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境界在什麼階段

2020-12-21 謙謙學國學

在遊戲中,當我們的等級到達標準之後就可以參加排位賽,我們剛開始打排位賽的時候都是青銅段位,只要你能一場一場戰勝敵人,當分數到達之後,你就能晉升一個階段到達白銀段位,然後一步步經過黃金,鉑金,鑽石,大師的段位之後,你就能登頂山巔,一覽眾山小,成為最強王者,這幾乎是每個遊戲玩家的夢想。我們的人生境界也是可以修煉提高的,如果把我們的人生境界也像遊戲一樣設置成段位,那你的人生境界在什麼段位呢?

首先是我們的儒家孔老夫子劃分的人生境界。

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 審此五者,則治世畢矣」

青銅白銀段位對應庸人,這個階段的人喜歡用感官,情緒接受外在信息,容易受影響,做決定草率,喜怒哀樂起伏不定,做不了大事,以物喜而喜,以物悲而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這樣的人。

黃金鉑金段位對應的是士人,這個階段的人有一定的學問,做事專注,有自己的原則,但比較固執,不容易被影響,沒有足夠的依據很難說服他,具備批判性的眼光。

鑽石段位對應的是君子,這個階段的人深諳人之道,對於現象知其產生的根源,學問很高,思路通達,明智,但從來不獨斷專性,待人:溫和,善良,恭敬,內斂,謙讓,有信仰,善於答疑解惑。從表面上看,他們悠然自得,好像任何人都無法達到他們的智慧。

超凡大師對應的是賢人,這個階段的人道德修養不會逾越常規,行為舉止合乎禮法,修為很高,而且還努力教化別人,是普度眾生的菩薩,專門渡人的。

最強王者對應的是聖人,聖人的道德修養不斷變通沒有限制,能探究萬事萬物的終始,使萬事萬物符合自然法則,他們自身光明如日月,教化百姓如神靈。

接下來是我們的老子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道德經》

青銅白銀段位對應的是「禮」,這個階段的人遵守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是遵法守紀的良好公民

黃金鉑金段位對應的是「義」,這個階段的人除了遵守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樂於助人,有俠義之心。

鑽石段位對應的是「仁」,這個階段的人除了上述兩點之外,凡事不光想著自己,還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

超凡大師段位對應的是「德」,這個階段的人默默為自然,社會,和人類做事,無我利他,已經做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最強王者段位對應的是「道」,這個階段的人已經站在人類世界的巔峰,是和老子,釋迦牟尼佛,耶穌,孔子一樣的人物。

最後再來到佛家

最強王者段位對應的是佛,釋迦牟尼,老子,耶穌等都是這個級別。

超凡大師段位對應的是菩薩。

鑽石段位對應的是羅漢。

…………還沒有開始學習佛學,對佛家還不是太了解,有知道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感謝您的互動分享哦。

你的人生境界在什麼段位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少年強,則國強!

青年強,則國強!

壯年強,則國強!

老年強,則國強!

