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的萬科還是房地產公司嗎?如果是的話,應該比較慘。」2017年,萬科年度股東大會上,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鬱亮如是說。
可是,在今年年末的幾場媒體發布會中,萬科打出「一根筋」戰略,鬱亮高調表示,未來會「一根筋」在房地產行業發展下去。
從「去地產化」,到「一根筋」死磕房地產,萬科的策略變了嗎?
關於「去地產」化,萬科總裁祝九勝曾表示,萬科提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具體有四個定位:
美好生活場景師:發揮在客戶需求的分析,場景建設實施上的能力代表;
實體經濟生力軍,堅持真實價值創造;
創新探索試驗田,我們大膽創新、試錯,與社會友好地互動;
和諧生態建設者,發展同時注意和生態、人文的和諧友好關係
他還說,萬科以人民生活為中心,打造生態化平臺,堅持與城市同步發展,與客戶同步發展,傳統的開發業務之外,圍繞不動產打開了新的場景。
堅持有質量的發展,謹慎投資,持續優化資債結構;深耕城市群,堅持為普通人蓋好房子,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布局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培育增長新動能。
顯而易見,「去地產化」的核心思想,是要圍繞房地產,開啟多元化全面發展。
在提出「去地產」化的時間裡,萬科都做了什麼
年底的媒體發布會中,鬱亮其實已經透露了變化。「萬科從四年前開始做組織資源匹配戰略,核心問題是解決組織如何匹配戰略、 管理如何為業務服務的問題。」
在鬱亮看來,「 整個時代開始靠管理產生紅利,這也就意味著所有企業都會回到同一起跑線。要適應這個變化,比如原先拿地很關鍵,而今天好產品、好服務比拿地更重要,你的組織要跟著調整這件事。」
也就是說,鬱亮認為,為了適應行業發展變革,組織架構調整是必須的。
他還表示,「特別是在過去兩年裡,萬科主要建設了矢量組織。如今的萬科現在要做冠軍組織。」
「矢量組織最核心的是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戰略問題,戰略發展方向一致,大家要明確往哪裡走,為此我們也一直在收斂聚焦,只有在明確好方向後,梳理清楚後才能『一根筋』往前走。第二就是要真正找到文化價值觀契合的人。」鬱亮稱。
目前,萬科在矢量組織上的調整已基本完成,這讓萬科「一根筋」走下去有了底氣。不過,萬科的組織調整優化並沒有結束。眼下,萬科正在進行被稱為是「冠軍組織」的建設。
「一定要狀態最好的上場。每個人有不同的狀態,每個人每年有著不同狀態,這時候需要根據事情的要求來選擇合適的賽場。狀態不好的可以去做教練、陪練、啦啦隊等,協助整個球隊多去拿冠軍。」
萬科在冠軍組織建設過程中,除選出最好狀態的員工,還強調最好狀態之間的組合。特別是在萬科新業務模塊中,注重新老員工配備。比如新成立的食品事業部負責人就是原董秘譚華傑,教育事業部負責人為原南方大區區首張紀文。
「做到有增有減,事人匹配。」鬱亮總結。
就在前幾日,萬科總部將部分職能從深圳遷往上海,據悉,萬科本次遷往上海的職能包括設計、招採、成本、工程,這部分職能被歸在「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之中,涉及人數大約在30人左右。
有媒體消息稱,萬科總部1年前是150人,現在只有90人了。此次剝離之後,萬科總部估計只剩下60-70人了。此次調整後,這家「宇宙級」房企的總部僅剩下60-70人了。
萬科方面表示,一年前,為了配合總部從「地產總部」轉向「集團總部」,加強五個區域間一盤棋、地產開發業務與物業業務一盤棋的建設,集團已成立研究與開發專業公會,由原總部相關職能成員和區域相關成員共同組成,以提升地產開發產品的研究和建設能力。此次公會遷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進過程中的落地舉措之一。
外界看來,此舉是萬科「去地產化」的一部分。
「去地產化」的目的是打造產業多元化。現如今,萬科的多元化業務已經向長租公寓、物流地產、教育、冰雪度假等領域延伸。蔬菜、養豬等業務也被涵蓋在內。與此對應,萬科內部有了食品事業部、萬物梁行、教育事業部等業務部門。
不僅如此,萬科物業正式升級為萬物雲,變成了一家空間科技服務企業,由萬科物業、萬物梁行、樸鄰發展、萬睿科技、第五空間、萬物雲城、萬物成長七大板塊組成。
毫無疑問,雖然強調「去地產化」,但從各項數據來看,萬科仍然是地產界龍頭。
其實,對於多元化業務,萬科前掌門人王石是拒絕的。萬科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家以電器貿易起家的多元化公司。在1991年初,正式提出「綜合商社」概念後,萬科的業務領域涉及進出口、零售、投資、影視、廣告、飲料、印刷、機械加工、電器工程等十八個行業。那個行業能賺錢,萬科就做這個行業。當時的萬科是一家典型的多元化企業,所涉足的十八個行業,每一個行業都能賺到錢。
之後,王石將房地產定位主營業務,萬科開始做減法。不到10年時間,王石把萬科企業從最多時候的105家,減至30多家;從涉足的18個行業,減至2個。
王石曾經說過:「一些典型的房地產公司,在過去市場不好、最艱難的時候堅持下來了,但是等到外面出現了誘惑,卻耐不住寂寞,匆匆放棄了自己的特長,轉移了業務,到頭來自然是兩手空空。」
此一時彼一時。彼時的萬科多元化毫無章法,而如今的萬科多元化之中,仍然聚焦房地產。
「智地產」認為,「去地產化」是戰略,而「一根筋」是一種態度,萬科無疑是把房地產圈內玩的最明白的一家。
可是,「三道紅線」下,房地產企業競爭勢必白熱化,腳踩「一道紅線」的萬科不能說沒有壓力,隨著頭部房企發展策略逐漸清晰,若要長期保住龍頭位置,仍然長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