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嫌長輩囉嗦,轉給在外打工的孩子,也許會救人一命

2021-02-23 今日熱門

「有一個老闆叫大衛,下午六點出現,眼神恰似黑背,手裡端著一壺熱騰騰的咖啡,嘿嘿嘿我們要不要來開個會……求你不要說出那句話,寶貝加班吧,感覺身體被掏空,我累得像只狗。」

去年這首神曲《感覺身體被掏空》橫空出世,迅速刷遍朋友圈。原因之一是歌詞唱出了當前許多上班族的心聲——過度勞累,透支健康。超過50%的白領,上班時間無任何運動,67%的白領每周加班超過5小時。(《央視新聞》報導數據)

 

小編知道這個數據在現實中絕對是低的。生活總是逼迫著一個人在外打拼的我們,努力努力再努力。很多白領常常為了養家餬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關的升遷、職業發展,常常選擇「自願加班」、「不睡覺」。

長輩們每一次打電話雖然總是再三叮囑在外打拼的我們:「要好好照顧自己,注意休息,不要老熬夜,三餐一定要按時吃…」但總是不以為然。

 

一個人在外打拼,總是叮囑自己「要堅強,加班熬夜這種事,對於我們年輕人真不算什麼!」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錢可以再賺,但命終歸是自己的!一個人在外,真的要好好照顧自己呢!

小編最近又刷到這樣一條新聞,讓看者不免心痛——

而近幾年因為加班猝死的案例還有很多很多——

》》2015年12月,騰訊互娛技術研發中心語音引擎組副組長,和往常一樣陪同妻子在小區散步時,突然暈倒在地,然後搶救無效去世了。不少騰訊員工認為這位去世的同事是因為長期加班嚴重造成的過勞死。

》》2016年6月23日,前阿里數據技術及產品部(DT)總監歐吉良猝死。

》》2016年6月,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站臺上突發腦溢血去世。同事們都說他這幾年工作太拼,長期加班熬夜,表面看似強壯,實際已積勞成疾。

》》2016年6月30日,南方醫科大學附屬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金丹被發現在醫院宿舍逝世,年僅45歲。醫院同事稱金醫生離世前兩天,仍從清早一直工作到晚上10時多,後因身體不適在宿舍休息。

》》2016年10月5日晚,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2017年2月8日晚,途牛旅遊網預訂中心副總經理李波因心肌梗塞離世,年僅44歲。

……

一言不和就倒地不起 猝死其實是種病!

層出不窮的猝死事件,總是這麼觸目驚心。

「過勞」好像已經成為了我國職場的常態,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每年我國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美國的統計資料顯示,猝死在包括車禍、自殺、惡性腫瘤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總死亡人數中佔20%,是僅次於惡性腫瘤(佔23%)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關於猝死的定義,百度百科說的是人類最嚴重、最可怕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患者「因病突然死亡」。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後果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

絕大多數的「猝死」源於心搏驟停,國外文獻報導40%的心搏驟停沒有被發現或發生在睡眠中,70%~80%心搏驟停是發生在家裡。根據美國及我國資料,死於院外或家中者佔72%~80%。我國另有文獻報導,87.7%的猝死是發生在醫院外。在院外發病就意味著發病後患者無法及時得到醫療專業人員的急救,同時大眾的心肺復甦技能也十分匱乏。這就是猝死發生率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猝死來臨 我們能做什麼?抓住4分鐘黃金搶救時間

據國際領先的急救培訓和生命救援機構「第一反應」介紹,「人一旦無呼吸、無脈搏,大腦血液裡的氧氣只能維持4分鐘,這是挽救生命關鍵時刻。」如果不能及時恢復心臟跳動,使新鮮血液輸送到大腦,人的腦細胞就會死亡。每拖延1分鐘,腦細胞死亡率就增加7%—10%。心臟驟停大於4到6分鐘,腦組織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大於10分鐘,將腦死亡。所以一旦發現有意識喪失的病人時,應立即實施心肺復甦,同時儘快與120急救取得聯繫。

那麼怎麼實施心肺復甦呢?敲黑板的重點!

