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乃萬病之源,溼氣對人體的傷害緩慢而隱蔽,所以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預防為主,溼氣不會自己消失,放任不管溼邪會一步步侵害人體的健康,起初是引起舌苔厚膩泛黃。
進一步精神狀態差,稍重時,胸悶乏力、脫髮白髮、失眠多夢、咽喉腫痛、大便不成形等;久而久之還會引起哮喘、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等,排除溼氣還是要根據個人體內是溼熱還是溼寒,針對性的調養才能清除。
溼氣重,往往由感受外部溼氣所致,通過毛髮皮膚進入人體,時間長了會造成脾虛胃弱,進一步,溼氣開始造成肺弱,腎虛,同時溼氣開始下侵肝膽,造成肝膽溼熱,當內臟的重要器官被溼氣入侵,就造成了溼氣體質。
現在有很多祛溼簡易的方法,比如蒸桑拿,拔罐,用紅豆薏米粉,艾灸,喝紅糖姜水等,這些沒有針對性只能有少許的作用,起到表面除溼的效果,對於溼氣積累過重的人效果微弱,身體溼氣重症狀在於脾胃,必須充分重視。
溼氣主要產生於夏秋之交,秋季是祛溼的最佳時機,錯過秋季祛溼,積攢了一夏天的溼氣,就會留在身體裡,無法排出,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最終演化為各種頑固性的弊病。
一、祛溼排毒最好在秋季:
天氣快入秋了,秋季除溼是必須要重視的事情,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簡單便捷的方法,針對性的通過食物、運動、按摩等方式幫助身體祛除溼氣,食物祛溼是比較可行且便於長期堅持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儘量的多吃一些具有祛溼作用的蔬菜。
比如山藥、紅豆、綠豆、燕麥、小米、糙米、薏仁、地瓜、胡蘿蔔、蓮藕等,如果感覺溼氣沒那麼嚴重,經常吃這些食材就可以輔助身體調養脾胃,排除溼氣,如果是感覺身體疲勞溼氣重,一定要分清楚屬於哪一種情況,溼熱還是溼寒,不要敷衍了事,一定要認真對待。
二、溼熱吃什麼食物好?
溼熱應該從平時的飲食中進行改善,多吃去除溼氣的食物,排除身體的溼氣,祛溼氣的食物有赤小豆,它可以消除水腫,脹滿,止瀉利小便;綠豆也有解溼熱氣的功效;還有薏仁,蓮子,茯苓,蠶豆,苦瓜等都有清熱祛溼的作用,同時要在日常生活飲食中,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暴飲暴食,少吃肥膩食物,要戒菸戒酒,避免水溼內停。
1.主食上如小麥、大麥、小米、薏苡仁、綠豆、赤小豆、蠶豆等穀類食物其性味大多食性偏涼,可清熱、除溼健脾;如常食綠豆粥、薏仁粥等。
2.蔬菜上多選取一些具有清熱祛溼作用之品,如綠豆芽、油菜、苦瓜、萵苣、絲瓜、芹菜、馬齒莧、小白菜、芹菜、冬瓜等。
3.水果上選擇性質偏寒涼,具有清熱利溼作用之品,如荸薺、哈密瓜、海棠、梨、枇杷、橙子等水果。
皮膚溼熱可以吃一些去溼的食物,赤小豆就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皮膚溼熱,溼疹有很好的調理作用,比如白扁豆它就是補脾胃,化溼熱的,還可以多吃,金銀花,馬鈴薯和黑木耳這些食物,也有很好的調理作用,儘量不要吃一些屬性寒的食物。
三、溼寒吃什麼食物好?
