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切除拳頭大小頜下腺腫瘤

2020-12-12 瀟湘名醫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較為巨大的頜下腺腫瘤切除手術,解決了困擾患者兩年多的苦惱。

人到中年的劉女士兩年前就發現了左側頜下區有一個核桃大小的包塊,不久前包塊卻像打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長得如同成人的拳頭大小,嚴重影響了面部美觀。。經多方問醫,劉女士輾轉來到了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

哈醫大四院口腔頜面外科朱威副主任醫師為劉女士做了詳細的術前檢查後發現,由於瘤體巨大,腫瘤已經壓迫氣管和咽喉側壁,且被口底肌肉嚴重包裹,與舌側下頜骨也有粘連,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難度。經過充分手術準備,朱威副主任醫師和張偉主治醫師為患者在全麻狀態下切除了頜下腺腫瘤,歷時3個多小時,術中出血僅不到100毫升。術後劉女士恢復良好。

朱威副主任醫師介紹,劉女士的腫瘤來源於頜下腺,病理結果顯示為多形性腺瘤,是一種常見的頜下腺良性腫瘤。頜下腺一般大小約3-4公分,而劉女士的腫瘤直徑約10公分,腫瘤生長如此迅速而又巨大實屬少見。頜下腺腫瘤主要表現為頜下三角區腫塊。良性腫瘤除腫塊外,常無自覺症狀;惡性腫瘤易侵犯神經而出現舌痛及舌麻木,也可能出現伸舌偏斜、舌肌萎縮或舌肌震顫等異常。腫瘤侵及下頜骨骨膜時,與下頜骨融為一體而不能活動。侵及皮膚者,呈板狀硬。部分腫瘤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

張偉主治醫師介紹頜下腺位於下頜骨下緣內側面,左右各一,主要作用是分泌唾液,一般情況下我們自己是看不到也摸不著的。一旦我們自己看到或者摸到了腫大的頜下腺,就說明我們的頜下腺可能已經出現了疾病前兆。頜下腺疾病除了腫瘤,還有頜下腺結石、頜下腺炎等,都可能引發頜下腺腫大。建議大家一旦發現還應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口腔頜面外科」診治內容:

1、腮腺、頜下腺、舌下腺腫瘤;頜骨囊腫;

2、口腔(包括唇、舌、頰、顎、牙槽骨)及顏面部的腫瘤、外傷、炎症;

3、上頜骨、下頜骨、顴骨、眶骨、牙槽骨骨折;

4、顳下頜關節疾病;

5、複雜疑難阻生齒拔除。

「口腔頜面外科」出診信息:

