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我國信息消費快速發展,已成為當前創新最活躍、增長最迅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領域之一,對拉動內需、促進就業和引領產業升級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促進信息消費升級、持續釋放發展活力和內需潛力,本文從消費主體、產品和服務供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載體和政策環境五大方面著手,研究「十四五」時期地方政府促進信息消費的主要路徑。
關鍵詞:信息消費、網際網路原住民消費群體、新型信息消費產品、新型信息消費服務、新基建
一、信息消費概況
(一)什麼是信息消費?
信息消費指的是以信息產品、信息服務和基於信息技術的新型業態為內容和模式的消費活動,既包括純信息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也包括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的工農商產品和服務的消費。主要體現在四大重點領域,即新型信息產品消費、生活類信息消費、公共服務類信息消費、行業類信息消費。
新型信息產品消費是重點發展面向消費升級的中高端移動通信終端、可穿戴設備、數字家庭產品等新型信息產品,以及虛擬實境、增強現實、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前沿信息產品;生活類信息消費是重點發展面向社區生活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面向文化娛樂的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面向便捷出行的交通旅遊服務;公共服務類信息消費是重點發展面向居家護理的智慧健康服務、面向便捷就醫的在線醫療服務、面向學習培訓的在線教育服務、面向利企便民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行業類信息消費是重點發展面向垂直領域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面向信息消費全過程的網絡支付、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等支撐服務,面向信息技術應用的綜合系統集成服務。
(二)我國信息消費發展概述
1、信息消費規模持續攀升
「十三五」期間,我國信息消費規模持續增長。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更快的速度全面融入消費的各個領域,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速,培育出諸多信息消費新產品、新模式和新業態,推動信息消費需求加速釋放。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將達到6萬億,消費群體持續擴大、信息產品邊界不斷拓展、信息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圖1 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及增速
2、信息消費政策環境不斷出臺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信息消費發展,2017年8月,國務院發布《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信息消費的重點領域和主要方向,為我國信息消費擴大升級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有力的政策支撐。近年來,隨著推進信息消費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的持續落地,我國信息消費呈現升級擴圍趨勢,逐漸滲透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表1 我國信息消費相關政策
(三)我國信息消費存在的問題
一是城鄉信息消費結構失衡,農村尚處於信息消費市場的「邊緣地帶」,尚未形成「網際網路+產業」的消費市場,文化程度、信息素養和收入水平制約了農村居民獲取、鑑別、應用信息的能力。二是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能輻射的消費群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沒有滿足老年人群體的信息消費需求和消費意願。三是信息消費所依託的5G、高速寬帶、信息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對信息消費市場的供給和需求均產生制約,阻礙了信息消費市場的多邊繁榮。
二、「十四五」時期促進信息消費的主要路徑
(一)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提升信息消費內需潛力
1、滿足網際網路原住民消費群體多元化信息消費需求
「十四五」時期,00後、90後、80後網際網路原住民信息消費群體將不斷壯大,成為網絡零售消費的中堅力量,「拇指消費」成為主流,興趣優先、注重體驗、懶人經濟等多元信息消費特徵,將帶動信息消費向個性化、品質化方向升級,深刻影響著網際網路消費的未來走向。一是拓展定製化、個性化的視頻、音樂、遊戲、教育等信息消費產品,滿足00後個性化信息消費需求。二是積極推進數字家庭產品、可穿戴設備、VR/AR等智能化信息消費產品,滿足90後年輕消費群體興趣優先、注重體驗等多元化新消費特徵。三是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消費型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等高性能、高品質信息消費產品,滿足80後消費群體的需求。
2、滿足老年群體特定信息消費需求
「十四五」時期,老年群體規模將逐漸擴大,直接帶動「銀髮」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加強多樣化養老產品和服務供給,找準新的消費增長點以激活新產業的發展。一是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推動手機、耳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適老化改造,滿足老年人口的特定消費需求。二是進一步完善老年旅遊、養生、文娛類信息服務供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有效性,釋放老年群體信息消費潛力。
3、挖掘農村消費群體信息消費潛力
近年來,隨著農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已由生存溫飽型向享受發展型轉變,信息消費正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一是推進「網際網路+農業」蓬勃發展,發展創意農業、觀光農業、認養農業、都市農業、分享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拓展農業發展的新空間,提升農業生產信息消費需求。二是拓展農村生活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推廣面向農村市場的經濟適用智慧型手機、數位電視等信息終端設備,引導優質信息商品和服務向農村延伸。三是建立健全覆蓋縣、鄉、村的三級農村農業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利用APP、微信、網站、熱線等網際網路信息平臺,為農民提供農技支持、政策獲取、農業氣象等公益服務,醫療掛號、水電繳費、取款等便民服務,以及購買消費品、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等電子商務服務,滿足農村生活信息消費需求。
(二)豐富新型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質升級
圖2 新型信息消費產品和服務
1、豐富新型信息消費產品供給
