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 | 達·文西《蒙娜麗莎》之三 畫作歷史

2021-03-01 藝文志略


油畫《蒙娜麗莎》(義大利語:La Gioconda;法語:La Joconde;英語:Mona Lisa)是李奧納多·達·文西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品之一,畫中描繪了一位表情內斂的、微帶笑容的女士,她的笑容有時被稱作是「神秘的笑容」。《蒙娜麗莎》現收藏於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畫作名稱:蒙娜麗莎/The Mona Lisa (La Gioconda)

作者: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年份:可能1502-1506年

原作材質:油彩 畫板/Oil On Poplar Panel

原作尺寸:77cm×53cm

館藏處: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Louvre Museum, Paris

我們分九期介紹達·文西的名畫《蒙娜麗莎》,今天是第三期:

第一期:介紹《蒙娜麗莎》偷盜案;

第二期:介紹畫作名稱和畫中人物;

第三期:介紹羅浮宮《蒙娜麗莎》的歷史;

第四期:介紹《蒙娜麗莎》記載信息的矛盾;

第五期:介紹《艾爾沃斯蒙娜麗莎》;

第六期:介紹摹本《普拉多蒙娜麗莎》;

第七期:介紹羅浮宮《蒙娜麗莎》畫面;

第八期:介紹羅浮宮《蒙娜麗莎》影響力;

第九期:介紹羅浮宮《蒙娜麗莎》的名望。

十五世紀初,為忠貞女性繪製肖像在藝術界比較常見,《蒙娜麗莎》就是這類作品。畫中麗莎的右手位於左手之上,這表明她忠於丈夫。達·文西所畫的麗莎的黑色衣服和面紗是受西班牙的影響,而非像部分學者推測的那樣是為了哀悼夭折的女兒。

這幅油畫的尺寸非常大,通常來說,畫作的尺寸與委託人的富有程度成正比。

藝術史學家馬丁·肯普(Martin Kemp)說,要確定這幅畫的創作日期肯定有一些困難。

關於達·文西繪製《蒙娜麗莎》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不同的文獻記載相互矛盾:

1503年春天,達·文西沒有收入來源,這可能是他願為私人畫像的原因。但是在1503年末,達·文西收到創作《安吉亞裡戰役(The Battle of Anghiari)》的報酬,金額比《蒙娜麗莎》更高,並要求在1505年2月完成,為此他很可能不得不推遲《蒙娜麗莎》的創作。1506年,達·文西仍然沒有完成肖像,所以沒有拿到報酬,也沒有將畫作交給僱主。達·文西之後帶著這幅畫出行,有可能過了好些年才在法國完成,有學者估計是在1516年完成。畫作上所標年份是1550年;

有研究表明,繪畫不會在1513年之前開始;

達·文西於1503年10月之前開始繪製《蒙娜麗莎》;

繪畫工作始於1503年或1504年的佛羅倫斯;

羅浮宮認為,「在1503年至1506年之間毫無疑問地畫過」;

許多研究達·文西的專家,例如卡洛·佩德雷蒂(Carlo Pedretti)和亞歷山德羅·維佐西(Alessandro Vezzosi),都認為這幅畫繪製於達·文西1513年後的人生的最後時光;

其他學者認為,鑑於歷史文獻記載,李奧納多本該將這幅從1513年開始繪製;

根據瓦薩裡的記載,達·文西在1502年開始創作《蒙娜麗莎》,這幅畫耗時4年未完成。

1516年,達·文西接受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請,移居到法國的昂布瓦斯。弗朗索瓦一世贈予達·文西克洛呂塞城堡(Clos Lucé)作為居所。

△ 克洛呂塞城堡,拍攝於2016年

據信,他搬到法國後就帶著《蒙娜麗莎》繼續從事這項工作。藝術史學家卡門·班巴赫(Carmen C. Bambach)得出結論,達·文西可能會繼續完善該作品,直到1516年或1517年。李奧納多的右手大約在1517年癱瘓,這可能表明他為何未完成《蒙娜麗莎》。

△ 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探望臨終的達·文西,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繪於1818年

達·文西去世後,他的畫作便歸學徒們和助手沙萊所有。國王花了4000埃居買下了它,並把它深藏在楓丹白露宮,直到路易十四將其移到凡爾賽宮。

△ 達·文西的僕人兼助手沙萊,畫者佚名,繪製於1495年

自1797年起被移至巴黎羅浮宮,但在杜伊勒裡宮(法語:Palais des Tuileries)拿破崙的臥室裡度過了短暫的時光。1870-1871年的普法戰爭期間,這幅畫從羅浮宮轉移到布列斯特阿森納(Brest Arsenal)。