出診時間:周一到周五上午,周三全天

出診地點:門診3樓口腔科

出診專家:孟培松、朱威、張偉

預約方式:哈醫大四院微信公眾號預約

微信掛號流程:公眾號左下角點擊掛號—總院區—進入後下拉選擇口腔頜面外科—選擇醫生,完成掛號即可。

【來源:東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百歲老人臉部生「拳頭」大小腫瘤 安醫大二附為其成功切除
    央廣網合肥3月25日消息(記者王利)日前,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整形與創面修復外科接診了一位96歲高齡的孫奶奶,老人面部長著兒童拳頭般大小的腫瘤,經過醫護團隊的努力,最終成功將其切除。  妙手回春,成功切除「拳頭」腫瘤  經檢查,孫奶奶臉上的腫物是面部皮膚惡性腫瘤。
  • 腫瘤離肛門只有3釐米!哈醫大四院專家「改道兒」贏尊嚴
    近日,剛剛退休的蔣先生,在哈醫大四院腫瘤外科肝膽外科就診時,對該科副主任孫凌宇說道。原來在半年前,蔣先生出現大便頻繁的情況,後來大便中出現了膿血,還有便不淨的感覺,到醫院一檢查,發現自己得了直腸癌。並且腫瘤距離肛門只有3釐米,去過多家醫院,醫生都表示手術無法保留肛門,需要 " 改道兒 ",在腹壁造口排便。一想到這,蔣先生便對治療猶豫了。
  • 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肺結節是多學科的疾病,其診斷與治療過程往往涉及到多個專業學科,在傳統單一門診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生治療效果不全面的情況。但在哈醫大四院MDT門診建立後,針對患者的病情,整合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知名專家實行快速有效的聯動機制,共同交流探討,為患者制定完善的診治方案,將治療效果最佳化,對改善病患的生命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中心設有專職的隨訪人員,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通知複診時間。
  • 哈醫大四院達文西機器人直腸癌手術為患者保...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王海嬌)近日,家住外地的70歲的李阿姨就診於哈醫大四院腫瘤外科肝膽外科,診斷直腸癌,腫瘤下緣距離肛門緣僅4cm,徐力善主任和楊冬冬醫生對患者的情況進行了細緻的術前分析及評估,為患者實施了達文西機器人直腸癌根治術,藉助機器人手術系統的優勢,保留了患者的肛門
  • 聽聽哈醫大一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怎麼說
    哈醫大一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李吉辰指出,芹菜、綠茶等食物對健白牙齒有積極作用。 芹菜:芹菜是天然的護齒食物,一方面,芹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效清除附著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減少患齲齒的機率;另一方面,費勁咀嚼的動作也能刺激唾液分泌,平衡口腔內的酸鹼值,達到自然的抗菌效果,還能改善牙齒上的色素沉著。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公分大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一天,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胃口了,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哈醫大四院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精準篩查 將肺癌扼殺在病變...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肺結節MDT團隊通過發揮MDT門診優勢,為患者排除0.5cm肺結節隱患,通過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精準切除肺結節,成功將肺癌扼殺在病變早期。求醫心切的劉阿姨找到了哈醫大四院具有多年肺結節診斷經驗的呼吸內科一病區車春莉主任,車主任通過結合團隊創建的肺部結節首診表對比研判,加之多年從醫經驗,高度懷疑16排CT平掃報告的結節是惡性結節,建議患者做進一步影像學檢查。
  • 哈醫大四院甲狀腺外科 專家為您解惑
    在哈醫大四院甲狀腺外科門診,經常有大量患者因發現甲狀腺結節來就診。在健康體檢中,高解析度B超檢查獲得的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為20%-76%。那麼,甲狀腺結節該不該做手術?會不會發展成癌症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四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高梅鷟教授。 高梅鷟教授介紹,甲狀腺是頸部的一個蝴蝶形腺體,貼在氣管前方。
  • 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治療靜脈曲張
    哈醫大四院血管外科專家佟志國提醒,為了防止病情加重,靜脈曲張患者應早日手術。七旬老人張大爺右小腿上的一個蚯蚓狀的小腫物已經長了30多年了,起初只有黃豆那麼大,躺下時就消失,既不瘙癢也不疼痛。誰知最近小腿越來越腫脹,皮膚表面「蚯蚓」一樣的血管看著很嚇人,同時下肢腫脹難忍,皮膚還癢的厲害,慕名找到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佟志國副主任,確診為右下肢靜脈曲張伴有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為避免手術創傷帶來的傷害,經綜合評估考量,佟志國副主任決定為患者局麻行右下肢大隱靜脈腔內閉合術,局部曲張靜脈點式剝脫術。僅耗時40分鐘,成功快速完成手術。
  • 哈醫大四院超聲科為高齡巨膽囊危重患者挽回生命
