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小百香果 託起致富夢
12月3日一大早,海口瓊山區甲子鎮瓊星村委會龍殿村脫貧戶包書將4頭牛牽去野外放養後,便來到自家充滿香甜氣息的百香果園,給果樹澆水、剪枝、施肥,忙得不亦樂乎。32畝百香果樹上,已結滿了果實,把枝頭都壓彎了,再過一個多月,果園將迎來採摘季。近幾年來,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包書自立自強,通過發展產業脫了貧致了富,爭當致富帶頭人。最近,他被評為省級脫貧光榮戶。
幫扶幹部志智雙扶脫貧戶決定發展種植業
今年61歲的包書常年患有慢性病,全家7口人,之前他依靠簡單種植、養殖和外出打零工生活,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書的幫扶責任人海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李偉東多次入戶走訪了解到,實際上包書本人的脫貧致富願望很強烈。之後,李偉東便幫助包書找到產業發展方向,並對包書家中勞動力展開實用技術培訓。2016年,包書一家順利脫貧。
李偉東多次走訪發現,種植百香果能夠帶來一定生產效益,後經過溝通商量,包書也意識到百香果產業確實是一條致富的好路子。
積極學習技術 「門外漢」變成半個專家
包書介紹,滿懷著對幸福生活的憧憬,他2018年10月份開始種植百香果,通過小額信貸貸款以及向親戚借錢購買百香果幼苗,承包村裡的土地。但是種植過程一波三折,由於缺乏種植經驗和技術,他種植的百香果的長勢不佳,果實小、甜度不夠。
李偉東告訴記者,包書為儘快掌握種植技術,還積極參加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全面掌握百香果種植技術。由此,包書也從一名種植百香果的「門外漢」,變成了半個種植專家。在他的悉心管理下,新種植的百香果又大又甜,外觀品質俱佳,深受收購商的好評。截至目前,百香果基地收入已經達到20餘萬元。
嘗到發展百香果帶來的「甜頭」,包書積極勸說同村曾經的貧困戶陳錦入股種植,兩人將果園種植面積擴大至32畝,「畝產1300斤-1500斤,預計明年初百香果可獲收成4.5萬—4.8萬斤,按照今年初7-8元/斤的收購價,收入可達38萬—40萬元。」
今年10月,包書拆除了老房子,經審批報建,準備建一棟三層小樓,目前地基已經打好。「多虧幫扶幹部為我出點子、謀思路、引資金,今後我會繼續努力、自立自強、爭當致富帶頭人。」
(文章來源:海南特區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