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馬克思的書桌旁思考人生——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2020-12-21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坐在馬克思的書桌旁思考人生——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新華社倫敦2月23日電(記者 金晶 顧震球)2月的英格蘭西北部城市曼徹斯特,經常是斜風細雨,潮溼而冷冽。然而,這絲毫未能阻止一撥又一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探訪這個建於1653年的「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公共圖書館」——切塔姆圖書館。

吸引這些遊客前來的,不僅僅是其紅褐色的中世紀砂巖建築、記錄著歲月痕跡的木製書架和大量珍貴的古籍及手稿。人們尤為關注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伏案工作時使用過的一張長方形橡木書桌,如今仍完好地存放在圖書閱覽室裡。

弗格斯·懷爾德或許是最熟悉這張書桌的人。現年56歲、頭髮花白的他,是這家圖書館的高級管理員,已在這裡工作了近20年。他告訴新華社記者,這張淺褐色木桌及其配套的長條形木椅與170多年前沒有什麼變化,隨著時光的流逝,顯得更加厚重。正是圍繞著這張木桌,馬克思與恩格斯查閱大量資料,展開思想交流,醞釀了包括《共產黨宣言》在內的諸多馬克思主義經典之作。

這張靜靜的書桌對兩位革命導師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多年後,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一封信中寫道:「最近幾日,我又在這個偏隅的四邊長方桌旁坐了許久,這就是24年前我們坐在一起的地方。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彩色玻璃窗讓我覺得天氣總是很好。」

1988年發表的德文版《馬克思與恩格斯摘要與筆記:1845年7月至8月》專門收錄了他們在切塔姆圖書館閱讀大量經濟學、哲學、法律等領域書籍後寫下的心得。「這些筆記和他們閱讀的書籍對他們形成自己的理論和觀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懷爾德說。

懷爾德還告訴記者,兩位革命導師曾經閱讀的書籍原件如今仍然可以在圖書館的書架上找到,如《曼徹斯特附近30至40英裡的鄉村描述》《窮人的狀況》和《英國中等及上等階層人士責任調查》等。這個時期,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集中思考並研究資本主義的弊病。這座圖書館豐富的書籍幫助他們找到更多理論依據,創作了《共產黨宣言》等歷史巨著。

這張木桌沒有像其他「著名景點」一樣被物理隔離而遙不可及。桌旁有一個不起眼的解說牌:「卡爾·馬克思的書桌」。人們可以近距離觀看、撫摸,甚至可以倚靠在桌旁稍坐片刻。

「每天我都會在這張書桌旁坐一會兒,或處理日常工作,或思考人生,」懷爾德說,「有時候,我仿佛看見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那扇小門走進來,坐在這裡潛心閱讀,探討重要問題。」

懷爾德說,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資本主義貪婪本性的暴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以及他對資本主義弊病的洞察和分析。

「能夠明顯感受到,近年來人們對馬克思理論的關注和興趣有了『重生』,不僅僅是因為馬克思理論的歷史意義,更因為它日益凸顯的現實意義。」懷爾德說。

「資本主義經濟總是在一個危機和又一個危機之間掙扎。過去的30年充分證明,儘管資本主義創造了大量財富,但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資源分布不公,這些問題人們或早或晚都要面對。這也是為什麼《共產黨宣言》今天在西方仍然給人們啟迪的原因。」懷爾德說。

來自法國的遊客什洛·瑪麗亞在那張木桌前徘徊了很久,不時翻閱兩位導師閱讀的書籍。她說:「我們的社會出現了不少問題,我們都在找尋答案。想像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就坐在這裡,思考人類這些偉大的問題,我覺得非常神奇,也對現實社會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對於懷爾德來說,每日可與馬克思「零距離」接觸,給了他更多思考的便利。「毫無疑問,馬克思理論和他對歷史的解讀具有不可估量的珍貴价值。事實也不斷證明,馬克思的分析和批判是正確的。」