如果在路上遇到暈倒的人…

拍打其肩膀看是否有反應,如沒有回應則觀察患者胸口有沒有起伏來判斷有沒有呼吸,要注意觀察時間——不要低於5秒也不要超過10秒。

如果有反應有呼吸,就擺放到「穩定側臥位」,讓他側躺,避免舌頭嘔吐物等堵住呼吸道,等待急救車到來。

第二步,立刻呼救,撥打120

如果沒有反應沒有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就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三步,胸部按壓及人工呼吸

第三步,開始做胸外按壓,讓患者仰臥,在胸部乳頭連線中點開始按壓,深度為5釐米至6釐米,頻率為每分鐘100次至120次,也可以同時配合人工呼吸。(注意人工呼吸需要較強的專業技術,最好經過專業學習再實施,否則會耽誤按壓的時間)

第四步,請他人儘快取來AED設備

按壓的同時要做第四步,請他人儘快取來AED設備,並連接使用。整個搶救過程一定要及時、正確、堅持。

最重要的 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一個傻瓜都會用的救命神器

在實際對猝死者施救中,大概80%至90%的成功案例,都是靠自動除顫器救活的。持續、正確心肺復甦的徒手操作,只能為等來AED或專業急救人員贏得時間。如果意外突發,身邊有一臺AED,生的希望甚至能提升至60%。所以心肺復甦最重要的就是自動體外除顫器(AED)。

在這裡著重解釋一下AED是什麼!AED俗名傻瓜電擊器,與醫院專業除顫器不同,它是非專業人員就可以使用的用於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醫療設備。只要打開它,聽它說,跟它做就行。因為所有的AED都有明確的語音指示,只要根據提示操作即可。

所以這麼好用的神器在哪裡可以找到呢?再次敲黑板!

國際上,在機場、大型公共場所,國際航班的飛機上……都能見到Ta的身影,就像滅火器一樣普遍啦。但是在中國,AED配置就沒那麼普遍!!據相關資料統計,各國每10萬人配有AED的數量如下圖所示。然而,中國每10萬人的AED數量,趨近於零。

幸好在社會各界的推動下,一線城市對於AED重視程度日漸提升,以第一反應為首的公益組織,預計今年在中國安裝總量將接近2000臺

而且在今年4月份初,百度地圖與第一反應合作,共同發布了「百度AED 急救地圖」服務。「百度AED急救地圖」將明確顯示你身邊AED的準確位置,只要在百度地圖搜索AED關鍵詞,就能準確知道它的位置及怎麼找到它。如果你身邊的人有突發情況,急需做急救處理,這份地圖絕對能幫助你,成為人們安全出行的「護身符」。

而在4月16日上午,百度地圖聯合公益組織第一反應機構,還在上海展開尋找「救命藏寶圖」大型智趣公益活動,藉助此次志願者活動,向公眾宣傳AED的重要性,如何及時通過百度地圖尋找到離你最近的AED POI位置,了解如何使用自助心臟除顫裝置,及時挽救需要救助的生命。

完善中國社會急救系統,任重而道遠,我們看到第一反應及百度地圖這樣的企業勇當先鋒,肯定是值得嘉獎的。一個負責安裝配備,另一個負責幫您找到它,AED 終於走進了我們公眾的視野,開始在中國公共場所扮演急救的重要角色。

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猝死是隨時可以發生的。當猝死發生時,單純打電話然後等待急救車是不可以的。如果你能找到你身邊的AED,你就可以直接當急救員呢!

所以多學點知識,沒有壞處,多了解點技能,更是有益於人生的。把這些「敲黑板的重點」分享給你的朋友,讓你身邊的人也受益吧。你要知道轉發就是善良,轉發就是救人命!

不要以為這種小小的舉動,沒有什麼用處。說不定你今天看到了這篇文章,明天就能挽救一個生命。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珍愛生命,遠離加班!」你要知道所有一切設施的裝備,都是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小編真誠的希望我們能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中,有所啟發。也願所有看文的同學能夠保重身體,多多休息,因為,身體沒有了那就一切成空了…