    近日,哈醫大四院醫學超聲科董曉秋主任介入治療團隊,利用一根細管為患有巨膽囊急症的90歲高齡老人挽回生命。90歲的張奶奶因反覆發作的噁心、嘔吐、腹脹,在當地確診為急性胰腺炎經抗感染、抑酸、胃腸減壓治療無效後轉入哈醫大四院治療,急診超聲檢查發現膽囊明顯增大達9.5cmx5.9cm,形成一個巨大的囊性包塊,內充滿膿汁、結石及炎性滲出物,隨時都可能發生膽囊穿孔,因患者年齡過大且由膽囊炎誘發了急性胰腺炎,迅速進展的病情和多種合併症,老人家生命危在旦夕!
  • 爭分奪秒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手術 延長壽命提高...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 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公分大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一天,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胃口了,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述評】要重視下頜下腺功能器官的保護
    因此,下頜下腺對於人體維持吞咽、消化、味覺、語言、口腔黏膜保護以及齲齒預防等口腔器官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需要行下頜下腺切除的唾液腺結石病僅局限於腺體內結石及炎症反覆發作、腺體功能基本喪失者。既往對本病缺乏認識,常診斷為下頜下腺腫瘤或慢性硬化性下頜下腺炎而行下頜下腺切除,其結果是下頜下腺功能器官喪失,其他唾液腺、淚腺或內臟器官病變未能得到控制而繼續發展。因此,本病不是手術適應證而應採取免疫調節治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量導管後段結石的下頜下腺結石病以及IgG4相關唾液腺炎患者中,不少本可以保存的下頜下腺被手術切除,導致下頜下腺這一重要的功能器官丟失。
  • 6歲罕見病患兒在安醫大二附院順利接受手術
    近日,來自宣城市6歲小男孩沈星(化名)的父母可以鬆口氣了,孩子在安醫大二附院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接受了面部手術,暫時渡過難關。 據安醫大二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方冬冬介紹,患兒四個月前出現左側顏面部腫脹,在外院被診斷為牙源性腫瘤,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 哈醫大腫瘤醫院省內率先開展「經腋無痕」腔鏡甲狀腺手術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李宴群 白雪佼)自2020年初以來,哈醫大腫瘤醫院頭頸外科甲狀腺病房在省內率先成功開展20餘例經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後滿意度高,標誌著哈醫大腫瘤醫院甲狀腺腫瘤的治療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 哈醫大四院宣傳訂閱號 今天 「門診大廳有人倒地,意識不清,快來人搶救!快!
  • 哈醫大二院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實現「刀過無痕」
    近期,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四病房(甲狀腺外科)成功開展了經口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不會留下任何傷疤,真正實現「刀過無痕」,具有恢復快、效果好、美觀等優點。哈醫大二院甲狀腺外科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
  • 哈醫大二院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術
    近日,哈醫大二院普外科四病房(甲狀腺外科)成功開展經口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  據介紹,今年26歲的王女士(化姓),在一周前發現甲狀腺左側有一個0.5cm*0.6cm腫塊,並確診為惡性腫瘤,需要手術切除,到哈醫大二院甲狀腺外科就醫,甲狀腺外科主任秦華東結合患者個人情況和特點,決定為其進行經口腔前庭甲狀腺癌根治術。王女士術後沒有出現聲嘶、飲水嗆咳、手足抽搐及感染等常規併發症,也沒有明顯疼痛,術後一天可以洗澡,術後兩天順利出院。
  • 3歲男孩患甲狀舌管囊腫,內鏡輔助下口腔前庭溝入路手術切除
    經術前充分準備,齊魯醫院口腔科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石亮團隊完成了院內首例在內鏡輔助下經口內前庭溝入路甲狀舌管囊腫切除手術,標誌著口腔頜面外科進入了內鏡微創新時代。患兒男性,3歲,因「甲狀舌管囊腫"入院,經檢查腫物位於頦下頸部正中,約2*1.5*1.2cm大小,MRI示:頦下佔位性病變,考慮為囊腫。
  • 海醫口腔科為面部巨大腫瘤患者行手術切除+植皮修復
    日前,海軍安慶醫院口腔科為一位面部巨大腫瘤的患者成功實施了手術,完整切除腫瘤,進行植皮修復,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經口腔科查體見左側耳前一大小約3.0cm×3.0cm的腫塊,質地中等,界限尚清,活動性差,表面破潰結痂。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糖尿病,入院時最高血糖26mmol/L,經內分泌科會診後控制血糖於8.0-9.0 mmol/L之間。口腔科主任劉向東立即組織科室人員對老人病情進行討論,一致認為:切除腫瘤後,臉部創面太大,無法直接縫合修復,而需從腹部取皮植皮修復,才有可能還原其創面。
  • 哈醫大四院無創胃腸超聲檢查 救了「身體還不錯」的大娘一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近日,哈醫大四院超聲科董曉秋教授通過無創胃腸超聲檢查,為「身體還不錯」的57歲大娘精準篩查出早期胃癌。57歲的徐大娘平素身體狀況良好,多年來體檢的時候一直都沒有勇氣做胃鏡,近日感覺胃部有些不適,但還是對胃腸鏡檢查有一些「害怕」,於是決定來到哈醫大四院無創無痛的胃腸超聲檢查。超聲檢查時,超聲科董曉秋教授從不同角度、不同體位觀察徐大娘胃內及周邊臟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