相關焦點

  • 馬未都:人生有三層境界,我現在是兩層半,你到哪個階段了?
    馬未都:人生有三層境界,我現在是兩層半,你到哪個階段了?馬未都喜歡收藏古董,也喜歡講述一些道理,他曾把人生分為三層境界,第一層是「趨利」,人生下來就得為生計不停奔波,馬未都出生的時候更是如此,物資匱乏的年代是他最深刻的記憶,所以馬未都不僅收藏古董,還買賣過藥材,寫過電視劇,基本是什麼賺錢幹什麼。
  • 易經有3層境界,分別代表了人生3個階段,讀懂的都是高人
    中華傳統文化的易經,其實就是講修行的過程,易經64卦分別代表了人生64個階段、64種境遇,而每一個階段,裡面都是有不可預知的變數,有兇險的猛獸,也有快樂的果實,怎麼去體驗,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看法。聖人讀易經,能參悟宇宙的智慧,有治國平天下的願望,小人讀易經,於是又產生了厚黑學的理論。
  • 人生4階段 你會怎麼過
    他遇到的第一位老師姓孔,孔老師對他說:你有什麼好痛苦的,如果女孩嫌你沒文化,你就要發奮讀書,如果她嫌你沒有房子,你就發奮工作——這就是儒家老師,他教小夥子鍥而不捨,百折不撓。小夥子繼續往前走,碰到一位姓李的老師,他說:年輕人哪!為什麼要將自己弄得這麼狼狽呢,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就是道家老師,他會要求順其自然。
  • 人生成長的三個階段
    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自然的階段,天真,幼稚,單純。第二是學習、奮鬥、建功立業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收穫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體驗利害、寵辱與得失。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分水嶺,有的人沉溺在名利和物慾的享受中,有的人超凡脫俗。
  • 人生三境界,隨心隨緣
    人生三種境界,很多人知道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來的三種境界,成為無數人一生的追求,除了他提倡的境界,佛教中也有三種人生境界,第一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種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種境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 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到達了第幾個層次?
    求學或者成長的道路是孤獨的,誰也不能代替自己成長,當我們在樓下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對學問,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憂慮或者思考的時候,這就是成長的第一步,我們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反思,然後有了行動,才獨上高樓,登上高樓後,用繁密的樹葉代指人的憂思,求學的疑問,仿徨或者憂慮,是不是要感謝秋風,西風代指生命中的艱難困苦,正是因為秋風吹落樹葉,才讓我看到西風吹落樹葉後剩下的光禿禿的樹幹
  • 【魅力人生】人生的三層境界:求、緣、舍
    開始了舍外求內,逐步脫離部分物質控制,有意識地選擇放下一些,開始回歸到身體本質層面,明白身體是修行的根基,開始愛自己,花精力去修復還原自我的身體和心靈!這些人已經懂得了回歸生命,進入到本源!少數人活在這個層。
  • 人生三境界
    他們的社會地位迥異——有上市公司CEO,有高校教授,有政客,還有無業游民……接觸的人越多,我越發現一件事:無論你是窮是富,有名或普通,天才或凡人,你都無法逃脫一件事——年齡。處於同一個年齡段的人,面臨的根本問題是相似的。二十歲的人沒有不迷茫的。三十歲的人沒有不焦慮的。
  •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四個字!
    人生是一個漸進漸悟的過程,見自我、見天地、見眾生的三重境界都蘊藏著許多快樂,自我的安心與滿足,天地的神奇與精彩,眾生的互暖與普渡,與此對應的恰好是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能修到哪個階段,能擁有怎樣的快樂,既取決於你又不是你能完全左右。走走停停,看看想想,選擇了什麼,將承載什麼。
  •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
    人生的七個最高境界!1、學習的最高境界是「悟」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取,但智慧,僅僅通過學習,是很難獲取的。一個人的智慧,除了學習,更需要悟,悟,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如何去悟?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反思過去,總結經驗教訓,用心去感悟,從經歷中提取屬於自己的人生智慧。做人要明白,別人說再多的道理,都不如自己的一個領悟,自己領悟到的,才是屬於你的智慧,別人給你說的道理,那是別人的智慧。
  • 「三七開」的人生境界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人生最好境界。花全開,意味開始凋謝;月全圓,代表開始殘缺。
  • 人生發展的四個階段,你處在哪?
    隨著歲月的沉澱,它逐漸地形成了我人生的座右銘和價值觀。人生在職業生涯中,一般有四個階段或四種層級,你現在處在哪個階段呢?第一個階段:躬身入局(0~3年)當我們剛剛大學畢業後,懷揣著夢想和對薪水的欲望,義無反顧地進入了職場,大部分的畢業人在這個時候僅僅是為了就業而就業,巨大的就業壓力,使我們放棄了選擇的權力,不過更有可能我們根本沒有想過什麼是選擇的權力。躬身入局,開啟了職業生涯的大幕,好奇心,求知慾,理解力在造就著我們最初的職業價值觀。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王者心態!什麼是真正的王者心態?
    作者:皇帝人生的最高境界是 王者心態!什麼是真正的王者心態?舉例: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幾千萬粉絲?能做到這程度,你就是聖人!俯視地球上的人間而已!這心態比阿Q精神更偉大!發揮到極致就是聖人!阿Q精神很多人忌諱,其實不過是唯心主義精神勝利法之一而已,哪個口號不是精神勝利法?哪個心靈雞湯不是阿Q精神?哪個聖人不是理想主義者呢?你每天看到的聽到接觸到的,其實有無數的阿Q精神產生的結果!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生活的最高境界:常與高人交往,閒與雅人相會,每與親人休閒。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
  • 馮友蘭:人生的意義與四種境界
    同樣的,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義,倘使我們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無意義。各個人對於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存分別。境界的不同,是由於認識的互異;這,有如旅行遊山一樣,地質學家與詩人雖同往遊山,可是地質學家的觀感和詩人的觀感,卻大不相同。
  • 人生的五種境界,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第二類是你可以選擇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如果你做了,你必須努力,但這對你自己有好處。第三類是你可以選擇做什麼或不做什麼。但我這麼做主要不是為了讓自己受益,而是為了讓別人受益。總的來說,我們每天做的事情不能脫離這三類。因此,我們的生活是一個不斷做這三種事情的過程。
  • 莊子:人生「逍遙」有四重境界
    而如果將這個道理融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來解讀,那麼這其中蘊含的道理就是:人生就如同鯤一樣,需要不斷地積累,只有條件充足了,人才會取得成就,正所謂「伏久者飛必高」。逍遙遊的第二層境界:乘風。乘風的意思很直白,就是風來了,我就可以飛翔了。經過待風這一段時間的等待,此時,風終於來了,終於可以飛翔。
  • 《易經》思維,人生的六個階段
    其中一些話,可以理解為人生的六個階段。一起來看下:第一階段,潛龍勿用。這句隱喻了事物在發展之初,雖然勢頭較好,但比較弱小,所以應該小心謹慎,不可輕舉妄動。就是說,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或者自己能力不足的時候,要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第二階段,見龍在田。原意是,真龍在田間,看到一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會肅然起敬。
  • 孔子四十不惑的人生境界
    孔子說他四十不惑,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不要理解為孔子到了40歲了,什麼都不迷惑了,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懂了,什麼知識都難不倒他了,顯然不是這樣。孔子不惑之處,不在於他的知識比我們多,而在於他比我們具備了更強的人生智慧。一個人的境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人生的高度不是看他的知識面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他的判斷能力有多強,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說,知識不在於他有多大的寬度,而在於他能夠達到的高度以及他能夠深入的深度。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