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書法,楷書寫到什麼水平才可以練習行書?

2021-01-09 松風閣書法日講

松風閣:

你好,一直都在關注你的文章,雖然不是篇篇都看,但是每一篇看完了之後都會有不少的收穫,謝謝你,我覺得初學者看你的文章可以學到不少東西。今年的一月份,我開始接觸了書法,雖然很喜歡,可是一直都沒有找對路子,終於在網上看到了您的一篇文章,總算是有些方法和路子了。然後現在我就根據您的介紹結合自己的興趣開始練習歐體字,每天進步雖然很少但是也足夠開心了。

但是最近我聽別人說,學習書法不能只寫楷書,要學一些行書。但是又有人給我將學習行書不好,容易養成浮躁、油畫滑的毛病。總之我現在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寫到哪一種水平算是可以接觸行書了?有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定?內你有沒有好的行書入門字帖能推薦給我?

希望您儘快答覆,謝謝。

墨海泛舟

墨海泛舟:

你好,感謝你的來信。我覺得這種現象不只有你一人出現過,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說實話,作為過來人我很能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不過這種轉變和嘗試還是值得試一試的。

我很高興你能夠在書法上有所進步,有所收穫。但是這並不歸功於我。這一切還是你自己的功勞。我相信你自己在這過程中也必定付出了辛勤的努力。我只不過是在你快迷路的時候給你講一下你往哪裡走會出現什麼結果,給你幾個選擇,你自己去選擇而已。

你說你楷書已經寫的上手了,那麼恭喜你,我覺得再過一段時間,你可以準備著手學習行書了。

當然,這個轉變不宜過於快速,還是要慢慢的靜下心來,先把楷書的底子打好了再說,我覺得,你要練習行書的基礎,就必須把楷書的基礎打牢,沒有這個基礎,蓋任何高樓大廈都不可能成功。

這個過程到底有沒有一個相對的時間限制呢?在我看來是沒有的。因為每一個人的情況不同,在書法上下的功夫也是不盡相同。同樣是五年,一個天天筆耕不輟,一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情況自然就不同了。

所以,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期限和時間,這一切還要看你下的功夫和實踐效果。這個實際效果簡單來說就是楷書基本上說得過於。這個說得過於包括筆畫基本功的合格和結構基本上沒有太大偏差即可。

所以,滿足了筆畫和結構這兩個方面的要求,基本上可以開始學習行書了。

另外要說明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開始學習行書,並不是說讓你吧楷書的學習完全停掉,而是要兼學兼顧,同時進行,但是有一個側重點。

開始階段,最好先把側重點放在楷書上,比如說你一天固定兩個小時來學習書法,只要抽出15-20分鐘練習行書就可以了。剩下時間最好還是繼續學習楷書。

中間階段,楷書基礎打得已經不錯了,可以將時間對開,五五分。

最後階段,楷書水平爐火純青,重點將時間放在行書上,抽出15-20分鐘練習楷書就行了。

這個方式方法也適合由行書轉變到草書的學習。

然後接下來是字帖的選擇上,基本上,我建議你學誰的楷書就去練習誰的行書,最好不要隨意變換。比方說你練習顏真卿的楷書,一開始學行書就寫王羲之的作品,未免不太合適。最好是能夠學習你楷書的那個人的行書作品。

你說你寫的是歐體字,可以選擇練習歐陽詢的行書,也可以直接學習王羲之。為什麼呢?因為歐陽詢也是屬於二王一派的書風,基本上風格筆法很相似,可以直接學習。

那麼如果我們學習二王書法,一開始最好學哪本帖呢?我的建議是最好學習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蘭亭序對於初學書法的人來說未免太過於艱難。

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是碑刻行書,與臨摹碑帖的楷書可以很好的接軌。而且裡面還有好多類似於半行半楷的字,也易於學習者入門學習,作為過渡。

以上就是我關於學習行書的一點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祝成功!