1911年8月21日,羅浮宮的工作人員和畫家文森佐·彼得羅·佩魯賈將其盜走,破案之後,這幅畫於1914年1月4日返回羅浮宮。

△ 盜竊犯文森佐·彼得羅·佩魯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娜麗莎》再次從羅浮宮轉移,首先被帶到安博瓦斯城堡(the Château d'Amboise),然後被帶到Loc-Dieu修道院(Loc-Dieu Abbey)和香波爾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最後又被帶到蒙託邦(Montauban)的安格爾博物館(法語:Musée Ingres)。戰後,這幅畫返回羅浮宮博物館。

1956年12月30日,玻利維亞的Ugo Ungaza Villegas在羅浮宮展出的《蒙娜麗莎》上扔了一塊石頭,導致玻璃保護罩破裂,並使蒙娜麗莎左肘附近的著色脫落。

1974年4月21日,這幅畫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時,一名婦女用紅色油漆噴塗,以抗議該博物館未能為殘疾人提供通行證,好在畫作有玻璃罩保護而沒有受到損壞。

2009年8月2日,一名俄羅斯婦女因被剝奪了法國國籍而心煩意亂,扔了一個在羅浮宮購買的陶瓷茶杯,《蒙娜麗莎》的玻璃保護罩破碎。這兩起事件均未造成油畫的損壞。

在1992-1995年,2001-2005年以及2019年,由於展出場地翻新和裝修,這幅畫被暫時移出羅浮宮。

九分之三 未完待續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終於清楚了:達·文西到底畫了幾幅蒙娜麗莎
    1936 年,休去世後,經幾度轉手,最終由一家瑞士財團購得此畫,並一直收藏在他們的銀行金庫裡。收藏家和蘇黎世的「蒙娜麗莎基金會」一直持續推進著畫作考證,2013 年 2 月,最終多方研究表明《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同為達·文西真跡。
  • 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草圖見過嗎?
    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館長亨利-魯瓦耶日前在接受法國藝術雜誌《art press》特約記者採訪時指出,達·文西名作《蒙娜麗莎》的草圖首次在羅浮宮展出。經過X光和技術分析,草圖繪畫顏料顯示作品大約繪於1504年前後,畫作左上角為達·文西的籤名。《蒙娜麗莎》的草圖1956年巴黎羅浮宮接到遠在瑞士的一份捐贈聲明,捐贈者為義大利裔流亡富商巴託洛米歐-尤斯塔皮奧。但對於《蒙娜麗莎》草圖一事學術界多年眾說紛紜一直沒有定論。
  • 達·文西畫《蒙娜麗莎》的時候,吳門畫家在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
    達·文西畫《蒙娜麗莎》的時候,吳門畫家在感受人與自然的共存西方和東方的藝術發展史是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不過在有些時間節點上又有著奇妙的相似之處。
  • 達·文西油畫《蒙娜麗莎》,世界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蒙娜麗莎》(Mona Lisa)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1952年,德國發行首枚《蒙娜麗莎》郵票。
  • 蒙娜麗莎的微笑,達·文西因為什麼賦予它神秘莫測的微笑?
    站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前,我們都會被畫中女子的微笑深深吸引。畫中蒙娜麗莎嘴角微皺,臉部的微笑似乎剎那而過,卻又能恰好被捕捉到。是因為出自大畫家達·文西?還是跟這幅畫的模特有關?自從這幅畫問世以來,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世人爭論不休,很可惜並不能解開這個塵封已久的謎團。1、從審美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一件藝術品不同的人來觀賞,或者說在不同時間段觀賞,感受和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 【經典】收藏啦,解讀達•芬奇十大經典畫作
    在一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文西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界線,因此才會有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 詭異之處在這裡!達•芬奇在米蘭最早創作的作品,居然是這幅畫!
    達·文西,他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科學家、發明家、畫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也是眾人皆知。《最後的晚餐》
  • 《蒙娜麗莎》,沒有畫完
    在芬奇小鎮寂寞的背景下,孤獨的小男孩達·文西那個鑽入一個黑暗洞穴的身影,把對父母之愛的饑渴和對世界秘密的好奇,濃縮成一顆無限探索和創造的心。未來的歷史會證明,這顆心沉默無聲地將自己熔鑄、鍛鍊成人類心靈史上最純粹和堅韌的靈魂結晶。
  • 蔣勳新作出版 用經典畫作解密達·文西
    原標題:蔣勳新作出版 用經典畫作解密達·文西  美學大師蔣勳的「藝術美學」系列第一本《蔣勳破解達文西之美》最近出版。「藝術美學」是蔣勳的經典系列作品,解讀了世界著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達·文西、凡·高、米開朗其羅、莫奈、高更等人。跟隨蔣勳走進美學探索之路,洞悉藝術史上最真實的理性與感性,呈現最精彩的美學觀點及經典畫作。
  • 一隻手繪畫一隻手寫字的天才大師—達•芬奇
    >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科學家、發明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其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代表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達·文西思想深邃此外達·文西經常描繪頸部和肩膀的肌肉和肌腱。2005年,達·文西的畫作激發一位英國心臟外科醫師領先發展一個修補受損心臟的新方法。
