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黨建+數據」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2020-12-15 紅網

紅網時刻永州12月9日訊(通訊員 王玉珏 歐陽世)只進一扇門,辦通所有事。這是老百姓的共同期盼。自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啟動以來,藍山縣堅持以黨建為統攬,以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三基」建設為重點,以創建基層黨建工作示範點為契機,構建了縣、鄉、村三級組織機構和便民服務體系,大力推進基層公共服務「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不斷提高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在藍山縣湘江源瑤族鄉高源村,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趙成娟正在為村裡有需要交納醫保和養老保險金的村民進行上門服務,引導他們利用智慧型手機對兩險進行繳費,短短五分鐘就完成了整個繳納過程。

在藍山縣湘江源瑤族鄉坪源村便民服務中心,村民們正在依次辦理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短短幾分鐘內就嫻熟地完成了照相、資料收集、信息網上傳送及網上申請工作。相比以前只能在趕集日去鎮上辦理,如今,整個過程從原來的半天時間縮短到五分鐘。

在藍山縣楠市鎮大元井村便民服務中心,村民們繳納「兩險」後,在網格員的引導下通過「銷惠萬家」平臺購買了大米、木耳等物品,訂單完成後,最快8個小時商品就可以送到村民手中,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按照「應放盡放、能放則放」原則,藍山縣主動將醫療、衛生、養老、就業等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事項辦理權限下放至基層,著力打造村民「15分鐘辦事圈」。同時,為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藍山縣還充分發揮全國首創「幫您辦」功能優勢,對群眾在政府門戶網站、政務APP、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申請的代辦事項,由代辦員「搶單」辦理。尤其是對基層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眾,全力提供上門代辦服務,讓其享受到「零跑路」的政務服務。

截至目前,藍山縣14個鄉鎮223個村(社區)實現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藍山縣鄉鎮村共受理事項61901件,辦結各類事項60045件,「一門式」服務完成速度和辦件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相關焦點

