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財政部確定,未來統統「這樣」徵收

2020-12-21 房天下

「房產稅」已經連續8年成為房地產年度關鍵熱詞。作為中國樓市調控的「保留大招」,不管是專家學者還是普通買房人,對其的關注熱度始終都高居不下。

歸根結底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面對居高不下甚至是逐年仍然不斷上漲的房價,億萬民眾只能寄希望於房產稅出臺徹底將高房價「打趴下」;另一方面,房產稅是住房持有環節徵稅,開徵就意味著多套房者要背負沉重負擔。結合央行最新報告顯示,我國當前時期城鎮居民住房擁有率高達96%,這意味著房產稅如果全面開徵,所有人都可能逃脫不掉「被徵稅」的命運。

房產稅要不要開徵已經沒有懸念了。財政部高層早在3年前談及房產稅時就明確表示,未來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財政部一錘定音,一切「反對房地產稅徵收」的雜音都頓時被消除了。未來房地產稅徵收是必然,只是唯一不能確定的是何時才能出臺?

過去10年間,隔三差五總會有關於「房產稅即將開徵」的消息爆出,但始終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截止到今天,全國仍然只有重慶和上海兩座城市在小範圍試點房產稅徵收。不過,房地產稅似乎成為了一個「恫嚇」炒房者的重要武器——每一次樓市熱度上來之後,媒體總是喜歡引用房地產稅來給過熱的樓市降降溫。事實證明效果也非常不錯:每一次「房產稅即將開徵」的消息傳出,樓市就會引發「恐慌性拋售」,隨之而來的就是顯而易見的降溫。總結來說,房產稅「未出臺先震懾」的作用已經達到了。

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

今年11月28日,面對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出現的樓市「打新熱」,尤其是深圳、杭州屢屢爆出限價樓盤出現「打新套利」、「代持炒房」,千萬豪宅因為「買到即賺500萬」而引發的「萬人搶房」熱潮,央媒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其中明確建議應該儘快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樓市「打新熱」——除了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槓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一時間,關於「房地產稅真要來了」的消息滿天飛。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場子虛烏有的捏造:深圳未出臺房產稅,全國其它城市也沒有出臺的意思——深圳稅務局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進行了闢謠:該消息純屬謠言,請廣大市民勿信謠傳謠。

央媒新華社雖然發文贊同熱點城市以出臺房地產稅的方式來打擊投資炒作,平抑樓市火熱,但建議終歸是建議,不代表最終的結果。所以再一次,「房產稅要來了」又成了某些媒體的自我揣測,這個言論壓根不切實際。

不過,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卻發表文章稱,「深圳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聞,倒是真的最值得有關決策和管理部門,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以考慮,變為實招。意思就是,這個建議值得有關部門考慮,換言之可以把開徵房地產稅提上日程。 

房產稅開徵雖然無明確時間表,但是業內普遍認為「十四五」期間房產稅出臺概率大。

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直言不諱道,「我認為,『十四五』期間,可能是出臺房地產稅最好的時機,這個時機一旦錯過,未來恐怕很難找到出臺的時間窗口。」他給出了四大依據:1、國家規劃建議稿中談及了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這其中肯定包括房地產稅;2、未來土地財政很難延續下去,而出臺房地產稅可為地方財政收入補充重要來源;3、隨著房地產相關信息的健全,對於家庭的「第三套住房」徵收房產稅的基礎條件已經成熟;4、貫徹「房住不炒」基本原則,房產稅是重要手段之一,特別是民意上已經得到廣泛支持。

此外,大家還普遍關心未來房產稅將以何種方式開徵。比如徵稅對象、稅基設立等。事實上,此前也有多位專家發表過個人看法。

被稱為是「中國房地產之父」的孟曉蘇認為,房產稅徵收應該分為三個步驟:1、向全部城鎮住房徵收房產稅;2、見到房就徵收,見到證就退,這裡所說的證就是房產證,這是一個徵稅的憑據;3、從小產權房開始徵收房產稅,而且稅率還可以高一點。理由是小產權房的價格比較便宜,而且沒有繳納土地出讓金。

據城市經濟觀察報導,12月中旬,黃奇帆也給出了自己對於開徵房產稅的看法,他直言,降房價最好的辦法,是收稅,收房地產稅,收有多套房子的人的稅。中國有幾十套房、幾百套房的人大有人在。但他同時強調,起徵點和免徵面積一定要把握好。房產稅開徵一定程度上能遏制投機炒作,根據經濟學規律,大體房產稅徵稅超過了3%這個數,就沒有人炒房了。因為炒房的資金成本大致在6%左右,物業費大致每年1%左右,加上房產稅,一年就是10%左右的持有成本。這麼高的持有成本下,未來7年即使房價翻倍,也沒有利潤空間。

