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一聊看書的話題。雖然現在資訊爆炸,大家都喜歡看微信,微
博上的育兒信息和知識,但要從海量的內容裡摘取出靠譜的有用的東
西,有時候並不容易。我覺得對於學習而言,讀書是絕對不可能被取代
的,書籍的全面,系統和精華,是網絡上的內容所不具備的。而做父
母,就是最重要的一次學習。
標題說36本,實際我讀過的遠遠不止這麼多。隨著孩子的成長,這份書
單也是在不斷擴充中。有孩子要照顧,自由支配的時間少了,但擠一
擠,總能有一點看書的時間,何況,這些書都不是大部頭,有些工具書
還可以隨時查閱。
我讀過的這些書裡,有些給了我巨大的幫助,有些則徒有暢銷之名。對
於孩子的養育和教育,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我不會對某一種
育兒方法或者某一位醫生專家產生宗教一樣的狂熱,而更願意了解地更
多,然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孕產書我當時只買過一本《懷孕聖經》,內容還是比較權威的,靠
譜,缺點是稍顯籠統。
常玲醫生今年新出了一本《十月懷胎》,因為曾經諮詢過常醫生,對她
印象很好,所以特地買了一本表示支持(●'◡'●)ノ♥
這本書內容比較貼近國內的孕婦,基本上,你在懷孕期間會遇到的所有
問題——起碼是我能想到的,書裡都講了,細緻到不能更細緻,缺點是
篇幅有限,每個條目都講得比較簡單。
我建議《懷孕聖經》和《十月懷胎》都可以讀,兩本都是好書。前者是
大方向的科普,可以建立起對懷孕、母親與胎兒健康的整體認識,後者
則是臨床經驗,看完以後去做產檢,心中有數,遇到一些具體的小問
題,也可以輕鬆應對。
關於坐月子,我還買過這麼一本書。《跟金牌月嫂坐月子》。哈哈,那
時候好單純啊……
書裡內容其實還可以,並沒有特別離譜的說法。不過看不看關係不
大,本來月嫂的工作也沒什麼技術含量,要坐好月子,無非就是:飲食
吃清淡,重活有人幹,心情放輕鬆,老公聽使喚。<(▰˘◡˘▰)>
至於吹不吹風,洗不洗澡,出不出門,捂不捂汗,都看各人意願。從心
裡覺得無所謂的,三姑六婆再「恐嚇」也不怕。內心很介意的,真洗一
次頭,未來幾十年都在「月子病」的恐懼中,也得不償失。
很多準媽媽在生產前,會把很多精力放在囤貨,以及那個傳說中的「月
子」上,而實際上,一些簡單但重要的育嬰常識,比如母乳餵養,嬰兒
睡眠機制的知識,才是最應該提前學習的,這也是做好月子的根本。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育兒界的《葵花寶典》,呃,聽起來有點
奇怪,反正就是一書在手,天下我有的那種寶典啦。對於嬰兒的餵
養、護理方面,把握大方向的一本書。如果有任何一位醫生,任何一本
書,任何一個熱門微信,與此書的說法不同,以此書為準。就是這麼牛
掰。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這本書我沒買,大致翻了翻,西爾斯醫生的
親密育兒理論我不是很贊同。比如他提倡母嬰同床,我認同美國兒科學
會的觀點,母嬰同室但分床。
因為沒有仔細閱讀,所以就不推薦了。對親密育兒有興趣的媽媽可以
看。
《斯波克育兒經》,經常被人跟西爾斯一起提及,分別代表美國育兒理
論的兩大流派。據說兩派觀點相左,之所以是「據說」,是因為我看完
以後完全忘了斯波克博士說了些什麼……真的是一點印象都沒了。不過
書的內容一直寫到孩子青春期,留著以後隨時翻翻也不錯。
不買也沒什麼損失。
《定本育兒百科》,曾經是我買的第一本育兒書,直接導致我對很多餵養觀點困惑許久——因為書中的內容太太太過時了,比如建議給兩個月的孩子餵果汁……可取之處是對每個月齡的寶寶可能遇到的問題寫的比較全面,提前看看心裡有數。
不買也沒損失。
《最新寶寶護理百科》
這是一本法國的育兒書,健康護理寫得非常詳細,每種病痛都包括:病
症描述,緊急操作,是否就醫,傳染,預防,痊癒時間,藥品和療法
等。可以作為《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的必要補充,一個把握大方
向,一個傳授具體方法。
崔玉濤系列:
《寶貝健康公開課》和《圖解家庭育兒系列》,後者我只買了兩本,內
容較少,淺顯易懂。相比之下,《寶貝健康公開課》更值得推薦。我覺
得小崔的書還是值得看看的,雖然現在關於他的觀點也有一些爭論,但
在國內系統地進行國際化育兒常識科普的醫生,崔還是第一人。因為太
紅了,人紅是非多,有時候他會被人過度解讀,所以才更應該看本尊的
原文。
張思萊系列:
張奶奶一直兢兢業業在微博做科普,回答問題,有老輩人的執著和認
真。《張思萊育兒微訪談》是她的微博內容精華本,分養育和健康兩
冊。不過張奶奶畢竟七十多了,有些觀念要批判性的看,比如書中她對
幼兒猴棗散之類東西的態度模稜兩可。
《張思萊育兒手記》記錄了張奶奶作為外婆帶外孫的經歷,乾貨不
多,適合家裡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人,幫助適應一些現代育兒觀念和處
