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

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私語,更有大自然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經驗和感受,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諸多感悟。 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一年之始是立春,要學習「歡欣與溫暖」

蔣勳說:溫潤、柔軟、包容,好像不只是一種色彩,是漫長歲月積累的世世代代信仰的厚重溫暖。

◆盛夏花開是芒種,要學習「慎重與珍惜」

蔣勳說:在時間的劫難中,相遇或告別都有慎重珍惜,有感謝,有祝福,便是生命的修行。

◆深秋寒涼是霜降,要學習「自在喜悅」

蔣勳說:清晨如果早起,日出之前,沿日高川山壑溪澗走,樹叢葉子暗影裡藏著累累的柿子,每一顆都飽滿圓熟,每一顆都安靜喜悅,真正的成熟自信是可以這樣無喧譁的啊。

◆歲末隆冬是小寒,要學習「溫和與包容」

蔣勳說:在喧鬧、吵嚷、充斥咒罵攻擊的聲音的時候,也許可以靜靜凝視一朵花慢慢綻放的力量。慈悲的力量,溫和的力量,包容的力量,美的力量。

「節氣給萬物披上顏色」

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蔣勳說色彩是信仰的本質。正是帶著這樣的敏感,蔣勳引領讀者從最基礎的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美人蕉的鵝黃、苦楝的粉紫、白流蘇的雪白,這是春天百花接力競放的顏色。鳳凰花不著急,沉穩地要在八月才美麗又壯烈地盛放,月桃嬌豔的粉白,紫色的夏堇,這是夏天明豔奔放的生命;到了秋天,蒲葦銀白,銀杏金黃,山的青綠底色上層染著褐、赭、絳、紅;番梔在立冬時節綻露紅豔,山茶花的花瓣留著夕陽時分的光線,綠油油的芥菜,蒼茫茫的芒花,調配出冬天的色彩。

在這繽紛顏色的漸變中,二十四節氣不再僅僅是一種天氣節令的提醒,它沉潛到人的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因而有了溫度和痛癢。

「看見和聽見,世界在緩緩打開」

顏色之外,蔣勳還提醒我們,在二十四節氣中還要有靈敏的耳朵。

春天的開動始於冰融以後那譁譁的水聲,夏天的降臨則是清晨那一陣鳥鳴,秋天的風陣陣吹過松林,如浪潮一般迴旋,而冬天的聲音是土地沉著的等待和雪花輕盈的歡快。

看見和聽見,是世界在緩緩打開,也是天地藉由二十四節氣在給我們說法。

月桃花用嬌豔身姿大膽地告白繁殖的渴望,生命的布告值得讚美,不用偽裝矯飾本真的欲望。楓葉的紅,不是概念中紅,它是用時間寸寸染付的金赤、絳褐、銀紅。整個秋色是一段慢慢織就的錦緞,愈是來得華美絢爛,愈是韶光易逝,恰如世間一切執念終是幻象。靜臥在冬天的窗下,聽見大風作響,感慨天地、山谷、水域,無所不在的是生命的「眾竅」,如耳鼻口喉渴望呼吸。收割以後翻土的田地,扎紮實實顯示的是「根本」的力量。早春樹梢上初生的嫩芽,細看像是微微的燭焰,這是在漫漫冬夜中保守下來的生的期待。

萬物有神,道法自然,二十四節氣裡藏有諸多功課,所有東方人日常生活,都是對它有意無意、或深或淺的習練。

「安然接納任何境況中的自己」

自然中有學不完的秩序,也有時刻進行著的完成。春天的楊柳,婀娜風致;落葉後的寒林,簡潔嚴峻,這些在畫家眼裡,都是生命的線條,都是美。美有各自抵達的途徑。

蔣勳在二十四節氣的跟隨中,進一步體驗到了美的平等和自信。不開花的樹和永在低處的草,都被陽光雨水眷顧,而人的偏見和歧視又怎能不時時自察與修正?四季更迭中,有時間的秩序也有生命的秩序,繁簡和升沉,來去與興衰,都有「氣」的損減平衡。天長路遠,人生路不萎枯貧瘠、不誤入歧途,就需要靜定等待。

理解了自然節氣,個體也就能體認身體冷然緩急的收放節奏,安然接納任何境況中的自己,從人的瑣屑言語中出走,在煩囂世界給自己一個沉著的內心。這是二十四節氣演示給人的愛惜,贈予人的安靜和喜悅。 (燕趙都市報綜合)

相關焦點

  • 周末書香|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
    二十四節氣,是永遠醒著的時鐘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圖:封面設計圖翻拍跟蔣勳一起悅讀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中,有我們生活的瑣屑,也有我們的精神密碼,還有我們文明的創建,以及哲學的思考,它是永遠庇護我們的家園和傳統。《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配合蔣勳的感知,將全書按四季分別印刷四個顏色,二十四個節氣組成的目錄,都有核心詞的貼心提醒。
  • 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永遠醒著的時鐘
    在二十四節氣的功課裡,有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等你擷取。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身體力行的經驗和感受,帶來的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以及自我與修行的諸多感悟。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私語,更有大自然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經驗和感受,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諸多感悟。 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與蔣勳一起悅讀二十四節氣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 蔣勳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二十四節氣中,有生活瑣屑,也有精神密碼、哲學的思考。二十四節氣,也是永遠醒著的時鐘,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蔣勳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分享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
  • 二十四節氣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小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叫小暑節氣。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詭秘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實際內涵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參照兩個場景:場景一:沙漠特點:白天和夜晚的溫差非常大。太陽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再來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個節氣,所表現出來的氣象是不同的,其本質是一年之中陰陽二氣的分布,是對四季的氣象變化,做了進一步細化。那麼為什麼是二十四個節氣,而是不四十八個,那樣不是更加詳細?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三、二十四個節氣的圖案我們在二十四個圓形裡面寫上二十四個節氣,從左到右,左邊寫上春季和夏季的節氣,右邊寫上秋季和冬季的節氣;我們把二十四個節氣配上對應的圖案;四、背景的畫法我們把背景畫上直線和豎線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與二十四節氣同行——小雪
    這首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記載了一年從立春到大寒中的二十四個節氣。在古代,因為沒有天氣預報,「二十四節氣」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深深植入我們的生活,而且隨著歲月的延伸,它還被人們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文化和節日文化。成為中國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 【二十四節氣】白露
    二十四節氣 ·白露 天氣漸涼,迎來了白露節氣。 認識白露節氣,感受涼爽的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2020年歲末,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一個深具藝術敏感度的作家,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從顏色來仔細體認節氣  蔣勳首先做的是顏色的功課。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二十四節氣歌 藏著哪些看點
    二十四節氣歌,藏著哪些看點  ■本報記者 彭薇  到了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霜降,意味著離冬天越來越近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對這首節氣歌朗朗上口。如今,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之溯源(圖)
    在這些文化遺產當中,「二十四節氣」堪稱一朵「奇葩」。在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周年之際,新報請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曾獲天津市科技傳播終身成就獎、天文科普教育家趙之珩和大家解析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曆法的關係以及劃分。新報記者 梁爽  — 二十四節氣起源和三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的起源,還要從當今世界通用的三種曆法說起:分別為陽曆、陰曆、陰陽合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