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市北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能力,把城市基層黨建「軸心」作用發揮出來,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小入口」推動「大變局」
近日,市北區垃圾分類辦公室組織22個街道同時開展6月份垃圾分類雙線文藝匯演的活動,利用騰訊視頻會議軟體、抖音、快手直播再出新招。各街道通過騰訊會議線上與主會場進行視頻連結,同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線下組織轄區內熱心居民在各街道分會場表演垃圾分類主題節目。
推動垃圾分類是一場環境治理的攻堅戰,市北區將持續做好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延伸宣傳多線觸角,開拓多角度宣傳覆蓋範圍,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和志願者隊伍活力,探索構建黨建引領新型垃圾分類的宣傳機制,給居民們帶來更多有趣味、有新意、有深意、有影響力的垃圾分類宣傳亮點,讓垃圾分類更為深入人心,以垃圾分類「小入口」,推動人居環境「大變局」,助力構建綠色和諧時尚市北區的新面貌。
守護綠水青山,共迎世界環境日
第49個世界環境日即將到來,市北區城管局市政二公司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綠色發展,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世界環境日為契機,組織青年黨員前往李村河、張村河清理垃圾,用實際行動投身生態環境保護,做建設美麗中國的行動者。
青年黨員來到李村河和張村河交匯處,順著流向一路前行,當起了河道「清道夫」。大家身穿厚重皮褲,一路蹚水前行。清理現場,青年黨員明確分工,有序開展工作,大家不怕髒累,幹勁十足,經過兩個小時的認真清理,青年黨員們體會到河道養護工作的艱辛,感受到優美河道環境的來之不易,加強了保護水環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條河涵養一座城。市北區城管局市政二公司黨支部以李村河、張村河為世界環境日主戰場,優化河道環境、改善河道生態,全力打造水清景美的河道宜居生態環境。支部引導青年黨員自覺踐行綠色生活,進一步強化了青年黨員的生態觀念和環保意識,為譜寫綠色發展的新篇章貢獻力量。
當好百姓「貼心人」,搭好黨群「連心橋」
面對城市經濟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和群眾提出的新要求,雙山街道以強化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構建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將轄區科學劃分16個網格,實現黨建、應急、城管等網格「多網合一」。依託社區網格,多渠道向居民宣傳推廣「黨群e家」小程序,人人皆可「吹哨」,實現自下而上即時反映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雙山街道大山社區劉先生通過「黨群e家」反映,「大山寶城東區1號樓2單元門前花壇柱子破損嚴重,既影響人員出入安全又影響美觀,希望及時維修」。話題一出,立刻引起廣大居民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希望社區網格能及時處理解決,給居民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大山社區第三網格工作人員立即將此話題轉為項目,網格指導員隨即聯繫大山寶城東區物業經理進行聯繫,物業得知情況後,當天下午便帶領施工人員去現場查看情況並確定了整修方案,僅用了三天時間,不僅花壇柱子被修補完好,周邊雜草也進行了清理,居民紛紛拍手叫好。
群眾利益無小事。對老百姓來說,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是難事、急事,雙山街道聚焦百姓身邊事,依託民生微實事提升居民幸福感。
提升網格服務 撥亮新時代文明實踐「火苗」
市北區四方街道以黨建為引領,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惠民、凝聚文化力量,整合各方資源,不斷提升惠民服務,成立下四方社區「心」劇社,創建「樂」在雲上微課堂,打造島城首個社區劇場。
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為轄區居民「定製」課程,並以微信群、抖音短視頻、社區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開展微課,積極引導轄區居民參加線上公益課程的分享與學習;為表達對一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敬意及慰問,邀請推拿按摩等傳統技藝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老師走進四方街道宣化路社區,開展文化進網格美容義診活動。
據了解,市北區四方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新形勢下不斷探索新特色,「用心」構建文明實踐體系、「專心」夯實文明實踐平臺、「精心」策劃文明實踐活動、「臻心」擦亮文明實踐品牌,形成了聚人氣、提心氣、淳風氣、樹正氣的文明實踐「加油站」,築牢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之基。
「紅色聯盟」構築城區基層黨建新格局
今年以來,臺東街道黨工委堅持深耕臺東的紅色基因和商業基因,以「強化黨建引領,助力商圈發展」為引領,換賽道、變打法、抓落實,召集「紅色合伙人」搭建商圈「紅色聯盟」,運用市場化思維,解決陣地建設、資金籌措、活力激發等問題,構築城區基層黨建新格局。
橫向方面,街道區域內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紛紛加入到黨建聯盟,中國銀行臺東三路支行、萬佳廣場、日照銀行、青島市音樂人聯盟、幻光之城等多家企業、組織已與街道結為「紅色合伙人」,籤訂《合作協議》,主動認領14個社區網格並掛牌,將黨員力量下沉,發揮在技術、服務、金融等多領域的多元化資源優勢,為網格黨員群眾提供定製化服務,打造良好的社區服務生態。
