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活力「管」出秩序「服」出便利
鐵嶺公安開展系列優商安商護商行動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 通訊員 王敏
「外地小孩上學太難了,廠子有一對夫妻員工為了孩子要回原籍!」
一家機械廠負責人的話,讓走訪該企業的遼寧省鐵嶺開原市公安局工業區派出所社區隊長劉榮輝上了心。經過溝通協調,劉榮輝幫助孩子就地入了學,也為企業留住了人才。
鐵嶺公安服務企業走深、走實、走心,通過一系列優商安商護商活動,真正「放」出活力和動力,「管」出公平和秩序,「服」出便利和品質。
提升優化營商環境溫度
每天早上八點,鐵嶺市公安局銅鐘分局戶籍民警蘇琪婷開始坐在窗口電腦前開始忙碌。上戶口的、轉戶的、落戶的、註銷的……蘇琪婷不厭其煩地解答,竭力讓辦事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一位辦理抵押貸款的企業老闆急需落戶手續,蘇琪婷開啟「綠色通道」,為他辦理了居住證,完善了戶口信息。
這樣快速便捷的辦事窗口,得益於鐵嶺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的好措施。
「自2018年以來,鐵嶺公安機關推出86項「最多跑一次」、11項「一次不用跑」、12項解決群眾「辦事難」和4項解決企業「辦事難」等舉措。鐵嶺市公安局法治化營商辦副主任趙雲峰介紹,尤其是在2018年各項便民利企措施基礎上,又推出10個方面112項便民利企新舉措,即「四減」「四辦」「兩取消」。「四減」即:減事權、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四辦」即:網上辦、一窗辦、容缺辦、預約辦;「兩取消」即:降低或減免涉公安類審批服務收費、取消落戶限制。
為打造有溫度的警隊,鐵嶺公安機關以調兵山公安局為試點,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鐵嶺縣工業園區為試點,建立「營商驛站」,對企服務事項進一步延伸。
做好優化營商環境保障
服務振興發展,需要制度保障。鐵嶺市公安局以開展教育整頓為契機,努力實現服務受理零推諉、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結果零投訴,解決體制屏障,剷除人為路障,斬斷利益鏈、潛規則,杜絕「衙門習氣」。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鐵嶺市公安局交管局推出42項「一證辦、網上辦、一窗辦、異地辦、就近辦」的「放管服」改革新舉措。
在實踐中,交管局局長孫連生帶領班子成員走訪復工復產企業173家,為市公共汽車公司133臺公交車啟用檢車「綠色通道」,為企業解決實際難題239件,徵求意見建議65條,為企業施劃停車位450個,為物流、快遞等25家企業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訓課35場。
一位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企業只是在車管所網上進行了預約登記試一試,哪成想,工作人員真的上門服務了!太感謝啦!」
施展優化營商環境舞臺
服務最優發展環境建設離不開施展才能的舞臺,鐵嶺公安機關勇挑重擔,放大格局、放開手腳。
按照「依法管理、市場運營、規範有序、群眾受益」的工作原則,鐵嶺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開展電動車上牌工作和創建電動車智能化管理平臺,依託市局指揮中心大數據平臺,將「電動車智能化管理平臺」納入公安信息系統,有效防範電動車被盜案件的發生。
鐵嶺市公安局社區支隊、出入境管理局、行政審批科等單位在電視臺開展「興企為民服務直通車」大講堂,對市民代表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定期選派各單位領導,走進《行風熱線》直播間,為市民解讀鐵嶺市局推出的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服務舉措,解答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
鐵嶺市公安局交管局結合點多線長的工作實際,狠抓崗臺建設,把工作基點定位在「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滿意就在身邊」上。
前不久,浙商俞先生因手提包遺落在計程車上向昌圖縣交警大隊求助。在交警幫助下,手提包很快物歸原主。
「這件事讓我感受到昌圖民警的責任和擔當。」俞先生動容地說。
健全優化營商法治環境
鐵嶺公安通過建章立制,市局營商辦牽頭,全警統一思想、轉換理念、轉變作風。
在不斷加強隊伍執法規範化建設中,鐵嶺公安機關抓病根、下猛藥,使工作不力者「丟面子」,不為者「挪位子」,亂為者「挨板子」,從思想到行動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鏈條。
在此背景下,鐵嶺公安機關破獲一系列重案、大案、要案、命案;小案亦不放鬆,偵破一系列入室盜竊案、非法採礦案、盜竊電動車案;在全市出租房屋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中,嚴打藏匿在出租房屋內的電信詐騙、非法傳銷等違法犯罪,為企業和群眾營造出平安穩定的治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