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徐匯區正大樂城中庭四周架起「長槍短炮」,圍觀人群一直繞到商場三樓,現場爆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臺上演出的並非流量明星,而是崑曲名家張靜嫻、蔡正仁。第二屆「日暉有戲」戲曲文化節當天開幕,熱鬧的戲曲主題夜市吸引不少市民駐足。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上海京、昆、滬、越、淮、評彈等各大院團將在斜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徐匯區中小學及樓宇商圈帶來連臺好戲,市民不僅可以在家門口賞戲,還有機會走進上海京劇傳習館、上海滬劇院新址等專業場所體驗戲曲魅力。
「在這麼繁華的鬧市區,有戲曲,又有這樣的夜市,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看著琳琅滿目的戲曲衍生品,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谷好好感嘆。在戲曲主題夜市裡,一場沉浸式的戲曲表演《牡丹亭·驚夢》使觀眾近距離感受戲曲文化的魅力。走到戲曲DIY體驗區域,觀眾還可以體驗戲曲萬年曆、戲曲捏麵人、戲曲剪紙、彩繪戲曲臉譜、戲曲書籤製作等活動。徐匯區文旅局副局長蔣豔介紹,打造戲曲主題夜市的概念源於讓戲曲「走出去」的想法,也和夜間經濟結合。除了給院團提供展示空間,戲曲夜市也引進區內非遺項目,邀請傳承人結合戲曲主題創作。
在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看來,上海的戲曲夜市是全國首創。「以往的夜市大都以商業活動為主,但在這裡,琳琅滿目的戲曲文化衍生品和上海城市文化衍生品構成夜市的主題。這些衍生品獲得市場價值,也是一種文化種子,把它們帶回家,對戲曲文化、傳統文化都是直觀的生活植入。」
為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2019年起,徐匯區文旅局著力推進區級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基於斜土街道戲曲文化特色,依託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上海市戲劇家協會資源平臺,匯聚京、昆、滬、越、淮、評彈6家市屬國有戲曲院團力量,打造「日暉有戲」戲曲文化品牌。今年開幕式現場,中國(上海)崑劇發展基地同時揭牌。「現在各個區對傳統文化都很支持,我們也要思考,如何針對各區特色,根據市民不同積累和年齡層量身定製,讓戲曲在各個區域百花齊放。」谷好好說。
開幕式現場還點亮了日暉戲曲服務地圖,並發布戲曲文化節活動菜單。今年「日暉有戲」服務區域從斜土街道拓展至全上海,與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聯動,還將首設「戲迷體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