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設計
結合患者的要求,根據患者面部輪廓及鼻形的高低、寬窄進行術前設計。畫出鼻背部垂直正中線,標記鼻根及鼻背上半部脂肪填充範圍及高度:上界達兩內眥連線和眉內側點連線之間中點上1/3處,下界達鼻骨與鼻軟骨交界點。寬度不超過1.0cm。選取腹部或大腿作為脂肪供區,對稱標記吸脂範圍。
脂肪顆粒的獲取及純化
配製0.04%利多卡因低濃度腫脹液(0.9%生理鹽水500.0ml+2%利多卡因10.0ml+5.0%碳酸氫鈉5.0ml+0.1%腎上腺素0.5ml);消毒、鋪無菌後,局部浸潤麻醉脂肪供區吸脂切口;以11號尖刀反挑式切開局部皮膚,切口長0.3~0.5cm;注水針連接注水泵,根據吸脂面積,緩慢均勻地由深至淺多層次扇形注入吸脂腫脹液,至表麵皮膚呈蒼白色橘皮樣外觀;以負壓吸脂機連接2.5~3.0mm吸脂針,由深至淺多層次扇形抽吸脂肪顆粒至無菌收集瓶內;用無菌生理鹽水洗去脂肪顆粒中紅色血性液體,靜置沉澱,最後去除下層的液體成分和上層的液化脂肪;將沉澱後的脂肪顆粒平鋪於吸水性良好的無菌幹布上,吸水濃縮;裝入1.0ml螺旋注射器,連接直徑為1.2mm的注射針備用,濃縮的備用脂肪一般為10.0ml。
脂肪顆粒的注射移植
注射前15min,以2%利多卡因1.0ml+1∶20萬腎上腺素局部浸潤麻醉鼻部術區;術者以直徑1.2mm注射針,於兩內眥連線和眉內側點連線之間中點上1/3處進針,刺入皮下至骨膜上;依照術前設計範圍沿鼻中線少量、多點、多層次、緩慢均勻注射,邊退邊注射,回抽查看有無回血,注射量為1.5~4.0ml,至皮膚局部張力較高難以繼續注射時停止注射;注射完畢後,以雙手拇指、示指按摩塑形,使鼻根高度與鼻背、鼻頭銜接自然,中線雙側對稱,局部光滑平整無凹陷或凸起;反覆、多角度觀察至形態滿意,以紗布輕微壓迫穿刺處5min止血,並外塗紅黴素眼膏;術後無須使用抗生素,無須自行按摩。
近年來,隨著脂肪及脂肪幹細胞移植研究的不斷深入,自體脂肪顆粒被廣泛應用於填充面部凹陷及隆乳、豐臀等美容手術。作為鼻部注射填充物,自體脂肪顆粒避免了其他填充材料的缺點,其優勢在於:
微創,鼻部無需切口,脂肪供區切口小而隱蔽,瘢痕不明顯。
⑵自體組織無排斥反應。
⑶效果永久。
⑷併發症少而輕微。
⑸充盈外形較好,形態質感與周圍組織一致,鼻背部不會出現假體光影。
⑹來源豐富,取材容易。
⑺應用自體脂肪組織,患者心理容易接受,無後顧之憂。同時手術費用相對經濟。
⑻對輕、中度內眥贅皮,可有部分改善。
⑼自體脂肪顆粒能使填充後的真皮內膠原含量增加,真皮增厚,皮膚紋理、毛孔大小、皮膚柔軟度、皮膚顏色及瘢痕質地都可得到改善。
本組有患者在術後6~12個月發現自體脂肪吸收明顯而行2次填充。自體脂肪組織移植存在30%~70%的吸收率,出現這種情況時需要2次以上的注射。在脂肪移植手術中, 確保脂肪組織的遠期成活率成為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
我們的體會是:
⑴儘可能利用深層脂肪。
⑵低負壓抽吸。
⑶經過生理鹽水洗滌,靜置沉澱,無菌治療巾吸水濃縮,可以去除雜質且不會破壞脂肪細胞的完整性,提高了脂肪細胞純度。
⑷1.0ml螺旋注射器連接直徑1.2mm注射針緩慢均勻地注射。
⑸多點、多層次注射。注射時,分別注入皮下層及肌肉層,從而使脂肪顆粒多層次地均勻分布,有利於移植脂肪與受區最大程度地接觸,而且可以提高成活率,尤其是肌肉內移植的脂肪顆粒,因肌肉層血供豐富,可使移植後的脂肪成活率大為提高。
⑹超量注射。
值得注意的是,鼻骨與鼻軟骨交界點以下至鼻尖處不宜注射脂肪顆粒,因此段鼻背軟組織較厚,若注射填充脂肪可加重鼻頭肥厚外觀,甚至會導致因局部張力過高而造成血供不足,造成鼻頭皮膚壞死等嚴重併發症。鼻部局部浸潤麻醉藥可在注射前15min注射,留有一定的作用時間並且使術區腫脹消退,可將局部麻醉藥濃度增至2%,但注射量不宜過多,以免影響術者對鼻部形態及注射量的判斷。為保證鼻部形態過度自然,雙側對稱,注射時一定要沿鼻中線多點少量注射。術後即刻按摩可以改善局部的輕微不平滑,這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手術步驟。
本術式適用於鼻根及鼻背上半部低平而鼻頭較高且較自然而要求隆鼻的患者,對駝峰鼻及輕中度鞍鼻,亦有改善,但不適用於鼻部整體形態較低的患者。應用自體脂肪顆粒注射填充隆鼻術,可以達到個性化設計,具有效果自然永久,無排斥反應,併發症輕微和微創等優點。脂肪注射量相對較少,局部間隙較固定,未見明顯鼻背部注射後臃腫表現,是一種較好的改善鼻根及鼻背上半部低平的隆鼻方式。如何提高脂肪成活率及進行更大規模的對比隨訪和滿意度調查,是我們未來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