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竟隨口對出下聯,和珅一臉懊悔

2020-12-12 筱凡凡情感

中國人對「對聯」的喜愛到了何種程度?

數千年的傳承過程,無數朝代的改革變化,到今天非但沒有丟失,反而更流行了。

中國的對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傳承。甚至就連小學生的假期作業裡,多少都會有幾道關於對聯的題目,可以說,不論古今,對聯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但要是說起對對聯的高手,在小編的印象中可真是有這樣一個人選:---清代大學子紀曉嵐

提起清代大學子紀曉嵐,小時候的紀曉嵐就非常聰明,素有神童之稱的紀曉嵐在對聯方面有很高的天分,長大後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都知道,乾隆和珅和紀曉嵐是鐵三角,尤其是在乾隆微服私訪的時候,經常和紀曉嵐、和珅到處查看民情。

一天,乾隆帝帶和珅、紀曉嵐一起去逛街,走累了就隨便找個館子去吃飯。

要知道,和珅一直和紀曉嵐不對付,因為他看不起紀曉嵐的文人作風,也總想著自己在文採上壓紀曉嵐一截。於是他就發現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尤其是皇帝還在身邊,更是展示自己的時機。

他四處張望著,忽然看到桌子上有盤五花肉,便隨機一動出了個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說完便急著讓老紀接。

在對聯方面,紀曉嵐可不是個善茬,老紀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又看乾隆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就呵呵一笑道:「五兩六錢七把蔥!」,眾人聽到後都拍手叫好,不禁讚嘆紀曉嵐的才華。

但和珅看老紀這麼快就對出了下聯,心中略有不快,就說:誰家的蔥賣這麼貴啊?不算不算!

誰成想,紀曉嵐接著說:御膳房就這個價!

這下可好,和珅沒在對聯上得到便宜,還把自己貪錢的事在乾隆面前暴露了,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啊。

可以見得紀曉嵐的學識是著實豐富,這一個對聯也一直流傳到今天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絕妙。

而現在像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貼春聯,也叫做「桃符」,貼的就是對聯。

並且仔細看會發現,上下兩聯非常工整。而之前古人寫字從右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右邊。現在寫字從左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左邊。

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還想要了解到更多的對聯可以看一下《中華對聯精粹》,在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方面的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一千多年以來,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喜愛和追捧,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消遣的方式之一。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更是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不到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購買了:

