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青銅酒器大全(飲酒器+盛酒器+溫酒器+調酒器+取酒器)

2021-03-01 文物考古聊歷史

青銅時代酒器種類很多,有飲酒器、盛酒器、調酒器、取酒器,還有承酒器。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青銅時代的典型酒器類型及酒器特徵。

飲酒器:爵、角、觚、斝、觶

盛酒器(溫酒器):觥、尊、卣、壺、罍、瓿、方彝、冰鑑

調酒器:盉

取酒器:勺、鬥

承酒器:禁

既然前面提到了「爵」,那我們就以「青銅爵」開篇。青銅爵應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酒器器型了,古裝劇裡經常能看到。

《三國演義》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這一段,兩人手裡所執酒器便是「爵」。

爵:飲酒器,前有傾酒的流槽,中為杯,下有三足,沿口之際有柱。

二里頭銅爵

母癸gui3爵,商周晚期

角:角的器物造型與爵很是相像,不同之處是角的口沿無柱,並且多有蓋。角同樣是一種飲酒器。

青銅角,商代

父乙角,西周

有一種青銅飲酒器往往與爵成對出土,名為觚gu1,觚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口與底均呈喇叭狀,與現代的高腳杯有幾分相像。

觚,商代,殷墟時期

黃觚,商代

現代流行飲什麼酒配什麼杯,尤其是喝洋酒的時候,而古人則以尊卑加以區分,如「尊者獻以爵,卑者獻以散(斝)」,「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斝jia3:盛酒器,可用於溫酒,與爵有幾分相似,但尺寸要比爵大得多,並且無流槽,三足,沿口有兩根立柱。

後母斝,商婦好墓出土,通高66.5cm

斝,商代殷墟時期,枚茵堂(瑞士)收藏

方斝,商代殷墟時期,枚茵堂(瑞士)收藏

觶zhi4:杯型飲酒器,常有蓋。

觶,商代殷墟時期,高17cm,私人收藏

青銅觶,商,通高14.7cm

觥gong1:觥籌交錯的「觥」,盛酒器,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有整體作動物形。

牛形銅觥,湖南省博物館

父乙觥,上海博物館

尊:亦作樽,盛酒器,有桶形與盆形兩類,很多尊的足都作動物形,另外還有一類鳥獸尊,如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鴞xiao1尊。

蛇紋銅尊,春秋,湖南省博物館

三羊銅尊,東漢,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商晚期,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銅鴞尊,高45.9cm,中國國家博物館

卣you3:與尊組合使用,盛酒器。有蓋,帶提梁,很像壺。

潶hei1伯卣,西周

虎食人卣,商代晚期,一件在日本,一件在法國

壺:盛酒或盛水,有蓋或無蓋。

青銅壺,商,中國國家博物館

立鳥壺,戰國,南京博物院

連鶴方壺,春秋,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

罍lei2:盛酒器(或盛水器),器身為方形或圓形,底部為圈足或平足。

皿天全方罍,商晚期,湖南省博物館

獸面紋罍,商晚期,上海博物館

勾連乳丁紋羊首罍,商中晚期

臺北故宮博物院

瓿bu4:盛酒器(或盛水、盛醬),器身像罐,圈足。

瓿,商殷墟時期

四羊首瓿,商晚期,上海博物館

方彝:方形盛酒器,外形酷似一座房子。

方彝,商殷墟時期,私人收藏

銅方彝,西周,虢guo2國博物館

盠li2方彝,西周,中國國家博物館

冰鑑:可用於冰酒或溫酒,相當於現在的冷暖兩用小冰箱。

曾侯乙銅冰鑑,戰國早期

中國國家博物館

盉he2:盛玄酒(即水)以調酒,有蓋,有點像現在的茶壺。盉也作水器,與盤一起使用,盉注水盤接水。

吳王夫差盉,春秋晚期,上海博物館

人面盉,商,美國弗利尓美術館

另外還有勺與鬥,用來取酒。


禁:用以承尊等酒器,相當於酒座兒。

透雕雲紋禁,河南博物院

在中國古代,酒器不單是一種器物,更是一種禮器,有「酒以成禮」之說,相應而來的就有了形形色色的酒器,中國酒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青銅時代的青銅酒器同樣深具內涵,所謂「藏禮於器」正在於此。