松風閣

相關焦點

  • 初學書法,從什麼字體開始練習效果最好,為什麼
    初學書法,從什麼字體開始練習效果最好,為什麼文/成長新視點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既有欣賞價值,也有食用價值。有很多朋友,想學習書法,不知道該從何做起,有哪些基本知識要掌握。你不能先寫裡面的「玉」字,然後才寫外面的「口」字,這就是沒有遵循漢字的書寫規律。同樣,在寫「國」字的時候,這個字有五個橫筆,應保持這五個橫之間的距離相等,才好看。反之,距離有寬有窄,這個字就會很醜。而且,這五個橫的寫法也有所不同,外面的口子,上橫與下橫長度基本相當,但不可以比下面的長太多;裡面的玉字,長短依次為下、上、中,若上、中寫的長,下橫寫的短,則非常的醜。
  • 硬筆書法教學模式:如何練習硬筆行書?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 它不像楷書那樣工整規範。行書筆畫較楷書稍放縱, 點畫之間往往以纖細的遊絲牽連, 結構隨字賦形, 多據上下文需要而誇張變形, 布局參差錯落, 生動活潑。另外, 行書書寫簡便快捷, 比草書易認, 適合社會實際工作需要。還有, 行書少有森嚴的法度規則, 創作比較自由, 能充分發揮書寫者的個性。因此行書有很強的實用性, 又有較強的藝術性, 適合追求個性發揮的青年學生需要。
  • 小學生初學書法,書法老師讓練篆書,這樣可行嗎?
    小學生初學書法,書法老師讓練篆書,這樣可行嗎? 現在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越來越多的書法老師選擇讓初學書法的小學生練習隸書或者篆書,這雖然不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歷史上就早已有之,但在當代卻明顯更多一些,我覺得原因有兩個。
  • 學習書法可以直接從行書開始嗎?
    那麼我們學習書法是否可以直接從行書直接學起嗎?答案是肯定的,當然可以,這要看學習者的志向,若只是學習寫毛筆字玩玩、修養性情肯定行!如果學習者有志在書法上有成就,成為一名優秀書法家,最好還是從三種正體字開始學習,雖然楷書產生之前就有行書、草書,不過那都是有篆、隸基礎!盛唐楷書發展成熟後,楷書筆法最為完備,所以建議學習書法最好從楷書開始!
  • 練字應從什麼字體入門?教你選擇名家楷書/行書練字字帖!(純乾貨)
    現代人書寫多以楷書和行書為主。選擇鋼筆練字字帖主要有兩項原則:1. 要選自己喜歡的範本。自己喜歡,才會有熱情去練習它,這將給初學者帶來順利的進步;2. 要選擇行家公認的優秀範本。目前社會上確有一些質低劣字帖流行,這是商品社會的必然現象。如果初學者隨便亂選,可能誤入歧途,不僅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慣。因此,選擇字帖一定要慎重。
  • 長安雅士淺談瘦金體書法的楷書,行書,草書學習次第
    《書史會要》: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跡求也。于慎行:宋徽宗時,立書、畫、算學,當時留心藝文,厚昭忮巧,故縹緗翰墨至今珍之,亦一時之盛也。據評可知,宋徽宗為人君之所短,為藝術之所長一般地叫人嘆惋:「千秋巨匠,一代昏君」。
  • 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
    有網友問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寫好行書?雖然我們經常說楷書是行書的基礎,但是並不意味著楷書寫的越好,行書也能夠學的越好。我們說楷書是書法的基礎,主要是因為通過楷書可以訓練書法的基本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在5種書體裡面是比較完備的,又因為楷書的結構比較標準,可以同通過楷書訓練學習者對於書法結構的敏感性,訓練結構的把握能力。但是,楷書和行書畢竟屬於兩種書體,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學好了楷書並不意味著行書也能寫的很好。想要寫好行書,還需要進行專門的行書訓練。
  • 李雙江書法真漂亮,字字寫出行書精髓,書法水平達到專業水平!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談到我國的書法大家會想到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的書法,特別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每天都會臨摹,為的就是能領悟到王羲之行書的精華,還有的網友喜歡歐陽詢的楷書
  • 練習行書到底是用生宣好還是半生半熟的宣紙好?
    最近有書友問我,練習行書到底是用生宣好還是半生半熟宣紙好? 我認為解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四點入手。一、宣紙的種類和特性生宣就是未經特殊處理的宣紙。由於宣紙是用特殊的植物纖維做成,如果沒有經過特別處理的話,吸水性就會特別強烈,基本上洇溼很厲害。
  • 看徐朝江小楷,淺談學習書法須先學楷書嗎?練習楷書有哪些好處
    學習書法先從點畫開始,點劃成橫,點劃成豎,從這方面考慮我感覺這就是楷書筆法,楷書要求稜角分明一筆一畫,書法中楷書是最難的字體,但他也是練基本功最紮實字體;行書筆法流暢,沒有楷書要求的嚴格,但是起步先學行書要學會掌握起筆收筆的筆法運用,這點比較難入門,所以開始學習書法我比較推薦先從楷書學習,這樣基本功紮實了練習其他字體就遊刃有餘了。