重要信號:財政部確定,未來統統「這樣」徵收

然而最重要的信號來自於財政部。今年11月中旬,財政部部長劉昆撰寫了《建立現代財稅體制》文章,詳解「十四五」時期財稅改革任務。其中在談及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未來房產稅統統「這樣」徵收——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

如何理解「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這12字方針?其一、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下,房地產稅立法先行是普遍共識;其二、由中央授權地方,畢竟房產稅是地方稅種。這種政策施行的方式類似於美國,各州根據情況制定開徵時間和稅率等;3、不可能一刀切全部徵收,未來要因城而異,最可能的是採取先城市後鄉鎮、先市民後農民、先企業後個人策略逐步實施。

至於億萬國人最關心的徵稅方式,財政部也有明確透露:對工商業房地產和個人住房按照評估值徵收房地產稅。意思很明確,徵稅不按房屋購買時的原價,而是按照市場評估值。這顯然是考慮到了未來房價上下浮動的情況,如果按照購買原價,其結果肯定是大相逕庭。要知道,很多早買房的人,購房成本是極低的,10年前北京買一套房子花費不過百萬,現在很多六環外的房子總價都要五六百萬了。所以按照每年的市場評估值來徵稅是最合理的方式。 

雖然沒明確提及稅率,但是通過黃奇帆透露的信息來看,我們認為未來房產稅的稅率可能也是浮動的,0.5%-3%這個區間是非常有可能的。按照2%稅率計算,1000萬的房子,一年就要徵上來20萬的稅款,住房持有成本的壓力還是不小的,事實上炒房客最忌憚的也是這一點。

