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人間煙火氣

2021-02-07 軟裝視界




It's show time


▲ 本文由:愛鹿美作/新國潮藝術系列 特約推出

文化復興任重道遠,國潮崛起趨勢難擋

愛鹿美作,2021新國貨之光

你好,這是「中軟美學 / 軟裝學習小組的第426篇學習內容

 

圖片來源@YUM湯湯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YUM湯湯


▎一首短短的七絕詩,就道盡了中國古代人民對於氣候、季節、農事和物候現象所展現出的智慧,每一名稱更是旋律動聽、意境優美。

圖片來源@YUM湯湯


▎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將其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分,每一個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然後依著節氣勞作、生產、生活。


圖片來源@YUM湯湯


▎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是古人仔細體味過一年當中所有的冷暖雨晴、風霜雨雪等等的氣象、氣候變化,總結出的人與天地、與萬物相合的生活方式。

圖片來源@YUM湯湯

春季六氣十八候

圖片來源@YUM湯湯

1-01 Spring begins

立春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中的頭一個節氣,意味著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甦,一年四季始於此,春天和花都會如期到來。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亦稱為「打春」、「咬春」,又叫「報春」,一切才剛剛開始,是帶著希望對一整年的期許。


立春三候則為: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1-02 The rain

雨水


圖片來源@YUM湯湯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是一年中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人都道春雨貴如油,雨水節氣意味著,我們真正進入氣象意義上的春天。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萬物開始萌動。雨水三候為:一候,獺祭魚;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動。春天正式到來。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1-03 Insects awaken

驚蟄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秋冬之際,雷藏身土中,春天農人耕種,雷破土而出,轟然作響,即是春雷,驚蟄時分,春雷初響,驚醒蟄伏萬物,朝氣蓬勃。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象徵著冬日的沉悶與灰暗都徹底過去,春雷響,萬物長,春耕開始,農人又到農忙時。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驚蟄三候為: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1-04 The vernal equinox

春分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二月半,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春分至,陰陽相半,晝夜均分而寒暑平,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這時節,正是乍暖還寒時候,天空中的冷氣和南方的暖溼氣流交替衝突,往復疊加。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春分三候為: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1-05 The tomb-sweeping day

清明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時有八風,歷獨指清明風,為叄月節。此風屬巽故也。萬物齊乎巽,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


▎「清明」之稱來自淮南子的「八風」。這八風自冬至日算起,分別是「條風、明庶風、清明風、暴風、涼風、閶闔風、不周風、廣莫風。」清明正是清明風。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五個節氣,也是唯一一個既是節氣又是追思故人節日的日子,此時的氣候也適宜農作物生長。故而農諺有曰:「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三候為: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鴽;三候,虹始現。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1-06 Grain rain

穀雨


圖片來源@YUM湯湯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


▎谷,得雨而生,是為穀雨,雨生百穀,春雨可貴。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意在提醒農人時雨將降,不要誤了農事。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槍旗冉冉綠叢園,穀雨初晴叫杜鵑。穀雨三候為: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夏季六氣十八侯


圖片來源@YUM湯湯

2-01 Summer begins

立夏


圖片來源@YUM湯湯


立夏,四月節。立字見解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夏,是夏日之始,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故萬物繁茂,寬作萬物,使生長也。應生如夏花,熱烈絢爛。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夏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立夏三候為: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2-02 Grain full

小滿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盛夏之前的「小滿」是最好的一刻,陽氣滿極就會盛極而衰,此時,農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汝家蠶遲猶未箔,小滿已過棗花落。小滿三候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2-03 Grain in ear

芒種


圖片來源@YUM湯湯


「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芒種之義,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此時日照強烈,雨量充沛,正是田間農忙之時,所以,又有「忙種」的意思。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三候為: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2-04 The summer solstice

夏至


圖片來源@YUM湯湯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


▎夏至正是陽極之至,所謂盛陽覆蓋其上,而陰氣始起於下,喜陰的生物開始滋生,而喜陽的生物逐漸衰弱。夏季之極,白晝最長,夜間最短。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夏至有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夏至三候為: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2-05 Slight heat

小暑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署,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令則熱氣猶小也。」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小暑,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暑氣尚未極致,接下來的大暑才是暑氣之極,故謂小暑。


俗話有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三候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2-06 Great heat

大暑


圖片來源@YUM湯湯


▎「署,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大暑,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所謂「最熱三伏天」。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大暑三候為: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秋季六氣十八侯

圖片來源@YUM湯湯

3-01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立秋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秋天之始,代表夏去秋來,禾穀成熟,即將收穫,是作物收成的季節。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三候為: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3-02 The limit of heat

處暑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之意即為「出暑」,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正式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涼秋始,秋意慢慢滲透而來。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3-03 The millennium

