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小說)蠶 蟲

2021-03-02 可待堂


                         畢卡索畫作

下了課,張少元不準全班同學馬上走,等一下,他有事要交待。

誰也不敢走,除開老師。張少元是三(1)班的班長,更重要的是,他的爸爸是這所小學的校長。在班上,他還有兩個留級的堂哥,很厲害,哪個不肯聽話,他就收拾哪個。

等老師走出教室,張少元從課桌取出一個紙盒,裝皮鞋的,裡面全是剛孵出的小蠶蟲,要全班同學來買,一人買十隻,一隻一角錢。

拿什麼來餵啊?同學們不敢不從,又怕把蠶蟲餓死,挨罵討打。

拿葉子喂,就是這種。張少元的堂哥張少品揚起一片葉子,舉例說明。

我家沒有。很多人忙申明。

我曉得你們沒得。張少品洋洋得意,這個地方,只有我們張家栽了兩蔸。你們沒得,就來和我們買,一張葉子五分錢。

太貴了。有人叫起來。

張少元的另一個堂哥張少德兇道,貴?你以為這是一般的樹葉?這叫桑葉,專門栽來餵蠶蟲的,蠶蟲吃了它,才會吐出漂亮的絲來。那些絲很值錢,可以拿去賣。

賣給哪個呀?

賣給做衣服的人。

拿去做什麼?

拿去織布,賣到外國。

我們又不認識外國人。

張少元生了氣,接嘴,哪個不想餵的?舉手給我看看。

無人敢舉,怕挨打。張少元他們兇得很,連女同學都敢打罵,罵得出口,打得出手。

張少元突然笑起來,哼,我要大家餵蠶蟲,是一片好心,教大家學點知識,懂不懂?我爸爸講的,蠶的全身都是寶,它可以吐絲,還可以油炸來吃,香得很。

你敢吃這些毛毛蟲?有人懷疑。

當然敢。張少元還在笑,可惜,現在它們太小了,等養得又肥又大,我吃給你們看。

於是,張少元點名賣蟲。他教大家撕下一張作業紙,折成一個小盒子來裝。每人交一塊錢,領十隻小蠶蟲,送一片葉子。從明天起,就要自己交錢來買葉子。另外,不準把蠶蟲餵死,餵死的要來登記報告,重新交錢買。總之,每個人都必須把十隻蠶蟲餵到吐絲為止,才算完成任務。有的同學沒帶錢,就和別人借,借不到的,打借條,保證下午來補。

賣完蠶,張少元三兄弟數了下錢,除開他們三個,全班還有52人,賺得了38塊現錢,還有14塊的欠條。於是,把錢分了,更值得高興的,還在後頭。

第二天清早,張少元三兄弟摘了一大塑膠袋桑葉,拿到教室,擺在講臺上賣。經過一夜的咀嚼,全班同學領回去的那張葉子,早已被饞嘴的蠶蟲咬得漏洞百出了,必須換一張新的,他們都帶了五分錢來。僅憑此項,就賣了52張桑葉,又賺了260角,等於2塊6角。


          甘典江書法:仿八大山人書風(2015年)

慢慢地,蠶蟲越長越大,吃得也越來越快,一張葉子不夠了,他們就買兩張。再往後,要三張,四張......

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不在乎這幾角幾塊錢,越餵越有興趣,都是第一次餵這種奇怪的毛毛蟲,要看它們到底會吐出哪樣絲來?比蜘蛛還厲害?另外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就倒了黴,一天要買五六張葉子,就是三角錢。和父母討,討不到,還要挨罵,餵人都餵不活,還要餵蟲蟲?

最難過的,是王幫玉。她爸爸在中學守校門,守一整天,一個月得六百塊錢,媽媽賣菜。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都在小學讀書,相隔一個年級,還有一個弟弟,正學走路。每天早上,媽媽給她們三姊妹每人一塊錢,自己買早餐,吃炒粉。自從餵了蠶蟲,王幫玉的炒粉就越買越少了,姐姐見她可憐,只好分她一點,都飽不了。

實在桑葉不夠的時候,王幫玉看蠶蟲餓得造孽,竟然去摘了一片白菜葉來喂。那些餓急了的蠶蟲,聞來聞去,也慢慢地咬起來,似乎不太合口味。

發現妹妹在餵蠶蟲咬白菜葉,姐姐覺得可憐又可笑,就幫妹妹想了個辦法:去偷桑葉。放學時,她倆悄悄跟著張少元,看他家住在哪,直到找對地方。果然,他家院子有兩蔸老桑樹,上面沾滿了葉子,像一角角的錢,油油地,把王幫玉看得流了口水,恨不得馬上爬上樹去,大嚼一餐。姐姐則在猜想:如果一蔸樹生出1萬張葉子,就能賣5萬分錢,等於5千角錢,等於5百塊錢。兩蔸桑樹,就值1千塊,快要當得兩個爸爸的工資了。

