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G商用1年多來,關於5G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是企業看重的是真金白銀的收益,看不到具體投資回報價值則是一些企業猶豫不決的原因。
近日,愛立信舉辦媒體溝通會,展示了愛立信南京工廠在真實生產場景中進行的諸多5G創新應用落地。談及智能連接帶來的收益,愛立信中國首席技術官陳明表示,綜合來看,每連接產生的收益在幾千元到幾萬元,總體而言每連接帶給工廠的潛在收益是2萬元左右。
千裡之行,始於NB-IoT
早在2017年,愛立信就開始了南京智能工廠的改造。那時,5G牌照還沒發放,智能工廠主要基於4G和物聯網實現。
回顧啟動智能工廠項目的初衷,愛立信南京工廠總裁夏珞特表示,愛立信南京工廠主要負責愛立信無線通信設備的產業化和交付等,隨著市場需求的日益複雜,如新產品發布頻率越來越高、產品功能越來越強大、生產越來越複雜、產品生產周期逐漸縮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提升,愛立信南京工廠也面臨著新挑戰,需要具備低延時、靈活性、模塊化、大容量能力的網絡。為了應對挑戰,愛立信制定了智能製造戰略,聚焦數據驅動和自動化產線。
傳統工廠的生產線已經非常成熟穩定,當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線時就需要一個以點帶線、從線到面的過程,循序漸進地逐步提升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
從愛立信南京智能工廠看,當2017年項目啟動之時,系統採用NB-IoT網絡,典型案例是智能螺絲刀。在生產線上,一把小小的螺絲刀看似不起眼,但卻是非常重要和昂貴的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刀具的磨損,螺絲刀需要定期檢修,但是如何在不影響現有生產的前提下,精準地掌握檢修時機,是傳統工廠的一大難題。採用數位化技術,可以減少維護人員資源佔用,提升螺絲刀維護效率,延長螺絲刀使用壽命。
隨著智能螺絲刀的不斷完善和成熟,以及5G的商用部署,現在智能螺絲刀改造項目已經完成且完全商用,並且從後裝走向前裝,產品質量更穩定,性能更卓越。
5G時代,更上層樓
在愛立信南京工廠的整個智能化改造中,智能螺絲刀還只是牛刀小試。
在本次媒體溝通會上,愛立信南京工廠智能製造部總監王海燕介紹,採用5G企業專網和邊緣計算技術,智慧工廠已經覆蓋1萬左右平方米的廠房,包括3個廠房和1個庫房,具備5G、NB-IoT、LTE-M等能力,可以提供綜合、多樣化的物聯網方案,連接數已有100多個,明年將進一步深挖,實現1000個終端的連接。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採取了中國移動的5G尊享方案。尊享模式通過對基站、頻率等專建專享,為客戶構建專用的無線網絡,滿足客戶的高安全性、高隔離度、定製化的建網需求。中國移動南京公司政企部副總經理、江蘇省5G產業聯盟智庫專家鄭康介紹,採取尊享模式,可以滿足客戶希望數據不出廠的需求,並且能夠在產品研發進度、推進速度、成熟度方面提供可靠保障。
從應用場景看,目前愛立信南京工廠已經上線多種5G應用,包括AR遠程專家指導/培訓和質檢、視頻監控、無人機盤庫、工控機、AGV調度系統、環境監控、裝配擰緊監控、機器視覺導引裝配、智能線陣掃描和叉車信息化等,廣泛覆蓋各個領域,助力工廠數位化轉型。
5G AGV調度系統用專網取代Wi-Fi,可以大幅減少掉線率,調度系統轉移到邊緣雲後也便於遠程維修和升級,將AGV設備綜合效率提升5%,提高生產效率。
5G無人機盤庫採用小型5G無人機自動定期盤點物料,通過無人機上的攝像頭掃描數據,經由5G自動回傳生成報告,可提高庫存檔點效率50倍以上,並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庫存差異。
5G智能線陣掃描,解決了在表面貼裝生產線的生產換型、多碼追溯、印製電路板背面質量檢驗等運營痛點及盲點。實現了讀碼工作的0換型時間,0操作時間,以及背面器件的質量檢測0的突破。
5G AR質檢解決了在產品發貨前,產品外觀檢驗完全依靠人眼導致的檢驗工作高負荷,檢驗過程低可靠,檢驗結果有疏漏等質量管控痛點。實現了基於神經網絡機器學習的檢驗工作標準化,基於可穿戴設備的檢驗過程高度靈活,檢驗結果高度可靠的質檢工作數位化。
星辰大海,還屬ToB
本次溝通會的一個看點是,愛立信請到了智能工廠的各個合作方,包括客戶南京工廠、網絡提供商江蘇移動,自己則是設備、方案和服務提供商,這樣的組合充分體現了5G智能工廠需要產業各方攜手合作、同舟共濟的特點。
「我們在合作中總結出四個共同,包括需求共同發現、產品共同創新、解決方案共同交付、價值共同創造,四個共同由我們合作完成,缺一不可。」鄭康表示。
在王海燕表示,5G應用和落地離不開整個生態圈的共同合作,如無人機、AGV的開發都需要與供應商、提供商緊密合作,破解關鍵難題。
當然,5G智能工廠的落地,最關鍵的還是客戶對於5G價值的認可。但是目前很多用戶見不到實際收益,「不見兔子不撒鷹」,對於5G應用熱情不高。
那麼,5G智能工廠價值有多大?陳明表示,單個用例的價值不盡相同,有的是降低成本,有的是提高效率。綜合來看,每連接產生的收益在幾千元到幾萬元,總體而言每連接給工廠帶來的潛在收益是2萬元左右。
南京工廠2021年的目標連接數是1000個左右,按照單個連接收益2萬元計算,智能連接帶來的價值非常可觀。
2021年我國5G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目前建成了71.8萬座基站,使用場景和用戶以ToC為主。例如目前大約70萬座基站中,服務於工業場景的只有3萬座。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認為,展望未來ToC市場仍有很大潛力,但是業界對ToB抱有很大期望,希望5G能夠服務千行百業,支持數位化轉型和國家經濟升級改造。而也只有ToB取得了成功,5G才能算真正成功。
當然,ToB培育過程具有階段性,隨著5G基站的建設和SA的推進,ToB將循序漸進,不斷發展。正如一位嘉賓所言,To市場今年做盆景,明年做風景,乃至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