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後的1895年,世界上第一所廚師學校——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 Culinary Arts Institute)在法國巴黎成立,主授法式料理和甜品,其創始人是《藍帶廚師雜誌》的出版商兼記者瑪莎·迪斯特(Marthe Distel)。學校在一場法國廚藝秀後名聲大噪,吸引了許多久負盛名的頂級廚師前來教學,懷著法式料理夢的眾多學員也紛紛慕名而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美國廚師兼電視節目主持人朱莉亞·查爾德(Julia Child),她在1950年曾是該廚藝學院的學生。
藍帶廚藝學院發展至今已擁有120年的歷史,並且在全球五大洲20多個國家擁有50多所分校,成立於1933年的倫敦藍帶(Le Cordon Bleu London)便是其中一家。
自2007年開始面向中國招生以來,倫敦藍帶學校就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前來學習法式廚藝。根據倫敦藍帶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在其學院就讀的中國學生從2013年僅有的25人增加到2015年的76人,中國成為了四大主要學員來源國之一。
11月中旬,我來到了這所位於大羅素街(Great Russell Street)的倫敦藍帶廚藝學院,來感受在倫敦藍帶學廚藝是怎樣的體驗。
第一次來到倫敦藍帶廚藝學院是在午後三點,這裡距離大英博物館只有200多米的距離,緊鄰地鐵站,咖啡店眾多,屬於繁華的城中心。然而即使身處鬧市中,倫敦藍帶也如煩囂中一處靜謐空間。學院的入口正對著布盧姆茨伯裡廣場花園(Bloomsbury Square Gardens),旁邊是學校附屬的藍帶咖啡廳,走在這周邊,到處都可以感受到悠閒的氣息。
學院的主樓是一幢英式傳統的大理石砌四層建築,走進一層的接待廳,首先感受到的是設施的「現代化」。通往二樓前,學員都要通過一個指紋識別系統,前往不同教室。接待廳旁直通藍帶咖啡廳,我與藍帶市場部負責人夏洛特(Charlotte)的見面就在這裡。
據夏洛特介紹,倫敦藍帶學院共設置了五類文憑課程,除了傳統的法式料理文憑(Diploma de Cuisine)、甜點文憑(Diploma de Patisserie),以及集甜點與料理文憑於一體的廚藝大文憑(Grand Diploma)外,還開設了兩種管理類的文憑課程,即廚藝管理文憑(Diploma in Culinary Management)和葡萄酒、美食及管理文憑(Diploma in Wine, Gastronomy and Management)。
管理類的文憑課程為期3到6個月,而料理和甜點類文憑課程一般為期9個月,但也有為期6個月的課程,「它們與9個月的文憑課程內容上沒有差異,只是時間更短,上課的密度和強度就更高了。」夏洛特說。除此之外,倫敦藍帶也會提供短期廚藝課程供人們來體驗,每位上完短期課程的人都可以獲得倫敦藍帶的體驗證書。
每一個新進入料理或甜點類文憑課程的人,都會首先得到一件專屬於藍帶學院的廚師服,一套完整的刀具以及兩本廚藝書,一本是基礎入門,講述最基本的烹飪知識,另一本就是藍帶食譜,所有關於法國料理的經典便在其中。課程會被分為低中高三個級別,各為期3個月,學員需要依次通過每一級的學習才能逐步晉級。每一層次都包含著理論課、演示課和實踐課。
以甜品文憑課程為例,理論課與傳統學生坐在教室裡聽課相似,但他們需要學習的是甜品理論,例如初級班學員就會學到麵粉的種類、糖的分類、巧克力的歷史等;演示課和實踐課通常是緊密聯繫的,如大師傅在演示課上會完整地展示做一個特定甜品的流程,在實踐課上的學員就要重複去做這個演示過的甜品。
倫敦藍帶學院包括了兩個演示教室、4個大型廚房,甜品廚房和料理廚房各佔兩個,分布在不同的樓層之中,除此之外就是理論課教室和圖書館了。
