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天使,每個家長都有強烈的分享欲望,每每看到自己孩子某個發光點,亦或者可愛的醜態,都想分享給身邊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講話,第一次唱歌、跳舞等,都給父母帶來無窮的快樂。
曾經,朋友圈被兩類人霸屏,一類是微商賣貨的,一類就是寶媽曬娃。記錄並分享著孩子每一個瞬間,如今在自媒體平臺逐漸興起,很多人也在這裡分享親子故事,不過不同於朋友圈隨手一發,其創作難度大得多。
分享很簡單,難的是持續的輸出,據我以前的經驗是很難連續寫一個月,一般來說持續寫一周文章幾乎掏空了自己。
因為當你深度思考的時候會發現,每天就那些事,加上上班、帶娃很忙,再堅持下去就非常的痛苦。此時,很多人都打退堂鼓了,我以前也是這樣,覺得很累,實際上,這個時候才從自己的舒適區走向學習區。
關於舒適區的感念大家都很熟悉,是美國心理學家諾爾迪奇提出的,他把學習和改變分為: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
一直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得心應手那就是處於舒適區,對於學習和工作有一定的挑戰性,感到略有壓力,那就是處於學習區。
對於我們來說,長期處於舒適區是非常可怕的,因此通過這樣的挑戰讓我們進入到學習區,不斷地去進步,這樣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都有深度的思考,並分享出來。
當感到自己被掏空了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去解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
一、持續的輸入知識
每天利用空閒時間多讀書,這樣才能為輸出做源源不斷的基礎,最好是讀對現下有用的書,例如,對於養育孩子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感到手忙腳亂的,這樣才能學以致用。
有人說那麼忙哪有時間看書啊?其實把刷抖音,和朋友閒聊的時間拿出來看書足夠了。當然不一定看紙質書,用手機或者平板看電子書更方便。
閱讀類APP非常多,我試過QQ閱讀,京東讀書,百度閱讀,噹噹雲閱讀,網易雲閱讀等等,大部分閱讀APP已網絡小說為主,自己可以試試哪個平臺適合自己,購買會員一年一兩百塊錢也很便宜。
我是從上個月開始使用噹噹雲閱讀,這有個好處,就是一天讀書60分鐘就送會員一天,這樣也能激發自己每天雷打不動讀書的願望。
現在我已在噹噹上累計讀書三十多個小時,說起來不長吧,但這樣堅持一年下來也是不得了的事。
二、高效輸出,節約時間
如何高效寫作?昨天大俠老師說的辦法就非常實用,創作形態又有多種:微頭條、文章、圖集、視頻、小視頻等。
每天發布一個三五分鐘的視頻即是創作,我們的重點在於內容,不像其他視頻博主先寫腳本,拍攝,剪輯等等,我們基本上一次性拍攝幾分鐘就可以完成。
若是需要寫文章,把自己的視頻內容整理成文字,就是一篇文章,當然稍作修改,畢竟形態不同。
這一點為什麼這麼認同呢?我在五月份的時候有段時間就是這麼做的,發布個視頻,想發文章了把視頻內容整理下就成。
那段時間感覺創作的效率非常高,雖然質量不怎麼樣,但持續不斷的輸出和改進才是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