縱向方面,商圈黨建聯盟吸引了市商務局、市自規局、區城管局、區文旅局以及青島城投集團、交運集團、飲料集團、海爾集團、青島電商協會、青島快遞協會等20多家市區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形成經緯交織、條塊協同、上下聯動的黨建格局。目前,已與交運集團達成合作共識,合力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為居民提供精準精細精緻的服務;與浮山新區老年公寓合作打造五星級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海爾海納雲、啟迪達闥合作推進智慧商圈建設,街道黨建「朋友圈」不斷擴大。
聞「哨」而動,「黨群e家」讓網格更有「溫度」
「有位79歲的老人,家裡門突然打不開了,也不知道門要找誰修,想求助社區幫忙!」近日,「黨群e家」平臺上,市北區海倫路街道南昌路社區第一網格收到這樣一條議題。
網格工作人員收到居民反映的問題後,第一時間在線上平臺回應併到實地查看情況。到達現場時看到,老人正和老伴兒站在自家門口發愁,舊院門因常年風吹雨淋鎖芯早已生鏽,必須重新換鎖。網格工作人員立即將問題吹哨給社區,社區黨委書記即刻為老人聯繫協調了專業換鎖公司上門更換,請老人放心。網格工作人員一直陪著老人將新門鎖安裝完畢老人進入家中後才離開。
在市北區海倫路街道,隨著「黨群e家」平臺的推廣使用,已有越來越多的居民感受到「黨群e家」的方便快捷,積極通過「黨群e家」報事,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參與到社區網格治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居民吹哨網格幫辦,「黨群e家」讓網格更有「溫度」,小網格激發大能量,服務居民零距離。
著力構建「10分鐘心理健康服務圈」
市北區合肥路街道聯合共建單位溫心計劃公益創新平臺、新市北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心理專家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為廣大職工、志願者、家長和青少年等不同群體量身定製了一攬子心理調適方案,引導轄區居民群眾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壓力和情緒,掌握處理好人際關係的方法,調整樹立平和健康的心理心態,以快樂放鬆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生活、學習中來,為全面恢復社會秩序打下良好心理基礎。
近日,合肥路街道總工會牽頭,合肥路街道計生協協辦,邀請新市北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專家丁金波和張靜兩位老師走進街道,為街道職工帶來了一堂安心減壓團體心理疏導課。考慮疫情防控的特殊性,活動採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由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網上、通過電話線等進行溝通交流,由心理諮詢老師進行答疑解惑。
紮實做好「六穩」工作 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登州路街道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化底線思維,勇於攻堅克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把「六保」任務落細落小落地落實,答好新時代發展的問卷。
街道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全面落實階段性減免、緩繳社保費等政策,發放就業穩崗補貼180萬;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存量,開發崗位擴大就業增量,開發有效就業崗位1739個;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引導、鼓勵和支持有能力的勞動者轉變觀念,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共計扶持創業74人,新增就業650人,發放創業補貼92萬,切實做好保就業。同時,依託網格化大數據管理,通過走訪入戶和數據比對的方式,對轄區低保、低保邊緣、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進行全面梳理整合,建立一人一檔,做到「核查不漏戶、宣傳不漏人」。自年初以來,共為388名低保人員發放低保金170餘萬元,107名居民發放臨時救助金8.7萬元,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18餘萬元。
登州路街道充分發揮企業小分隊的作用,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臺的惠企政策措施。依託「黨群e家」,建立企業問題反饋「直通車」,對企業個性化問題做到「一事一議」,逐一解決,以優質服務助企解困。截至5月初,已主動聯繫25家四上企業、2700餘家小微企業,幫助企業解決難題76個、對接用工27人、協調小額擔保貸款45萬元,有力有序推動了企業復工復產。整合轄區資源,構建社企聯動機制,保糧食能源安全。登州路街道堅持疫情防控和蔬菜供應「兩手抓」,保證市民「菜籃子」安全穩定。通過整合社企資源,積極搭建平臺,擬聯合晟宜源超市推進半價超市進社區活動,滿足居民便利性、多樣化生活需要。
打造以青島啤酒為核心的產業平臺,依託青啤老廠區、青啤博物館、中糧大悅城等載體,挖掘與青島啤酒和青啤文化相關的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推進青啤及青啤文化關聯企業及上下遊鏈條的定向聚攏,打造具有青島魅力、市北特色的世界知名啤酒元素集聚地。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促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兜牢民生底線,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全力保基層運轉。登州路街道切實增強主動公開意識,履行主動公開的責任和義務。
(王凌霄 綜合各單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