白露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這個時節,在早晚溫差甚大,空氣中的水蒸氣因為天候轉涼附著在易散熱的物體上,凝結成露水。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而秋天五行屬金,金的顏色是白,故而稱秋露為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三候為: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3-04 equinox

秋分


圖片來源@YUM湯湯


▎「秋分,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個節氣,這一天,如同春分一樣,陰陽相半,晝夜均而寒暑平,在堯典上稱為「宵中,秋高氣爽,層林盡染。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秋分三候為: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3-05 Cold dew

寒露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露水先白而後寒,陰氣漸盛,秋涼而成白露,秋冷而成寒露,晨露遇冷快要凝結,此時已是深秋之感。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千家風掃葉,萬裡雁隨陽。寒露三候為: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3-06 frost

霜降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云:「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


▎霜降,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解上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霜、露始凝也;降、伏也」到了霜降時,天地間陰氣更重,故而露水凝結成霜。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古語有云:「霜葉紅於二月花」。霜降三候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冬季六氣十八侯

圖片來源@YUM湯湯

4-01 The beginning of winter

立冬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云:「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時,萬物收藏,規避寒冷。


▎冬有冬的來意,寒冷像花。立冬三候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4-02 Light snow

小雪


圖片來源@YUM湯湯


「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天氣愈加寒冷,地寒冰封,雨凝為雪,但雪勢不大,遂稱小雪。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三候為: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4-03 The heavy snow

大雪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云:「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意味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北風自西伯利亞南下,大雪紛飛,漫天銀裝素裹,天氣更冷。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三候為:一候,鶡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4-04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

冬至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云:「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也是四時八節之一,又名「一陽生」,此時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在堯典中稱為「日短」。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三候為: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4-05 Slight cold

小寒


圖片來源@YUM湯湯


「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標誌著冬季時節的正式開始,此時,真正嚴寒的冬天正要開始,大冷還未到達幾點,故稱之為小寒。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小寒三候為: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雛。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4-06 Severe cold

大寒


圖片來源@YUM湯湯


《月令七十二候解》有云:「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


▎大寒,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為一年中嚴寒之極點,自冬至後第三十六日的大寒也有所謂「四九夜眠如露宿」之稱,表示嚴寒之極。


圖片來源@喵喵女俠


▎曈曚半弄陰晴日,慄烈初迎小大寒。大寒三候為:一候,雞始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

圖片來源@包子包呀


二十四節氣,人間煙火氣

24solar terms, human fireworks


▲ 立春

▲ 雨水

▲ 驚蚩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 立夏

▲ 小滿

▲ 芒種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處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 本文由:愛鹿美作/新國潮藝術系列 特約推出

文化復興任重道遠,國潮崛起趨勢難擋

愛鹿美作,2021新國貨之光

                   

珍視你的每一次閱讀,犒賞你的高級味蕾;期許你在午夜夢及所愛,天亮之前有所待。


文中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 版權歸作者所有


DECOR VISUAL 軟裝視界 / Unicorn 視覺設計


▲ 軟裝新商業共同體+全產業生態平臺&菁英會聯合發布

△ 最新2021「劉澤能軟裝獨角獸訓練營/商業領袖班」

詳詢David老師:電話137 5133 2235

微信號:D136858388

△ 點擊圖片/延伸閱讀《軟裝學習手冊》

△ 點擊圖片/延伸閱讀《軟裝教程大全》

△ 點擊圖片/延伸閱讀《軟裝風格大全》



世界那麼大,就你最好看。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 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詭秘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參照兩個場景:場景一:沙漠特點: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非常大。太陽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來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個節氣,所表現出來的氣象是不同的,其本質是一年之中陰陽二氣的分布,是對四季的氣象變化,做了進一步細化。那麼為什麼是二十四個節氣,而是不四十八個,那樣不是更加詳細?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三、二十四個節氣的圖案我們在二十四個圓形裡面寫上二十四個節氣,從左到右,左邊寫上春季和夏季的節氣,右邊寫上秋季和冬季的節氣;我們把二十四個節氣配上對應的圖案;四、背景的畫法我們把背景畫上直線和豎線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小雪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 與蔣勳一起悅讀二十四節氣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 蔣勳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二十四節氣中,有生活瑣屑,也有精神密碼、哲學的思考。二十四節氣,也是永遠醒著的時鐘,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蔣勳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分享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2020年歲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一個深具藝術敏感度的作家,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從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  蔣勳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二十四節氣歌,藏著哪些看點  ■本報記者 彭薇  到了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意味著離冬天越來越近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對這首節氣歌朗朗上口。如今,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私語,更有大自然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經驗和感受,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諸多感悟。 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在這些文化遺產當中,「二十四節氣」堪稱一朵「奇葩」。在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周年之際,新報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曾獲天津市科技傳播終身成就獎、天文科普教育家趙之珩和大家解析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曆法的關係以及劃分。新報記者 梁爽  — 二十四節氣起源和三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還要從當今世界通用的三種曆法說起:分別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