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國際電信聯盟報告認為全球城鄉數字鴻溝問題突出

2020-12-23 騰訊網

雖然世界上幾乎所有城市地區都有移動寬帶網絡覆蓋,但農村地區在連接和網際網路接入方面仍然存在令人擔憂的差距,由於Covid-19危機,這一點顯得更加重要。

這是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一份新報告《衡量數字發展:事實與數字2020》得出的。

農村地區的網絡連通性差距在最不發達國家(LDCs)尤為明顯,17%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完全沒有行動網路覆蓋的地區,19%的農村人口只有2G網絡覆蓋。

此外,根據2019年的數據,全球範圍內,城市地區約有72%的家庭可以在家上網,幾乎是農村地區(38%)的兩倍。

在新冠大流行時期,很多人都在家裡工作和學習,本期報告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即加快網絡基礎架構的部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最具決定性的問題之一。

國際電聯電信發展局局長多琳·博格丹·馬丁評論道:本期報告是在Covid-19對世界各地的生活、社會和經濟造成破壞的挑戰時刻發布的。我們的研究首次包含了對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內陸發展中國家以及最不發達國家網絡連通狀況的估計,這是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裡程碑。

研究表明,最不發達國家和內陸發展中國家約四分之一的人口以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約15%的人口無法使用移動寬帶網絡,因此沒有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具體目標,即大幅增加獲得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機會,並力爭到2020年在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普遍和負擔得起的網際網路接入。

不足為奇的是,無論在哪個地區雖然發展水平不同,但網際網路的使用在年輕人中一直比較普遍。雖然全球總人口中只有一半多一點的人在使用網際網路,但在15-24歲的年輕人中,網際網路的使用比例增加到近70%。

在最不發達國家,38%的青年在使用網際網路,而包括青年在內的總人口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為19%。與發達國家相比,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在使用網際網路,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青年總體比例最高。

國際電聯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移動寬帶網絡的推廣速度已經放緩。

2015年至2020年,全球4G網絡覆蓋率翻了一番,到2020年底,全球近85%的人口將被4G網絡覆蓋。然而,自2017年以來,年增長率逐漸放緩,2020年的覆蓋率僅比2019年高出1,3個百分點。

除了基礎設施的推出,數字性別鴻溝、數字技能的缺乏和可負擔性仍然是有意義地參與數字社會的主要障礙,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手機和網際網路接入對許多人來說仍然過於昂貴。