相關焦點

  • 和珅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的下聯,竟讓和珅下跪認錯
    說起紀曉嵐和和珅之間的故事,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很多人都略知一二。在眾多影視作品裡,紀曉嵐都是正面的形象,和珅都是反面的形象。其實,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在歷史上兩個人的形象都是這樣的。紀曉嵐在歷史上確實是個忠臣,而和珅確實是個貪官。因為這兩個人之間有很多的爭鬥。
  • 和珅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和珅汗都下來了
    說起清朝的乾隆爺,那就跑不了和珅。在《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裡,乾隆爺、和珅、紀曉嵐那是形影不離。這三個人平時的事跡就比較逗比了,總是相互挑個小刺,相愛相殺。這三人總是熱熱鬧鬧的給大家來一場PK!和珅看到香噴噴的五花肉,突然來了靈感;於是,趕緊對乾隆爺說:「臣看著這五花肉,突然想出個上聯!」乾隆爺一聽,難得草包的和珅也能主動說對對子,就當一樂子,助助興!於是對和珅說:「出上聯吧!」和珅得到了乾隆的支持,先是很傲嬌地看了紀曉嵐一眼,然後得意洋洋。那意思就是說,我也不是白給的,也有文採。
  • 乾隆出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提起乾隆,很多人都知道,其身邊有著兩位異常出名的跟班,一個是大才子紀曉嵐、另一個則是大貪官和珅,據相關的史料記載,一次在微服遊玩江南的時候,因為感到肚子飢餓,於是乾隆與兩個臣子走進了一家街旁的酒樓,在等著上菜的時候,此時的乾隆卻是靈感湧來,於是提議用對聯來打法時間。
  • 劉家人出一上聯「劉邦劉備劉德華」,周家人對的下聯很是經典
    蘇東坡被貶黃州後,這一住就是好些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長江。偶然間看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蘇東坡便來了一句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聽了之後,心中自然明白。他隨手將自己手中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扇子拋入水中,下聯也就出來了:「水流東坡屍(東坡詩)。」
  • 乾隆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的下聯堪稱經典
    乾隆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才子,此人名為紀曉嵐,是乾隆身邊的紅人,與和珅兩人經常相愛相殺,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正是因為如此,乾隆出遊的時候,總喜歡帶著他們二人,這才有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故事。有一次,乾隆出行的時候看到了魅力的山河風光,所以突然有了雅興,揮筆寫下了一個非常自豪的上聯,然後隨即命人將其送到紀曉嵐那裡,給他欣賞並要求對方給一個下聯。
  • 上聯「山山出竹竹成林」難倒眾人,紀曉嵐妙對下聯,成為經典佳對
    我們看《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總是能為紀曉嵐隨機應變的處事風格所折服。雖然電視劇有戲說的成分,但是真實的紀曉嵐,也的確讓人刮目相看。有一次紀曉嵐閒暇時一個人遊玩名勝古蹟,就曾經和幾位朋友來到一個寺廟之中。這座寺廟很是隱蔽,藏在了一座竹林當中,竹子之間參差錯落,互相掩映,如果在竹林外是斷然無法瞧見竹林深處竟有一座清修所在。
  • 乾隆出上聯:一日為日,二日為昌,三日為晶,紀曉嵐連忙對出下聯
    在唐朝有一位叫做乾隆的皇帝,他和他的一位大臣紀曉嵐都非常的喜愛對對聯,留下了很多讓人津津樂道樂道的妙對,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的喜歡對對聯,每次在南巡的時候看到好看的風景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都會對出一些非常絕妙的對聯。
  • 朝臣出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紀曉嵐妙對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副十分「接地氣」的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堪稱經典。一、對聯的樂趣對聯伊始是一個比較「講究」的文學藝術形式,有固定的格式結構,對仗、平仄上面都有著苛刻的要求。對仗還好理解,就是需要在對聯時,每個字詞都要詞性相同,比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等。
  • 才女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給出的下聯什麼
    才女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一下聯,她羞紅了臉。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01對聯一般都是被寫在建築的楹柱上,它分為上下聯,講究平仄相對字詞相對,屬性也得相對。兩聯的字數相等,對仗工整有韻律,一副好的絕對,大多都流傳千古,直到如今還鼎鼎有名。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7個字難倒眾人,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烏巡撫早就知道紀曉嵐聲名在外,有一定的才華,今日正好得見,就想考驗他一番,就在紀曉嵐帶著學生們離開之際,這位姓烏的巡撫卻攔住了他們,對眾人說:「聽說翰林院都是大才子,我這裡有一副對聯,不知道各位能否賜教下聯呢?」紀曉嵐本就是對聯的愛好者,聽到有對聯要對,滿口答應,眾人也是躍躍欲試。