第二天上午,王幫玉和姐姐曠了第三節課,故意躲開張少元三兄弟,跑去他家偷桑葉。她倆一人找了一個塑膠袋,要裝個滿。

張少元家在小學後面,是一座老院子。運氣真好,靜悄悄地,沒有人。王幫玉和姐姐仰著頭望著桑葉發呆,不知怎樣辦,不會爬樹,打不著。還是姐姐想出了辦法,在旁邊菜地扯了根竹竿,來敲頭上的枝葉,敲一竿,飄落葉子幾片。


                        畢卡索畫作

突然,衝出一條狗,朝撿葉子的王幫玉叫來。姐姐大驚,揚起竹竿打狗。那狗挨了一下,轉向姐姐咬來,咬著了姐姐的腿,把姐姐扯倒在地。

王幫玉忘記害怕,搬起一塊石頭,朝狗狠狠砸去,打中狗腰,嚇跑了狗。她扶起姐姐,去看姐姐的腿,隔著褲子,咬出了一排牙齒印,出了點血。

姐姐站起,交待她不要講給大人聽,免得又挨罵。幸好只著咬一口,不太痛。姐姐撿起竹竿,拼命敲打樹枝,把葉子震得簌簌抖落。

撿個乾淨,姐妹倆滿意地走了,一邊罵張少元和他的狗,不得好死,總有一天,要把他的桑葉偷個光,把自己的蠶蟲餵得白白胖胖。

回到家,姐妹倆給每隻蠶蟲發了一張桑葉,讓它們各吃各的,免得爭嘴打架。

半夜,姐姐突然怪叫,從床上滾下來,把全家嚇一跳。媽媽問哪裡痛?她講不出話,只是亂叫,像狗那樣。爸爸慌了,問王幫玉是怎麼回事?她不敢講,只是哀求爸爸媽媽趕快把姐姐送去醫院。姐姐的怪叫,把弟妹嚇醒嚇哭了。

