向,父母們可以陪孩子一起去選擇,在位置的選擇上,儘量遵循安靜,不吵鬧,不容易受到幹擾的位置,可以選擇書房,或者是孩子的房間,因為一般來說,這兩個房間都會比較安靜,而且也是孩子比較熟悉的地方,可以更輕鬆的去放下情緒,冷靜下來。有條件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裝飾自己的冷靜角,比如說,可以放置一些熟悉的物品,可以放個地毯,放一些娃娃,也可以放置一把坐起來舒服的椅子。

其次,教會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在開展冷靜角的規則講解之前,父母可以把把這個過程當成是一場遊戲,這樣還是不容易出現牴觸心理,同時參與度也會更高,進行起來也更加輕鬆。

可以先通過模擬生氣的遊戲來進行,讓孩子演繹從生氣到平靜的狀態,在先前所選擇的冷靜角上進行,讓他們感受這一經過的變化,等到孩子演完,進行交流,之後,父母也可以去演這一感受的變化,讓孩子去觀察父母的變化,這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能夠去分辨不同狀態下的情緒類型。

等到孩子能體會其中的區別,以後父母可以提供給孩子擁抱或者是細聲安慰,讓孩子感受來自於擁抱、安慰所能給情緒帶來的變化,再讓孩子自己闡述自己的感受,父母也可以聊聊自己的想法,然後再把話題延伸到孩子平常的一些行為,讓孩子了解父母,平常對孩子的一些舉動的看法,這也可以幫助孩子從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日常的行為,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最後,父母們也需要關注自己的情緒管理

