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貨櫃悄然重啟,後續「紅利」要怎麼抓?

2020-12-06 北京商報

無接觸購物再次風行,聚焦「最後一公裡」的智能貨櫃迎來了新的增長。有企業透露,即便每天都補貨,很多商品不到下午就會售空。單筆600-800元之間的大單也明顯增長,之前這個記錄還在300元以內。然而,新零售和超市「到家」的圍剿之下,疫情期間智能貨櫃的這波新機遇能否在疫情過後抓住並延續「紅利」,將是業思考的重點。

智能貨櫃的機遇

自疫情爆發以來,除了線下超市、生鮮電商等一些主流渠道外,智能貨櫃也成為人們生活用品的穩定購買渠道。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疫情期間,多個智能貨櫃品牌都呈現出了增長的態勢。

在樓下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即便每天都補貨,很多商品不到下午就會被買空。很多粉絲會出現搶貨現象,一補貨,就會在家用小程序直接搶貨,然後1小時內下樓取貨。年後出現了大單增多的趨勢,即1單600-800元之間,在之前這個記錄在300元以內。」

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佔地面積不大的智能貨櫃中,不僅有水飲、休閒零食等商品,還有水果生鮮、麵包鮮食、滷味熟食等生鮮商品售賣。

據介紹,疫情期間,在樓下作為最貼近消費者的零售終端,也承擔起了抗疫基礎設施作用,提供無接觸式購物服務,每天每個社區至少服務100人次。

在樓下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特殊時期,除了原有的品類外,為了滿足前端用戶的需求,新增了蔬菜、鮮食等品類的商品,同時增加了訂奶業務,保證社區居民特殊時期抗疫營養需要。在價格方面,堅持平價供應,不漲價。

據了解,消費者能在現場通過自助的方式購買商品,還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外賣平臺等多渠道進入購買入口。同時,還推出滿增滿減、打折券、限時特價等多種促銷方式。此外,在樓下還支持辦理付費月卡、季卡、會員專屬權益等方式吸引消費者再一次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從事智能貨櫃的「小e微店」也表示,從數據結果來看,整體智能櫃人均復購次數由原4次/周提升為6次/周;餐食類商品的銷售佔比由20%提升至35%,客單價也有明顯提升。根據後臺數據的變化,小e微店及時跟進客戶需求,在智能櫃裡為客戶提供了更多的餐食商品。例如,米飯套餐、牛肉粉、自熱火鍋等速食產品。

痛點下的迭代

無人零售業態從紅極一時到此後一度哀鴻遍野,也就經歷了2年多的時間。縱然智能貨櫃在便民性上有著先天的優勢,一度導致眾多資本搶佔賽道,但是仍有不少人並不看好這種新零售形態,一些專家認為,無人便利櫃的發展仍然面臨著諸多痛點。

有分析認為,無論是傳統零售、電子商務、還是無人店,核心的業務流程沒有發生變化。技術發展為商業賦能,商業的核心是主線。以供應鏈為例,無人零售存在明顯的前端點位擴張與後端供應鏈建設不匹配問題,尤其是一些新進入零售業的企業,加強供應鏈能力也尤為重要。此外,品類太少,毛利率低、擴展周期長、購買人數影響貨架收益、配送成本等問題也是掣肘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不過,面對諸多質疑,智能貨櫃經歷短暫的陣痛過後,也摸索出一套運營體系。在樓下相關負責人表示,供應鏈費率的降低,是精細化運營的結果。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模式,各種模式的不斷升級和迭代,目前在樓下已經實現大數據選址模型、智能選品算法、全流程生鮮WMS系統、機器訂貨、自動汰換、智能營銷體系、機器物聯網IOT便利櫃遠程控制系統、自動化任務管理等全流程的數據化能力,而每一點的進步都是不斷迭代的結果,每一點進步都會對供應鏈的費用有直接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談及當前發展困境時,小e微店負責人表示,因為無人零售在市場的認可度目前還不夠,市場落地從政府政策到落地運營的周期都存在一定困難。

