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北方一場大範圍的降雪過程,庚子年五至氣開始向六至氣過渡,主氣逐漸轉化為太陽寒水,客氣為陽明燥金,加之庚子年大運金氣過旺,年末氣運非常不利於人體肝膽之氣和心火的舒達;養生多宜食用味道辛溫酸溫強心火,壯肝膽之氣的食材。
時令關鍵:金氣過燥,肝鬱心煩
預防病證:腸胃感冒,強心護腦
庚子年末金氣疊加,人體的肝氣和心火不能很好生發舒達,導致人體肝木鬱滯,脾胃受克,容易誘發腸胃感冒,出現咳喘嘔吐腹瀉等症狀;加之這段時期天氣容易導致人體心火心氣不展,易出現心煩心悸胸悶等症狀,中老年朋友需要特別注意心腦血管病症的預防,需要補肝氣養心血。心煩失眠:參考天王補心丹
小雪經典本草:川椒
小雪養生本草:酸白菜
川椒也就是我們炒菜常放的花椒,以蜀地四川產者為佳;《神農本草經》名為蜀椒;川椒味辛性熱強心火,入脾胃肺腎諸經,功可溫脾胃,補命門,散陰寒;日常脾胃虛寒及心火偏弱體質人群(如農曆出生年尾數為3和6的體質人群),往往少不了川椒的滋養呵護;平日脾胃寒溼,呃逆不止的人們,往往單用川椒一味就有效。在《秘傳經驗方》中記載:「呃逆不止,胃中虛冷,川椒四兩,炒後研成粉,用麵糊成丸,用點粗湯調下神效。」 從文中描述看類似於民間版的胡辣麵湯。另外川椒在烹飪中能夠祛除腥味和油脂,還加入了一種健脾的辛香味和麻辣感,尤其是川菜對川椒十分青睞。
酸白菜是北方地區冬季的家常特色食材;採用大白菜醃製而成。酸白菜古稱菹,早在北魏的《齊民要術》中就有大白菜(古稱菘)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大白菜經乳酸桿菌(乳酸菌是對人有利的菌)發酵後,產生大量乳酸,不僅口感好,而且有舒肝利膽,促進人體腸胃蠕動的功效,冬季烹飪酸白菜,加入川椒,草果仁和生薑等辛溫健脾的香料,有預防冬季腸胃感冒的功效。健康小貼士:醃製酸菜一定要根據地區環境確認醃製時間並保證醃製時間足夠,厭氧發酵充分,令初期醃製白菜中的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條件不具備者可以購買有品質保障的酸菜食用。二十四節氣養生 • 立冬2020年11月7日,庚子年節氣立冬。
庚子年五至氣,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少陽相火;立冬節氣後天地陽氣潛入地下,也預示著人體陽氣的休養歸藏;十一月份立冬後天氣轉冷,萬物收藏入地,此時也正是人體收藏進補的時機,代表的卦象是坤卦,表示天地的能量逐漸潛藏大地;俗話說:「立了冬,又拔蘿蔔又出蔥」 ,養生食材可多食用植物的根莖和種子。
時令關鍵:肺熱咳喘;肝虛溼熱
預防病證:冬季流感;嘔吐發熱
由於庚子年五至氣客氣少陽相火加臨,人體的相火不能很好的下降封藏,導致人體上焦肺熱口渴,嘴唇乾裂,乾咳氣喘等症狀,下焦腸胃寒涼往往誘發腸炎腹瀉,腸胃感冒嘔吐。
立冬經典代表本草:麥門冬
立冬養生代表本草:草果仁
麥門冬俗稱麥冬,《神農本草經》謂:「麥冬主心腹結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麥冬味甘性微涼,津液濃厚,善能入胃以養胃液,開胃進食,以助脾散精於肺,定喘寧咳,通過引導肺氣下行,使肺熱相火潛藏入腸胃,還有寧心安眠之功效。
庚子年立冬推薦潤肺止咳麥冬烏梅茶:麥冬搭配烏梅可以酸甘化陰,有顯著的生津止渴效力,可預防秋冬之交的肺燥乾咳,心煩失眠。
材料:烏梅20克約6枚,麥冬15克;
做法:將麥冬、烏梅分別洗淨,麥冬切碎後與烏梅同入加足量水,浸泡1小時後,小火煎煮20-30分鐘,冰糖適量,取煎液約1000毫升即成;服用方法:代茶飲,頻頻飲服。
現代城市人群生活方式,遠離土地以及飲食油膩的關係,脾虛溼熱比較普遍;不少南方川菜品中辛香麻辣的香料調料,都有發汗祛溼健脾的功效;如草果作為調味香料,具有特殊濃鬱的辛辣香味;草果作為中餐調味料,放入火鍋底料或者煲湯調料中,有健脾開胃消食的功效。庚子年立冬後肝虛溼熱困脾,小孩和老年人容易出現腸胃型感冒發熱,在酸菜或者火鍋湯料中放入適量的草果,有助於開胃健脾預防溼熱嘔吐,腸胃型感冒。
特別提醒:美好的一天開始啦,希望我們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歡文章的話別忘記點擊文章右下角「在看」兩個字或者分享朋友圈哦。由於精力能力有限,微信規定只能入選100條,留言不能全部回復,敬請理解。
信中醫 學中醫 用中醫 愛中醫
分享——
傳播中醫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