理與晚輩的家庭關係。不過要注意,書中是支持從小月齡開始把尿的。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以養育為主,有關健康的內容不多,較粗
淺,適合零基礎入門,我買的比較晚了,所以覺得沒什麼意思。新手媽
媽可以作為入門讀物看看,裡面有一些關於輔食、餵養的內容,一般醫
生書裡涉及的比較少。
《寶寶生病不再怕》因為定本育兒百科太老,我想了解日本現在的育兒
觀點,就買了這本書。漫畫形式,很形象,內容不錯,略為與國情脫
節。這本書屬於奧數班的性質,學有餘力可以買,不學也沒什麼影響。
我對睡眠訓練的書其實沒什麼發言權,小朋友的睡眠一直不錯,百天左
右就開始睡整覺。西爾斯醫生說「一覺到天亮的寶寶都在別人家」,那
個別人家就是我家╮(╯▽╰)╭ 9個來月的時候,一度要加一次夜
奶,後來慢慢自己又斷掉了。如果一定要說經驗的話,我覺得分床睡對
孩子早睡整覺的用處很大。
《睡眠聖經》 《實用程序育兒法》
這兩本書我都大致翻過,當時月子裡,對孩子的睡眠問題很焦慮,其實
現在想想,那時候夜裡大概3、4個小時一次餵奶,我可能是害怕這種情
況會一直一直持續下去——但實際上很快就會結束,間隔時間會越
來越長,要相信孩子是很智能的,他會自動調節自己的需求。
《實用程序育兒法》是EASY大法——吃玩睡程序及抱起放下睡眠訓練法
的來源,我建議準媽媽可以提前學習,但每個孩子情況不同,萬一遇到
個天使寶寶呢,就可以偷懶了。家裡小寶有比較嚴重的睡眠問題的,我
建議媽媽可以學習一下這本書。我不贊同睡眠訓練=殘忍的觀點,如果只
是有一次或兩次夜奶,並不會造成睡眠的太多困擾,那麼不訓練是沒有
問題。但如果孩子已經頻繁夜醒或者其他嚴重的睡眠問題,那麼痛苦的
不僅是父母,孩子自身也是痛苦的,只是他不能表達罷了。
《超級育兒通》
這本書已絕版,我在淘寶買的影印本。是一個國外的超級保姆寫的,內
容不多,有不同月齡孩子的作息、飲食規律時間表。我不太喜歡這本
書,也許它有用,但這種保姆行業流水線式的作息安排並不適合每個孩
子,而且會讓媽媽焦慮——為什麼我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
《從出生到3歲》
父母必讀書目,就像副標題說的,這是一本「嬰幼兒能力發展與早期教
育權威指南」。把0-3歲的孩子分成七個階段,介紹了每個階段的一般行
為,學習發展,以及推薦的養育方法,需要避免的危險。最權威的早教
書,沒有之一。
《0-3歲兒童最佳的人生開端》
這本是鮑秀蘭奶奶的書。我覺得《從出生到3歲》就足夠了,這本中國版
的0-3歲沒有必要重複購買。
《美國金寶貝早教嬰兒遊戲》
金寶貝早教的同品牌書,共兩本,分別是0-1歲和1-3歲。全彩頁,針對
不同月齡階段,提供了洗澡遊戲、觸覺遊戲、音樂遊戲、感官探索等幾
類父母與寶寶的互動遊戲。內容豐富,適合不知道怎麼跟娃互動的家
長,挑幾個可操作性強的遊戲就可以玩很久,再也不用擔心大眼瞪小眼
了。
《家庭中的蒙臺梭利早教遊戲》
這個系列包括語言能力開發、數學能力開發、生活能力培養等六冊,我
都買了,不過只看了語言能力一本,如果覺得蒙臺梭利的理論書太枯燥
的,看這套書會比較容易上手。雖然標明適合0-5歲兒童,我覺得對1歲
以下的孩子沒有太多用處,1歲半以後比較合適。
《蒙臺梭利教育全書》
了解蒙氏教育必讀,當然,我不認為蒙氏就是最佳教育方法,但了解還
是必要的。這本書是蒙臺梭利早教理論的精華版,純理論性,看起來有
點枯燥。對於1歲以上孩子的家長更合適。
其實我不太會做飯 ( ̄▽ ̄") 所以輔食書還是認真看了一些,可以學些新
菜譜呢。不過統計了一下,好像看的都是臺灣的。感覺臺版的輔食書有
比大陸領先5-10年,做的很精緻,實用性強。而且,輔食書一般以圖為
主,閱讀不太有障礙,像臺版的家教書我就看不下去,豎排的密密麻麻
的字太痛苦了。臺版書的購買有3種渠道,找代購(時間久),某些電商
也許有貨(很偶然的情況),以及淘寶上的電子書(閱讀體驗不好)。
《爸比,我還要吃!》
裡面有好多食譜,好多好多,但是輔食理論,添加規則,製作手法等內
容比較少,跟後面幾本書有差距,優點是有大陸版,很容易買到。畢竟
買臺版書很麻煩,看電子書感覺又不好。
《小雨麻的副食品全記錄》
這本書沒出大陸版也真是奇怪,寫的很棒!輔食界的bible。基本上所有
關於輔食的困惑,都能在這本書裡解決。
《寶寶食譜全圖解》
非常好的輔食書,前面的理論部分——如過敏,輔食添加順序——寫得
很靠譜,如果想全面地了解0-3歲嬰幼兒飲食計劃,我推薦這本書。其中
0-4個月未添加輔食階段,還有給母乳媽媽的食譜。沒有大陸版。
《營養學博士的斷奶飲食全書》
作者是日本人,這是在臺灣出的翻譯版,所以裡面介紹的大量食譜都不
太適合中國人口味,比如做味增湯。但是,前半部分對輔食製作的步
驟、器具、手法分解非常詳細,圖片精美,光看這部分就很值啦。
無大陸版。
《你的1歲孩子》
這是「你的N歲孩子」系列的第一本,很可愛的一套書,你可以把它看作
是每個年齡孩子的「使用指南」,幫助父母了解你的孩子,他的心理特
質,行為方式,從而讓你對接下來將要面對的情況有一個正確的心理預
期和應對能力。推薦閱讀!
