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臺東街道黨工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區委關於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堅持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機制改革為動力,以凝聚各方力量為支撐,以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片、難事不出街」,發起三大攻勢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創新治理模式,健全體制機制
首推「12345」治理模式開啟商圈黨建新模式。堅持「一個宗旨」,提升社會號召力。貫徹「全域服務、宜商宜居」的宗旨,秉持「區域共建、協商共治、志願服務、線上互動、三社聯動」的治理理念,以提升組織力為抓手推進商圈凝聚力建設,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工作。堅持「雙元融合」,打造和諧經濟圈。推進「一手抓居民樓院自治、一手抓商戶行業自治」的融合,挖掘區域化黨建優勢,聚焦商住混合特色,成立「營口路商協會」,啟動居民商戶融合自治雙引擎,打造商居和諧共生的綠色商圈生態。堅持「三級陣地」,激活堡壘新活力。加快「紅色中心—紅色網格—紅色裡院」的延伸,進一步強化黨建陣地標準化、共享化、多元化建設,配強「街、居、格」三級紅色陣地,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實現黨組織走到哪裡哪裡就有陣地。堅持「四支隊伍」,強化組織凝聚力。發揮「『雙報到』單位、『紅色合伙人』、街道志願者、商戶志願者」的力量,推動資源要素下沉,凝聚社會八方力量,以商圈聯盟、先鋒引領為抓手,推進街道共駐共建、共享共贏。堅持「五大機制」,構築黨建共同體。按照「五事、五人、五辦」的原則,個人事依託志願者來幫著辦,鄰裡事依託調解組來說和辦,居民事依託議事會來商量辦,商戶事來依託商會協商辦,大家事依託聯席會來合力辦,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局面。
築牢紅色堡壘,提升組織引力
打造黨建box網紅打卡地。聚焦臺東青年黨員創業、消費、娛樂集散地特色,將黨建元素與商業元素有機結合。計劃以臺東三路與延安三路路口處為打造原點,將首個「黨建box」在此落地。下一步將陸續打造恆泰廣場、骨傷醫院等多處「黨建box」,總體突出1個核心元素——「黨建引領社會潮流」,根據每個「黨建box」選址不同設計多樣化特色元素,最終形成集聚化、規模化、潮流化商圈黨建效應。打造「紅色裡院」黨建招牌。以「紅色裡院」黨建品牌為抓手,緊緊圍繞打造家門口「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便民點」的目標,有效整合資源,精心打造「臺東睦鄰坊」百姓活動陣地品牌,建成佔地面積約2000平米的古典樓院,院內設有金剪刀理髮室、「一心七站」的網格化中央廚房助餐平臺、智慧養老雲平臺及多功能養老中心(福山醫療服務中心、愛心助老洗衣房、頤養日間託養房、恩慈助浴室、社區康復中心)、黨建融媒體工作室等,實現了「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便民點」多功能集合點,打造成為百姓家門口有顏值、有溫度的美好生活共同體,實現了「小空間大集聚、小平臺大創新、小載體大服務」。打造萬佳廣場黨建基地。新華裡社區第三網格位於通化路、臺東八路、大成路、四平路的合圍區域,地處萬佳廣場屬地,是臺東商圈的經濟發展的新動點。目前在萬佳廣場正打造商圈黨建基地,建成後集黨員活動室、共建會議室、「兩新」組織綜合黨委辦公室、臺東歷史文化展示長廊、黨建成果展示、先鋒黨員工作室以及「雙創」孵化基地等諸多功能於一體,著力打造形成黨員群眾「溫馨之家」、創新創業「人才高地」、「青年員工」活動平臺和黨群組織「孵化基地。
拓展紅色聯盟,提升區域合力
推進深度融合,構建聯盟格局。吸納24家駐街單位黨組織加入臺東黨建聯盟陣營,不斷擴大街道「大工委」的成員版圖,選聘黨工委兼職委員28人。秉持紅色合伙人理念,與福山老年公寓聯合打造五星級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區教體局開展教育資源進網格活動。強化「示範引領」,傳遞紅色動能。以「亮身份、樹形象、顯作用」為主題,對商圈紅色企業發起線上投票,組織評選掛牌。依託主流媒體「大眾網」、「鳳凰網」及官方公眾號「多彩臺東」廣泛宣傳,助力企業樹立「金字招牌」。目前已有萬佳廣場、中國銀行臺東三路支行等5家企業掛牌,169名流動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亮明身份,突顯了黨組織和黨員在商圈發展中的示範引領作用,使黨建帶動企業發展戰略生根發芽。強化「資源互享」,匯聚紅色合力。收集轄區「紅色合伙人」信息,完善臺東「紅色合伙人」信息庫,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良好態勢,推動為民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多渠道搭建紅色合夥溝通「連心橋」,依託「黨群e家」信息發布,組織商圈內企業對接需求,為企業解決融資、用工、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問題,實現黨建助推企業提質增效。聚焦帶動效應,推動有效覆蓋。堅持以黨建帶動工、青、婦、統戰等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優勢,不斷提升其貼近基層、服務商圈的能力,擴大群團工作在商圈內的有效覆蓋。目前,街道已為萬達影城、醫保城藥業集團以及和平天使製衣等10餘家企業單獨成立工會,為日照銀行、臺東三路商會、臺東五金及幻光之城等10餘家企業成立「青年之家」暨青工委,為大智文化培訓學校成立婦委會,企業內的組織建設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