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乾隆,和珅,紀曉嵐三人組讓大家捧腹不已,看足了笑話,而真實歷史上的這三個人可並不像電視劇演的如此搞笑,今天我們講一講歷史上的和珅紀曉嵐。
先說說那個大貪官和珅吧,歷史上的和珅並不是電視劇上演的胖胖乎乎的,他在歷史上可是一名非常帥的大帥哥,先把相貌這事說明白了,歷史上的和珅長相是能和貴妃比的,而且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民間流傳的關於和珅的段子,乾隆年輕時愛上過雍正的妃子,不過顯然,雍正當時沒咋認真生氣。
後來事情敗露,小妃子就被乾隆的皇后處死,乾隆並沒有來得及阻止,於是就咬破手指在小妃子的頭上點了一下,說等到來世用額頭上的紅痣相認,還挺巧的,和珅23歲的時候碰見乾隆的時候,額頭上就有一顆紅痣,這乾隆就認為和珅是之前那個小姑娘轉世,再加上和珅自己的確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就對和珅格外照顧,要不和珅貪了這些銀子,乾隆幹嘛不治他的罪呢。
當然這都是民間的傳說,和珅曾經考上鹹安宮,後又參加科舉,但名落孫山,23歲和珅遇見乾隆,除去民間傳說的說法,只是路上乾隆比較無聊,就隨口和和珅聊聊天,問了問和珅當年科舉時候的卷子還能記起多少,結果和珅直接把當年科舉的卷子給完整的背出來了,這讓乾隆很是驚訝,於是就交給和珅一點活去辦,和珅也非常乾淨利索地辦完了,從此乾隆就對和珅非常重用。
和珅一看機會來了,就用盡畢生所學往上爬,爬到頂頭還不行,還要貪,但其實和珅一開始也不貪,誰又從一開始就是個貪官呢?
只是當時的清朝政府都是這個風氣,風氣影響下,和珅也是不貪不行。
而和珅雖然貪,但是也是一位有能力的貪官,相信很多人都記得給災民的賑災糧食裡摻沙子這件事情吧,這件事情就是和珅辦得,和珅的解釋是,往粥裡摻一把沙子,家裡尚有餘糧的人是不會來吃的,而那些真正餓的什麼都敢幹的災民,才會過來討粥喝,這樣賑災糧才能真正的發放到需要它的人手裡。
其實這樣做也是一舉兩得,即完美解決了不是災民裝災民喝粥的的問題,自己又可以明目張胆的貪一大筆銀子,皇帝還會獎賞自己,從這裡就看出和珅如果不貪其實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官員,當然不是要洗白和珅,和珅這麼做雖然滿足了災民的基本需求,但是皇帝下發的賑災糧其實遠比和珅這個要好,是解決了災民的溫飽問題,但是災民並沒有享受到來自清朝政府的真正紅利。
再說說「紀大菸袋」,電視劇中起的這個名字倒是和歷史上的紀曉嵐很貼切,歷史上的紀曉嵐其實是個大醜男,正好和和珅是反轉的,不僅是個菸鬼,還非常好色,和電視劇中的風流倜儻、英俊瀟灑、才高八鬥的形象差遠了。
史書上記載紀曉嵐相貌極為醜陋,說話還口吃,而且他其實並不得乾隆的喜愛,曾經有過被流放到烏魯木齊的經歷,都說紀曉嵐不貪不貪,他是不貪,他幫他家親戚貪…
鹽鐵這種東西從來都是清朝政府經營的,但是呢,會有很多人來瓜分利益,結果有一次他們沒有分勻,鬧得乾隆都知道了,於是就徹查這件事,一查可好,這裡面就有紀曉嵐的親家。
而紀曉嵐自作聰明地寫了封無名信件也被查了出來,於是直接給紀曉嵐流放到了烏魯木齊。
不過幸好紀曉嵐雖然毛病一大堆,架不住人家還是有才,劉墉他老爹劉統勳,就是紀曉嵐的老師,還親手把紀曉嵐送去了烏魯木齊,不過劉統勳對紀曉嵐還是很好的,知道紀曉嵐非常有才華,就一直在皇帝那舉薦,就這樣紀曉嵐也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回來了。
回來了以後也是大徹大悟,嚴以律己,老老實實做人,然後就被皇帝命為《四庫全書》總編輯,也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時刻,《四庫全書》中收錄近三千多少種圖書,大概有八萬來字,包含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幾乎所有的學科,這就是紀曉嵐寫出來的東西。
在乾隆時期,紀曉嵐雖然沒有得到恩寵,但是乾隆的兒子也就是嘉慶對紀曉嵐還是非常好的,就是說老年得寵,擔任過兵部尚書,最後還當上了太子少保,順便一提,和珅當年也是太子少保。
而好色這件事情,其實還有個小趣聞,在紀曉嵐編寫《四庫全書》的時候,皇帝為了讓他能靜下心來編寫,就給他關起來了,但是才關了他兩天,他就不行了,越來越憔悴,皇帝見狀給他請了太醫,太醫檢查完了回來告訴皇帝「沒得啥病,就是想女人了」…
包括後來考古學家發現了紀曉嵐的墓地後,他的墓地裡居然有七個清朝姑娘給他陪葬。不僅僅野史是這麼描述的,正史中也寫紀曉嵐好色,「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這下看來紀曉嵐是脫不了好色這個衣服了。
而在歷史中,紀曉嵐和和珅其實一點交集都沒有,和珅在當時是太子太保,軍機大臣,紀曉嵐還啥都不是呢,不過當時紀曉嵐在和珅黨羽的壓力下沒有投靠和珅,直到和珅被下旨處死後,紀曉嵐才被挖掘出來,所以說電視劇中演的三人行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乾隆看不上紀曉嵐,有才學是有才學,長得太醜了,乾隆他本人又是外貌協會的會長,肯定不重用紀曉嵐。
和珅的結局大家都很清楚,在乾隆去世以後,嘉慶帝沒等兩天,就把和珅賜死了;倒是紀曉嵐迎來了人生巔峰,和劉墉盡心盡力輔佐著嘉慶,最後舊疾復發而亡,死後被封文達,也算是功德圓滿,心滿意足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