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已經38年的賴女士說要和丈夫離婚,她給出的離婚理由讓人聽起來有些特別。她太累了,一天就差不多三四個小時休息。她說這主要是因為丈夫不承擔一點家庭責任,只顧自己遊手好閒,家中裡裡外外的事都要靠她一個人撐著。對於妻子指責自己不承擔家庭責任,劉先生很快就予以了否認。
面對妻子對自己的指責,劉先生感覺到自己受了很大的冤枉,從他的話語中可以感覺到他還是一個自律能力很強的人。賴女士說和丈夫結婚後,他們主要是靠經營餐館維持生計。結婚頭幾年,丈夫表現還算不錯。到第三年開始,丈夫就變得非常懶惰了。當店裡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丈夫是想走就走,有事就躲,跑出去玩,這讓她很不爽。
劉先生大喊冤枉,他說妻子說的都是假話,做事他也是有在做的,並沒有像妻子說得那樣,遇事就躲,老是想著跑出去玩。賴女士接著說,要說做事,丈夫起碼要承擔起百分之四十的責任才行,可連百分之三十都沒有做到,她怎麼可能滿意。
為了證明對丈夫的不滿,她又舉例,除了一家餐館外,他們其實還經營了一家小旅館。一天小女兒哭了,但是她還要忙著洗旅館的被子,就只能背著小女兒再去洗,這讓她累得夠嗆。丈夫則在和朋友下象棋,玩得不亦樂乎,怎麼喊也不應。最後,她就火了,大罵:「能不能來帶一下孩子。」誰知道丈夫直接就是一句:關我屁事。
這讓她更火了,直接把小女兒朝丈夫扔了過去,就這樣鬧起來了。最後在身邊人的勸說下,她打算跑了,沒想到丈夫追出來直接抓著她的頭髮,把她頭往地板上砸,這下子事情鬧得更大了。對於妻子的描述,劉先生表示他沒印象了,不過這麼多年來,他就沒怎麼打過架,他不相信這是他做過的。
劉先生說他們夫妻之間矛盾的真正起源,其實是從妻子賭氣關掉生意不錯的餐館開始的。本來餐館每年還能小賺的,他不想放棄。可妻子非要去搞什麼酒廠,還不聽他勸告,最後積蓄全虧,還欠了債。也正是從那時候起,他對妻子有了抱怨。可賴女士不高興了,她直言,堅持開的話,始終還是會把她累死,就是因為她太累了,所以才會放棄繼續開店。
遇見困難,丈夫的處理方式,也有著很大的問題。那年酒廠虧本了,沒想到劉先生就開始消極在家了,什麼事也不幹,整天就知道躺著。賴女士則是在垃圾堆裡翻東西,養養豬,靠著這點收入,艱難的養著四個孩子,就這樣,她的勞累再一次加深了她對丈夫的抱怨。
劉先生接著提到,之後由於孩子考了高分,他再一次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他開始和妻子一起好好養豬,好不容易在幾年小有規模了,沒想到妻子又說太累了,不開了,非是要去經商,完全不考慮他給的建議。之後生意虧到一半的時候,他又開始對妻子進行了勸說,可妻子不僅不聽,反而還罵他。就這樣,最後全虧了,還欠債,這讓他的不滿也加劇了。
觀察員指出,賴女士過於焦慮了,劉先生則是缺乏擔當,雙方都有問題存在。同時想要提醒劉先生的是他有些推卸責任,這是值得反思的。另外,劉先生對妻子的辛苦付出理解還遠遠不夠。最後想要提醒賴女士的是她很辛苦,但是決策不夠嚴謹。
調解的最後,劉先生主動地走到了妻子面前,進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賴女士心中的怨氣似乎還沒有完全消除,或許三十八年來所承受的一切讓她的心太累了,無法在這一刻完全釋放。
希望在回去後的日子裡,劉先生能夠從小事做起,在生活細節上一改從前消極懶惰的作風,主動和妻子一起分擔起家庭責任。同時,也希望賴女士,能夠多給丈夫一些鼓勵和溫暖的話語,讓這位尊嚴感缺失的劉先生找到家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