  •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
    中國書法的練習之行書篇行書的體勢伸縮性很大,偏重楷書的叫行楷,側重草書的叫行草,它是能表現書家性靈、感情的書體之一。自古至今湧現出無數傑出的、各具藝術特色的行書大家,如東晉的王羲之、王獻之,唐代的顏真卿、虞世南、李北海,宋代的蘇軾、黃庭堅、米芾,元朝的趙孟頻、鮮于樞,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的王鐸、何紹基、鄭板橋等,不勝枚舉。他們留下來的不朽之作是後世學習的範本,是書法入門的鑰匙,也是創新的基礎。
  • 清朝最好看的行書,將書法之美展現地淋漓盡致,後人很難再超越
    在書法界,一直流行著這樣一個說法——「先楷後行」,先練習楷書,而後再練習行書,楷書是基礎,打好基礎才能去練習行書。其實對於「先楷後行」這一說法,應該將之理解成「先靜後動」。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原則性問題,行書並非是楷書的連筆化,行書本身沒有固定的表現形式,不然也不會將偏草書的行書稱為「行草」,偏楷書的行書稱之為「行楷」。
  • 《書法問集》568、不先學習楷書,直接學米芾王羲之行書可以嗎?
    如果想要系統的練習,那麼最好有一定的楷書基礎,而且王羲之和後期的米芾並不是一路。這個問題最後變成了學誰的楷書,誰的楷書值不值得學。】我們現在學習書法,很多人都想要自己學。和他們說要按照具體的順序學,楷書行書草書這麼一路練一遍,不少人根本不聽。不讓他們練字也不行。
  • 行書學習的基礎問題
    行書和楷書幾乎同時產生,或者更早於行書。筆者認為學習楷書或者隸書(楷書為主)是學習行書的前提,楷書和隸書比較穩,更容易練習功力,筆力穩健之後再學習行書。有人可能會提出反駁:「行書可能比楷書產生的還早,那麼為何楷書是行書的基礎?」
  • 書法入門 初學者學行書從王羲之《蘭亭序》入手可以嗎?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得意之作,是王羲之書法大成之後的作品。愛好書法的人都清楚,集大成者的後期書法已是人書俱老,筆法和章法都已自成一體,不太適合初學者,初學者很難領悟作者的用筆之道。原因是,當時書法基礎太差,所以我後來改學了歐陽詢的《九成宮》,嘿嘿,進步還是非常明顯的。學習王羲之,必須了解王羲之的筆法淵源。王羲之是衛夫人的弟子,往上尋源就是鍾繇(楷書鼻祖)、蔡文姬、蔡邕(筆法鼻祖)。中年後拜師過草聖張芝。王羲之楷書的淵源應該是鍾繇和衛夫人,行書淵源應該是叔父王導和草聖張芝。
  • 《書法問集》729、怎樣練習硬筆行書,能做到流暢飄逸?
    行書流暢不止是寫行書而已。【硬筆行書流暢,硬筆楷書基礎要很紮實。】硬筆字也是書法,很早就有硬筆書法家協會了。但是硬筆書法還是依照寫毛筆字的方式,硬筆的行書最好的標準,還是書聖王羲之的行書。不過以王羲之行書的標準要求硬筆確實非常的難,硬筆和毛筆相比限制很大。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宋四家,他們的行書就是宋人尚意。如果用硬筆學寫蘇軾和黃庭堅的行書,非常的難看。硬筆單字的筆畫變化沒有毛筆豐富,字的結構非常的重要。
  • 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經常說你寫個楷書我看看是一種什麼心態?
    楷書是不是書法的基礎?經常說你寫個楷書我看看是一種什麼心態?有網友問我:經常看到書法愛好者說:「寫個楷書來看看」這句話,你如何看?因為我也經常看到有網友用這句「經典」的話來打擊持不同意見的「老百姓」。所以我想說明一下自己的觀點。
  • 《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天下第一楷書應該是什麼作品呢?
    我國書法史上名家眾多,書法流派紛呈,篆、隸、真(楷書)、行、草各種字體都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定論,顏真卿《祭侄文稿》與蘇軾《寒食帖》分別被稱為天下第二與天下第三行書,現在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哪幅楷書作品可稱為天下第一楷書呢?
  •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的書法不錯,楷書渾厚大氣,行書飄逸瀟灑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僅體現在書法上,而且還體現在書法的影響力上,在中華文化的輻射下,很多外國友人也喜歡上了中國的書法文化,很多外國人都練上了書法,而且書法寫得還相當不錯,我們熟悉的有戰鬥民族的俄羅斯姑娘金嵐,寫得一手精湛的歐楷,斬獲了書法比賽特等獎,還有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的弟弟馬克,寫得一手跌宕起伏的草書
  • 硬筆書法入門教程:鋼筆字練習方法
    人的需要分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練習寫字便是人的一種社會需要。中小學生練習寫字是提高書寫水平、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需要;成年人練習寫字是傳遞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從藝術角度講,練字則是人們對美的追求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