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中華整形大典醫美公益科普平臺
更簡單讀懂
文| 中華整形大典總第1829篇
章| 閱讀本文需要佔用您1分鐘時間
導語:目的:探討自體軟骨、真皮聯合矽膠假體隆鼻術臨床效果。方法:取適當的耳甲腔軟骨、自體真皮、瘢痕皮、無細胞同種真皮,附在L型矽膠假體鼻尖部,置入鼻背筋膜下進行隆鼻。結果:本組29例隨訪3個月~4年,未發生假體下滑、移位、脫出,效果滿意。結論:應用耳軟骨、自體真皮、瘢痕皮、無細胞同種真皮可加強鼻尖部自體組織厚度,聯合矽膠假體隆鼻術可避免假體下滑、移位和外露等併發症的發生。
在固體矽膠假體隆鼻實踐中,取自體耳甲軟骨、自體真皮、自體瘢痕皮、無細胞同種真皮等組織襯墊在鼻尖皮膚與假體之間,增加鼻尖皮下軟組織的厚度,防止假體下移外露,取得滿意效果,報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2年3月至2006年2月來我院就診的29例因鼻梁短、鼻尖上翹、鼻孔過於暴露的女性患者,實施在鼻尖皮下與固體矽膠假體間植入生物材料以加強鼻尖的手術。年齡19~43歲,平均28歲。其中21例移植自體耳甲軟骨,5例移植自體真皮,2例移植自體瘢痕皮,1例應用無細胞同種真皮。14例為隆鼻後修復術,其餘病例為初次手術。
1.2 手術方法。
1.2.1術前準備:
常規體檢,術前充分理解患者的意圖和要求,對不切實際的想法予以解釋。清潔鼻腔,標記鼻中線,觀察五官對稱性及個性特點,正側雙斜及鼻底位拍照。囑患者平臥位,雙側鼻孔內及面部碘伏消毒,鋪無菌巾。
1.2.2麻醉方法:
2%利多卡因5ml加人腎上腺素5~8滴,鼻部術區皮下浸潤麻醉,用藥量約3ml;耳部術區前後皮下局部浸潤麻醉,用藥量約2ml;自體真皮及瘢痕皮的切取亦用局部下浸潤麻醉。
1.2.3假體雕刻:
根據患者五官特點,鼻子形態,結合患者主觀願望要求,將所選擇的假體適當雕刻,鼻假體短臂即鼻小柱處修成左右2~3mm寬,前後3~4mm寬的柱狀,長短臂彎角即鼻尖處呈冒狀(傘狀)。
1.2.4自體組織切取與成形:
①耳軟骨切取:
一般在患者右耳廓取材。在耳甲腔對應的耳後及耳前皮下注射上述配置的局部麻醉藥約1~2ml,在耳後耳顱溝上10mm處做15mm長的皮膚縱切口,在軟骨膜表面稍作分離,以切口為縱軸,切取(10~13)mm X(8~10)mm橢圓形耳甲軟骨一塊,凸面帶軟骨膜,切口用5-0絲線直接間斷縫合,加壓包紮;
②自體真皮切取:
根據需要,在下腹部取皮,僅用於鼻尖取3cmX1cm,用於鼻尖及鼻背取10cmX(2~3)cm,局部浸潤麻醉後先取出切口內表皮,然後將切口內皮膚及皮下脂肪同時取下,修剪成全厚皮,切口直接分層間斷縫合,將真皮貼附在假體背部或僅假體鼻尖處凸面,用6-0可吸收線縫合固定到假體上,真皮可以根據需要疊加2~3層;
③瘢痕皮切取:在身體柔軟瘢痕處麻醉後,先去除瘢痕皮表皮,根據情況切除全部或部分瘢痕,局部修整美容縫合,將瘢痕皮根據需要如上製備,本組僅用於鼻尖局部;
④無細胞同種真皮:選用的是韓國韓士生科有限公司生產的無細胞人工真皮,雙層縫合固定於L形矽膠假體鼻尖部,應用1例。
1.2.5切口選擇:
一般選擇於右側鼻前庭內上1/4弧形切口,距鼻孔皮膚外緣內1mm處,切口長約8~10mm,皮膚全層切開;對2例鼻小柱過短者採用雙側鼻前庭聯合鼻小柱飛鳥狀切口,鼻小柱底部切口「V」形延伸到上唇皮膚,以延長鼻小柱長度。
1.2.6隧道分離:
在鼻翼及側鼻軟骨表面用眼科剪小心分離,閉合狀態伸入後慢慢小心撐開,注意雙側對稱性,達鼻骨遠端表面後,小心將鼻背深筋膜甚至骨膜剪開,可聽到骨擦音,換鼻骨膜剝離子,在鼻骨表面沿中線向上推進到黃金點處,此過程亦可聽到骨擦音。換中彎鉗進人隧道,向兩側對稱地輕輕撐開,使腔穴略大於假體寬度,用小彎鉗自切口伸入,將鼻翼軟骨內側角輕輕撐開以容納鼻假體短臂,深度達鼻前脊。壓迫止血5~10分鐘。
1.2.7複合鼻支架植入:
先將導出薄片插人隧道,在隧道內小心將複合鼻支架植入腔穴,拔出導引片,根據需要修剪短臂至適宜長度,插入鼻翼軟骨內側角間,形成鼻小柱,調整位置及高度後,5-0絲線皮膚全層間斷縫合切口。如果鼻翼內側角上端過於分離,可在其上部將兩側軟骨向中間做褥式縫合固定,拾高鼻尖。
中國醫美行業公益科普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