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如今在日本是高等食材,以前在國內農民卻想砍掉,你見過嗎?

2020-12-12 KING秀場

它如今在日本是高等食材,以前在國內農民卻想砍掉,15元一斤你見過嗎?

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而且分布呈現地域特點。就拿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雖然閒雜人類活動也比較頻繁,但是野生植物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而且開春以後,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都呈現復甦態勢,對於許多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朋友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大多都有用處。在以前它們可能僅僅是充飢的野菜,現在有些卻能在市場上賣出不低的價格。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植物就是其中的一種。在我國,它的分布非常的廣泛,但是很多農民見到它的第一件事卻是想把它砍掉,當然不是因為它是雜草,而是砍了它能拿它去賣錢,只不過價格比較便宜。但是現在,這種植物的身價卻今非昔比,尤其是當它出口到了日本之後,在當地相當受歡迎,價格自然也是跟著水漲船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它呢?

這種植物就是槲樹,說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不過要是說到它的別名,比如「橡樹」、「金雞樹」的話,相信很多人就比較熟悉了。槲樹在我國分布還是比較廣的,在我國南北各地的農村地區都能見到,只不過現在常見的槲樹一般都是人工種植的,而野生的槲樹多生長於農村的山林裡。剛才說到,以前人們見到槲樹就想砍掉賣錢,那麼它的價值的到底在哪裡呢?

槲樹的價值主要在兩方面,一個是它的木材。木材材質堅硬、耐磨損、不容易翹裂,所以一直以來是一種比較好的原材料,常被人拿去做地板。在以前人們就發現了這種木材的價值,所以自然見到它就想砍了拿去賣錢。另一方面是它的食用價值,具體是它的樹葉。槲葉長得十分的寬大,且有一股獨特的清香味,所以一些地方的人,會在端午節前後摘下它拿回家包粽子,稱為「槲包」。

後來,槲樹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國內,更是漂洋過海來到了鄰國日本。因為在日本,槲葉有著「吉祥如意,健康長壽」的寓意,和國內一些地方相同,日本人會在端午節的時候用槲葉製作一種叫做「和生果子」的節日食品,象徵吉祥的寓意,這倒是讓它一下子成了高級的出口貨,價格也不斷上漲,目前一斤大概要15元左右。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呢?

