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精品咖啡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在過去的70年裡,咖啡文化在東亞這個小而重要的地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裡誕生了咖啡師冠軍,601美元/磅的Gesha創造了咖啡拍賣價格歷史新高,這裡每天都有關於咖啡專業領域的頭條新聞。
它是如何成為咖啡行業領導者之一的?今天我們回顧一下香港咖啡走過的70年。
By return coffee ,via:King Tang
奧林匹亞Graeco埃及咖啡館是香港最古老的咖啡館。
它由埃及人於1927年創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傳給了他的女婿G Sarafoglou先生。之後,何先生(阿凱)接管了這家咖啡館。而現在,他將這家歷史悠久的咖啡店傳遞給下一代,即他的女兒Karry,Karry也是一位經過認證的Q Grader。多年來,Olympia Graeco埃及咖啡在快速變革的咖啡行業中幾乎保持不變。
Olympia Graeco Egyptian Coffee
香港最古老的咖啡店
20世紀50年代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咖啡才開始出現。中國和英國文化的碰撞催生了香港最獨特的餐飲文化:茶餐廳。它為當地客戶提供西式食品。用餐後,咖啡只是啜飲的東西,這是咖啡當時在香港消費的主要方式,並且持續了幾十年。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香港的第二波精品咖啡浪潮也隨之而來。
咖啡在好望角的傳統釀造
對香港咖啡文化的下一個影響不是來自英國,而是來自附近的國家 -日本 。直至今日,日本依然是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領先的國家之一。
從50年代的cha chaan teng,快速前進幾十年到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當UCC和Pokka Cafe等日本咖啡館 出現, 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開家咖啡館的想法]開始在香港人心中紮根。
隨後,在00年代初,麥卡菲和星巴克也在香港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家店鋪。隨著這些國際連鎖店的引入,北美風格的咖啡文化開始傳播。在咖啡館閒逛成為年輕一代的流行趨勢。
當年在香港的麥當勞
早在2008年,McCafé當地餐廳解決方案集團開發經理Janet Yuen曾告訴南華早報,「咖啡市場非常活躍,預計未來幾年的發展將會很快.未來幾年有很多工作要做。」
毫無疑問,這些咖啡連鎖企業憑藉其強大的品牌和營銷開闢了市場。據Ifeng News報導,10年內,咖啡淨進口量增加了40%。對於香港人來說,咖啡已被證明是不可抗拒的。
A Starbucks branch in Peak Galleria
國際咖啡連鎖店並不是唯一一個在香港咖啡市場看到機會的咖啡連鎖店。2003年,當地女商人Jennifer Liu開設了Caffe Habitu,顧客可以在那裡品嘗一杯美味咖啡。
九年後,在2012年,她創辦了The Coffee Academics,這是香港首批特色咖啡公司之一。她的目標是成為一名咖啡教育家 - 在5年內,The Coffee Academics成為香港最大的咖啡連鎖店之一。
Coffee Academics旗艦店
隨著東亞特色咖啡產業的發展,年輕的咖啡師也投入其中,成為咖啡館老闆。25歲的Leo Lai於2014年開設了他的第一家咖啡館-Valor Cheung Chau。他說,「我在大學生活中愛上了咖啡。我記得我在臺灣喝過一杯好咖啡。這讓我想把它帶回我的出生地。」
Leo Lai在 Valor Cheung Chau門前
「我在店裡的時候,總是喜歡花時間解釋或教導我的顧客如何享用一杯好咖啡,」他說。「我相信教育是香港咖啡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而且我相信這裡的所有咖啡師都願意這樣做:做咖啡的傳教士,引導顧客如何好好享用一杯美味的咖啡。」
奧林匹亞Graeco埃及的Karry回憶起,幾十年前,「好咖啡」意味著有強烈焦苦味的咖啡。但現在事情發生了變化。她說:「現在香港人對於品嘗咖啡的真正味道持更加開放的態度。」Karry說 「他們過去只是衝泡咖啡。現在,他們喝咖啡更是為了尋求享受。」
現實表演和咖啡比賽不僅有利於品牌推廣,也激發了人們對第三次精品咖啡浪潮的興趣。
Ed Lam是The Coffee Academics的頭號烘焙師,也是三次烘焙冠軍。他說,當地的真人秀咖啡(Coffee Confidential)幫助咖啡在2009年重新成長。「這讓人們對咖啡更加好奇.同年第一屆地區咖啡比賽,香港大咖啡師錦標賽,也至關重要。更多年輕人有興趣成為一名咖啡師。這些使得咖啡業開始綻放。」
Ed Lam,烘焙師
CaféCorridor的所有者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區域咖啡比賽評委Felix Wong對此表示贊同。CaféCorridor咖啡廳於2001年開業,是香港最早的特色咖啡店之一。
菲利克斯說,「通過咖啡師比賽,咖啡師獲得了更高的認可度,成為專業人士。這給業界帶來了積極的形象。 特色咖啡已經開始了,但培育這種文化需要時間.香港早在那些成熟的國外市場就沒有開始這種趨勢,但我看到我們的咖啡師的技能很快就達到了世界標準。」
近年來,香港的咖啡師在世界舞臺上引起轟動。2014年世界咖啡師錦標賽Kapo Chiu排名第二,2017年排名第三.Craft Coffee Taster的Lok Chan也於2017年成為 the World Cup Tasters Champion(世界盃品嘗者冠軍),這一頭銜展示了他獨特的咖啡口味。
更重要的是,Ed和Felix說: 香港咖啡文化不僅發展很快,而且很穩。
CaféCorridor的老闆Felix Wong
賈葭 曾在《我的雙城記》裡描述香港生活:「很多香港朋友問我在香港生活的感受,我都非常簡單地回答他們,生活在真實當中,或者說我會覺得生活更真實。即使瑟縮在維港邊上一個四百多平方英尺(約三十七平方米)的鬥士裡,即使被80年代的冷氣機吵得難以入睡,但是也並不覺得這種生活有什麼可值得抱怨的地方。這就是香港。 」
莫裡斯(Jan Morris) 曾有描寫香港的一句話:就社會而言,這片土地是自由的,並且基本上是公平的。
香港人的生存處境和歷史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香港咖啡館的發展。不像大陸的資本湧入,香港的咖啡館一直是比較溫和的姿態,在狹小逼仄的環境裡安靜生長,如果你有機會到香港,不妨走進一家咖啡,去感受這座城市的溫情和精品咖啡的發展。
咖啡精品生活
嘿!我們Cafe Culture給你帶來了好消息,想和你分享,請儘快與我們聯繫!
微信投稿、轉載:188 0115 6061
雜誌投稿:183 1024 1636
廣告及其他合作:139 1067 0918
微信ID:CCMDAVIDP(僅限英語交流)
免費閱讀處:157 1118 0985
(手機號碼均與微信同號)
點擊閱讀原文,暢讀《Cafe Culture | 啡言食語》最新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