此外,在疫情的側面催化下,眾多實體超市針對社區推出集體「到家」業務。據了解,在疫情期間,京東7FRESH七鮮超市在北京通州BOBO自由城的區西門設置了5臺智能售賣櫃,讓居民可以在無接觸環境下購買到食材。而物美、多點聯合推出「物美多點社區抗疫服務站」的模式;永輝超市則在浙江杭州開始試點生鮮智能貨櫃。

後續「紅利」如何抓

可以看到,疫情催化了智能貨櫃新的機遇,這一業務近期得到了較快發展,也讓智能貨櫃企業看到無人零售行業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過後,如何把握和延續此次危機所帶來的「紅利」是企業亟需思考的問題。

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看來,當前無人零售業態中的智能貨櫃具有數位化轉型企業創新的一些特點。但是,其智能性是消費者認可的智能性,而不應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的智能性,因此,消費者群體的體驗感及其感覺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使之增強體驗感是我們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洪濤進一步解釋稱:「一是要明確理念,智能貨櫃的智能性是發展趨勢,不是疫情的零時舉措;二是充分利用現有信息科技和其他科技的綜合應用,也就是商品數位化(含實物、服務、體驗數位化)、交易過程的數位化、支付結算的數位化、小小的環境的數位化、管理的數位化、售後服務的數位化等;三是加強現代智能的管理,這裡指智能管理,以及員工配合的管理,全品類、全觸點、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全客群、一站式全鏈路的管理,做到「千店千面」,這是新消費提出的新的要求。」

對於未來智能貨櫃的發展,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梁威博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探索跨界發展,豐富無人零售業態的功能;其次,應用大數據等技術賦能無人零售業態,基於智能貨櫃平臺集聚的人群畫像、消費特點等,及時調整商品種類和功能,精準契合消費者需求。

