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臥龍心術,燃夢文化董事長,創始人:
婆婆為什麼針對你?兒媳又為什麼不孝順你?遇到婆媳難題,自己該如何解決?本專欄結合心理學,附加方式、技巧,通過對人性的弱點、陰暗面以及人性法則、生存智慧的解析,幫助備受婆媳矛盾折磨的婆婆、兒媳重拾自我人生的幸福,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專欄內容會持續更新,購買專欄的朋友,享受現在以及後期不斷更新的全部課程。
研究博大性格的過程之中,讀到法國作家雨果的一段優美、又富哲理的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胸。」
誠然,一個人若有一顆博大的心,便能做到包容以及擁有寬宏的度量,非常利於與他人的交往,能讓他人認知到自身的高貴品格。不過,若對方不是一個明事理,是一個被「初始欲望」掌控的人呢?
初始欲望是人性之中的貪念、自私、虛榮、物質、自我等一系列人自我生存和享樂心理的代名詞,它的存在能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生活,也能讓人們無視道德法理,做出來傷害他人的行為。
換句話來講,掌控「初始欲望」的人是積極對待生活的人,被「初始欲望」掌控的人,是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的人。
一再的原諒被「初始欲望」控制的人,一再包容被「初始欲望」控制的人犯下的錯,是不是會助長對方的「惡意」,是不是一種傷害自身的行為呢?
婆媳之間共處,婆婆、兒媳品格高尚,都能夠為對方著想,博大的心胸是能夠讓對方認知到自己的善良與好意,倘若婆婆、兒媳有一方被「初始欲望」掌控,你虧待了自己,怎能幸福?
婆婆、兒媳一方被「初始欲望」掌控,你的包容就是縱容
佛家有慈悲心,也有金剛怒目,慈悲心是對應的世間一切向善之人,金剛怒目則是以雷霆手段,迫使那些作惡之人改邪歸正,佛家的慈悲與怒目恰恰詮釋了人性之中的善惡轉變之法。
婆婆、兒媳一方被「初始欲望」掌控,你若如佛主一般以慈悲心對待,對方不會感恩你的包容、隱忍,對方只會認為你怕了自己,所以,你的包容不會產生絲毫作用,反而助長了對方的「惡念」,讓對方對你的惡意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包容有的時候不是大度,有的時候是為虎作倀,包容有的時候不是慈悲,有的時候是「惡鬼」。包容並非是對自身的保護,在某些時候,恰恰是傷害自身的行為。
與被「初始欲望」掌控的兒媳、婆婆相處,包容不是為自己好,不是為對方好,不是為家庭,是一種虧待自己的行為,是一種傷害自己家庭根基以及幸福的事情。
虧待了自己,隱忍對方的自私貪婪,獲得不了想要的安穩幸福
社會之中的生存智慧,有一條是「人不能做虧待自己的事情,人不能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
你做了虧待自己有益別人的事情,別人若品德俱佳,會對你有所表示,若別人品德較差,自私貪婪,你虧待自己的行為,恰恰是給予了對方再次為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