來源:IT-online,清研智庫李梓涵編譯

相關焦點

  • 清研智庫與北京林業大學聯合出版《城鄉人居生態環境》
    近日,清研智庫與北京林業大學組織專家聯合編寫的《城鄉人居生態環境》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書緊緊圍繞「城鄉人居生態環境」這一主題,從概述到理論方法,到評價檢測,到保護修復,再到規劃設計和建材技術,最後介紹了相關的建設案例。
  • 清研智庫:如何改善中國道路的步行友好性?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聯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發布的報告,通過對街景圖片的分析,以街道步行指數和環境指數為標準,評價了中國50個城市12,740條街道的步行友好性。環境指數是一種舒適度指標,它考慮了行人過街的頻率、綠化、周圍建築的高度和人行道的寬度。
  • 2019年11月—12月智庫大事記
    ●11月9日,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19)在廣州舉行。論壇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11月12日,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光明智庫和光明網在京聯合發布《2019中國進口發展報告》。
  • 清研智庫:美國減少與中國的跨國創新聯繫風險比收益高
    跨國公司在全球研究與開發網絡中的投資越來越多,科學家與海外同事的合作越來越多,國家之間的人才環流已經變得根深蒂固。對於這些日益增長的跨境聯繫,脫鉤意味著什麼?在某些方面,中國在跨國創新中仍然是一個小角色。2000年至2019年,中國組織參與了所有跨國研發聯盟的12%,而美國組織參與了62%。
  • 觀察|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連日來,關於老年人在生活中遭遇「數字困難」的新聞持續引發關注,也將數字鴻溝話題拉進公眾視野:數字時代,我們該如何以人性化、精細化社會治理讓每一個人方便、安全、有尊嚴地生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旨在著力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讓數位化、智能化服務惠及更多群體。
  • 清研智庫:智慧城市如何推動可持續發展
    數字普惠、打造智能勞動力和開放數據一個城市只有在所有市民都準備好的情況下,才會變得真正'聰明'。城市規劃者和創新者在為城市制定未來計劃時,可能會制定理想的'智能市民'角色。這些角色通常假設市民能上網,並精通科技,能使用城市空間與服務並與之互動。
  • 清研智庫:建立垃圾分類「閉環」管理
    上海於2019年7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預計年底前46個重點城市將建立垃圾分類制度。9月1日,新修訂的《固廢法》將生活垃圾分類寫入立法。縱觀上海、北京等領先城市如何實施這些舉措,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報導、動員和網絡討論都圍繞著如何確保居民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和存放,但對於如何處理分類後的垃圾卻少之又少。當前垃圾處理的數據仍然缺乏透明度。
  • 創造了印度電信史上突破奇蹟的TSDSI究竟有什麼來頭呢?
    印度TSDSI成立於莫迪政府上臺的2014年,其宗旨和目的就在於配合莫迪政府的「印度製造「、」數字印度「戰略,在通信技術領域制定和推廣印度特有的要求,制定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這些要求,並推動他們成為國際標準。
  • 思想者|周向紅:智能時代,如何彌合「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
    但是,在大多數人感受數位技術紅利、邁向5G時代的同時,不少老年人卻還停留在「無G時代」。如何幫助他們跨越「數字鴻溝」,使他們也可以享受美好的數字生活?同濟大學周向紅教授認為,一方面要實現國家頂層設計與產業協同相結合,防止「數字鴻溝」引發「數字貧困」;另一方面,要堅持年輕群體「數字反哺」與老年群體自助互助,充分展現數字時代人文關懷。以下是她在同濟大學的演講。
  • 國務院發文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 涉及刷臉、行動支付等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發展成果,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1990年,學者託夫勒提出了「數字鴻溝」的概念,在今天,這一概念尤其具有深厚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含義。數字鴻溝(Digital Divide),是指在全球數位化進程中,不同國家、地區、行業、企業、社區之間,由於對信息、網絡技術的擁有程度、應用程度以及創新能力的差別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貧富進一步兩極分化的趨勢。
  • 科技激蕩美好數字生活 睛彩助力銀髮跨「鴻溝」第五屆西部眼科聯盟...
    (原標題:科技激蕩美好數字生活 睛彩助力銀髮跨「鴻溝」第五屆西部眼科聯盟陝西省屈光白內障論壇同期召開)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廣外舉行
    12月12日,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同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在廣州開幕,線上線下同步舉辦。
  • 清研智庫:中國國家平臺戰略的四個組成部分
    貿易連通性 通過貿易將全球經濟聯繫起來,是中國努力輸出數字基礎設施的第一步。為此,中國的科技公司正在構建數字工具,以促進貿易。 2016年,阿里巴巴宣布將推出電子世界貿易平臺(eWTP),通過在中國和參與國之間建立一個全球貿易網絡,讓中小企業能夠輕鬆參與全球商務。首先,eWTP在中國建立了兩個中心樞紐:杭州的進口樞紐和義烏的出口樞紐。其次,它與每個參與國的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了電子商務樞紐(eHub),使這些國家的小企業能夠進行國際貿易。
  • 清研智庫:全球AI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
    為了實現他們期望的結果,並避免市場不必要的扭曲和副作用,美國決策者需要了解商業AI活動在哪裡發生,由誰資助和實施,AI公司正在嘗試解決哪些實際問題以及這些方面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我們的最新研究的重點是2015年至2019年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和併購交易,這是全球AI行業快速增長和分化的時期。
  • 2020 年數字包容基準:聯合國背書的世界數字包容基準公布 多家中國...
    此研究和排行榜旨在鼓勵數字科技公司為構建包容數字經濟和社會做出貢獻。聯盟根據四個衡量領域的 16 項指標,對全球硬體、軟體、IT 服務以及電信服務公司進行排名,這四個衡量領域分別為提升技術易用性、提高數字技能、培養用戶信任和創新。
  • 清研智庫順利通過河南新鄉高新區人口普查市檢匯報
    11月6日,河南新鄉高新區人口普查工作匯報會召開,清研智庫項目組負責人柴雪向新鄉市領導匯報人口普查工作開展情況。人口普查是我國十年一次的重要國情國力調查,涉及面廣、歷時時間長、工作難度大。清研智庫受河南新鄉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委託,針對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立足以往的工作經驗,進行了嚴格的策略研究討論,整理了一套完整的方案解決入戶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 智庫智能出席都市工業推介會,重磅打造企業聯盟
    江蘇智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智庫智能」)作為雨花臺區都市工業企業聯盟創始單位之一參加了此次會議。  本次推介會得到南京市政府、知名都市工業企業、金融投資機構的大力支持。會議聚焦雨花臺區都市工業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需求進行推介,軟體谷等各個載體、街道現場與多家新型都市工業項目籤約,首期投資額超過40億元。
  • 擴大覆蓋範圍 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數位技術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各領域競爭力、打造新興市場並保障全面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加強數位化領域全面合作,將為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網上消費支付受阻、無健康碼出行不便、網上就醫不會掛號……一系列場景表明,我們這個社會必須正視「老」難跨越的數字鴻溝問題。  事實上,數字鴻溝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引發數字貧困。當某個空間或人群在數字信息供給能力、數字信息獲取能力、數字信息應用能力上分別或均處於缺乏的狀態,即可認為處於數字貧困狀態。  數字貧困是知識貧困或信息貧困的重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