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冬季如何養生 做好這2個保健措施

2020-12-15 99健康網

天氣越來越冷了,不少北方地區都下雪了。在這寒冷的天氣裡,寒氣非常重,如果不及時做好養生保健措施,身體內非常容易堆積寒氣,加重體寒問題。甚至還容易感冒,導致鼻炎發作等。這些不適會讓人們感到很難受,而且久病不愈的話,還會不斷損耗身體元氣,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所以說,為了身體健康必須要做好冬季養生保健措施。下面分享幾個中醫冬季養生方法,想保健身體的必須認真看。

冬季如何養生保健:

一、為身體保暖

1、添加衣物

想要身體好就要順應季節進行調整,現在是冬季氣溫明顯降低了,身體會感到寒冷。穿的過於單薄的話,寒風吹過時皮膚很容易起雞皮疙瘩。

大量寒氣也容易透過皮膚進入身體內部,造成大量寒氣堆在身體內部。寒氣重的人,很容易患上疾病,如感冒、身體發熱、咳嗽、鼻炎復發等。

所以說,冬季養生要及時為身體保暖,比如說儘早添加衣物。這樣做可以在人體皮膚之外形成禦寒的保護層,幫助身體抵禦外界的寒氣侵入。

當然也不能穿得太厚了,以自己身體不覺得寒冷為最佳。若是穿太厚了,捂得過於嚴實很容易出汗,汗液堆積在皮膚上面,難以蒸發散出去很容易導致身體著涼。

 2、泡熱水腳

很多人到了冬季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四肢冰涼的話,穿再多身體還是會感動寒冷。所以說,這類人晚上睡覺之前,建議要泡熱水腳。雙腳浸泡在熱水裡,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讓熱氣隨著循環系統達到到全身,身體很快就會溫暖起來。

泡腳的時候,想要暖身效果更好的話,建議放些性溫的生薑、紅花和艾草一起泡。泡完擦乾以後,要記得用雙手抱住腳面,來回揉搓腳面,能夠活絡腳部的血液。

二、注意飲食進補

1、適當吃溫補食物

冬季天氣寒冷,體能消耗會比較大,如果熱量不足的話,很容易出現乏力、睏倦等精神萎靡的狀態。想要身體功能正常運行,需要補充足夠的熱量。所以說,冬季需要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幫助補充熱量,溫暖身體。

比如說性溫的豬肚,用豬肚燉湯可以起到急補脾胃的作用,為脾胃補充能量讓其消化能力加強。比如說性溫的山藥,其可以冬季很好的溫補食物,用它與排骨等燉湯食用,有助改善手腳冰涼,調理氣虛、血虛症狀。

 2、多吃補腎的食物

冬季的時候腎臟功能比較旺盛,多吃補腎的食物,有助滋補腎臟,幫助改善腎虛。比如說黑豆,其富含鐵質和鈣質,常吃有助補血補鈣。而且黑色食物具有補腎強身的作用,很適合腎虛患者食用。比如說蝦肉,其性溫味甘,具有壯陽益腎的作用,冬季天冷適當吃蝦肉,能夠強身壯體。

除了這兩大點之外,冬季養生保健還要注意情緒調節,因為情緒與健康有著密切關係。冬季枯木凋零,給人蕭條的感覺。一些感性,悲觀的人,很容易陷入低落情緒之中,長期如此很容易誘發抑鬱。建議日常要適當散心,釋放不良情緒,尤其是患有抑鬱症,或者說剛治癒抑鬱症的人,以免病情加重或者復發。

