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2021-01-08 臺灣頻道

原標題: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T3預計2021年完工。(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桃機第三航廈,預計2021年完工。(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已於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機場公司預計於2015年第三季完成設計招標作業,展開後續設計與興建工程。

  桃園機場公司表示,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興建計劃,開發項目包括第三航站區主航廈、登機廊廳、多功能大樓、能源開發中心及第三航站南側、北側與西側機坪,開發區域總面積約72公頃。而臺灣環保部門近日召開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一致核定通過此案,機場公司將依審查會議結論,執行環境保護相關措施,達成機場開發及環境保護之永續發展為目標。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區及多功能大樓,細部設計時間預計明年開始招標設計,後續將再推動工程發包等工作,目標於2021年完工。完工後第三航廈服務旅客年容量增加為4,500萬人次,機場總運量將達到7,700萬人次,朝著建設桃園機場為東亞樞紐機場之目標邁進。

(來源:中國臺灣網)

相關焦點

  • 地上排長龍、天上繞圈子 臺北桃園機場擠「爆」了
    圖為2005年1月29日,臺商春節包機在兩岸直飛,桃園機場自建成後首次掛出「北京」的航班號。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溫永松對此無奈地說,目前計劃籌建第三、四航廈,第三跑道也在規劃中,但這些都需要時間,最快也要在2018年建成。
  • 發展機場經濟學 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啟動
    華夏經緯網9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7日前往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出席「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北側上梁典禮暨南側三樓出境大廳啟用典禮」,鄭文燦表示,第二航廈擴建工程及南側三樓出境大廳啟用,新增許多空間,包括:航空公司報到櫃檯、5樓景觀區等,展現大鵬展翅,代表桃園機場的起飛。
  • 等了20年,臺北桃園機場捷運終於開通了,坐著捷運線去旅遊
    「負面教材」,作為兩岸近年發展的對比,內容擷取自上海復旦大學張維為教授在東南衛視《中國正在說》節目中的一段發言:等了20年,橫跨臺灣北部三個直轄市的桃園機場捷運,終於在3月2日正式運營了,夥伴們開始嗨起來了,喜歡自由行的夥伴以前苦惱的就是機場到市區的交通,以往都是打車或者包車,現在是坐著捷運開始旅遊了~
  • 桃園機場又出包 挖破水管導致航廈停水數小時
    廠商施工昨天挖破桃園機場供水管線,造成第一、二航廈停水長達七小時。圖為廠商挖破自來水管線現場(圖下方凹洞)。 記者陳嘉寧/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桃園機場上周才因大雨淹水、停電,昨天又因施工單位不慎挖斷自來水管,造成第一、第二航廈停水長達七小時,廁所更是臭氣薰天,讓搭機民眾抱怨連連;「立委」上午炮轟桃園機場「工程管理」有問題。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臺灣島唯一的特等航空站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簡稱桃園機場,位於中國臺灣省桃園市大園區,距臺北市中心約40千米,為4F級民用國際機場,是臺灣最大、最繁忙的機場,也是北臺灣的聯外國際機場以及臺灣主要的國際客運出入吞吐地。
  • 沿著捷運線去旅遊,臺北桃園機場捷運23站必訪旅遊景點特輯
    機場捷運開始試營運。圖/資料照  機場捷運起自臺北火車站,區分為普通車與直達車兩種模式,直達車單程約35分鐘可抵達桃園國際機場;普通車則是沿途停靠三重、泰山、新莊、林口、蘆竹、大園等地,單程約70分鐘。行經路線囊括了435藝文中心、輔大花園夜市、三井Outlet、大江國際購物中心等熱門景點,還有多座觀光工廠。
  • 臺北市中心松山機場10多年後有可能被拆除
    海外網3月12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國民黨「立委」羅淑蕾10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提到若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第三跑道完工時,是否可廢除位於臺北市中心的松山機場。「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若機場捷運完工、第三航廈、跑道完工後,可考慮拆除,未來10幾年是有可能的。
  • 臺"民航局"長林國顯代理桃園機場董座 接手第三航廈
    華夏經緯網2月2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桃園機場公司27日上午舉行董事會,會中通過「民航局長」林國顯代理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新任董事長林國顯肯定卸任董事長王明德的付出,包括完成第二航廈擴建及滑行道的整修工程等,並希望能持續讓桃園機場設施趕上運量成長,他也會「努力讓各項擴建計劃獲得『交通部』、『行政院』的認同」。