北京商報記者 閆巖 趙馳/文 圖片來源:受訪企業提供

相關焦點

  • 無人貨櫃迎機遇 後續紅利要怎麼抓
    然而,在新零售和超市「到家」的圍剿之下,特殊時期智能貨櫃的這波新機遇能否在疫情過後被抓住並延續「紅利」,將是業界思考的重點。 智能貨櫃的重啟 自疫情暴發以來,除了線下超市、生鮮電商等一些主流渠道外,智能貨櫃也成為人們生活用品的穩定購買渠道。
  • 不少「無人超市」悄然關閉 智能果蔬店會不會曇花一現
    位於東海泰禾廣場的一家「無人超市」曾引人嘗鮮光顧,如今已消失不見。 前幾年,「無人超市」作為新興購物方式,曾流行一段時間,後來因為客流、收益等原因,很多「無人超市」乏人光顧,最後不得不悄然關閉。而今,中心市區出現的24小時智能無人果蔬店,因為「智慧+科技」的新零售模式,也吸引一些市民前往嘗鮮。對此,部分消費者發出疑問,24小時不打烊的智能果蔬店會是未來新趨勢,抑或也如「無人超市」般曇花一現?
  • 一個無人貨架倒下,千萬個智能貨櫃站起來,2018智能貨櫃出路在哪
    無人貨架的散場帶出來智能貨櫃的登場。  據有關報告指出:截至2017年11月月底,自動販賣機存量將達40萬左右,整體市場規模約180億,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50億。  從2017年的無人貨櫃到2018的自動售貨櫃,新零售的機會一直存在。在分析了貨櫃龍頭企業小豆網絡科技的商業模式和經營現狀之後更是堅信這一點。
  • 「社區團購+無人零售」智能貨櫃投放西安
    本報訊(記者 盧新智)記者近日在西安航天基地等地發現,一種新型「社區團購+無人零售」智能貨櫃悄悄亮相。據悉,該智能貨櫃由陝西晨選商業運營有限公司設計研發、中國航天西安發動機有限公司製造。同時推出的還有與此配套的小晨同學智慧微倉、智慧雲倉、智慧運營為一體的社區新零售平臺。
  • 「社區團購 無人零售」智能貨櫃投放西安
    本報訊 (記者 盧新智)記者近日在西安航天基地等地發現,一種新型「社區團購 無人零售」智能貨櫃悄悄亮相。據悉,該智能貨櫃由陝西晨選商業運營有限公司設計研發、中國航天西安發動機有限公司製造。同時推出的還有與此配套的小晨同學智慧微倉、智慧雲倉、智慧運營為一體的社區新零售平臺。
  • 新型「社區團購+無人零售」智能貨櫃亮相西安
    發布會上,由陝西晨選商業運營有限公司設計研發、中國航天西安發動機有限公司製造的「小晨同學」組合無人貨櫃正式亮相,並且同時推出了小晨同學智慧微倉、智慧雲倉、智慧運營為一體的社區新零售平臺。這種無人零售+社區團購的複合模式,讓小晨同學取得了高出其他社區團購平臺9倍的收入。航天技術助力 小晨同學推出升級版組合零售櫃在總結眾多社區運營經驗後,小晨同學自行研發了適合「無人零售+社區團購」複合模式的新型組合式無人貨櫃,並委託中國航天西安發動機有限公司進行組裝生產。
  • 智能貨櫃:賦能無人零售行業,改變生活的黑科技
    最近,在北京、深圳等地,出現了這樣一款新型無人智能貨櫃,它佔地僅4㎡,酒水飲料,蔬菜水果、啤酒酸奶、熟食滷味、電子產品、美妝面膜,甚至簡便服裝等商品都可以直接通過微信小程序以及觸屏掃碼直接下單完成便捷購物。
  • 2020,智能貨櫃的現狀與未來
    本文目錄:智能貨櫃市場的生命周期三個驅動智能貨櫃市場發展的因素智能貨櫃整體市場情況智能貨櫃企業競爭的升級和演變總結一、智能貨櫃市場的生命周期智能貨櫃的風向大概是2018年吹起的,在此之前的無人貨架的盛行。
  • 無人智能售貨櫃各有千秋,RFID與各項技術要分高下?
    說起新零售,那不得不提起無人售貨櫃。無人售貨便利店是中國零售業領域的新星,是集成了高品質的商品服務和先進信息技術的零售服務體,更是未來零售業商業模式和結構調整的方向之一,它的生命力和潛力已經得到了市場充分的驗證。那麼市面上各種技術無人智能售貨櫃各有千秋,你怎麼看呢?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無人智能售貨櫃使用到的技術主要有四類,重力感應,視覺識別,RFID以及位移。
  • 疫情下,刷臉支付如何通過智能貨櫃和自助售賣機打開市場風口?
    很多行業裡的朋友都知道,2019年是刷臉支付的新元年,原本的藍海市場、紅利市場已經像很多人在揮手,然而經歷了一場全球蔓延的疫情後,刷臉支付還好嗎?儘管目前刷臉支付在商超等場景的應用遇到阻礙,但是大夥也無需悲觀。
  • 智能貨櫃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我們和幾位業內人士聊了聊