相關焦點

  • 囉嗦的父母,為什麼養不好孩子
    被大朋友小朋友這麼一說,我才恍然醒悟,這一路,我像只蚊子一樣,不停地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地叫,如果換做是我早就忍受不了了。在囉嗦中長大的孩子,會怎樣呢? 我初中時候的同桌,家境不錯,學習也算優秀,唯獨有一點,她不愛回家。
  • 囉嗦的家長,為什麼養不好孩子?
    我不停的給女兒更換汗巾,還不忘責怪她拒絕把頭髮綁起來。 「把頭髮綁起來,就不會這麼熱了啊。」「你看,那個妹妹綁了頭髮多涼快。」「天啦,你這頭髮溼的,我都不想看了。」「汗巾都用完了,快把頭髮綁起來!」「頭髮貼在臉上,這樣很舒服嗎?」
  • 囉嗦的父母,為什麼養不出好孩子?
    被大朋友小朋友這麼一說,我才恍然醒悟,這一路,我像只蚊子一樣,不停地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地叫,如果換做是我早就忍受不了了。在囉嗦中長大的孩子,會怎樣呢? 我初中時候的同桌,家境不錯,學習也算優秀,唯獨有一點,她不愛回家。
  • 安全月裡救人一命
    安全月裡救人一命■曹 平「快來人啊!馬強暈倒啦!」在反應器人孔旁邊刷油漆的李志海大聲地呼喊著。正在石化廠二套砂子爐分離工段忙於大檢修的黃成仁、賈躍榮和我,聽見聲嘶力竭的呼喊聲,趕緊放下手裡的活兒,三步並作兩步衝向了事發地點。
  • 男子救人一命之後,被起訴壓斷肋骨,救人者心寒了怎麼辦
    害怕有些人不像自己一樣的善良,有些人是惡人,你幫了他之後他反而會反咬一口。所以說,這個在現在的社會現象中是比較令人心寒的一種。現在呢,就有一個人,他因為幫助別人,最後反倒被別人起訴,他覺得非常的心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我們都聽說過,有一些人幫助老人,但是幫了之後反而被誣陷成是害老人的人,這種事情也是很令人無語了。
  • 女兒嫌媽媽囉嗦把她「拉黑」:嘮叨,是媽媽最高級的愛
    媽媽的囉嗦讓我有種回到兒時的感覺,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好久都沒有聽我媽像這樣嘮叨了。後來在我和我爸打電話時,他說:「你媽把你微信設置的是置頂聊天,生怕錯過你的消息。」我笑著說:「我還以為我媽不像以前那樣囉嗦了呢,這次又原形畢露了。」我爸接著說:「你媽是一點兒都沒變,還是操心啊,她平時怕你太忙,嫌她煩,所以不敢給你發消息。」
  • 最美聊城人 | 5歲女童命懸一線,他們跳窗救人—— 「再遇到這種...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燕  「11號樓1單元,有孩子墜落到15樓窗戶外的平臺上,非常危險,隨時有可能掉下去,趕緊來救人!」2020年6月8日晚7時11分,東昌府區新區街道蓮湖花園小區內,一陣急促的呼叫聲劃破了漸暗的天空。  危急時刻,兩名好心人衝到16樓,相繼跳出窗外,在50米的高空,成功將命懸一線的5歲女童救下。其中一人摔傷住院,另一人默默離開。
  • 你媽嫌你髒,你嫌媽嘮叨。與長輩和睦相處,做到這幾點其實不難
    兩個孩子才乖乖地開始吃飯。這件事給我的印象太深了,現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當時只覺得他們的家教真好。現在知道了,其實,這就是對長輩的尊重。與長輩相處的首要原則就是尊重他們,這是家庭和睦的基礎。我比較有印象的是某網紅的段子《你媽嫌你髒》:女兒剛回來時,媽媽很高興。但媽媽看到女兒一回來就坐在沙發上,有些嫌棄了。媽媽:「穿的外衣外褲不要坐在沙發上,髒死了。」
  • 菏澤一老師傷口未愈跳水救人,面對裂開的傷口說:孩子沒事,值了!
    儘管如此,面對獲救的小男孩和自己身上裂開的傷口,孟凡真說道,孩子沒事,值了!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事,他還會義無反顧的去救人。不會水、帶著傷,但為了救人一切都值得孟老師是牡丹區第八小學二年級一名體育老師,兩個月因交通意外發生車禍,導致鎖骨骨折、肋骨斷裂。
  • 為什麼說沙漠裡的仙人掌能救人一命?野外生存達人道出答案!
    為什麼說沙漠裡的仙人掌能救人一命?野外生存達人道出答案!為什麼說沙漠裡的仙人掌能救人一命呢?在乾旱的沙漠內,要想尋找到水源是非常困難的,任何生物缺少水源都無法生存下去,人類也是如此,因此,迷失於沙漠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 遭長輩嫌黑又胖!隔32年…Melody曬對比照反擊:長大了會不一樣