相關焦點

  • 酒器變遷史,精彩!
    第一階段:遠古時期陶瓷酒器出現遠古時期從有炊具開始,分化出了專門的飲酒器具。這時期的酒具一般有碗、缽等大口器皿。遠古時代的酒器製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製品等。商周的青銅器按用途分為煮酒器、盛酒器、飲酒器、貯酒器。此外還有禮器。形制豐富,變化多樣。盛酒器具是一種盛酒備飲的容器。其類型很多,主要有尊、壺、區、卮、皿、鑑、斛、觥、甕、瓿、彝。飲酒器的種類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每一種酒器又有許多式樣,有普通型,有取動物造型的。以尊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 中國風酒器造型大全,異彩紛呈!
    中國人歷來講究美食美器,飲酒之時更是講究酒具的精美與適宜,所以酒具作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樣歷史悠久,千姿百態! 中國風酒器造型大全,異彩紛呈! :盛葡萄酒的是夜光杯,盛蘭陵酒要用玉碗……對於不同的酒品,選取不同材質的酒器,以凸現出酒的香醇。
  • 罕見的喬府雅玩溫酒器
    在晚清的溫酒器中,以圓形的三件套為多,偶有四方或六方的三件套。
  • 《地痞街區》調酒器怎麼樣 調酒器屬性介紹
    調酒器屬性介紹 調酒器... 《地痞街區》中有著很多道具供玩家選擇,這些道具可以在搜索的時候找到,有些是初始攜帶的,當然也有商人處購買的,下邊就給大家帶來地痞街區調酒器的屬性介紹,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 你見過盛放酒具的桌子嗎,古人所用的盛酒器和飲酒器長什麼樣
    中國的酒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後發展至今經歷了多次的發展。以酒為禮,無酒不敬的習俗也一直在我們民族的文化長河中綿延數千年。酒的功能性不僅限於飲用,還具備了祭祀禮儀的功能;隨之的酒具也同時具備了祭祀的功能。隨著酒文化的出現,飲酒時所用到的酒具也各有名稱與用途;有存放酒的器具和飲酒的器具,還有專門放酒具的桌子。
  • 古代封爵與古代酒器有關嗎?你想知道的酒文化!
    功能上相當於現在的分酒器和溫酒壺。流行於夏商周時期。在商代和西周青銅器的考古發現中非常常見。「爵」的小篆我們不知道古代帝王在給貴族和諸侯封號時所採用的的「爵」位,是否和「爵」這種禮器有關,也不知道這兩個「爵」是不是同時出現;但是,從天子飲酒、貴族飲酒、諸侯飲酒,一直到普通的士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隨著身份地位的不同
  • 酒桌文化≠酒文化,談酒與酒器
    實際上,酒之功過從其誕生之初就已經開始…… 這個系列大致分為五個部分:酒的歷史,酒與酒器,酒的禮德,酒的藝術,酒桌文化≠酒文化。今天我們聊一聊酒與酒器。酒器是酒的載體,酒文化的發展離不開酒器的發展變化。甲骨文中酒字的寫法有兩種,一是釀酒器具「酉」的單體象形字;二是甲骨文中的「酒」字,中間是一個酒瓶,兩旁是溢出的酒液。
  • 飲什麼酒,須用什麼酒器|史太Long
    祖千秋的這個飲酒美學,好比是鄉村老秀才的講究,刻奇,媚雅,只能嚇唬令狐衝這等江湖莽夫。不過,他說「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倒是對的。其實,飲茶也是如此。我見過一附庸風雅的朋友,以黑色的建盞飲茶,稱這是宋人之風。宋人飲茶確實崇尚用建盞,那是因為,宋代的點茶尚白,乳白色的茶湯配以黑色的建盞,相映成趣。你現在喝的茶,是衝泡的散茶,茶色清澈,非要用建盞相配,那就是審美的教條主義了。
  • 清酒酒器該如何選擇?
    一些清酒愛好者更是慢慢變成了酒器愛好者,把酒器當作一種收藏。選擇酒器的4個要素·材料用玻璃杯飲酒會感受到涼意,而用陶器則給人的感覺更加溫和。傳統的清酒喝法主要還是在常溫或者加熱的情況下飲用。但是近年來隨著一些海外飲酒者的增加,用玻璃杯來品嘗吟釀酒這類醇香清酒的方式越來越普及。