    無人貨架虛火散盡後,行業內外又一齊把或希冀或質疑的目光投向了智能貨櫃。智能貨櫃的「走紅」早於無人貨架,但它從未達到後者的熱度。二者在商業模式上並無本質差別,核心理念都是讓貨無限接近消費者,只是無人貨架更加挑戰人性罷了。和無人貨架相比,無論採用RFID還是機器視覺方案的智能貨櫃都具有一定的防盜功能,貨損相對可控。此外,智能貨櫃在補貨成本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 遭連續偷竊 智能貨櫃如何智能防盜?
    然而,卻有人偷偷打起了無人售貨櫃的主意。近日,朝陽區一小區內智能售貨櫃被4人盜竊團夥連續偷盜多次,涉及金額1800多元。北青報記者探訪發現,一些智能售貨櫃內商品上電子標籤易撕毀,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也有公司通過技術手段輔助,降低貨損。律師提醒,在智能化社會中,一方面對於隨意拿走他人財物的行為要進行處罰,另一方面還要與個人信用掛鈎,培養人們的信用意識。
  • 抓娃娃機再次爆發,無人商店將成為最有利的推動器
    而在上海等沿海一線城市,自動抓娃娃櫃更加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在地鐵站、商場、旅遊區等凡是有自動售貨櫃擺放的地方,我們似乎都能看到抓娃娃機的同在。有人說從過去到現在抓娃娃機的都是同一波人,抓娃娃機技巧的普及彌補了童年的遺憾,我們用碎片化的時間推動了抓娃娃機的發展。
  • 了解新零售下的AI智能貨櫃,看這篇就夠了
    當時的大背景是:線上電商零售流量紅利見底,新中產階級和對應的消費升級觀念崛起,行動支付等技術普及,整個傳統零售行業急需向歐美地區企業學習數位化謀求更好的發展,加上國家政策推動,因此新零售風口正式來臨。1.2 新零售與智能貨櫃如何理解新零售,我們把新零售拆為「新」和「零售」,「新」在於更高效率、更好的服務,「零售」的本質連結是「人」與「貨」的「場」。
  • 基於IoT+AI技術融合的智能貨櫃核心系統方案 助力企業快速轉型升級
    近年來線上零售增長速度持續放緩,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獲客成本漸高,傳統零售企業紛紛轉型無人零售謀求新的商機,而智能貨櫃作為無人零售中的「黑馬」,融合線上線下,在體驗、成本、運營上具有突出的優勢,吸引企業相繼入局。
  • 終端突破5萬臺,順豐憑「豐e足食」重啟零售夢?
    終端突破5萬臺,順豐憑「豐e足食」重啟零售夢?據悉,"豐e足食"是順豐在2017年開闢的無人零售業務,其主要以無人貨架的終端形式,為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人群提供零售食品。相比於順豐的主營快遞業務,豐e足食在市場上並未有太多人知曉。那麼,已經在快遞市場佔據了一定地位的順豐,為何要入局零售業?其無人零售貨架的布局又能否成功?
  • 街頭現神秘貨櫃,小朋友的這一舉動,讓人暖哭了
    今年夏天,四座城市,4個無人貨櫃現身街頭貨櫃裡琳琅滿目,人們按需借用登記好自己的姓名電話,按約定的時間歸還即可沒想到,它成了誠信最好的「試煉場」讓我們看看鏡頭記錄下,中國人真實的信用情況吧! 成都春熙路附近無人貨櫃現身當天正趕上暴雨來襲雨傘被一搶而光大雨不停,也給「歸還」帶來了挑戰
  • 智能自助售貨櫃比起傳統自動售貨機,有什麼優勢?
    但這種傳統的自助售貨櫃收款方式容易出現問題,例如投幣後無反應,硬幣卡在通道等。利用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等支付功能,可以降低對自助售貨櫃收銀製作工藝的要求,降低成本。通過聯網,還能做到實時上傳信息,包括每臺自助售貨櫃的進銷存管理和銷售情況,都能通過後臺系統一目了然,不用親自到現場點算,更利於自助售貨櫃更廣範圍地鋪開。無人經濟、自助收銀和新零售在2020年疫情下發展迅猛。
  • 無人便利店、自助售貨機、生鮮便利店組合在一起會怎麼樣
    聯商網消息:無人值守貨架,自助果切機,無人便利店,生鮮便利店這些新零售物種組合在一棟大樓裡,那將產生什麼效應?生鮮遇到無人業態,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近日,《聯商網》去這棟組合了多種新零售物種的大樓裡去看了看。
  • 「恒生活」AT智能貨櫃重磅亮相2020廣州國際自助售貨系統與設施...
    本屆展會80000㎡、700+展商、80000+專業觀眾,展品涵蓋無人售貨、新零售、無人店、商業支付、冷鏈等設備及配套設施  「恒生活」AT智能貨櫃屆時將攜恆昌眾鼎「零首付」融資租賃產品,重磅亮相2020廣州國際自助售貨系統與設施博覽會,在展館B區T62展位歡迎大家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