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康德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值得我們仰望終生:一是我們頭頂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們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在大地之上的這片神秘之所在,一直被嚮往、研究,與讚嘆。而當下,觀星已不再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一種旅遊體驗,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總有這樣一群人,不斷地追逐著星空,記錄著星軌,探尋著星河。
觀星市場方興未艾
2018年3月,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暗夜委員會審核,西藏那曲、阿里兩地的暗夜星空保護地符合相關要求,被正式收錄到「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中,成為我國首批得到國際組織認可的暗夜保護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地區因大氣通透度、晴空率、夜空質量和視寧度等基本指標優異,被國際天文界稱為「與夏威夷莫納科亞山和智利阿塔卡瑪沙漠兩個全球頂級天文臺並列的第三極」。
自此,觀星旅遊成為自然旅遊界的「新星」,「追星」一族成為旅遊界的特殊群體。2019年攜程發布的《2019天文旅行報告》顯示,最近一年,攜程平臺上這類旅遊產品的數量增加了50%。在APP的旅遊入口,搜索「太空」有880條產品,「天文」搜到1200條產品,「觀星」搜到400條產品。
而成立於2010年的主題旅遊平臺浙江遊俠客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遊俠客」)早在2012年左右就推出了與「觀星」相關的旅遊產品。
據遊俠客國內遊總監李玉鵬介紹,遊俠客的星空旅行最早出現於戶外遊和攝影兩個板塊,而目前遊俠客的星空旅行線路涉及各個主要主題品類,主力集中在攝影遊、戶外遊板塊,另外親子遊、大型活動板塊也有相當一部分比例,兼一些深度遊-美景探索板塊。具體線路一般分兩類,第一類是主題活動類的產品,一般是單獨批次,以流星雨為主,包括星野攝影,親子研學,露營大會,戶外觀星等不同類型的產品。第二類是季節或者全年的星空旅行團,這類主要是親子長線,還有部分含星空模塊的攝影遊。
「星空旅行最適宜的季節還在夏季,英仙座流星雨期間是產品最多的時候。」據介紹,每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間(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後)和雙子座流星雨期間(12月4日至17日左右),遊俠客都會做流星雨的專題活動,並匹配大量的產品,在APP首頁banner、瀑布流、微信推文、視頻號、社群、遊俠客社區攻略等做大量露出,而在流星雨期間推出的野營活動,經常會報名幾百人或上千人。所以,雖然是小眾市場,但每年的遊客量也在幾千人次。
「經過多年的運營,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無論是政府或者民眾,有可能對暗夜保護區、觀星活動還是缺乏基本的認知,而從景區來看,有一些已經有觀星旅遊的意識,但條件有限,不具備一站式的交付能力,這讓我們覺得比較頭疼。」李玉鵬說。
專注帶領都市家庭進行自然科學考察的科普遊子自然教育有限公司的創始人馬慶宇也有同感。
「對於我們來說,做觀星旅遊最大的困難是天氣難以預測,其次是很多暗夜條件好的地方吃住接待能力差。」馬慶宇對品橙旅遊說。
為此,他們儘量不做單一星空主題的長線活動,而是將星空旅行體驗融入線路,只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這樣一旦星空體驗難以達成,還有其他備選活動,同時他們還會採購保障裝備,適當提高野外活動舒適度。
可見,需求端與供應端有時候並不能匹配上。星空旅行在我國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
在星星的故鄉觀星
暗夜區的概念在國際上已提出幾十年。1988年國際暗夜協會成立,總部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其使命是「通過優質的戶外照明,保存、保護夜間環境和暗夜遺產」,讓大眾認識光汙染,提升對暗夜的認識,保護和恢復繁星滿天的夜空。據國際暗夜協會標準,暗夜地區主要包括暗夜公園、暗夜社區、暗夜保護區三種形式。截至2018年,世界上共有31個暗夜公園、13個暗夜社區、19個暗夜保護區。目前中國尚無獲得國際暗夜協會認證的暗夜地點。