    21日她難得在IG曬出童年照,並有感而發地表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該被拿來比較和討論,「天下父母心...我們各自能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好了。」Melody雖然是2個孩子的媽,但身材和外貌都保養得很好。(圖/翻攝自IG/Melody)Melody氣質出眾,立體五官更帶點知性美,常受邀出席各大品牌活動,是圈內知名的「時尚媽咪」。
  • 關鍵時刻能夠救人一命
    關鍵時刻能夠救人一命說起沙漠人們並不陌生,現在也越來越多冒險家來此探索,那麼如果迷失到沙漠中又沒有水源,人們還能否存活嗎?當然是可以的,在沙漠中有一種植物,駱駝也因它得以生存,那邊是仙人掌,仙人掌的外表是很多刺的,那麼我們人類到底該如何製作呢?其實仙人掌中不僅能夠提取出乾淨的水源,並且還可以果腹。
  • 佛教:救人一命,竟然獲得這種果報!因果真的存在嗎?
    救人一命,竟然獲得這種果報!你能懂得這其中的道理嗎?救人果報家住紹興的王某,來到杭州謀生,他在工作了一年多後,趁著快年關時,就跑到了附近的城隍廟去玩。在城隍廟有一個看相先生,周圍居住的街坊鄰居都稱 他為「張半仙」,因為張半仙說的很準,王某就想趁著這個機會讓半仙給自己算算。
  • 父母在外打工:一雙雙守望的眼睛是留守兒童對父母愛的期盼與等待
    為了生活他們選擇背井離鄉,一串印在大地上的腳印就是漂泊者遠行的符號;在故鄉的土地上,孩子成了候鳥,一雙雙守望的眼睛是留守兒童對父母愛的期盼與等待。香秀(化名)是我的老鄉,也是我的長輩。她既是漂泊者,也是守望者。
  • 瀋陽地鐵裡4分鐘救人一命的小姐姐,被我們找到了!
    瀋陽地鐵裡4分鐘救人一命的小姐姐,被我們找到了!可以看到,在地鐵站臺上,一位乘客暈倒在地,旁邊一名穿灰色貂皮大衣的女子跪在地上,不停地為暈倒女子做心肺復甦。另一邊,一名地鐵工作人員焦急的撥打電話。網友們一方面對暈倒乘客的健康擔心,另一方面也為施救女子勇敢救人的行為點讚。今天上午,記者來到了事發的瀋陽地鐵10號線淮河街沈醫二院站,地鐵工作人員向記者還原了12月5日下午緊急的一幕。
  • 「兒媳,過年別回來了,你把錢用手機轉給我」「遵命」
    可轉眼一想孩子還需要婆婆帶,她並沒有說什麼,只是說了一些無關緊要噓寒問暖的話。突然間畫風一轉,婆婆說到:「兒媳,過年別回來了,你把錢用手機轉給我。」當她聽到婆婆這麼說,周思琪心中立刻明白了,婆婆為什麼要這樣。說到底,婆婆還是怕周思琪回去看到了孩子營養不良,不再給她生活費。
  • 12歲女孩水中命懸一線 釣魚小夥跳入冰河救人
    「看到女兒落水之後被救出,當時嚇得我的腿都軟了……」孩子獲救之後,回憶起這一幕,趙女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仍在後怕。2020年12月3日,在河南南陽白河中,一名12歲女孩不慎滑入河水中,27歲小夥跳河救人一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一家公益機構決定為救人者頒發5000元獎金。
  • 二三裡資訊專訪地鐵站救人的鐵嶺昌圖護士:救人!是我的本職工作
    在瀋陽地鐵站一群人圍在一旁褚姍姍穿過人群看到一女子倒在地上出於本能她立即上前進行急救最後默默離開……這溫暖的一幕發生在瀋陽市淮河街沈醫二院地鐵站,有人用手機記錄下來並發布在網上,一時間網友都在齊力尋找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
  • 孩子講話太囉嗦?媽媽不要急,試試「大腦整理術」
    比如孩子的許多發音都不太標準,大多數時候都需要媽媽來解讀孩子表達的意思;又比如孩子常常會張冠李戴,鬧出不少笑話。這其中最讓人頭疼的莫過於孩子講話太囉嗦這件事,相信很多家長都為家裡有個「小話癆」而頭疼不已。
  • 打工路上13歲少女媽媽,爸爸去了,誰來承擔這個可憐孩子的未來?
    他們就這樣過著打工的生活,甚至保持著生命的傳承,確實很多父母打工帶著孩子,然後孩子在打工的過程中成家,有了子女。這也一種生活,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城市裡並不少見這樣的家庭和人們。記得當年剛開始流行出門打工的時候,總聽長輩們說,小青年陷在家裡做什麼,出去打工,混個老婆也能成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