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對聯」的喜愛到了何種程度?
數千年的傳承過程,無數朝代的改革變化,到今天非但沒有丟失,反而更流行了。
中國的對聯文化博大精深,而且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傳承。甚至就連小學生的假期作業裡,多少都會有幾道關於對聯的題目,可以說,不論古今,對聯都是非常受歡迎的
但要是說起對對聯的高手,在小編的印象中可真是有這樣一個人選:---清代大學子紀曉嵐。
提起清代大學子紀曉嵐,小時候的紀曉嵐就非常聰明,素有神童之稱的紀曉嵐在對聯方面有很高的天分,長大後就更不用說了!
大家都知道,乾隆和珅和紀曉嵐是鐵三角,尤其是在乾隆微服私訪的時候,經常和紀曉嵐、和珅到處查看民情。
一天,乾隆帝帶和珅、紀曉嵐一起去逛街,走累了就隨便找個館子去吃飯。
要知道,和珅一直和紀曉嵐不對付,因為他看不起紀曉嵐的文人作風,也總想著自己在文採上壓紀曉嵐一截。於是他就發現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尤其是皇帝還在身邊,更是展示自己的時機。
他四處張望著,忽然看到桌子上有盤五花肉,便隨機一動出了個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說完便急著讓老紀接。
在對聯方面,紀曉嵐可不是個善茬,老紀自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又看乾隆一時半會兒想不起來,就呵呵一笑道:「五兩六錢七把蔥!」,眾人聽到後都拍手叫好,不禁讚嘆紀曉嵐的才華。
但和珅看老紀這麼快就對出了下聯,心中略有不快,就說:誰家的蔥賣這麼貴啊?不算不算!
誰成想,紀曉嵐接著說:御膳房就這個價!
這下可好,和珅沒在對聯上得到便宜,還把自己貪錢的事在乾隆面前暴露了,真是自己挖坑自己跳啊。
可以見得紀曉嵐的學識是著實豐富,這一個對聯也一直流傳到今天都讓人感覺到非常的絕妙。
而現在像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貼春聯,也叫做「桃符」,貼的就是對聯。
並且仔細看會發現,上下兩聯非常工整。而之前古人寫字從右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右邊。現在寫字從左邊開始,所以上聯在左邊。
其實古人的俗語諺語對聯還有許多,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還想要了解到更多的對聯可以看一下《中華對聯精粹》,在這本書中涵蓋了所有方面的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一千多年以來,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喜愛和追捧,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消遣的方式之一。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更是把楹聯習俗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中華傳統經典精粹》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大學》、《論語》、《中庸》、《老子》、《莊子》、《商君書》、《管子》、《墨子》、《鬼谷子》等18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並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本才49元錢,也就是不到一頓飯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