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2020-12-26 騰訊網

星移鬥轉,

日至回歸線。

雲捲雲舒如電閃,

從此天長夜短。

北國數九寒冬,

民俗看重養生。

玉碗盛足喜悅,

金杯斟滿親情。

陳國權:河南省紀委原副秘書長、河南詩詞學會顧問、河南省紀委監委方正詩社社長。

劉曉峰

主任播音員

河南省演講與口才學會

朗誦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網際網路朗誦聯盟副主席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霜降

2020-10-23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寒露

2020-10-08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秋分

2020-09-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白露

2020-09-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處暑

2020-08-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秋

2020-08-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暑

2020-07-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暑

2020-07-06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夏至

2020-06-21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芒種

2020-06-05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小滿

2020-05-20

曉峰天天讀|陳國權:清平樂·立夏

2020-05-06

曉峰天天讀|陳國權:清平樂·穀雨

2020-04-19

相關焦點

  • 冬至與他的二十四節氣朋友們
    2020年12月21日 冬至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之一 ,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當太陽到達其一年中離赤道的最北點或最南點時,將發生二至,也就是夏至和冬至。這是由於地軸的傾斜以及地球繞太陽軌道的運動引起的。到至日的時候,太陽似乎「停止」在天空中移動,「停」在其最北赤緯點或最南赤緯點。
  • 「立春」「冬至」誰才是二十四節氣之首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新近有學者對二十四節氣排序方法提出疑問,表示以春季立春為首、以大寒為尾的排序方法錯誤,應當以冬季的冬至為首,以大雪為尾。那麼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排序是否正確呢?  河南省登封市二十四節氣代表性傳承人呂宏軍說:「出現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的說法,源自《淮南子》等書的記載。
  • 【長圖】二十四節氣——冬至
    【長圖】二十四節氣——冬至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公交上線二十四節氣之冬至主題車廂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混沌的習俗,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根據地域不同,風俗習慣也各不相同,那冬至節是怎麼確定的?關於冬至節的傳說和詩詞都有哪些?大家一起來登上鄭州這輛「二十四節氣之冬至節」的主題公交看看吧。
  • 給冬至裡的考研人 二十四節氣漢譯英其實很簡單
    考研小夥伴則心中一驚——「冬至」用英語怎麼說來著?冬至雖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但它的英文是現成的Winter Solstice。事實上,與日照長短相關的四個節氣,在英文中都有十分對應的表達。畢竟晝夜變化給人的直觀感受是共通的,太陽的運行也不受文化差異影響。
  • 冬至已至,看二十四節氣如何溫潤現代生活
    編者按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著溫潤的光彩。
  • 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唐朝元稹二十四節氣詩裡的冬至,周朝立年日照南天 元稹冬至節氣詩賞讀:二氣俱生處,舜日照南天 二氣俱生處,周家正立年。 歲星瞻北極,舜日照南天。 拜慶朝金殿,歡娛列綺筵。 萬邦歌有道,誰敢動徵邊?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為了彌補這一點,古人又根據回歸年的長度設計了二十四節氣,加入到曆法中。圖2 地球公轉軌道與二十四節氣。繪製:張一潔。在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偕其門人編撰的《淮南子·天文訓》(公元前140年左右)中,就有對二十四節氣的完整記載,其名稱和順序都同現今通行的基本一致。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位置所反映的寒暑變化並結合相應的氣象條件和自然現象(即物候)來命名的。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二十四節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 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最早被制定的冬至節: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又名冬節、亞歲、小年、大冬。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2個節氣,時間點位於每年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早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先民們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運行的高度,而測定出了冬至。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變換成冬季星空。冬至一陽初生,為一年中陰氣盛極陽氣初生的一天。
  • 詭秘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參照兩個場景:場景一:沙漠特點: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非常大。所以春分和秋分代表陰陽平分,而夏至和冬至代表陽極和陰極。形成了二分二至,陰陽四象就有了初步的劃分。從冬至開始,陽氣漸升,春分之前陰氣盛,春分之後陽氣盛。從夏至開始,陽氣漸降,秋分之前陽氣盛,秋分之後陰氣盛。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動畫片《二十四節氣的故事》片頭 資料圖片「二十四節氣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這是因為第一節氣的核心,是太陽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說,在這個時刻,太陽和月亮的黃經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個節氣,都不具備『朔旦』的條件,第一的位子毫無爭議地應當讓冬至來承擔。」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在這些文化遺產當中,「二十四節氣」堪稱一朵「奇葩」。在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周年之際,新報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曾獲天津市科技傳播終身成就獎、天文科普教育家趙之珩和大家解析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曆法的關係以及劃分。新報記者 梁爽  — 二十四節氣起源和三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還要從當今世界通用的三種曆法說起:分別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蘊含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內涵的二十四節氣是如何產生的?還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完整的「節氣歌」是怎樣的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由於農耕生產與大自然規律息息相關,上古先民為了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總結了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形成了這一體系。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冬至還被稱為什麼節
    冬至是第幾個被制定的節氣 :第一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 二十四節氣,人間煙火氣
    圖片來源@YUM湯湯▎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其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分,每一個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然後依著節氣勞作、生產、生活。▎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頭一個節氣,意味著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甦,一年四季始於此,春天和花都會如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