在夏洛特帶我參觀教學區時,很多學員還在上課。透過玻璃,我可以清晰地看到演示教室中的格局。這個教室其實與傳統教室相似,都是學員坐在臺下觀看和聽說,但講臺就變成了一個寬敞的開放式廚房,大師傅站在演示臺前細心地展示每一個製作步驟,講臺中央的天花板上有一塊大鏡子,清晰的反映著大師傅在臺面的操作;而更炫酷的是,講臺的兩邊還有兩個LED屏幕,特寫著大師傅的手部操作,以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被看見。
上完兩個小時的演示課程,學員便會轉移到廚房裡親自做一次。在廚房教室中央,放著一個超級長桌,學院們圍在桌邊製作剛學過的甜品。這時大師傅會四周巡視,及時提供指導和建議。所有的甜品都要在兩小時內完成,然後由大師傅進行評分,評判的標準包括了衛生狀況、操作安排、工作量以及蛋糕本身的味道和賣相等各個方面。
藍帶學員的畢業考核同樣分為了筆試和實踐,筆試測試他們的理論知識,而畢業實踐則被視為「重頭戲」了。每位高級甜品班的學員在期末都要自己設計出一個甜品,在茶話會上給大家品嘗。
這個茶話會會在一個晴朗的午後舉行,所有學員的親朋好友以及大師傅們都會出席,這是他們展示各自成就最重要的時刻。高級的法式料理班則會以 「自助餐宴會」的形式進行。在自助餐舉行的前三天,高級料理班的學員需要合力烹飪出30道不同的法式料理,共同打造豐富的法式大餐。
經過這樣每周15個小時課程,為期9個月由低到高級的實踐訓練,直到順利完成畢業試以後,學員們便可正式獲得藍帶頒發的文憑證書。進入倫敦藍帶沒有任何年齡的限制,也沒有高等學歷的要求,更沒有經驗的需要,只要認真完成了9個月的課程以後,基本也能順利畢業。
「我們從來不會強迫學員去學習,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應該對法式食物充滿熱情和追求,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要求。」夏洛特說。
藍帶廚藝學院常被譽為廚師界的搖籃,獲得一紙藍帶文憑也將為學員們將來在廚師界的打拼增色不少,但要真正成為出色的大廚,那就還得看各自「修行」了。
黃芷婷,來自香港的她於2014年獲得了倫敦藍帶的甜品文憑。現在在倫敦藍帶旗下的咖啡廳做甜品師。咖啡廳裡所有甜品的設計和製作都由她來負責。
對話倫敦藍帶畢業生黃芷婷
華聞周刊:為什麼選擇倫敦藍帶甜品專業?
黃芷婷:成為甜品師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因為我相信甜品能帶給人快樂和滿足的感覺。而藍帶一直是我的首選,因為我在8歲的時候就已經聽過它的實力和名氣了,這讓我非常嚮往。我在香港大學畢業以後也曾經做過公關和廣告類的工作,但我一直沒有忘記我的夢想,我用了五年時間來賺錢,到我27歲的時候,我辭職到藍帶學習。我原先計劃的是到日本藍帶或者法國藍帶,但因為去這兩個國家都需要通過語言關,而英語對我是相對容易的,因為我就來了倫敦藍帶,後來我覺得,我選對了。
華聞周刊:你認為在倫敦藍帶學習的一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黃芷婷:我在倫敦藍帶學習了很多,它讓我由一個毫無經驗的單純喜歡做甜品的人變成了一個專業的甜品師。但如果說最大的收穫,我認為是它教會了我如何去進行組織和安排,這在製作甜品中異常重要。有效的組織可以提高效率和節省很多的時間,畢竟用5個小時去完成一個蛋糕和用1個小時是有差別的,這就是組織和安排的力量。
華聞周刊:你怎樣得到了目前甜品師的工作?
黃芷婷:我2014年在倫敦藍帶畢業並取得甜品證書。我當時想直接在倫敦找工作,因此我問了我們主廚Julie一些意見。那時候倫敦藍帶正好有一個主廚助理的位置,她就推薦我去了,她對我的幫助挺多的。
華聞周刊:你認為工作中最讓你有成就感的是什麼?
黃芷婷:其實每天我都要求自己去和咖啡廳的員工交談,去確認他們是否是快樂的,還有客人是否是滿意的。
有一天我又如常去巡查,他們說,有一位來自美國的女士來到了咖啡廳並點了一份檸檬蛋糕。她品嘗過後,簡直不能相信它如此的美味,於是買了更多甜品說要帶回去與美國的家人分享。我非常驚喜,雖然我沒有去到美國,但我的蛋糕卻可以到達。客人對我的甜品的喜愛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摘自英國《華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