《魔法歲月:0-6歲孩子的精神世界》
魔法歲月是指童年的早期階段,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在幼年時更像
一個魔法師,成年人對童年的記憶是天真無邪,安寧快樂,這只是一種
美化的錯覺。當孩子摸索著走向理性和客觀時,他必須與自己想像中的
危險進行搏鬥,所以,年幼的孩子往往呈現出很多成年人難以理解的問
題。作者弗雷伯格是兒童精神分析專家,也是研究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先
驅。《魔法歲月》作為她最重要的著作,並不僅僅是家教書這麼簡
單,應該算是嚴謹的學術科普。推薦0-6歲孩子的家長都能讀一讀。
《捕捉兒童敏感期》
敏感期的概念來自蒙氏教育理論,我看過的本土原創家教書和心理學讀
物不多,好像只買過孫瑞雪的書。裡面有一些幼兒園小朋友的案例,都
是孩子媽媽們寫的。說實話,案例多了,整個行文方式我有點看不下
去。
《騎鯨之旅》
有1、2兩冊,分別是0-2歲,2-3歲的親子共讀經驗,有一些繪本書單和
閱讀方法的推薦,重點是,作者粲然的文筆極好,一個文藝媽媽。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作者是臺灣媽媽,她的英文教育書也很知名。這本書裡有一些書單,還
有如何給孩子念書,選書,讓孩子愛上書的指導,文藝性沒有《騎鯨之
旅》那麼強,但也很有用。
《1-3歲寶寶生長發育監測全書》
這是一個系列,我買的是「1-3歲」,也有「0-1歲」分冊。列舉了每個
月齡階段的孩子體格、智能和心理髮育指標,給出了一些大運動、精細
運動、社交和語言能力的訓練方案。略顯機械,但提前看一看,對下一
階段的特點可以心中有數,尤其是對不方便看兒保醫生的家庭,會有一
些幫助。但是要注意不要當數據的奴隸,每個孩子的發育都是不同
的,也許這個能力發展快一些,那個能力慢一些,父母都無需焦慮。
《最新寶寶成長百科》
這也是法國的育兒書,但裡面談到育兒的部分並不多,更大的作用是一
本成長記錄冊,可以每個月記錄孩子長了幾顆牙,學了什麼新技能,有
什麼新鮮事,遇到了什麼問題。
《法國媽媽育兒經》
一個美國記者旅居法國寫的書,完美體現了美國人民對法國文化單戀一
樣的感情。書裡面把美式育兒方法批得一塌糊塗,比如讓孩子享有極大
自由,母親的犧牲精神和焦慮,長時間母乳餵養。她認為這樣直接
的後果就是導致美國人的孩子不守規矩,教養比歐洲的孩子差。在中國
仍然推崇美式育兒理論的時候,看看這一類書也蠻有意思。裡面一點
實用方法都沒有,純消遣閱讀。
《法國媽媽育兒經精華實踐版》
雖然知道內容會比較坑爹,還是買了。講了100條法國媽媽對待孩子的小
貼士,每條一頁,很短,包括睡眠,進餐,教育,夫妻關係等,附錄有
巴黎公立託兒所的每周食譜——這是我買這本書的最大目的。看完「法
國媽媽」系列,我對巴黎的公立日託機構太羨慕啦,作者的孩子是9個月
大開始入託,已經算大寶寶了。中國家庭的很多問題,比如隔代養
育,家庭矛盾,女性的全職壓力,其根本都在於日託機構的服務無法跟
上需求。也是消遣閱讀,如果抱著學技能的願望,買「法國媽媽」系列
都會失望的。
——致孩子
關注方法:1,掃描下面二維碼可輕鬆關注;2,長按下圖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輕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