爸爸媽媽聽了她的話,馬上把姐姐背出門,去醫院搶救。

好不容易,王幫玉才把弟妹哄著睡去。在白亮亮的燈光下,她又去看那一盒蠶蟲,它們吃得飛快,嘴巴就像挖土機,把葉子啃出一道道的溝溝。

王幫玉越看越恨,罵起蠶蟲,都是你們惹的禍,要是姐姐被狗咬死,我也要你們的小命。她咬牙切齒,翻出媽媽的剪刀,握在右手上,左手捏起一條蠶蟲,瞅著它作垂死地掙扎。

 咔嚓——

                      2006年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小說與電影的反差:時代賦予的命運與自己掌控的命運
    《阿甘正傳》小說在改編為電影之前只賣了3萬冊,被電影帶火了以後成了暢銷書,但卻被電影擋住了諷刺的尖刺,塗上溫情的黃油。小說作者溫斯頓·格魯姆是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確切地說他應該是戰爭歷史學家,參加過越戰,他的小說是能夠讓讀者「看到」的敘事方式,所以好萊塢很喜歡。
  • 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去世,著名影片《阿甘正傳》改編自其小說
    {"title":"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去世,著名影片《阿甘正傳》改編自其小說", "url":"https://www.cqcb.com/entertainment/2020-09-18/300743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
  • 書與影:《阿甘正傳》
    看到這句話,你是否以為這是在對電影《阿甘正傳》那句知名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糖」的解構和化用?然而這句話卻是原著小說的開頭。原先我總以為改編總是要沿著原著的脈絡,所以往往也總是有和原著相同的氣質,但是在我最近讀了這部小說之後卻驚訝的發現小說和電影間的反差卻相當之大。
  • 《阿甘正傳》:阿甘的首選不是湯姆漢克斯,電影裡的長椅被收藏!
    《阿甘正傳》冷知識!1.《阿甘正傳》上映於1994年,那一年上映了很多佳片,可以說是神仙打架,有《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等等,但最終《阿甘正傳》還是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敗了《肖申克的救贖》等電影,斬獲了奧斯卡的多項大獎。
  • 電影版的阿甘正傳不為人知的劇情下透露的諷刺是相同的
    哈嘍大家好,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阿甘正傳》這本書吧,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本小說,這本小說由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創作的一本帶有嚴重諷刺味的長篇小說。主人公名叫阿甘,英文名 Forrest Gump,由於檢測出只有 75智商,自然而然的大家就把阿甘當成弱智、白痴。在小說中雖然阿甘的智商只有 75,但是阿甘在其他很多方面可以說是天才。比如說音樂方面,讀過原著的都知道阿甘隨身攜帶一個口琴,任何曲目他只需要聽了兩三遍,就用隨身的口琴吹奏出來。
  • 《阿甘正傳》:阿甘的成就,是幸運加成還是他自己勇往直前的結果
    《阿甘正傳》簡述《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創作的同名小說,這部電影最初上映於1994年,而且一舉獲得了199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等六項大獎。無疑,這是一部非常具有內涵,對我們成長和生活都很有幫助的影片,至今口碑不減。
  • 勵志電影《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的電影,由湯姆·漢克斯、羅賓·懷特等人主演,於1994年在美國上映。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的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得到了上天的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
  • 《阿甘正傳》的原型人物是誰?還是虛構故事?
    電影的情節故事改編自美國的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在電影的簡介中我們會看見:電影的情節故事改編自美國的作家溫斯頓·格盧姆於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
  • 《阿甘正傳》|一直在奔跑
    這是《阿甘正傳》的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想借這部影片告訴我們的道理之一。這部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先天殘疾,智商只有75的孩子阿甘的成長故事,即使這樣,阿甘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好運氣成為了橄欖球星、越戰英雄,甚至億萬富翁。他不斷奮鬥,最終創造了人生的傳奇故事。首先影片的色調安排有秩序。在描寫阿甘和珍妮的生活時用到了不同色調。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
    據外媒報導,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根據《阿甘正傳》改編的同名電影由湯姆·漢克斯主演,在1995年奧斯卡頒獎禮上斬獲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在內的6項大獎。
  • 《阿甘正傳》:人生是一場奔跑,阿甘證明了後天努力也能成功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電影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75的小男孩福瑞斯特·甘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在多個領域創造了奇蹟的故事無論面對的處境有多難,還是要堅持做好自己因為阿甘的智力和身體狀況和其他孩子有所不同,他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去學校裡學習。因為這個,阿甘在學校經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阿甘經常被別人說成傻子,但他自己不建議,因為他的媽媽告訴過他,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已成經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9月18日消息,《阿甘正傳》原著小說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去世,享年77歲。溫斯頓·葛魯姆是美國知名小說家、非虛構作品作家,除了最知名的奧斯卡獲獎電影《阿甘正傳》外,還撰寫過《比現在更好》、《夏日消逝》等其他作品,他參與編劇的電影《阿辛正傳》也將於明年上映。溫斯頓·葛魯姆溫斯頓·葛魯姆於1986年創作長篇小說《阿甘正傳》,在被改編成電影之前,賣了3萬冊。
  • 蠶卵—蠶蟻—小蠶寶寶(幼蟲)—大蠶寶寶(熟蠶)—吐絲—結繭—化蛹—成蛾       現代絲綢服飾使用的原料——蠶絲,是在蠶結繭化蛹後,將鮮繭內的蛹烘乾為幹繭,便於大量儲存,再經過一系列工業步驟(後系列會介紹)由繭制絲。       這是由於蠶寶寶的身體結構和」工作方式」決定的。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還記得阿甘腳下那雙經典的球鞋麼?
    中國小康網訊 據外媒,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格魯姆的小說中《阿甘正傳》賣出了170萬本。這是電影《阿甘正傳》的經典臺詞。影片開頭,阿甘在對旁邊的人複述這句話時,剛剛跑完長跑,除了泥濘的西服,人們印象最深的是他腳下那雙跑鞋。實際上,足下之物就是這麼神奇,因為機緣巧合,也會成為文化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下面就為大家盤點那些被寫入文化史的經典鞋款。
  • 《阿甘正傳》為何說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阿甘正傳》主要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阿甘自強不息,最終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情節看似簡單,但是其實裡面的內容是多維度的,本文主要講述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家庭教育是如何影響阿甘的,對他成長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的。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去世,享年77歲,去世原因尚未確定
    9月18日,據外媒報導,知名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享年77歲,目前具體死因等細節尚未得到證實。以他的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阿甘正傳》深受人們喜愛,該作品曾獲得1995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 《阿甘正傳》珍妮愛阿甘嗎?
    《阿甘正傳》這部電影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我們需要慢慢的琢磨和體會。在《阿甘正傳》中其實有兩條主線,一條明線是阿甘,一條隱線是珍妮。2、珍妮的愛珍妮對於阿甘的感情是愛情從大學時期帶阿甘回宿舍,阿甘參軍去珍妮的裸體歌唱表演後兩人的對話以及黑豹黨聚會中的行為。雖然珍妮一直都沒有明確表現對阿甘的愛,但是從細節是可以看出來的。
  • 《阿甘正傳》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
    撰文丨肖舒妍據外媒報導,小說《阿甘正傳》作者、作家、編劇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於當地時間9月16日晚去世,享年77歲,死因等具體細節尚不明確。《阿甘正傳》作者:[美]溫斯頓·格魯姆,譯者:版本:重慶出版社 2014年12月格魯姆的家鄉,阿拉巴馬州費爾霍普市的市長卡琳·威爾遜(Karin Wilson)最早向媒體證實了他的死訊,並表示得知消息後所有人都萬分悲痛,「他絕對是這裡的標誌性人物。」
  • 《阿甘正傳》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這個「傻子」感動了全世界?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阿甘正傳》,正是為大家講述了一個關於成功的故事。《阿甘正傳》是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創作的長篇小說。對於這部作品,想必我們都不太陌生。小說翻拍的電影,早就廣為流傳,成為勵志電影的標誌性代表作。
  • 經典勵志影片《阿甘正傳》,一個「傻子」的開掛人生
    1994年是神奇的一年,誕生了很多經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贖、低俗小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活著,但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卻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小說,由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拍攝,描繪了先天智力低下的男孩阿甘自強不息,憑著自己的堅持努力,最終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