  • 縣令一上聯:「細頸壺兒,敢向腰間出嘴」,6歲神童一下聯,絕了
    對聯,自誕生以來一直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一副副妙趣橫生的對子在人們的談笑風生中誕生,宋朝的蘇東坡,明朝的解縉,清朝的紀曉嵐,無不是對聯高手,出口之間見真章,或戲弄於對手,或欽佩於對手,總是讓人不禁叫絕!
  • 經典對聯: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下聯一出,讓人拍案叫絕
    乾隆聽了之後當下就非常高興,並且針對這個問題做了一個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這個上聯看起來非常的精妙,而解釋起來也很通俗易懂,花甲就是指一個人的年紀到了六十歲,而兩個花甲重逢,自然代表著一百二十歲,接下來還有一個三七,九九乘法表可以知道是21,那麼一百二十歲加上二十一歲,一共就是一百四十一歲,與這個老人的年紀想當。
  • 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妙對下聯,書生自愧不如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山間牧羊女的故事,書生出上聯:「白水泉三口為品」,牧羊女妙對下聯,書生自愧不如,這是怎樣的一副精彩下聯呢?一、對聯的趣味性對聯的基本格式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看起來枯燥無趣,其實裡面大有文章所在。
  • 主考官出上聯:「樹大杈多,不宿無毛之鳥」,7歲神童的下聯太牛了
    而歷朝歷代不乏一些才子,他們不僅精通詩詞歌賦,且對對聯有著特殊的情感,成為了外出踏春或日常交流消遣的方式之一,像宋朝的蘇東坡,明朝的唐伯虎,清朝的紀曉嵐,他們均在對聯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不少妙趣橫生的對子,像唐伯虎有一次外出時,所作的一副經典之作——「嫂掃亂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可謂是經典至極,採用諧音的手法,且音同字不同,難度頗高,也充滿了趣味!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比如明代大才子解縉,可是出了名的對聯大師。但是這個稱號有很多人嫉妒,那些嫉妒之人認為自己的才華比解縉還要高超,於是就故意地找茬,試探解縉的才學。有一次酒席宴上,一個書生站起來就說出了一副上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這副對聯是發揮了自己的想像,把天空比喻成棋盤,然後繁星當作棋子,最後的「誰人敢下」充滿了鹿死誰手的感慨,是一副隱喻深刻的哲理對聯。
  • 老先生一上聯:「鴨婆無鞋空洗腳」,小神童一下聯,千古絕對
    北宋年間,有一年朝廷舉行科考,皇帝為了招賢納士,便讓鐵面無私的包拯去當監考官,除了朝廷的正常試題之外,包拯特別加了一副對子,且放出話來,只要天下的考生,能對出這下聯,便會舉薦其到朝廷任職,一時間,學子們紛紛拍手稱讚,如此新穎的考試方式,破受讀書人的歡迎。上聯:我包大人,受皇命,坐北朝南,顧左右,監考生,誰都不馬虎
  • 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其實身高一米九 對對子張口就來氣得和珅乾瞪眼
    所以,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是真是假可就不好說了。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書上沒有的戲說故事,說有一天皇帝與和珅一起聊天,皇帝心血來潮,出了一個對子,上聯是「什麼東什麼西什麼高什麼低」,問和珅可有下聯對,好溜須拍馬的和中堂一時也沒了文採,就佯稱自己跑肚子要解手,皇帝準了。
  • 乾隆出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紀曉嵐:臣不敢對
    上聯出來之後,下聯的答案有無數個,但是精妙與否又很好評判,哪怕是一個本身文化水準不高的人,也可以評判出所對是否絕妙,深受文人學者所喜愛。在諸多的影視作品中,對對子也經常被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清朝的乾隆與紀曉嵐這對君臣之間就經常出現這種才氣比拼。
  • 上聯「如來翻山,佛跳牆」,下聯一出,非同凡響
    清朝有個小學童叫史致儼,他九歲那年去縣裡參加考試,考官出的對聯是「閒看門中月」,別看這個上聯只有幾個字要,對出來卻不好對,還要考慮意境,這個上聯是說,坐在院裡悠閒地從院門裡看著亮晶晶的月亮,這個上聯妙就妙在還是一個拆字聯,閒字可以拆成門和月,月正好在門裡,上聯從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不錯,史致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出了一句「思耕心上田」,不得不說這個小孩子還真是有才。
  •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紀曉嵐:一個被流放,一個一身才華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乾隆,和珅,紀曉嵐三人組讓大家捧腹不已,看足了笑話,而真實歷史上的這三個人可並不像電視劇演的如此搞笑,今天我們講一講歷史上的和珅紀曉嵐。當然這都是民間的傳說,和珅曾經考上鹹安宮,後又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23歲和珅遇見乾隆,除去民間傳說的說法,只是路上乾隆比較無聊,就隨口和和珅聊聊天,問了問和珅當年科舉時候的卷子還能記起多少,結果和珅直接把當年科舉的卷子給完整的背出來了,這讓乾隆很是驚訝,於是就交給和珅一點活去辦,和珅也非常乾淨利索地辦完了,從此乾隆就對和珅非常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