相關焦點

  • 它是農村一大「惡樹」,過去農民見到就砍掉,如今成高產作物
    導讀:它是農村一大「惡樹」,過去農民見到就砍掉,如今成高產作物農村有句俗話說得好「想致富先種樹」, 而一提起種樹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件有益無害多多益善的事,但是在農村裡,卻有一種樹讓農民討厭不已,不僅不願意種它,甚至見到它就想砍掉,這種樹就是「構樹」。
  • 農村山邊一種大葉植物,農民當野草砍掉,如今15元一斤成稀罕貨
    隨著農村年輕人都湧向城市,種地的農民已經越來越少,不少村裡的土地都開始荒蕪了。漸漸地進山砍柴的人也少了許多,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植被開始變得豐富了起來。原本會被農民當做野草砍掉的植物,現在因為無人問津,反而生長的很茂盛,比如今天我要說的這一種植物。
  • 種3年才能收,葉子也能賣,如今又到收穫季,農民卻整棵砍掉
    但果樹是種植之後都能連續收穫多年,因此前期等待的時間長一些,農民也是心甘情願的。對於中藥材,大都是種植多年,一次性採收,賣價也相對更高一些,因此也很多農民投入種植。有一種農作物,需要種植3年才能採收,葉子也能賣錢,到了收穫季,農民卻整棵砍掉。種植3年及以上才能採收的中藥材很多,但如果是整棵採收的,以藥草居多,樹木很少被整棵砍掉,但玉桂就是個例外。
  • 這樹農民見到就砍,出口日本卻成高端貨,15元一斤,別忽視了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這麼一種植物,它就常被農民砍來當柴燒,但出口日本卻成高端貨,15元一斤,所以別忽視了。這種植物是什麼呢?筆者覺得很多北方農村地區的朋友應該見過,但是很多人卻不一定熟悉它,這種植物就是「槲樹」,有的地方也稱它為「橡樹」、「金雞樹」。
  • 曾經無人採摘的黃梔子,如今為農民打開致富大門,你見過它嗎?
    而且在我國大部分的植物都是可食用或者是可入藥的,不過很多時候這些有價值的植物都沒有被人發現,不過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曾經被埋沒在農村的植物如今也成為了香餑餑,有些植物更成為農民致富的來源。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為農民朋友打開致富之門的植物,話不多說快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以前農村拿它做「豆腐」是農民的「救命果」,如今少有人知它能吃
    因為以前農村的80後,70後不單成年後生活充滿艱辛,連他們的童年,也不那麼容易。僅以本文致敬那些童年拼搏到如今的70後,80後們,你們的生活,因為拼搏而變得美好!雖然一路艱辛,但披荊斬棘,終將過得很幸福,很充實。
  • 國內種植超2000萬畝,卻少有人吃,如今大量出口日本,1斤賣20元
    日本人的最愛,國內卻大量種植,畝產低至1500斤,農民卻說賺大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再過幾天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最近幾天山東地區的氣溫也開始逐漸回升。今天給大家分享到這個植物,可以說在國內的名氣特別大,但是很多人卻沒有見過這種植物。農友告訴我,這種植物在國內種植面積遠超2000萬畝,可以說中國就是這種植物的最大種植國,而且這種植物在日本特別受歡迎,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不過這種植物的畝產量卻十分低,但是很多農民卻說賺大了,這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引入國內16年,今年行情大漲,如今10元1斤,國外拿來當主食
    引入國內16年,今年行情大漲,如今10元1斤,國外拿來當主食。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諾麗果成熟後會有獨特的味道,雖然吃起來口感不太好,但是在以前經濟匱乏的時代,國外經常把諾麗果當作主食充飢。而且諾麗果中有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人體衰老,在印度尼西亞民間會被當作藥來使用。既然諾麗果外形奇特,口感又很差,為什麼進口到國內卻成了高檔果呢?
  • 在農村,這樣東西以前可是大寶貝,缺少它,農民都不懂怎麼做飯了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現在,隨著農民朋友收入的增加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村的家家戶戶都用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電器。從電燈電話到電視冰箱,隨便走進一位農村朋友家裡,電器都隨處可見。特別是廚房裡的電器,品種、功能各不相同。電磁爐、電飯鍋、電壓力鍋,不見一絲煙,都能做出一頓豐盛的飯菜。
  •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
    農村孩子當玩具,6年才結果,如今35元1斤,農民:誰種誰賠。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農村生長著許多千奇百怪的植物,主要是因為農村野外土地面積廣闊,有生長野生植物的空間。但是今天我要說的這種植物,它生長在農村,不僅形狀奇特,名字也十分怪異,以前的時候根本嗯會採摘,只有一些農村的孩子拿它當玩具,如今這種植物售價高達35元1斤,種植它真的能賺錢嗎?一起了解一下。其實,我說的這種植物叫厚鱗柯,很多人一聽這個名字都懵了,因為從名字中完全猜不出這種植物的樣子。
  • 板慄樹下才有的野味,我國農民卻怕它出現,在日本專供皇室享用