相關焦點

  • 炒房的睡不著了,央媒發文透出重要信號,房地產稅真要來了?
    近十年來,關於房地產稅徵收的消息頻頻爆出,「房產稅」已經連續8年成為房地產年度關鍵熱詞,無房人期望房寄希望於房地產稅出臺徹底將高房價「打趴下」,而多房一族則希望房地產稅不要來免得增加房產的持有成本,而房地產稅徵與不徵也成為了人們討論的熱點。然而,不管爭論有多火爆,房地產稅徵收到目前為止都是「光打雷不下雨」,到現在,全國僅有重慶和上海在小範圍試點房產稅徵收。
  •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未來要「這樣」徵收!官方發聲:勿信謠傳謠?
    所以想要穩定房價,讓剛需買得起房子,就需要遏制炒房客,而房產稅無疑是一大「有力武器」。 之前,有人猜測房產稅的徵收方案將是,房子越多,稅收越高,這對於炒房客來說,是不利的。所以一時之間,「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的消息鋪天蓋地。但後來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個捏造的故事:深圳沒有開徵房產稅,而全國其他城市也無意發布。
  •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專家建議:先從高收入、多套房家庭進行徵收!
    商品房再次而成為火爆「投資品」下,已然違背「房住不炒」理念,有關通過房產稅徵收抑制商品房投資的話題再次被提及,甚至傳出了深圳將於明年起開徵房產稅的謠言。雖現已闢謠,但有關房產稅徵收政策的實施,也只是時間問題。據悉,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 什麼樣的房子不用交房產稅 幾套房要徵收房產稅
    房產稅是人們一直討論的話題,有不少人對房產稅感到疑惑,而對於房產稅的徵收範圍更是了解得少,那這時就需要從房產稅政策下手,逐一選擇出適合我們自己的條款。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什麼樣的房子不用交房產稅及幾套房要徵收房產稅。
  • 房產稅沒來,2個消息先來了,這類人要「徹夜難眠」了
    在我們普通人的人生目標或者規劃當中,買房可以算得上是「頭等大事」了,畢竟像結婚成家、孩子上學這樣的大事,也都需要以房子為基礎。 但至少有一點已經明確了,那就是房產稅的徵收依據。財政部部長肖捷曾經表示,房產稅將會根據房屋的評估價值來徵收。
  • 農村自建房收房產稅嗎?看完之後大鬆一口氣
    隨著房產稅在個別城市開始試點的徵收,普通的老百姓也開始慢慢關注自己的房子要不要繳納房產稅了,那麼農村的自建房和城裡的房子所繳納的房產稅是一樣的麼,農村自建房是否需要收房產稅呢?下面小編將為您講解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 房產稅來臨,某些人十套房的事瞞不住了
    第二,房產稅應該是累進位的,並且是面積和套數相結合的。 多拿多交,少拿少交。 打個比方:首套房免徵,超過免徵面積的二套房徵0.2%,三套房徵0.5%,四套以上按照1%來徵收。
  • 房產稅沒來,「遺產稅」先來了?房子多的人恐怕「難眠」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剛需買房能力和希望越來越小,甚至不少人已經開始放棄買房的想法。剛需買房的唯一希望,可能是房價下跌!那麼,如何能夠使房價跌下來?有業界專家說,增加房子供給,房價自然能夠下跌;有有人說,買房20年內不準賣,房價必然下跌。誠然,這些方法確實能讓房價下跌,但不太好實現。其實,大部分購房者一致認為,開徵房產稅是降房價最好的辦法!
  • 管清友對話賈康:公眾對房產稅有誤解,以為通過房產稅打壓房價丨...
    近期在網上因深圳某網紅樓盤在搖號過程中出現的「萬人搶房」、「眾籌打新」情況而掀起一波關於房產稅將要來了的熱烈討論,甚至還出現傳言說房產稅已經到來,已進入實施階段。同時在疫情的催化下,雖然國內經濟率先恢復到疫前水平,但零利率、負利率時代卻是最終歸宿,未來該持有什麼核心資產來保值升值?
  • 房產稅是什麼?出租房屋該交哪些稅?
    一、房產稅的概念 房產稅是以房屋為徵稅對象,按房屋的計稅餘值或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向產權所有人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 對話孟曉蘇:房地產稅徵收要輔以退稅政策
    (Q:時代周報 A:孟曉蘇)徵收房產稅並不複雜Q:今年博鰲論壇,不少專家學者也都談到了房地產稅,包括您也在多個場合呼籲房地產稅儘快落地實施,您怎麼看?A:房地產稅是我們國家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後一直沒有完成的一件事,它是跟房改相匹配的。
  • 專家提出房產稅「免徵面積」,超「這個數」,每年要交1.2萬稅費
    一旦房產稅全面開徵,不管是已經買房、準備買房還是租房的人,都會被受到影響。因為所涉及的人群太廣,所以國家對此非常謹慎,以至於到現在還沒有推出。關於房產稅如何開徵,專家們的看法不一。「房地產之父」孟曉蘇認為,房產稅的實施應該遵循「見房徵,見人退」的原則。換句話說,所有城鎮住房都要徵收房產稅,但貧困家庭可憑相關憑據退稅。
  • 機動車環境稅開徵確定 從量徵收最可行
    我們只是建議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希望在燃油稅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為機動車環保排汙費。」至於眼下,環境稅如何徵收,尚未有新消息傳出。如果學習海外經驗。美國有一個高速公路信託基金,資金來自於徵收燃油稅。但實際上高速公路信託基金是將用於安全、政府公路和設施建設支出、環保支出。在北京數次傳出研究徵環境稅問題前,機動車環境稅在200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被關注過。
  • 在線遊戲被央媒批評,今年騰訊字節均大手筆投資,未來產業之路該如何走?
    網際網路巨頭們如火如荼投資遊戲領域,8月3日卻被央媒潑了一盆冷水。但從改掉標題,又重新發文來看,這是否是虛晃一槍?在業內人士看來,《經濟參考報》的這篇文章是遊戲股們大跌的原因,更讓人警惕網路遊戲有走在線教育風險之嫌。
  • 2020年房產稅如果來了,房價會不會跌
    2020年房產稅如果來了,房價會不會跌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相關的房產稅真的要來了嗎?」
  • 上海2020年度個人住房房產稅申報繳款渠道
    2020年11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發布《關於繳納2020年度個人住房房產稅有關事項的提示》,開啟了2020年度個人住房房產稅產的徵收工作,其徵收依據是《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上海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的暫行辦法〉的通知》(滬府發〔2011〕3號)。
  • 房產稅徵收是假的,打新套利、代持炒房卻...
    此外,9月以來,關於"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將於 2021 年 1 月 1 日起運行"的消息在深圳本地流傳消息,深圳住建局和稅務局先後對其進行了否認。深圳稅務局表示,該消息純屬謠言,請廣大市民勿信謠傳謠。對於蓄意編造、發布、傳播有關虛假信息、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深圳稅務局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 房產稅什麼時候出臺?馬光遠:十四五是最合適的時機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期待房價下跌的人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了房產稅這一政策上,而巧合的是前段時間財政部高層明確對房產稅做出回復,這讓不少人看到房產稅出臺的可能。那麼問題是房產稅到底會在什麼時候出臺。12月底的時候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建立現代稅體制》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將根據「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布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