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5月26日報導,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從3月開始德國的限制措施已經開始逐步放鬆,但德國民眾的反對"政府禁令"的遊行卻愈演愈烈。德國的抗議遊行活動,已經成為了歐洲民粹主義情緒的一個縮影。
上周六、周日,德國各地再次出現百場示威活動,僅首都柏林就有30多場抗議活動。活動現場有超過1100名警察維持秩序,現場有不少人打出"拒絕疫苗"、"新冠病毒是假的"。"反對陰謀,要自由"等標語。
據報導,"新冠遊行"最開始只在大城市出現,只有少數人參加。而從4月開始,抗議遊行活動已經從大城市擴散到了周邊的中小城市,規模也越來越大。抗議者認為,政府的防疫措施侵犯了個人的自由,要求立即取消限制措施。
德國的新冠遊行為什麼"越鬧越大"?
第一,失業的人數太多了
據德國勞工部數據,4月份德國的新增失業人數達到38.3萬,總數突破了264萬。參加抗議遊行人中,絕大多數是因為疫情失業的"下崗民眾",他們認為既然疫情已經好轉,政府應該馬上放鬆管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立刻恢復經濟。
35歲的勞迪婭也參加了這次遊行,她表示政府的"交際禁令"根本沒有用,這些限制措施只能加劇民眾的事業情況。44歲的工程師艾圖,迫切的希望讓德國社會"恢復常態",他認為政府的措施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他的生活。
第二,民粹勢力抬頭
在"新冠遊行"背後,有民粹勢力的影子。德國右翼政黨利用民眾對於經濟下滑的不滿,開始煽風點火,宣稱政府的防控措施沒有必要,希望能藉此獲得支持率。
不僅是德國,歐洲不少國家隨著民粹主義勢力抬頭,出現不少"反智言論"。義大利右翼議員庫尼亞爾公開宣稱,比爾蓋茨推動疫苗接種是一個陰謀,要把他送上國際法庭;此前,因為相信"5G導致新冠",英國也出現了不少縱火燒5G基站,攻擊工作人員的極端行為。
國際問題研究員胡黌表示,疫情初期,歐洲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有效控制疫情,提升了民眾的好感。但隨著疫情初步得到控制,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攀升等問題就隨之而暴露,民眾對於防疫政策的不滿,就被右翼民粹勢力當成了"武器"。
胡黌警告,如果歐洲不能重振經濟,極端民粹主義可能會進一步激化民眾與政府的矛盾,甚至直接衝擊歐洲的主流政黨。
文/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