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閃閃的紅星》是一部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這部影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劉江等人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在那個新電影稀缺的年代,剛一上映就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當然,這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拍攝得的確也很優秀。電影根據著名軍旅作家李心田創作的同名小說《閃閃的紅星》,由陸柱國、王願堅、王汝俊、曹欣、陳亞丁和原作者李心田等人共同改編。從導演到演員到電影插曲作詞作曲到演唱者,八一電影製片廠也都作了精心挑選。
導演選的是拍攝過《苦菜花》的李昂和拍攝過《回民支隊》《農奴》等優秀獻禮片的李俊,攝影選的是「樣板戲」的當紅攝影張冬涼,副攝影則是拍攝過《海鷹》《槐樹莊》等影片的年輕攝影師蔡繼謂。
小主人公潘冬子是在100多個孩子候選人中選出的時年9歲的祝新運,冬子爹潘行義選的曾拍攝過《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風鬥古城》和《英雄坦克手》的趙汝平,潘冬子的童年玩伴椿伢子選的是劉繼忠,後來嘗過《黃河少年》《阿夏河的秘密》《烽火少年》《解放石家莊》等,冬子媽是演過《衝破黎明前的黑暗》《五更寒》等電影的李雪紅,大土豪胡漢三的扮演者選的則是著名反派演員劉江了。
小主人公潘冬子自然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最深,但劉江則把個地主惡霸、返鄉團頭子、兇惡的大土豪胡漢三給演活了,他的一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那場景讓人至今想起還感到害怕。
電影的插曲也非常好聽。「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這首《紅星照我去戰鬥》,唱紅了大江南北,也唱紅了李雙江。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這首《映山紅》則是由著名歌唱家鄧玉華演唱的。還有那首兒童合唱「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的《紅星歌》。這幾首插曲的曲作者是著名音樂家傅庚辰,詞作者則分別是王汝俊、陸柱國及鄔大為、魏寶貴。
李心田在1961年就開始創作這部《閃閃的紅星》,那時他剛剛在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兩個小八路》,到1964年才完成,但直到1971年才出版。小說原名為《戰鬥的童年》,後來才改成《閃閃的五紅星》,最後才改為《閃閃的紅星》。
有很多人都以為《閃閃的紅星》是描寫江西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的故事。據李心田老師講,這其實描寫是鄂豫皖大別山革命根據地麻城的故事。
潘冬子的原型是誰呢?李心田老師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我小說裡潘冬子的原型是鮑聲蘇,鮑聲蘇系湖北麻城籍開國中將鮑先志將軍的兒子。」
鮑先志將軍1911年3月6日生於湖北省麻城市順河鎮西張店鮑家灣一個貧農家庭,1926年秋,他投身革命,1930年曾當選村蘇維埃主席,當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在紅軍長徵後,國民黨還鄉團將他的妻子販買到了外地,將兒子鮑聲蘇販賣給了地主。鮑聲蘇在地主家中受盡折磨。
解放後,鮑聲蘇找到了父親鮑先志,1961年,他父親把他送到南京軍區舉辦的部隊文化速成中學學習。當時,李心田這所中學的教員。鮑聲蘇課餘經常與李心田老師聊天。
在聊天中,鮑聲蘇向李心田講述自己童年的故事,講地主和還鄉團的狠毒,講家鄉滿山映山紅花開時的美麗,講對紅軍回鄉的企盼。李心田為之深受感動,這些故事成為他後來創作《閃閃的紅星》的素材。
在我們聽到《紅星照我去戰鬥》和《映山紅》的歌曲時,還時常會浮現起潘冬子那稚氣而堅強勇敢的形象,以及那滿山的紅杜鵑花開的美麗,還有那激動人心的閃閃紅星。
當然了,現在人們有時說一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又怎能不讓人回想起那兇惡的胡漢三呢?但這也好像只限於年過半百的人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