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切除拳頭大小頜下腺腫瘤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較為巨大的頜下腺腫瘤切除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兩年多的苦惱。經多方問醫,劉女士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朱威副主任醫師為劉女士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後發現,由於瘤體巨大,腫瘤已經壓迫氣管和咽喉側壁,且被口底肌肉嚴重包裹,與舌側下頜骨也有粘連,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經過充分手術準備,朱威副主任醫師和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在全麻狀態下切除了頜下腺腫瘤,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出血僅不到100毫升。
-
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隔離?官方正式回應
真相近日,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是謠言,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我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全科醫護人員均嚴格按照國家防控有關規定的流程進行科學防護,同時對患者也進行相應的保護相關防疫宣傳,科室包括門診、急診、急診手術、普通病房手術都在有序進行中。
-
哈醫大一院啟動替莫唑胺聯合放療治療難治性垂體腺瘤前瞻性多中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文/邵奇 徐旭 攝影/徐旭)11月12日,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二病房舉辦「替莫唑胺聯合放療治療難治性垂體腺瘤前瞻性多中心臨床研究」科研項目啟動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王任直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神經外科韓風平教授,科研科科長楊磊教授,神經外科二病房主任王寧教授,腫瘤科主任張大昕教授,腫瘤科二病房主任韓波教授等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牙疼竟是成釉細胞瘤作怪,嘉興一院專家巧用小腿腓骨再造下頜
近日,32歲的小張感覺牙齒疼且有些鬆動,去醫院檢查發現這不是簡單的牙病,而是「成釉細胞瘤」在作怪。為了根治疾病,年紀輕輕的他不得不切掉整個下巴。然而,沒有下巴就無法進食,嘉興一院專家巧用一段「小腿腓骨」,為他再造了下頜。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龍頭新聞訊(徐旭 劉航 記者霍營)「我是從外地來的,提前預約掛了神經內科的第一號,想早點到醫院排著,沒想到專家7點半就來了,一上午連檢查都看完了。」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下月起,哈醫大一院全面實行網上預約掛號
27日,在哈醫大一院網際網路門診,消化科副主任徐洪雨通過網絡平臺為一名患者複查腸鏡報告後,在線進行了專業的指導。23日,哈醫大一院全面複診,網際網路門診作為實體門診的重要補充,每天門診量突破1000人。28日,哈醫大一院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當日,該院宣布從4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網上預約掛號,取消現場掛號,建設網際網路醫院的工作目標。
-
哈醫大一院專家呼籲:老年人堅持叩齒吞津可促使牙齒堅固
在「9.20」全國愛牙日到來前夕,哈醫大附屬口腔醫院修復科教授馮劍橋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引起牙痛的齲齒和牙周病列為全世界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加,很多人的牙齒或多或少都會出毛病,也因此逐漸意識到牙齒的重要性。
-
巔峰實戰 中歐專家線上分享頂尖技術 哈醫大一院 北京安貞...
本報訊(徐旭王定宇)8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柳景華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和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城市醫院Simon J.李悅教授團隊在進行手術演示和交流與會專家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吳錚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喬樹賓教授、吳永健教授、錢傑教授,哈醫大一院李為民教授、周立君教授、楊樹森教授和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江西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和空軍醫科大學唐都醫院等數十位國內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3日電 為全面提高黑龍江省普通外科規範化診療水平,搭建省內普通外科權威高端學術平臺,12月19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黑龍江省醫學會普通外科年會暨第八屆哈爾濱肝膽胰外科高峰論壇」順利舉辦。
-
對話逆行者 | 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重症組:「別怕 我們在」
1月27日,大年初三的緊急召喚,哈醫大一院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一行45人背著沉甸甸的包出發了。
-
預約掛號、錯時就醫、網上問診|哈醫大一院多種舉措確保患者有序就診
預約掛號、錯時就醫、網上問診|哈醫大一院多種舉措確保患者有序就診 2020-03-27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歲罕見病患兒在安醫大二附院順利接受手術
近日,來自宣城市6歲小男孩沈星(化名)的父母可以鬆口氣了,孩子在安醫大二附院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接受了面部手術,暫時渡過難關。 據安醫大二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方冬冬介紹,患兒四個月前出現左側顏面部腫脹,在外院被診斷為牙源性腫瘤,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
...口腔醫院:「大門診小病房」格局下的專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質量...
其中口腔頜面外科作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也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口腔頜面外科專科,下設頭頸腫瘤防治中心、唇顎裂治療中心、顳下頜關節疾病診治中心、正頜外科治療中心、涎腺疾病診治中心、牙槽外科門診,擁有門診椅位36張,編制床位100張。
-
第四屆「國之名醫評選系列榜單」揭曉 哈醫大一院孫備教授榮登榜單
哈醫大一院外科學教研室主任、普外科主任孫備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稱號。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上,發布了第四屆國之名醫系列榜單,來自全國98個學科(含亞學科或疾病組)的頂尖名醫組成學術委員會委員參與推舉,歷經三月,經過學術委員會委員推薦、材料審查、社會公示、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函詢、主席團評議,最終報聯合主席審定等環節,共366位國之名醫入選榜單。
-
黑龍江:本土新增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均到過哈醫大一院
系確診病例陳某(男,87歲)在哈醫大一院住院期間的同一病區患者。4月21日,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月8日,因肺積水,凌晨1時從方正林業局乘私家車出發,6時到哈醫大一院就診,10時在喜家德水餃(醫大二院店)用餐,19時住院治療。4月9日,住院治療。
-
哈醫大一院殺醫血案:未成年患者砍死實習醫生
相關閱讀:醫患衝突,醫生不該是出氣筒 相關專題:催淚彈趕不跑醫鬧救不了醫生 3月25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哈醫大一院」) 原本用於專家講學的學術報告廳,被臨時安排成為弔唁室,陸續有人手持鮮花進入
-
疫情期間哈醫大二院專家支招如何保護好你的嗓子
哈醫大二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田霖麗主任醫師介紹短期內咽部幹癢痛的自我調節方法。愛護自己 切勿過度用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人不得不在家中開啟「雲辦公」「雲上課」的模式,今年45歲的趙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員。
-
手機預約 合理分流 哈醫大一院全科診室看病不用等
50多歲的患者李阿姨是一位房顫患者,長期口服華法林,每個月都要到哈醫大一院做凝血功能檢查,全科門診復工後,她在手機預約,到醫院直接開檢查單,全程下來不到半個小時,省去排隊掛號、候診等程序,縮短了等候時間。
-
哈醫大二院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
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四病房(甲狀腺外科)成功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 據介紹,今年26歲的王女士(化姓),在一周前發現甲狀腺左側有一個0.5cm*0.6cm腫塊,並確診為惡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到哈醫大二院甲狀腺外科就醫,甲狀腺外科主任秦華東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和特點,決定為其進行經口腔前庭甲狀腺癌根治術。王女士術後沒有出現聲嘶、飲水嗆咳、手足抽搐及感染等常規併發症,也沒有明顯疼痛,術後一天可以洗澡,術後兩天順利出院。
-
刻意大補負擔重葷素搭配別油膩 哈醫大一院營養專家支招考生健康飲食
我們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想給孩子吃點補品可不可以?」隨著中高考臨近,考生進入衝刺階段,而新冠肺炎疫情還尚未結束,很多考生家長在哈醫大一院網際網路門診詢問是否需要購買營養液、健腦口服液等補品為考生健康「衝衝刺」。近日,針對考生家長普遍關注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哈醫大一院營養科主任閆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