編輯:武思宇

相關焦點

  • 火種:馬克思、恩格斯與《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共產黨宣言》的創作者。這一角色背景源自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性轉變,與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軌跡緊密關聯。在創作《共產黨宣言》後,馬克思、恩格斯依據其原則投入革命活動,並通過總結革命經驗豐富和發展了《共產黨宣言》所具有的超越時空的終極價值。此後,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黨宣言》個別論述進行的補充和修正使其具備了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 從「五個始終如一」領悟《共產黨宣言》
    原標題:從「五個始終如一」領悟《共產黨宣言》 本期主持:韓慶祥(中共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一級教授) 本期主題: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主持人語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中國共產黨人所講的初心和使命,其基因就蘊含在《共產黨宣言》中。
  • 《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故事
    封面印有水紅色馬克思微側半身肖像,這是馬克思1875年在倫敦拍攝的肖像。書的尺寸高18釐米,寬12釐米。  由於排版疏忽,封面書名《共產黨宣言》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本書初版1000冊,同年9月再印1000冊,封面書名更正為《共產黨宣言》,馬克思肖像的底色也從水紅色改成了藍色。到1926年5月止,共印行了17版之多。後來國民黨將《共產黨宣言》定為「禁書」,不準再版。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毛澤東: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1920年第一次讀《共產黨宣言》。這一年,毛澤東27歲。同一年,他在湖南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第二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黨宣言》是毛澤東常讀、精讀、細讀的一本書。讀了多少遍?無法統計。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他再次萌生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意念,他的想法是將譯作首先在《星期評論》上連載。於是,一紙邀稿函飛到了陳望道手中,並隨函附來了一本日語版的《共產黨宣言》。 陳道望接到邵力子的邀稿委託,非常激動,他埋藏在心靈深處的心願激活了。他深知此書的份量,是喚醒中國這頭東方睡獅最為嘹亮而有力的號角。第一個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和《共產黨宣言》片段文字介紹到中國的人是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時為1899年2月,刊發於上海《萬國公報》。
  • 讀《共產黨宣言》有感: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 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
    一、《共產黨宣言》的歷史意義無可比擬。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1848年2月在倫敦問世,距今已有170多年了。撫今追昔,愈感歷久彌新,它用簡潔精闢的語言,鮮明透徹地系統闡述了一個全新的、經過實踐和事實驗證的先進的世界觀,為全世界全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最科學的方法論,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行動指南。
  • 千年偉人 性情中人寫在恩格斯200周年誕辰之際_美文推薦_中國金融...
    恩格斯匿名發表了《謝林和啟示》等兩本小冊子,被青年黑格爾派政論家盧格譽為「哲學博士」。23歲,他寫出《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24歲,與馬克思合著《神聖家族》。25歲,出版《英國工人階級狀況》。27歲,因與馬克思合作《共產黨宣言》震驚歐洲、振聾發聵。而此前他的《共產主義原理》,生動而明確地描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與基本原則,為宣言做了理論上的準備。
  • 背叛《共產黨宣言》的蘇聯
    提要:《共產黨宣言》的社會主義原則永存,但蘇聯卻是用封建社會主義冒充科學社會主義……  □劉建明  1998年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周年,國內外學術界、政論界發表了一些紀念文章,使19世紀問世的這篇雄文再度光輝閃爍。
  •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22日上午,《##_FORMAT_LT_##共產黨宣言##_FORMAT_GT_##中文全譯本出版一百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儀式在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共產黨宣言活動期間,同步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紅色教育主題集郵展覽、大眾日報社史展,讓社會大眾現場感受《共產黨宣言》「真理」的味道和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誕生,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思想傳入中國,開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標誌,是號召全體中華兒女團結奮鬥爭取幸福的號角,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前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
  • 吳為山設計《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即將發行
    1844年8月底,恩格斯從英國回國,途經巴黎時會見了馬克思,從此結成偉大友誼,為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並肩戰鬥終生。馬克思逝世後,恩格斯擔負了整理和發表馬克思的文獻遺產和繼續領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重任,並寫了許多重要著作,特別是整理出版了《資本論》第二、三卷。
  • 浙江上虞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100周年
    王力湛 攝中新網紹興9月8日電(項菁 章海寧)《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全國僅存12本,其中,保存完好的一本被珍藏在上虞區檔案館。9月8日,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活動,通過座談會、主題展等內容重溫宣言精神,弘揚信仰力量。
  • 浙藝舉辦紀念《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主題展
    結果母親進門一看,兒子正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他把墨汁當紅糖了,嘴裡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個小夥子叫陳望道,他在老家浙江義烏翻譯中國第一版《共產黨宣言》時的情景,留下了這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經典故事。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恩格斯的紀念及其歷史價值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傳播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通過辦刊物、寫著述、辦夜校、開講座、做演講等多種途徑和方法,有意識地翻譯、出版、發表馬克思主義相關著作和觀點,開始真正有意識地傳播馬克思主義
  • 理論學習丨恩格斯與《共產主義原理》——寫在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
    編者按 今天,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為紀念這位無產階級偉大領袖和革命導師,今明兩天,本報連續推出省委原副書記文選德同志的文章《恩格斯與<共產主義原理>——寫在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際》。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 他是馬克思一生的置頂好友,初次相見卻只感受到冷淡……|恩格斯...
    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在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過程中,馬克思、恩格斯這兩位偉人始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今看來,恩格斯無疑是馬克思一生中最忠誠的置頂好友。一起相處的十多天,馬恩決定共同寫一本書來清算自己之前的青年黑格爾派思想,來捍衛他們已經共同承認的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觀點,這就有了他們合寫的第一部著作——《神聖家族》。
  • 白天鵝咖啡館-《共產黨宣言》誕生地
    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當年曾居住和工作過的地方,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中心大廣場,與著名的市政廳相鄰。門上飾有一隻振翅欲飛的白天鵝,因此而得名白天鵝咖啡館,也叫天鵝餐廳。馬克思曾在此寫出了著名的《哲學的貧困》和《共產黨宣言》等作品。
  • @青年們,今天,我們要向馬克思學什麼
    2018年5月5日,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同你我一樣,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心懷夢想,意氣風發,認真思考過自己的未來。
  • 青年們,今天,我們要向馬克思學什麼
    2018年5月5日,觀眾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上參觀。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同你我一樣,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心懷夢想,意氣風發,認真思考過自己的未來。 17歲那年,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將擇業問題與對世界的認識、對社會的認知和對人生的態度聯繫起來。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明前進方向
    原標題:感受信仰的力量 高揚偉大的旗幟——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明前進方向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前進路上,我們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