除了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冷靜角以外,父母們也可以選擇,因為在親子教育當中,最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攜手前進,在家裡面設立各自的冷靜角,也可以幫助父母去發洩在自己身上所存在的情緒問題,跟孩子一起變好,這樣也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家庭成員的情緒不好而出現爭吵衝突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父母該怎麼辦?引導孩子試試這3個方法
    孩子愛發脾氣,該用這5個方法引導,聰明家長這麼做一言不合就發脾氣,是孩子的通病,怎樣改善,3個辦法解決家裡有孩子的家庭都會遇見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們特別操心,那就是孩子的脾氣很大,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會讓孩子一言不合的生氣,還喜歡亂摔東西。
  • 好好愛那個發脾氣的孩子,幫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5本書
    我想,每一位父母,在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一定被自己的脾氣折磨過,甚至影響到如今的自己,還是會在一些時刻歇斯底裡地發洩了出來,原來,歲月讓人變老,但小時候形成的一些秉性脾氣還在。有時我們會想,如果自己當年能得到情緒管理的訓練,脾氣應該會好很多。的確,情緒是可以管理的,而且需要訓練。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王女士每次面對孩子的調皮行為,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忍不住要吼叫幾句。上個周末,由於兒子早上不好好吃飯,沒有把牛奶喝完,王女士又忍不住大聲罵了幾句,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又一次去和兒子道歉。 這一幕經常在王女士家裡上演,雖然王女士發完脾氣給孩子道歉,但是兒子的脾氣卻變得暴躁。不僅僅在家中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在幼兒園也時常和小朋友產生糾紛。
  • 孩子脾氣差,父母如何應對?從腦科學和心理學解讀兒童情緒
    這一切都讓朋友擔心小奕以後會變成一個脾氣暴躁、自私、沒愛心的人。朋友來向我訴苦,詢問我應該怎麼辦?情緒不能完全自控的孩子家長經常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用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的狀況。同時,研究還發現,小的時候懂得適當發脾氣的孩子,在長大以後能夠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加自信。如果孩子從不發脾氣,有可能是在壓抑自己。如果父母也不懂得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就會錯過寶寶大腦塑造的關鍵時期。
  • 孩子脾氣暴「愛打人」怎麼辦?高情商的父母都這麼引導
    暴脾氣的孩子不好管教,怎麼管也不聽,你說他還憤憤不平,頂撞你,在學校不服老師管教,動不動就動手打人。很多父母也發現了孩子脾氣暴的問題,用了各種方法都很難解決,有的家長可能也會去抱怨,疑惑,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
  • 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學會這幾招,幫孩子改掉壞脾氣
    還有一種父母在那玩遊戲,刷視頻,都不看孩子一眼,就會用哭和砸東西來發洩自己的情緒。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緒》中指出:孩子亂發脾氣並非一件小事,而是背後的其他因素搞得心煩意亂。孩子總帶著這些想法,就會產生負面的情緒。3.為了達成自己目的,鬧情緒。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孩子從2歲開始,會迎來「小叛逆期」,他們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小情緒也會越來越多。想要搞清孩子紛繁複雜的情緒世界,讓他們學會控制脾氣,或許這些繪本可以幫到你。在孩子的世界裡,再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其熟悉而固定的發展規律。一旦孩子認可的「世界」與現實發生衝突了,他們就會恐慌和發怒。這時,父母無論是斥責、懲罰,還是勸說、安慰,都只是在「告訴」孩子——你們的消極情緒不被接受。像貝拉媽媽,平靜地陪伴著孩子、接納孩子的「壞脾氣」、讓他們痛快地釋放出情緒,或許是幫助孩子從情緒中走出來的好方式。
  • 孩子脾氣暴躁,不願跟父母溝通,怎麼辦?
    一位媽媽問:孩子脾氣暴躁,跟他講話不搭理,稍微說他兩句,居然直接把我和他爸爸,拉黑了,怎麼辦啊?另一位媽媽問:孩子總說我逼他讀書,不願理我們,連我做的飯都不吃,總說想死的話,怎麼辦啊?兩位媽媽口中的孩子:一個直接把父母拉黑,一個說想死,並且都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可見情況都比較嚴重。
  • 父母的壞脾氣,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別讓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成長
    父母是海洋,孩子是小船,當父母總是情緒暴躁,就像大海上常常颳起風暴一樣,孩子這艘小船,必然會在風浪的摧殘中,留下斑斑傷痕,父母應該學會控制不良情緒,別讓孩子變成了自己壞情緒的犧牲品。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負面情緒,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無法彌補的創傷。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呢?聰明父母這樣做
    你家孩子,會不會玩著玩著就突然生氣了呢?反正我家孩子是這樣,特別是到了兩歲的時候,經常發脾氣甚至亂丟東西,從來不會聽父母的話,甚至和父母吵架。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非常糾結,孩子年齡小總不能打孩子吧,也不能罵孩子,害怕影響親子關係。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這種形式來發洩情緒,甚至罵人。
  • 孩子的脾氣不好怎麼辦?新手爸媽掌握這3點,幫助孩子管控情緒
    ,一點就著,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脾氣,一些父母用了很多辦法,依舊不能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其實只要父母注意一些關鍵的技巧,讓孩子慢慢變得溫順不是問題。當家長發現孩子的脾氣不好怎麼辦?新手爸媽掌握這3點,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 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多變,用情緒ABC理論調節孩子情緒!
    這讓小麗媽頭疼的很,安慰也沒有用,最後孩子哭了一個下午,然後帶著淚珠睡著了。小孩子年紀輕輕的,有必要情緒這麼激烈嗎?說變臉就變臉,怎麼哄他們都不管用,這該怎麼辦?今天就教給大家用情緒ABC理論來調節孩子的情緒變化,真正的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小孩的臉六月的天,孩子的情緒為什麼這麼多變?
  • 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讓孩子正常入學是每個家長的一個小心願,但對於自閉症家長來說卻有一些難度,無數的自閉症孩子被幼兒園拒收。理由大多類似,「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擾亂課堂秩序」等等。老師總會比較委婉的表達,但真實原因必然是孩子缺少情緒管理的能力。那麼,自閉症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 家有愛發脾氣的孩子,聰明的父母這樣做,和孩子一起管理情緒
    但是,我聽她講了一些發生在家裡的事,發現一個問題:只要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這個媽媽也處於特別生氣的狀態。我想說,一個成人都不能把自己的壞情緒控制得很好,卻要求孩子一直做一隻溫順的「小綿羊」,是不是有些不太現實呢?其實,在幼兒園裡,老師常常接到家長對孩子的「投訴」。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我們如果想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可以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情緒記錄,看孩子什麼情況容易產生什麼情緒,這樣我們就可以有目的的避免引起孩子的憤怒,然後再來慢慢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 挖出孩子的「情緒地雷」,父母做好情緒管理,這些行為需注意
    能進行正確的情緒表達的父母可以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無法控制住情緒的父母,則會讓孩子感到恐懼,甚至給孩子留下一個「情感地雷」,影響孩子的成長。二、家長哪些行為容易成為孩子的「情緒地雷」★ 對孩子發脾氣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都是父母提供的。父母對著孩子發脾氣,會給孩子帶來糟糕的情緒體驗。同時,父母的易怒會影響孩子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 孩子一犯錯,父母就發火?4招趕走「炸彈」,變身情緒管理高手
    該理論指出,情緒是可以遺傳的,不僅能在親子間傳遞,甚至還會隔代傳承。有時,會聽到小兩口半開玩笑半抱怨:「我們夫妻倆脾氣都很好,孩子為啥如此暴躁,簡直不像是親生的!」對於上述問題,海林格給父母們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沒有人脾氣比較暴躁?沒準兒您家孩子就是隔代傳承了祖輩人的「情緒模型」呢。
  • 孩子總情緒敏感,容易失控怎麼辦?父母的重視,能讓孩子更積極
    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常讓家長非常煩惱,因為有些孩子情緒波動過大,總有情緒敏感容易失控的問題。而這樣動不動就撒脾氣或者哭鬧,也讓家長不知道是打還是教育,因此,在孩子這個情緒敏感的多發期,不少家長都在論壇上討論。
  • 解析繪本《野獸國》:當孩子遇見情緒野獸,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有時候被父母說了一下就很明顯發脾氣了,就不和爸爸媽媽說話了,有時候父母們也感覺到很無奈。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也是父母需要做到的一門功課,並且也是一項必需的任務。最近接觸到一本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兒童繪本,叫做《野獸國》,它很好的描繪了孩子的情緒波動過程。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