相關焦點

  • 冬季養生注意事項多 做好保健身體好
    在這寒冷的冬季裡,如果不及時保健的話,感冒立馬就來了。對於體弱的人來說,還容易誘發久病,導致身體被各種疾病纏身。為了保健身體,避免生病必須做好冬季養生措施。那麼中醫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分享幾個冬季養生方法,想要身體變強壯,不再冬季生病的話,趕緊來看。 中醫冬季養生要注意什麼?
  • 【中醫養生】立冬節氣如何養生保健
    立冬後如何養生?立冬是冬季的節氣之一,是天氣轉冷的一大標誌。立冬後要做好養生保健,那麼立冬後如何養生呢? 因此,冬季防寒保暖,應做到「恰如其分」。衣著過少過薄,既耗陽氣,又易感冒;衣著過多過厚,則腠理開瀉,陽氣得不到潛藏,寒邪容易入侵。 由於青年人代謝能力強,自身的體溫調節能力比較健全,皮膚血管能進行較大程度的收縮來減少體熱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宜過厚。對於嬰幼兒來說,因其身體較稚嫩,體溫調節能力差,應注意保暖。
  • 女性冬季要如何養生?做好這4點,暖宮補血
    中醫認為女屬陰,天生體質虛弱。正好冬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機,只要做好保健養生工作就能提高抵抗力,不僅抗衰老且能延年益壽。女性冬季要如何養生?應做好這4大方面的養生重點1、保養腎部女性需面臨著工作壓力,再加上照顧孩子、處理生活中的瑣事會引起腎氣不足。腎氣能幫助體表黑色素代謝,所以腎氣不足時會讓皮膚黑色暗淡,平時要做好補腎氣工作,讓皮膚變得更加白皙嬌嫩。
  • 冬季養生主在養腎-中醫教你養腎防寒
    雖然現在人們都對養生的概念越來越深,但是,養生也是需要知識的,不能亂補,中醫養生的理念告訴我們冬季養生主要養腎。 冬季為什麼要養腎? 按照《黃帝內經》理論,秋冬季節是進補的季節,現在已經是冬季,更是進補的zui好的季節,那冬季進補應該補哪?為什麼補?
  • 中醫教你冬季順時養生
    中醫講究順時養生,冬季是一年最寒冷的季節,此時草木凋零,萬物生機皆閉藏潛伏,晝短夜長,人的養生活動也要順從這一特點進行。防寒保暖:注意頭暖、背暖、腳暖。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收引,容易導致人體氣機、血運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腦梗、腦出血、心肌梗死等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增高。
  •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現代人不必拘泥於此,但是,在冬季適當的早睡、晚起,不熬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天黑早,陽氣收藏早,早睡可以養陽;天亮遲,陽氣升發也遲,晚起可以固陰精。 提示:睡前醒後小儀式。晚上早點上床,練習瑜伽的打坐調息,或揉搓腳心(湧泉穴),用手掌搓熱後腰(腎腧穴),艾灸或熱敷小腹(關元穴),這些穴位有養腎安眠的作用。早晨醒來,不要急於起床。
  • 冬季養生小妙招,中醫教你如何在冬季調養身體
    中醫在對於調理養生方面也會根據季節的變化,有不同的調理,比如冬季氣溫低下,室內外的溫差大,很容易寒氣侵體等問題,那我們在冬季一般怎麼調養好呢?一、起居調養早睡早起:冬季大家起床是越來越困難了,中醫上講早晨是一天當中較為重要的時間段,這時候起來適當的運動一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都會有很高的效率,晚間的11點是肝臟開始調息、全身臟器陰陽轉換的時間段,所以熬夜會對臟器增加負擔,影響臟器的正常功能。
  • 顓溪五村居委舉辦「中醫冬季養生」健康講座
    11月25日上午,顓溪五村居委舉辦了主題為「中醫冬季養生」健康講座。社區特別邀請了中醫為轄區內居民開展了一堂健康講座。旨在增強轄區老年人秋冬季保健常識,讓老人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渡過秋冬季節。中醫從冬季飲食原則、如何進補、如何保健等方面對大家在冬季如何進行養生做了詳細講解,指導大家科學養生、科學用藥、科學保健。中醫表示,立秋後,五行生旺,肝臟、心臟及脾胃都處於衰弱階段,因此要特別注意。隨著立秋過後,慢慢會晝短夜長,為了順應陽氣收斂,應早睡早起,保證精神飽滿。
  • 審計廳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組織離退 休人員開展「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為提高離退休人員冬季健康保健能力,達到科學養生,健康長壽的目的,增強自我防範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審計廳離退休人員工作處在2020年底,特別安排了一次「冬季養生保健知識」講座,聘請多年研究中醫學的原內蒙醫院中醫科主任王名英教授,結合如何提高新冠疫情防護能力給大家進行了一堂生動的保健知識講解,30餘名老同志參加了這次講座
