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漲價一直是奢侈品牌用來維持和提升品牌價值的常規手段。前幾天剛跟大家分享完Chanel漲價的包包,這幾天我發現腕錶也漲價了。
其中百達翡麗漲的最兇。我經常給大家推薦的TWENTY~4石英款,漲前89700,現在114400,漲幅高到27%,入手百達翡麗的門檻直接被拉高2.5萬。
10萬買PP當女高管從此是做夢!
機械錶經典入門級5196J-001,漲前150000,漲後191800,現在已經和紅金款一個價位。
之前跟大家說我朋友賣4塊表換百達翡麗,就是這款,當時好多集美說他有點虧,現在來看單說公價漲的4萬2夠買塊卡地亞了...
這幾年超級火的鋼王5711也漲了,原本就是超公價系列,這次再漲4萬多...
什麼概念?按照公價買一塊表的錢你還白送專櫃一隻Chanel大號流浪包
不按公價呢?你晚一天買可能就虧1隻包,因為鸚鵡螺現在排隊已經排到了10年後。注意,是10年!
儘管百達翡麗訂表的最終價格,不是現有價格,而是交貨時價格,但早一天預定才能早一天加入Waiting list,越晚買越貴。
這點參考貴婦買鉑金包就好了
此外,百達翡麗的金表入門款、複雜功能入門款也都是漲價重災區,大家感受下:
除了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積家、愛彼漲價力度也是毫不手軟防不勝防,同樣都是大家關注度高的各類入門款。
值得一提的是這波漲價勞力士沒參與,有做代購的朋友說中東已經排起隊了,但是店裡依然沒幾塊現貨。
按理說,今年因為疫情瑞士鐘錶行業受重創,前些日子勞力士還把一個表廠給關了,別家都在降價,怎麼就這些品牌傲嬌魔幻連漲!?
FH瑞士制表工業協會統計的年出口量
為什麼這些品牌逆勢漲價?
關於原因,我覺得還得從這些表款的特點開始說起吧。
只針對近期漲價腕錶來看,漲價的一類是各種入門款,一類是入門款基礎上的高配置。
這兩類雖然有點像兩個極端,但都是腕錶市場最受歡迎的部分,尤其大牌入門款,其實多數人在挑選知名腕錶時,一般都會選擇非貴金屬材質+無複雜功能款,因為能用消費得起的價格享受大牌Logo的優越體驗。
比如百達翡麗入門Twenty4、機械錶入門5196J-001、金表入門、複雜功能入門...
而對於有高消費能力的人來說,愛買各種金表豪華配置,現在金價每天都在蹭蹭蹭漲,成本增加必不可少,再加上匯率的影響全球範圍內的價格差,官網定期更新系統,第一個調價的往往就是高價款。
畢竟就像包包一樣,品牌自身肯定是希望全球價格差不多統一的,不能讓代購瘋狂往一個地方湧去擾亂市場,所以會通過漲價或極少數下跌達到整體平衡。
韋伯倫商品(Veblen Good)大家知道不,又稱炫耀財,一般都是高檔汽車、腕錶出現,一般屬於韋伯倫商品範疇的怎麼漲都不愁賣。就像這次漲價的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等高檔牌兒,對於部分群體也是需求彈性大的「投資品」。
腕錶發展到現在早不是單純讀時的工具了,無論象徵身份還是滿足虛榮心,都被賦予了更多社交屬性,像百達翡麗「漲價」之後,依然是「錶王」的江湖地位。整體腕錶的官方售價越來越貴,和其他品牌進一步拉開差距,這也是頂級品牌的格調。
而其他品牌也都跟著漲價,也是深諳保持神秘感(高價)就是硬奢之本,通過漲價提升獲取難度,就和大牌就算燒了賣不掉的貨也不賣給你一樣,「早買早享受」,「看到什麼是硬通貨了嗎?我們才是」。
那買的起的就敢繼續買了,這個時候「硬奢」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漲價還適合買嗎?
我覺得有能力有錢的該買還是買,預算不夠可以考慮換目標了!
一方面換個角度看漲價未必是壞事,就跟大家習慣了Chanel漲價一樣,漲的越多Vintage市場裡經典款越值錢,所以無論是入手了漲價款還是同品牌都會跟著沾光,確實是早買早放心,不賺也保值了,還沒買的也敢繼續買了。另外買表也要量力而行,高級腕錶屬於硬奢,人前顯貴人後遭罪是真理,這裡就不細說啦。
除了爆款,還能買啥表?