推廣擴大5G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VR/AR產品、4K/8K超高畫質電視整機及顯示器、L2-L3級智能網聯商用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網關、可攜式健康監測設備等新型信息產品研發、生產與供給,豐富新型信息消費產品供給,保障公眾消費需求。
2、豐富新型信息消費服務供給
生活類信息消費服務。一是社區生活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促進傳統線下業態數位化改造和轉型升級。探索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二是文化娛樂的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拓展數字影音、動漫遊戲、網絡文學等數字文化內容。以短視頻、直播、挑戰賽、話題、貼紙等形式,打造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發展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手機電視、有線電視網寬帶服務等融合性業務;三是便捷出行的交通旅遊服務,提供網絡約租車、民宿短租、旅遊線路定製服務。
公共服務類信息消費服務。一是在線教育方面,建設課程教學與應用服務有機結合的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和資源庫。建設在線開放教育資源平臺,大力研發移動教育應用軟體,支持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直播課堂、在線輔導、在線作業批閱等線上線下融合的學習新模式,培育社會化的在線教育服務市場。二是在線醫療方面,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院,提供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大力推進分時段預約診療、網際網路診療、電子處方流轉、藥品網絡銷售等服務,推動在線健康諮詢、居家健康服務、個性化健康管理等應用。
行業類信息消費服務。發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社區電商、垂直移動電商及新技術驅動的新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依託網際網路的網約車、即時遞送、住宿共享、共享物流等新業態。培育打造5G+智慧廣電。創新無接觸式消費模式,發展探索發展推廣電子合同、電子文件等無紙化在線應用。
(三)加快布局新基建,為信息消費賦能
1、加快布局以5G網絡為引領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
優先在核心商圈、重點產業園區、重要交通樞紐、主要應用場景等地區,加大5G網絡、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能夠推動與產業組織、市場形態深度融合,推動傳統產品、設備、流程、服務更加數位化、網絡化,消費更加便捷高效。
圖3 生產、銷售、消費的數位化、智能化、協同化
2、加快布局以人工智慧為引領的新技術基礎設施
數字經濟時代,人工智慧是經濟加速發展的新引擎,也是消費升級的新動能。隨著智慧家居、智能駕駛、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智慧教育等消費服務逐漸落地,人工智慧應用將推動城市品質生活服務消費實現快速增長。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可穿戴設備、移動智能終端、超高清及高新視頻終端、智能教學助手、智能學伴、醫療電子、醫療機器人等智能化產品,將激發消費升級活力。
圖4 人工智慧新技術基礎設施
3、加快布局以數據中心為引領的算力基礎設施
在數字經濟時代,各項生產生活產生大量的數據,作為數據樞紐和應用載體,數據中心是承載數字計算力、各行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保障設施,是發展數位化產業鏈的關鍵一環。數據中心不僅可以服務於網際網路,而且可以服務於傳統行業數位化轉型,能夠有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數據中心在線上辦公、即時通信、電子商務、網絡直播、網路遊戲等垂直行業以及金融活動、消費者支付等金融活動,都為智慧城市建設、消費升級、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四)布局產業載體,推動信息消費產業化
打造信息消費體驗中心、體驗店等線下信息消費載體。結合數字文化主題,培育信息消費場景,建設超高清(4K/8K)視頻、5G智能終端、VR設備、AR遊戲、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車載、智能家居消費體驗中心、體驗店,展示「網際網路+」在生活服務、交通出行、智慧安防、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城市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和服務。結合信息惠民主題,開展信息消費社區行活動,結合線下商業體和便利店,為社區居民體驗新技術新模式的產品與服務提供便利,打通信息消費的「最後一公裡」。
布局電商產業園、機器人小鎮、VR小鎮等產業發展載體。建設電商產業園,以電子商務為主線,重點構建以B2B、B2C為核心的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平臺,引進電子商務、信息軟體、設計研發、倉儲物流等一系列圍繞電商產業發展的企業。創新打造機器人小鎮,以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為主,集機器人研發、生產製造、系統集成、終端應用、展示展覽、會議論壇、休閒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機器人小鎮。建設VR小鎮,以VR產業為主線,打造包括VR教育、研發、體驗、娛樂、衍生品開發等數字創意全產業鏈。
(五)優化信息消費發展環境,構建底層支撐
市場監管方面,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激發信息消費潛力和活力。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動流通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
網絡安全方面,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為促進信息消費健康發展,需要構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消費環境,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完善消費者信息的法律保護制度。
在信用建設方面,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守信聯合激勵與失信聯合懲戒,營造公開透明、公平誠信的信息消費環境。
賽智時代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信息消費持續快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形態將成為主流的信息消費方式。消費主體不斷增加、產品和服務供給不斷完善、5G、人工智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將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實現融合創新,產業載體和政策環境提供發展支撐,信息消費將邁向全領域、全場景、全渠道發展的深度拓展期,加速釋放人民群眾高質量消費需求,信息消費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大成長潛力,成為促進消費回補、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新引擎。
註:本文摘自賽智時代新消費課題組馮姣姣、周君、馮詩楠完成的研究報告,詳細內容請點擊飲鹿網產業報告欄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