  • 文藝復興三傑——李奧納多·達·文西
    ——列昂·巴蒂斯特      大家好這裡是由光國繪畫出品的光國品藝。今天小編跟大家領略一下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文西的風採。(達·文西)《自畫像》(1512)紅色粉筆畫 33.3*21.3 都靈國家圖書館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
  • 完美的天才 達·文西
    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  達·文西 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文西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問題: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解決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問題
  • 如何證明一幅畫出自達·文西?
    達·文西的傳世彩色繪畫作品不多,數量僅有20餘幅。在這些極為珍貴的畫作中,有一幅畫作名叫《美麗的公主》。畫面繪製了一名年輕女孩的側臉,她肌膚紅潤、頭髮梳成馬尾,身上則穿著15 世紀的高貴衣裳,氣質相當優雅,但眼神有些冷淡。
  • 知書偉大的繪畫:蒙娜麗莎的微笑
    通過這幅驚人的圖像,達·文西在被畫者與觀眾之間建立了一種心理上的聯繫感,這種肖像畫上的革新,迅速為其他藝術家所採用。在當時的肖像畫中有這樣一種風尚,將婦女描繪成神話、宗教或歷史中的形象,這些形象體現著受人稱頌的女性品質,例如美麗與優雅。這樣的肖像誇大了女性特徵以達到如此的理想範式:拉長的鼻子與頸項。蒙娜麗莎既不代表著那位美與愛及豐饒的羅馬女神維納斯,也不代表著聖母—她們對當時的女性來說都是流行且理想化的角色。
  • 達·文西畫出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正是因為這幾百張屍體解剖手稿
    在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向世人微笑之前,中世紀的畫作,細看其實相當鬼畜:大多數畫家筆下的形象,可以說是「自由生長」。比如,下方左圖中的聖母的眼睛被畫在了腦門的位置,右面畫裡的藍色生物竟是一條狗。我們再來看看文藝復興時期的畫,繪畫風格等元素無法直接比較,但顯而易見,畫面中人體的比例明顯更符合科學了。談到這個轉變,就不得不提到我們熟知的達·畫家·醫學家·建築工程師·詩人·發明家·地理學家·芬奇了。
  • 萊昂納多·達·文西:一個被世界低估的全才
    前篇我們說到世界上最少有兩位人士是被大眾所低估的,其中一位尼古拉·特斯拉我們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另一位精才絕豔的科學家——萊昂納多·達·文西。【萊昂納多·達·文西】畫相萊昂納多·達·文西(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的畫家、科學家,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之一,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 羅浮宮三寶之蒙娜麗莎
    據此,有學者認為《蒙娜麗莎》是達文西的自畫像。但是這種說法一經提出,就有其他學者站出來反對。達文西和蒙娜麗莎的關係眾說紛紜,不管怎樣,這個傳世之作只會讓人更為驚嘆他的傳奇。微笑的秘密現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早已經成為美學的、哲學的象徵性形象,人們也總是揣測《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和畫作背後的故事。那微笑時而溫文爾雅,時而安詳嚴肅,時而略帶哀傷,時而又有幾分諷嘲與揶揄,神秘莫測的微笑顯露出人物神秘莫測的心靈活動。
  • 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帶你認識真正的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達·文西最喜愛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邊。直到達·文西去世後,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萬二千裡弗(法國金幣名),才從達·文西的弟子手中買下。}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 (Francis I )肖像,讓·克魯埃(Jean Clouet)1530作有人認為達文西是在1503或1504年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開始畫《蒙娜麗莎》的。
  • 叄兩畫·安緹 【大師臨創:達·文西的維特魯威人的秘密】
    ----瓦薩裡△達文西自畫像李奧納多·達·文西(義大利語:Leonard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科學家、發明家。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其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作品。
  • 揭秘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蒙娜麗莎世界未解之謎,超詭異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肖像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詭異的畫作,有人說盯著肖像看久了就會覺得非常的詭異,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一個比一個細思極恐。無論你從什麼方向看畫像,你都會覺得她在微笑,看久了就會覺得自己變抑鬱了,這是蒙娜麗莎十大恐怖之處最恐怖的一點,也是蒙娜麗莎世界未解之謎!1、蒙娜麗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