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體測儀研發及生產品牌InBody因一篇名為《質量不好的產品真的有性價比嗎?》的文章被推上「風口浪尖」。
文章提到,儘管體測儀已經作為現在健身房的標配器械,但考慮到價格因素,很多健身房會選擇購買比較便宜的體測儀;但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測量結果不準確、儀器故障等問題,突出一個有「價」無「性」,不得不換為精準度更高、價格更貴的InBody。
InBody以「貴」出名,但更以質量出眾聞名業界,很多使用了十幾、二十年的設備(如下圖所示),依然沒有出現故障,同時依舊保持著醫療級的測試精準度。
這些例子再次證明了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不便宜的InBody到底是如何做到測試結果精準、質量上乘的呢?
測試結果的精準度與InBody的獨家技術有著密切的關係。上世紀90年代,在體成分分析技術尚未成熟的當時,InBody在使用生物電阻抗原理(BIA)進行體成分測定的基礎上,發明了更適合人體生物特徵的直接節段多頻生物電阻抗技術(DSM-BIA)。基於該技術,發明了世界上首臺體測儀。該體測儀使用獲得世界專利的包括大拇指電極在內的8電極技術,不使用經驗估算,保證每次的測量都是人體最真實的體成分的反映。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技術,InBody的測試結果與體成分測試的金標準DEXA的相關係數高達0.98,醫療級的精準度使其被廣泛應用於世界90多個國家的醫療、健身等專業領域。
近年來,隨著體成分分析技術的不斷發展,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外形酷似InBody的體測儀。然而,外表易模仿,技術難超越。儘管外形已經很接近了,可技術這種核心的東西卻沒辦法模仿,這也是其他品牌的體測儀測試結果不準確的原因。
而談到質量,就不得不提InBody的生產及檢驗工序。InBody的生產及零部件組裝實行「匠人制度」,所有的工序均由一名工人完成。每臺設備的背後,都印有工人的名字,這種把名字印在設備上的規定,使得每位工人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認真,保證每道工序都用心做、做到最好。
InBody設備背後印刷的匠人名字
經過這樣的流程,生產出來的設備也不是就可以直接流入市場的。要想裝箱進入市場,還要經過令所有工人都畏懼的「金九賢(音譯)檢測」,金九賢檢測是在設備進入市場前進行的質量檢測,每臺設備都要進行5萬次的檢測才可以進入市場。金九賢檢測實施以來,次品比例從3%降到了更低水平。
位於韓國inBody工廠的金九賢檢測室
正因為InBody在進入市場前有這麼嚴格的審核標準,以高質量保持著體測儀市場的「性價比之王」,能夠正常使用10年20年便是理所應當。
InBody因其醫療級的精準度和超高的性價比風靡海內外市場,2008年進軍中國以來,迅速受到醫療、健身等專業市場的歡迎,銷量以每年20%的速度持續增長。作為需要提升ROI的老闆和投資人來講,如需選購體測儀,與其先購買其他品牌的體測儀中途再換InBody,一開始就選擇InBody將是更有眼光的決定。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