  • 一套組合拳,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基層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群眾的紐帶、服務人民群眾的平臺。南京江北新區泰山街道圍繞建設「幸福泰山·宜居家園」的工作目標,依託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探索實踐出以黨建為引領、為居民打造「家門口服務」的創新思路。社區把黨支部、居委會、管委會、物業公司、共建單位等都「搬」到了群眾家門口,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服務體驗。
  •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 濟寧這個社區「點子」多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30日訊(記者 李丹)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100米」,濟寧市任城區阜橋街道粉蓮街社區以居民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為導向,先後打造「紅帆驛站」「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等一系列服務平臺,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 黨建引領丨發揮城市基層黨建「軸心」作用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市北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能力,把城市基層黨建「軸心」作用發揮出來,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依託社區網格,多渠道向居民宣傳推廣「黨群e家」小程序,人人皆可「吹哨」,實現自下而上即時反映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雙山街道大山社區劉先生通過「黨群e家」反映,「大山寶城東區1號樓2單元門前花壇柱子破損嚴重,既影響人員出入安全又影響美觀,希望及時維修」。話題一出,立刻引起廣大居民的熱烈討論,大家紛紛表示希望社區網格能及時處理解決,給居民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 寶豐縣鐵路地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為夯實社區服務管理水平,寶豐縣鐵路地區嚴格按照省級規範化社區標準,穩步推進創建工作,經過逐級申報、嚴格驗收,近日,鐵北社區、鐵東社區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社區建設驗收。今年以來,寶豐縣鐵路地區以城市社區治理「五個一」工作機制為抓手,積極推行社區規範化建設。織密組織體系,實施網格化管理。設置鐵北、鐵東、鐵西3個社區黨委,3個小區黨總支,劃分8個網格黨支部,14個樓棟黨小組,全面提升社區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戰鬥力;突出社區特色,提高服務效率。
  • 「黨建+網格」打通「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崑山通過「黨建+網格」建設,不斷完善黨群服務體系。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亭林城市管理辦事處「331」專班組建7支隊伍,與居民溝通。賓唏苑8號樓2單元僅用57天實現加裝電梯升級。「轄區已有12個社區的23個小區提出加裝意願,我們正讓更多居民享受到便利。」崑山市增梯辦相關負責人徐通博說。
  • 高臺巷道鎮:網格員打通「民生110」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通訊員 魏學雲近年來,巷道鎮以「網格化+十戶聯防」為載體,積極整合資源,構建工作體系,廣泛組織動員各級網格員參與社會治理,切實提高聯繫服務群眾、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治安防控和管理公共事務工作水平,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 嶽麓區:黨建「繡花針」,織就「最後一米」的幸福
    居民群眾的熱心提議、靠譜意見,說給誰聽?如何落實? 嶽麓區以居住小區為治理單元,建成了218個規範化小區黨支部,每年更是投入500萬元獎補資金用於小區黨群服務站建設,讓小區黨支部成為小區的「公共客廳」與居民的「溫馨家園」,打通了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裡」和補位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競跑者】縣婦聯「五聯」機制打通服務群眾 「最後一納米」 2020-12-1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賀蘭縣「小兵驛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如何對症下藥,精準施策,破解村民網購「最後一公裡」難題,將物流體系延伸到最邊遠鄉村?欣榮村立足實際,創新思路,用實際行動搬掉了這一橫亙在農村電商「最後一公裡」上的「攔路石」。「一個多月前,我們對接銀川各大快遞公司,通過努力打通層層環節,目前已協商中國郵政可以直接送件到村裡,其它快遞公司我們可以去縣城網點直接取件拉回村裡。」
  • 開展「醫保微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劉暢 實習記者 李帥)為進一步提高我市群眾對醫療保障政策的知曉度,12月22日,我市在市民之家開展「醫保微服務」宣傳活動。副市長陳德奇參加。活動現場,前來諮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工作人員就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特殊門診、異地就醫結算及備案等群眾關注度較高的醫保政策,耐心地與群眾進行交流,詳細解答群眾諮詢的問題,讓群眾進一步了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優惠政策。現場設立宣傳展板,播放宣傳視頻,發放醫療保障政策相關服務指南等宣傳手冊。此外還設置義診服務臺,為群眾提供測量血壓、健康諮詢等義診服務。
  • 「紅色物業」實力圈粉,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社區作為最基本的城市治理單元,物業承擔了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的功能。在踐行「美麗家園,共同締造」的基層實踐過程中,蘇寧銀河物業致力於為業主提供優質服務,強基礎,補短板,推動「向陽花·紅色悅居」黨建品牌建設,將基層黨建與物業服務工作有效融合,並通過踐行文明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等一系列「家門口」的精細服務,不斷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和業主滿意度,小區更有序、更安全、更和諧、更宜居。
  • 即墨「婦女微家」打通服務婦女最後一米,做好貼心「娘家人」
    即墨 「婦女微家」打通服務婦女最後一米,做好貼心「娘家人」 2020-09-24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崑山提升社區治理水平——「黨建 網格」打通「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崑山通過「黨建 網格」建設,不斷完善黨群服務體系。推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亭林城市管理辦事處「331」專班組建7支隊伍,與居民溝通。賓唏苑8號樓2單元僅用57天實現加裝電梯升級。「轄區已有12個社區的23個小區提出加裝意願,我們正讓更多居民享受到便利。」崑山市增梯辦相關負責人徐通博說。
  • 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趙縣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徐哲普聶聰超李輝波趙縣縣縣委、縣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 「新華日報」全科社工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今年以來,泰州市海陵區京泰路街道探索實施「全科社工」服務新思路、新舉措,推動社區工作提高辦事效能、規範服務標準,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統籌布局,以「試點先行」帶「全面推進」。街道選擇潤泰、春景等兩個綜合條件較好的社區先行試點,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查漏補缺,完善「全科社工」工作模式。
  • 河北融媒頭條|跑好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
    掃碼看視頻 河北日報記者 張 晶 李東宇攝製跑好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河北深入推進鄉鎮和街道改革新問題、新矛盾、新需求,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一系列「發展的煩惱」待解:如何為基層幹部減負鬆綁如何補齊基層公共服務短板?跑好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最後一百米」,從2019年開始,河北省深入推進鄉鎮和街道改革:全面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平均下放審批服務事項106項,下沉編制2.2萬餘名,每個鄉街增設3個副科級崗位……改革,激活一池春水。如今,全省2249個涉改鄉鎮和街道從外到裡「變了模樣」。
  • 吉木乃縣黨建「小分店」接通治理服務「最後1米」
    吉木乃縣以6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總店」,創新開展黨建「小分店」建設,將服務陣地建到黨員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距離黨員群眾最近的地方、最能凝聚黨群力量的地方。  黨員群眾「充電站」,小店的主打服務  突出黨建「小分店」的政治屬性。
  • 跑好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河北深入推進鄉鎮和街道改革_中國...
    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 張晶、李東宇跑好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河北深入推進鄉鎮和街道改革  新問題、新矛盾、新需求,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一系列「發展的煩惱」待解:如何補齊基層公共服務短板?  跑好服務基層、服務百姓的「最後一百米」,從2019年開始,河北省深入推進鄉鎮和街道改革:全面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下放審批服務事項106項,下沉編制2.2萬餘名,每個鄉街增設3個副科級崗位……  改革,激活一池春水。如今,全省2249個涉改鄉鎮和街道從外到裡「變了模樣」。
  • 祥符區範村鄉:流動的「愛心超市」打通服務貧困戶最後「一公裡」
    俺這幾個月的基礎積分80分,剛好兌換了1袋米、1帶面、1壺油。不用花錢,又不用跑遠路,黨的好政策,讓俺老百姓享福了。」範村鄉百畝崗村貧困戶李凱拿著剛領取的生活用品感慨地說道。剛剛從公益崗位上幹活回來的南村村貧困戶孫大孩,用6月和7月參加村內各種公益勞動獲得的265積分,換取2袋面、兩袋米、5袋洗衣液、20包麵條、1桶油。
  • 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網格+」模式 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遇到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反映給網格員,很快就會得到解決,網格化服務真是給咱老百姓帶來很多便利!」東營市東營區龍居鎮龍祥家園居民趙阿姨笑容滿面地對網格監督員說。東營區龍居鎮秉承「以人為本、基礎為先、質效為要」的理念,以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為支撐,探索建設了「網格+」服務管理模式,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