    吃過板慄的不少,但是見過板慄長啥樣的卻並不多,要想把板慄從樹上打下來絕非易事。尤其是板慄的外殼上都是尖刺,給它去殼也比較麻煩,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板慄的價格也不便宜。雖然南方也種有不少板慄樹,可是最好吃的板慄來自北方,尤其是河北唐山的板慄更是非常有名氣。在民間還有著「中國板慄看河北,唐山板慄甲天下」的說法。
  • 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
    導讀: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以前沒人要,如今70元一斤春夏之交,雨水比較充足,使得農村的山林能生長出來許多好吃的野菜,比較出名的當屬竹筍。(竹子上的竹燕窩)不過還有一種美味,很多人不一定吃過,因為它是竹子蟲蛀後開的花,人稱「竹燕窩」,在以前的時候基本沒人要,但如今卻成了70元一斤稀罕貨。竹燕窩這個名字估計很多朋友是第一次聽到,但筆者能肯定的是,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一定見過它。
  • 以前被日本人視為「窮人飯」,如今國內國外都受歡迎,你有吃過沒
    以前被日本人視為「窮人飯」,如今國內國外都受歡迎,在日本沒錢吃飯就選它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國人喜歡到日本旅遊,可能是因為在歷史上日本和我們的淵源比較深,又或者是日本的文化輸出在中國做得比較成功,讓很多人莫名對於日本產生了一種嚮往。
  • 碰到像針扎,以前遇到繞著走,如今才知價值高,有人拿它當菜吃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看到某種植物會比較害怕,見到之後總會繞著走。一直到現在,筆者都比較害怕蕁麻這種植物,主要原因還是小時候被它扎過,一直到現在,那種感覺都不能忘懷。蕁麻這種植物碰到之後像針扎一樣,以前遇到都會繞著走,現在才知道,原來它的價值非常高,國外竟然有人拿它當菜吃,你見過嗎?蕁麻這種植物讓很多農民都印象深刻,因為它會扎人。在一些地區,人們直接稱呼蕁麻為蟄人草,主要是因為它的葉子和莖部都有刺毛,無論是手心還是手背,只要碰到它,感覺就像被針扎到一樣,疼痛感很明顯。
  • 水田中的「黑珍珠」,以前多到吃不完,如今80元一斤,網友:噁心
    其實有不少植物,以前的時候數量特別多,老一輩的農民都吃過,只不過現在很少吃了,正是因為年輕人沒見過,反而被商家炒作了起來,葛仙米就是其中的代表。葛仙米是商家起的營銷名字,其實葛仙米的學名叫做擬球狀念珠藻,不過這個名字太拗口了,商家為了炒作銷售,就把它包裝成高營養的保健食材,在農村地區,葛仙米的稱呼也有很多,比如天仙菜、珍珠菜等等。
  • 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比如蓖麻、蒼耳等,它們有毒又有刺,還喜歡生長在農田附近,在過去就是不折不扣的害草,現如今卻有很多農民朋友在種植,就是因為它的價值不低。 說到這裡,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種野草,它長得像艾草,全草都有毒,如今卻被農民大量種植,在城裡是常見。
  • 常被誤認成香菜,過去農民割來餵豬,如今出口日本極為暢銷
    導讀:常被誤認成香菜,過去農民割來餵豬,如今出口日本極為暢銷香菜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蔬菜,其味道十分的特別,以至於愛它的人覺得它非常好吃,不愛它的人覺得它渾身散發出來都是臭味。這也沒辦法,香菜的味道確實特別,使得人們對它的看法不一。香菜很多人不喜歡,但是在農村野外,卻有一種長得十分像香菜的野菜,以前無人問津,現如今反倒受到人們的喜愛了,它的名字十分奇怪,民間大多數地方都叫它「鴨腳板」,在山裡的林邊溼地、水溝邊以及田邊溼地或溝谷草叢中很常見,尤其是南方的農村地區,更是每年被農民朋友大量採摘,然後拿去賣。
  • 它是肥皂的天然原料,老一輩拿來給孩子做飾品,如今成了觀賞植物
    南方人都見過,農村人拿來給孩子做手鍊,其實是肥皂的天然原料。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以前農村的孩子特別羨慕城裡的孩子,因為城裡的條件好,而且有動物園、遊樂園等等很多可以玩的地方,而農村地區的條件就比較差了,很多小孩子放了學只能去野外玩耍。
  • 常生長在板慄樹下,在日本百元一斤成高端菜,我國農民卻怕它出現
    由於各地區、各國家的飲食習慣問題,我國重視食材。到國外沒有人喜歡,甚至成為入侵物種,相反,外國重視的食材也是如此。進入我國後同樣不受重視。除了少數人喜歡吃之外,很多人不能接受。下一位筆者分發這樣比較特殊的食材,它是我國的土瓜,經常生長在慄樹下面,在日本一百元一斤長成高級料理,我國農民反而害怕它出現。這種特別的食材就是「灰樹花」。也許很多朋友沒有聽過那個名字,但肯定見過它,覺得有毒。這是因為灰原是野生細菌。大部分野生細菌不能吃,有毒,灰樹花長得很特別,所以人們認為它有毒,對它不太在意。所以不知道它,也不知道它的名字是否正常。
  • 引進國內種植30年,本是稀有品種,價格硬是不漲,農民還會種嗎
    導讀:引進國內種植30年,本是稀有品種,價格硬是不漲,農民還會種嗎我國的的地理位置偏赤道線以北,所以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地區並不多。這也使得我國的一些熱帶水果種類比較少。當然了,這從側面也說明了稀有品種在國內會有大的市場前景。但前提是國內要引種進來,而且品質要優良。有這麼一種熱帶水果,屬於香蕉的一種,但以前的時候國內是沒有農民種植的,因為這種香蕉原產東南亞地區。由於它長相特殊,營養價值是普通香蕉的2-3倍,所以才引進我國種植。如今它已經在國內有30多年種植歷史了,你知道這是什麼香蕉品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