  • 老年人冬季養生保健 一天三喝保健康
    隨著秋季的遠去,寒冷的冬季已經悄悄來臨了,冬季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皮膚乾燥,各項機體功能下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要想安然度過寒冬,應注意冬季養生保健
  • 泡崖街道開展《中醫冬季養生》健康知識講座
    為了切實保障廣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引導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居民自我保健意識。11月17日,泡崖街道邀請大連市二院中醫科楊方劍副主任醫師,在街道會議室舉辦了《中醫冬季養生》健康知識講座,160餘名轄區居民參加了講座。
  • 冬季女人如何養生 補腎暖宮這樣做
    女人想要健康就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也就是從多個方面下手補養身體。冬季天冷,身體差的女人很容易生病,為了健康著想,建議女人們要做好保健措施。其中,冬季女人補腎暖宮需要用對方法,不然無法起到有效的養生效果。具體該怎麼做,請大家細細往下看。
  • 關於舉辦「中醫養生保健舌診高級速成培訓班」通知 ​
    各相關中醫養生保健單位及中醫個人愛好者: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經世界中聯中醫科學研究院研究決定,現就舉辦「中醫舌診高級速成培訓班」通知如下:舌診在開展中醫養生保健中是不可缺少的重點。中醫看病之所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是「望診」所不及所採取的一種補救措施。
  • 中醫授課、鄰裡食堂……普陀這場冬季養生講座獲居民好評不斷!
    中醫授課、鄰裡食堂……普陀這場冬季養生講座獲居民好評不斷!近日,「萬裡一家」區域化黨建單位中環國際酒店協同玉泉湖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中環集團聯合舉辦了一場「走進中環」冬季養生講座。
  • 冬天如何進行中醫養生?學會5個養生方法溫暖過冬
    冬天到了對於疾病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所以很多人都會想要在冬天進行養生,中醫的養生方法也就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主要是因為中醫的治療方法,本身就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保養作用及養生理念,更適合在冬天進行身體的調理。 冬天要如何進行中醫養生?
  • 中醫養生別走偏(品牌論)
    然而,目前社會上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魚目混珠、服務能力參差不齊、產品宣傳不科學不規範不合法等現象時有發生。網絡上、生活中充斥著各類「中醫養生」技巧。它們往往引經據典,聲稱「祖傳秘方」,或現身說法,找來「病友」講述聲情並茂,讓人難以分辨,這給民眾健康帶來了危害,也影響了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如何科學宣傳中醫養生理念,完整準確向大眾傳遞正確的中醫養生信息,在當今狀況下愈顯緊迫。
  • 小寒至寒 養生保健要保暖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
  • 【冬季養生】泡腳桶要怎麼選?「料」該加什麼?中醫泡腳的正確打開...
    【冬季養生】泡腳桶要怎麼選?「料」該加什麼?然而,你真的會泡腳嗎?泡腳不是你隨便拿個盆腳這麼往裡面一放就能達到養生之效的快戳視頻看看中醫泡腳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 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
    養生應該隨著天之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適時而行。最近剛剛立冬,又到冬季養生的時候了。冬季養生應以「藏」為主,而人體之中腎主藏,所以冬天養生重點祛寒就溫養腎進補。另外,五味中鹹是入腎的,而甘是克腎的,了解這些,在冬季進補時就可以多一些選擇。2、護腳冬季健腳即健身。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腳上的穴位多,護腳同時護住身。
  • 冬季如何養生?記得常按這些穴位!
    冬臘風醃,蓄以御冬,如今氣溫明顯下降,那麼在冬季大家要怎樣養生呢?南方衛視《健康生活家》請來廣州中醫藥大學國醫堂中醫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王凱,讓他告訴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