  • 我國知名的古代酒器有哪些?
    酒器或酒具,指飲酒的工具。不同的酒類,而使用不同的酒具。
  • 盤點——葡萄酒開酒器知多少
    螺旋開瓶器是國內常用的一種開瓶器,也是最傳統的開瓶器之一。其結構簡單,由一個螺旋錐和一個手柄組成,通常呈「T」字形,因此也被稱作T型開瓶器。開啟瓶塞時,只需把螺旋錐旋入木塞,然後用力向上提手柄,將瓶塞抽出便可。它操作簡便,價格便宜,但比較費力。使用這種開酒器時,需要注意力道。不要用蠻力,也不能非常大力地左右晃動,這樣會造成酒塞折斷在酒瓶裡,非常麻煩也有點尷尬。
  • 史記|酒器「卮」:最早的扎啤杯
    那麼「卮」是一種什麼樣的酒器,能裝多少酒?樊噲飲下「鬥卮」酒後,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會問:「壯士,能復飲乎?」且看,《史記》酒器篇——卮……由《史記》記載,卮在秦漢時期已是普遍使用的飲酒器,那麼卮有什麼特徵呢?《說文》曰:卮,圜器也。觛,小卮也。
  • 「字器·竹隱酒杯酒器」吉語杯中藏,酒滿福自現,共飲喜慶歡聚
    而今天我帶來這一款雅致酒器,讓這歡慶時刻,傳情達意,更添喜氣!它,就是字器·竹隱酒杯。空時,是美杯子,如竹般優雅。滿上,則吉字忽地浮現杯中,妙極!「福」、「祿」、「壽」、「喜」、「財」齊聚一堂。以字求福,以器傳世,這是老祖宗的智慧,也是字器團隊設計的初衷。聚會時,備置這樣一套酒器,主人有心意,客人更盡興,酒桌上彼此微醺,酒杯裡互道吉利,無言勝有言。如此巧妙的美,離不開匠人用心手作:素燒-釉燒-花紙-水晶珠燒合。
  • 中國古代青銅容器
    本文主要簡介主要青銅容器的種類和名稱。 青銅容器,是夏商周時期最主要的器類之一,包括炊器、食器、酒器、盥洗器等。大部分青銅容器皆為禮器。▍方彝方彝:為盛酒器,或為調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銅禮器的通稱。
  • 古代青銅容器的名稱和用途
    青銅容器,是夏商周時期最主要的器類之一,包括炊器、食器、酒器、盥洗器等。大部分青銅容器皆為禮器。觥 觥(gong,音工):也稱兕觥(si gong,音四工),是古代盛酒或飲酒之器。方彝 方彝:為盛酒器,或為調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銅禮器的通稱。形制為方形,高身,腹有曲有直,帶蓋,蓋似屋頂形,蓋上有鈕,有的帶扉稜。
  • 酒器探「案」:牛角杯的寂寞你不懂!
    牛角杯這種特別的酒器,已然成為苗族文化的一種象徵。牛角處處可見,但為什麼只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才成為一種酒器,並成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呢?曾經珍貴的牛角杯,被其他精製酒器替代,退出了歷史舞臺。例如商周時期的酒器,「王」級別以上的人使用「尊」,貴族以上身份使用「觶」,平民身份使用「角」,不管是「尊」、「觶」還是「角」,材質都是由青銅打制而成,「牛角杯」似乎已經消失在茫茫歷史長河中。
  • 蛇目杯,純米酒杯,酒器小木盒...隱藏在清酒酒器裡的搭配門道
    日本在701年的大寶律令制定了度量衡,而枡就是當時計量各種生活用品的工具,後來的「枡=清酒」酒商們用枡來計量,為了方便直接用枡來飲酒,這就成為了兩者連結的原型。現在大家用來喝酒的酒牲大多是一合,也就是180ml的量;偶而也會看到大型的一升枡,一升 = 十合=1800ml,這也是常常用在清酒瓶尺寸上的計量。
  • 0814團品-冰絲玉泥分酒器
    現在馬上為大家開團冰絲玉泥分酒器生活的品質是隨著生活的細節而改變,可能是一個杯子、一個碗!
  • 青銅永鑄:先秦時期飲食禮儀及所用器具
    意思是說,主客雙方在飲酒獻酢前,先要拜祭盛裝在斝裡的酒,然後再把喝酒的爵杯洗乾淨後才能斟酒互敬,這說明斝又是一種盛酒器;史載,商湯王打敗夏桀(jié)之後,把斝定為了自己的御用的酒杯,諸侯們則只能用角、爵等,說明它又是一種飲酒器,青銅斝的具體用途至今也沒有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