經常看我們腕錶文章的集美肯定都知道,我一直推薦很女性的腕錶,所以這輪漲價中的表好幾款本身就不在我考慮範疇之列,很多集美也不感興趣。
而我之前有專門推薦過石英表、小表這些,集美們都可以翻之前文章看下,這裡我簡單說下對於就愛買熱門漲價牌人士的選表思路。
首先我覺得,絕大部分手錶都是不保值的,如果抱著買爆款表就能保值的心態去買表,十有八九會後悔,因為表圈的保值和升值是兩碼事,一塊表保不保值不是品牌自己說了算,而是典當行、二級市場說了算。
像勞力士除了熱門款,二級市場跌價的也有很多,只是相對其他品牌殘值更高。這類表價格普遍都大幾十萬上百萬了,一般也是出自百達翡麗和江詩丹頓。
這類多看看拍賣場就知道了,其實不少藏家早期也是誤打誤撞,真正懂表的除非萬不得已很少會把珍藏級拿出來變現。
近期佳士得將拍賣的一批百達翡麗腕錶
但也有一些技巧,就是要用長遠的眼光來選擇,可以讓表的價值更持久。
比如大家想相對保值或者增值,可以重點關注百達翡麗、江詩丹頓這兩個品牌,近年來他們在市場上的表現都很好,而且也必將持續很好。為什麼不說勞力士?因為勞力士今年跌價了...
之前有國外網友曬過當地勞二級市場降價情況,像袁詠儀戴過的這款紅藍圈,公價7萬多,二級市場原本達到11.8萬,後來降到了10.3萬。
不過現在又漲回來了,我看Chrono24上均價13.9萬,Watchbox上類似款也在12萬多。
另外就想買熱門款的,我也給你提供個思路,腕錶比較容易漲價的都是入門和配置偏高的款式,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盤面比入門複雜,又比頂級簡單的款式選擇?
比如像這次都漲價的百達翡麗正裝金表,5227雖然夠經典,但如果讓我選寧願花更少選5196,價格更低小秒針讓盤面更有特色。相比起來漲價沒有那麼多。
這幾款也都是基礎正裝表,外形幾乎沒差別,只是品牌的不同,預算有限的話換個品牌也可以。
如果只喜歡這些品牌但對款式無過多要求的,我還建議你選偏冷門或造型比較少見的款式,這類表不至於引起大眾瘋搶,而且很多表說不定哪年就又火起來了。
下面再給大家推薦幾款作為參考,好不好買以及價格大家可以忽略。
比如殭屍歷史上著名的82035,也叫歪脖子表,偏心設計,開車的人來說時間剛好是正的。這種在表圈中就很有創新意義。
今年卡地亞還出了這種平行四邊形的Tank,算是復刻它家1936年的一款,超級限量發行,買這種異形錶盤的說不定哪天真的就暴漲了。
這幾款也是表圈很有名的造型,不談品牌看外觀,各個都很有辨識度,如果買表更注重好看的話,可以考慮。
另外,這幾年來看貴金屬或特殊材質(如陶瓷等)漲幅往往更高,也可以根據材質去選表,比如Chanel的J12,我一位表圈朋友說陶瓷表白色總是比黑色更保值。
最後再給大家分享三款我覺得值得入手的新表,前兩款短時期內官方肯定不會調價。
一個是百年靈最近新出的女款計時,石英款機械款都好看,而且從基礎款到鑲鑽款都有
格拉蘇蒂原創這三款新表我覺得也蠻適合走職場御姐風的集美戴,盤面顏色更飽和,沉穩不平淡,最下面那款灰藍錶盤實物很耐看。
另外就是勞今年出的蠔式小表,雖然現在平均加個1萬左右,但對於內心就喜歡一勞到底的來說可以考慮。
好了,不管包包還是腕錶「漲價」,說白了都算一種正常市場行為,不管怎麼漲價,對消費起的人來說不是事,對不在乎的人更不是事,往往慘的都是等等黨,越等越貴。
大家買表還是要根據喜好量力而行,保不保值影響真的不大,畢竟大家的手錶買來是戴的,不是為了賣而買。
最後大家對這波漲價怎麼看?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本文編輯:楊有型
美術編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