  • 臺北機場捷運加速 臺北至桃園30分鐘直達(圖)
    圖為機場捷運新北產業園區站。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機場捷運列車行駛速度增加到110公裡。臺「高鐵局」提供(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機場捷運預計明年底全線通車,臺「高鐵局」昨提出「機場聯外系統建設計劃」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將原本列車行駛速度90公裡提高到110公裡,意味臺北桃園30分鐘直達有譜;因應車速提高,「高鐵局」將原要求6處隔音牆增設到31處,化解周遭居民噪音疑慮,初審過關。
  • 柯文哲:桃園機場第三跑道建好 遷移松山機場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只要桃園機場第三跑道和第三航廈建好,就要啟動松山機場遷移計劃,臺北市府最快七月下旬就找臺「交通部」談此案,原定的松山機場改造計劃恐因此生變。    松山機場在歷次臺北市長選舉都是攻防焦點,馬英九上臺後,定位為服務商務客的次要機場,兩岸及國際航線陸續開航,並發展出臺北松山至上海虹橋、東京羽田、首爾金浦的市區直飛航線,形成「東北亞黃金航圈」,松山機場旅運量去年成長至611萬人次。    副市長林欽榮辦公室表示,林七月中旬出差,回臺後就會找「交通部」討論,檢討郝前市府跟臺「交通部」的改造計劃。
  • 臺北忠孝東路是墜機地點 「朝野」籲遷松山機場
    蔡正元痛批,這起意外顯示這麼多飛機,在民宅、人口密集的市區起降,非常不適合,但臺「行政院長」毛治國卻擱置他所提出的新松山機場計劃,讓內湖、南港居民深陷危險之中,真是「驕傲不講理的老官僚」,他建議毛治國應該換個腦筋,支持遷建計劃。    2002年參選臺北市長時,李應元就把松山機場搬遷列為政見。
  • 桃園機場欲打造亞洲中轉時間最短機場 2020年完工
    中國臺灣網11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交通部」今天表示,桃園國際機場建第三航站,朝亞洲中轉時間最短機場願景邁進,將打造最短轉機時間40分鐘,旅客出境通關由現行25分鐘縮短到12分鐘。
  • 臺灣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入境人數歸零 創41年來最慘紀錄
    【來源:中國臺灣網】桃園國際機場是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重災區。因各地為了防堵境外輸入個案,嚴格管制入出境旅客措施,更是讓航空業叫苦連天,連帶的國際機場的旅客數也是持續探底。桃園機場14日入出境只有669人次,而且第一航廈入境人數竟然已經歸零,不到去年平均每日13萬3000人次旅運量的0.5%,創41年來史上最慘紀錄。
  • 往返桃園機場捷運2月份終於開通,10個超實用攻略快點收藏起來吧~
    自從1990年開始規劃,等了好久的桃園機場捷運終於在2017年2月開通。
  • 日本旅行攻略:10張圖看懂日本成田機場第三航廈入境流程
    隨著廉價航空(LCC, Low Cost Carrier)年年新增航點,到東京自由行越來越方便,人人都可依需求購買最適合自己的直航班機,這次就要來介紹大家最熟悉的東京成田機場,在2015年開設了廉航專屬「第三航廈」,應該還有許多人沒走過,立刻先來預習10張圖入境流程!
  • 世界最佳機場排名 臺灣地區桃園機場獲亞洲第十名
    圖為第一航廈移民署證照查驗。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華夏經緯網7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Skytrax公布世界最佳機場排名,桃園機場獲亞洲區最佳機場第10名,在世界最佳100名機場中,臺灣地區桃園國際機場排名第18名。 據報導,桃園機場公司昨天指出,相較於2013年的第24名,以及2012年的第29名,桃園機場的排名大幅躍進。
  • 復興航空空難致多人死亡,臺北松山機場遷移問題或爭論再起
    早在2002年,當時的民進黨臺北市長參選人李應元就提出「遷移松山機場,打造臺北中央公園」的競選政見。       李應元說,松山機場位處臺北市中心位置,就好像在自家客廳興建停車場,嚴重影響都市整體發展,遷移後航線由中正機場取代,不但可解決噪音、限建等問題,更將為臺北市帶來全新風貌。松山機場第一航廈。
  • 受「杜鵑」影響 臺北桃園機場取消306個航班
    中國臺灣網9月28日訊 強颱風「杜鵑」襲臺,島內交通受到嚴重影響,臺北桃園機場今(28)日全天共取消306個航班,估計約有超過4萬名旅客的行程受到延誤。一架從桃園飛往上海浦東機場的班機,滑行到跑道頭準備起飛時,也因風速超過起飛標準無法起飛,機長在塔臺人員的引導下,滑行返回六一四接駁機坪停放。
  • 臺灣桃園機場的貼心服務及各種設施,可別忘了登機..
    2017年「全球好睡機場」排行榜新鮮出爐,桃園機場不負眾望再次獲得亞洲區第六名,並連續5年進入此榜單。那麼,桃園機場到底有哪些好睡空間呢?值得開心的是,過去的躺椅因為已經設置約5年,耐用年限將至,為了安全性與舒適度的考量,預計從2108年12月起將陸續更換,在第一、二航廈設置至少180張新式電動皮椅,每間候機室提供至少4張,大型候機室(轉機區)則會有6-13張配置。NO.2|第一航廈轉機區
  •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正式營運 乘客月臺留影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正式營運 乘客月臺留影 (2/6)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