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感覺睏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建議平時多喝點兒紅豆薏米粥,可以去溼的,體內有溼,會先影響脾,因為中醫講,脾為生溼之源頭 去脾胃之溼最好的辦法就是溫振脾陽。
建議食用薏米、白扁豆、赤小豆、芡實、冬瓜等祛溼利尿食材,可以吃比較溫熱或者具有補氣血的食物,例如桂圓,大棗,枸杞,茯苓等藥食同源的食物,少吃涼性食物,特別是冰箱裡的瓜果蔬菜,一定是放置到常溫或加熱後食用。
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暴食暴飲,適量運動,情緒平穩,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避免進食生冷、油膩的食物,注意生活規律,可適量吃一些生薑溫胃發汗,讓體內的溼寒無存身之地,可以用溫開水泡腳,至到身體微微發汗為止,建議少食多餐,適當鍛鍊身體。
四、祛溼排毒的食物:
溼熱和寒溼證型是相反的,一個偏熱、一個偏寒,我們不能清晰的辨別自己的溼氣症狀,記住重要的一點,不管是溼熱溼寒都不要貪吃冰冷食物,經常食用具有祛溼效果的食物,調理腸胃,幫助消化,清腸排毒。
1.山藥: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藥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胃脹時食用山藥,有促進消化的作用,有利於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而將山藥去皮生食,其排毒效果更佳。
2.燕麥:燕麥能滑腸通便,膳食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打汁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3.小米:小米不含麩質,不會刺激腸道壁,是屬於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消化,因此適合搭配排毒餐食用,小米粥很適合排毒,有清熱利尿的功效,營養豐富,也有助於美白。
4.薏仁: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5.綠豆: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生綠豆磨成的豆漿蛋白含量高,食用可保護胃腸黏膜,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綠豆性寒涼,體陽虛、脾胃虛寒者慎食,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6.紅豆: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紅豆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通氣除煩的作用,提前燉煮浸泡,隔天食用能更有效的促進排毒。
7.糙米: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8.地瓜:地瓜所含的纖維質鬆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味道爽口甜美,不傷腸胃,有助於排便,清理消化道,地瓜葉纖維質地柔細,能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地瓜和地瓜葉是潤腸排毒的好食物。
9.蓮藕:蓮藕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快速排出藉此淨化血液,蓮藕冷熱食用皆宜,將蓮藕榨打成汁,直接飲用,也可以小火加溫,加一點糖,趁溫熱時喝。
10.胡蘿蔔:胡蘿蔔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還可以起到祛斑的作用,胡蘿蔔中的植物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起到一個通便潤腸的作用。
11.蘆筍:蘆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
12.白蘿蔔:蘿蔔有很好的利尿效果,所含的纖維素也可促進排便,利於減肥,如果想利用蘿蔔來排毒,則適合生食,建議可打成汁或以涼拌、醃漬的方式來食用。
五、祛溼的三個方法:
1.南瓜糙米飯: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預防便秘。
原料:糙米2杯、南瓜適量。
製作方法:糙米洗淨,清水浸泡1小時,連同浸泡的水放入電飯鍋, 南瓜去皮洗淨、切丁,放入米飯鍋中,加水適量開始煮飯, 待電鍋開關跳起,再燜片刻即可盛出食用。
2.涼拌木耳:黑木耳是腸道的清潔工,它富含的植物膠質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吸附殘留於腸道內的不健康物質。
原料:木耳、胡蘿蔔、香菜、紅辣椒、蔥姜蒜、植物油、生抽、鹽、香醋、糖等適量。
製作方法:黑木耳用冷水泡發後,剪去根蒂,撕成小朵,在鍋中放清水燒開後,入黑木耳燙3分鐘撈出,用冷開水洗去表面粘液,胡蘿蔔去皮切成片,入沸水燙1分鐘撈出,將蔥姜蒜切末,植物油燒熱後澆在上面烹出香味;按照自己口味調好味汁,黑木耳和胡蘿蔔一起放入碗裡,將味汁倒入,撒上香菜末和紅椒圈拌勻即可。
3.常拍腹部排毒祛溼
腹部是人體連接上下半身最為重要的部位,對人們的健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中醫理論中認為,腹部隱藏了7條重要的養生經絡,是人體最容易凝滯溼寒之氣的部位,經常對腹部進行拍打,能很好的促進腹部處的血液循環,並加快腸胃蠕動的速度,從而能使得積存在腸道中的毒素能快速分解並排出體外,這對於調節便秘、排毒是極好的方法。
更多朋友都在閱讀的精選文章
001:炸油條的傳統做法,記住3點竅門,外酥裡暄鼓大泡,放涼也不硬
002: 煮銀耳羹總是不出膠?記住「2竅門1不做」,銀耳出膠快,更粘稠
003:炸藕合,裹澱粉還是麵粉?大廚教我這樣做,香酥脆,涼了也不回軟
004:做萬能涼拌汁,牢記「6個1」配比,拌葷素菜都好吃,味道好極了
01:老母雞怎麼燉才容易爛?分享正確做法,牢記這2招,雞肉脫骨軟爛
02:炒飯這樣做才好吃,米飯鬆散入味,粒粒分明,一碗下肚,超滿足的
03:1碗核桃3個紫薯,不用烤箱,教你做出創新美食,軟嫩Q彈超好吃
04:蒸饅頭和包子,要學會「三次醒發」,不然出鍋後死皮、塌陷口感差
05:發麵慢 只加酵母就錯了 掌握這些小竅門 40分鐘發滿盆
看完記得點讚+分享,(識別下方搶先閱讀最新文章) 點亮『在看』讓更多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