2000年,另一國際組織——IUCN暗夜委員會第一次認證「暗夜保護地」,進一步加強了「暗夜保護」的影響力,他們把通過其認證的暗夜保護地分成六大類,截至2018年3月包含了22個國家的148處暗夜保護地。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中國目前只有西藏阿里和那曲獲得認證,但在中國的西部多個省份都是觀星的好去處,遊俠客的觀星點主要有雲南梅裡雪山,四川貢嘎雪山、天台山、牛背山,內蒙古阿拉善沙漠,新疆奇臺無人區,西藏阿里等地。
同在中國西部的寧夏自治區天高雲淡、空氣清朗,年均晴好天氣約300天,是最佳觀星地之一,被稱為「星星的故鄉」。自2019年起,寧夏文旅廳就著手打造「星星的故鄉」文旅品牌。港中旅(寧夏)沙坡頭旅遊景區沙漠星星酒店是其中的明星產品。
沙漠星星酒店營銷負責人吳佔軍對品橙旅遊介紹說:「酒店自2017年啟動建設,並於2020年10月建成,一期開放房間數為180個,自開業以來就受到歡迎。通過邊建設邊運營邊營銷的創建模式,2020年的年底完成了1700萬元的收入目標。2021年將開放200個房間。」
既然叫星星酒店,酒店從外觀設計到配套功能,都與星星密不可分。據介紹,酒店專門為了避開光源,在附近建有觀星谷,同時酒店內會有專業的專門的講師,去講解星座星體。此外,酒店還為客人去提供跟星空合影的這樣一個項目,「與銀河的合影每一張拍出來都是大片。」正是這些巧思,使得沙漠星星酒店在並沒有強力營銷之下營收穩定,目前,酒店好評率高達98%,回頭客佔總客流量的20%。
沙漠星星酒店
「從建設之初,我們的初衷就是要把酒店做成國內一流的觀星目的地,現在目前能做的是大眾化的觀星,解決了觀星客群心靈度假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今年還會建設平臺,包括專業的觀星設施,到時候我們可能會把大眾化的觀星和宇宙的科普專業性活動結合到一起。希望可以做成中國西北地區獨樹一幟、權威性的觀星酒店。」吳佔軍說。
除了沙漠星星酒店,現在,不論是在六盤山上、賀蘭山下,還是長城內外、黃河兩岸,亦或沙海大漠、葡萄莊園,都有觀看漫天繁星的旅遊目的地。
觀星,另類的「夜遊」
近年來,「夜遊經濟」成為中國旅遊的新生勢力,對於城市人來說,看燈容易,看星星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中國旅遊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馬愛萍認為,夜遊經濟與觀星旅遊場所不同,夜遊經濟屬於城市,而觀星旅遊則屬於鄉村,「只要可以看到星星的地方都可以組織觀星旅遊,但這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已屬奢侈。在組織過程中一要注意安全,二是要有解說。」
而在李玉鵬的眼中,觀星活動是當前夜遊經濟的「反面」。他說:「我覺得對於政府層面來說,夜遊經濟是為了拉長旅遊時間,帶動更多的消費,產生更多的經濟行為,拉動GDP。但是從觀星活動這種特殊的『夜遊活動』來說,我覺得應該去做一些減法。比如一些合適的景區,可以設計方圓幾公裡做成一個暗夜保護區,每天限制入場的人數,安排工作人員進行控場,或者與遊客互動,然後使用光、噪音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以便提升整體的觀星體驗等等。想要做好觀星目的地,並不能盲目去追求觀星人群數量,而是需要更加精細化的運營。」
他認為,觀星旅遊並不是單純的一門「生意」,因觀星活動具備一定的公益性質、科普性質,同時還會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如觀星設備和器材製造業發展,需要政府長期支持。而從星空保護到自然保護,涉及方方面面,社會效益極大,更需要統籌安排。
2019年,《成都市中心城區景觀照明專項規劃(2017—2025)》出爐,明確提出劃定「暗夜保護區」的設想。
《規劃》起草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規劃》的原則是該亮則亮、該暗則暗。比如城市重要軸線,春熙路商圈、片區商業中心等重要的功能節點都是需要點亮的。「暗夜保護區」是城市夜色璀璨的背景,有了背景才能突出節點、集中資源展示。
「至於星空經濟,作為城市區,我們首先是儘量防治光汙染,盡力減少對生態的影響。『暗夜保護區』提供相對原生態的體驗,也可以給予旅遊從業者一些新的靈感,讓他們基於人與自然,與生命共同體的和諧,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起草人說。
沙漠星星酒店
看來,如何發展「星空旅遊」、打造「星空經濟」又成了擺在旅遊人面前嶄新的課題。
只是這一課題並不好解。中國旅遊研究院夜間旅遊課題、項目負責人趙一靜博士認為,對於星空旅行產品的打造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需求端市場特徵,星空作為目的地重要旅遊吸引物條件是否充分,目的地旅遊產品組合及搭配是否完善,環境可持續發展原則下的產品開發,交通可入性及旅行舒適度,星空旅行產品的文化內涵及體驗。
詩人曾說:星空,非常希臘。這不僅僅是星空的遼遠帶來的歷史幽思,更體現了千百年來人類對神秘星空的渴望。只是,當遊客在「追星」的時候,我們的城市和景區還在沉睡,而在「夜遊經濟」的大背景下,「另類的」星空經濟該受到應有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