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蔡依林又上熱搜了。
因為她在演唱會上毫不避諱地說,「我今年40歲了。」
重點是,「40歲真的feel damn good.」
什麼?40歲還不閉麥,堂而皇之拿出來說,不怕別人罵你老女人?
蔡依林,你真的變了。變得好敢,變得無所畏懼。
不知道為什麼,聽到她這樣說,會有想哭的感覺。
大概是,中國女孩的年齡焦慮,從20歲就開始了。
即便還在別人口中「最好的年紀」,也常常會沮喪得不想過生日,總會叮囑親人朋友在蛋糕上插上「18歲」。報年齡的時候也總會報虛歲,覺得少一歲也是幸運。
年齡增長真的那麼可怕嗎?
Jolin說,NO.
不信?你看她40歲有多美,整個人狀態真是該死的好。
女明星的中年狀態,
普通女孩的生活指南
本來,人人都有40歲那天,這只是一件小事,放在當下中國女性的生存語境中,這就不是小事。
這是一個信號。
連女明星都毫不避諱地談起自己的年齡,這代表社會對她們寬容了,也會對普通女性寬容。
接受年齡,是女性拒絕物化愛自己的開始。
鬆弛又自信的Jolin,真的會讓人感動。
稍微了解點的人都知道,年輕時的她,有多麼擰巴。
出道就被嘲唱功差,轉型唱跳還是被嘲「沒有周杰倫就沒有蔡依林」。
為了證明自己,她甚至去練體操,把自己弄得一身傷病,在演唱會上完美地完成了高難度演出,還拿到了新專輯金曲獎,黑子們輕飄飄丟一句,「這個獎為什麼要頒給練體操的?」
身高矮被嘲,嘴唇厚被嘲,不會穿被嘲。
那時的蔡依林,不斷被否定,又不斷嘗試著自我證明,總是渴望著外界的認可。在最好的年齡裡取得了極好的成就,內心仍然滿是惶惑與不安。
即便旁人一直勸著,「不要太在意外界的聲音」,還是當局者迷。
那是屬於年輕人的執著與焦慮。
這樣看來,二十來歲真的是最好的年紀嗎?那時的她,同樣有顏有錢,卻對這個世界充滿懷疑。
隨著年歲增長,她發現自己的努力根本撼動不了外界的聲音,那些聲音根本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真的一直在變好。
於是,她慢慢與自己和解,真正拿外界聲音當做喧譁。紅了20年,也不會再害怕被遺忘和拋下,可以不再糾結於提升才藝,放任自己享受生活,做做蛋糕,在家裡休息。
蔡依林說40歲damn good,說服力不要太強。
今年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圈了一波粉的阿朵也是一樣。
年輕時想快速成名,被人貼上「性感」標籤,當成一個外表華麗內裡空洞的花瓶,再怎麼暗自努力,才華也不被認可。
摸爬滾打許多年以後,身心都被嚴重透支,回到山裡,主動隔絕外界的一切幹擾和誘惑,重建自我認知,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慢慢找回了自己。
40歲再回到大家的視野,做著不太掙錢卻很有意義的民族音樂,眼裡不再只看得到紅不紅。
看得到細紋的臉,美得很有味道。
相比年少氣盛的擰巴,40歲的自在從容真的很美好。
所有一切聲音中,她們選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把生活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被推著往前走。
很慶幸,女明星們越來越不介意公開年齡,越來越能面對歲月的逝去。她們發現,逝去之中,還有得到。
我們習慣了讚頌年輕的無限可能,但,中年掌握人生的篤定感也同樣珍貴。
這個年紀的女明星,還在圈裡,卻早已不僅活在圈裡。
看著她們,就看到了她們身上的故事。
千帆過盡之後,她們依然言笑晏晏地站在我們面前,比以前出落得更加大方優雅。
看著她們八卦和傳說成長的我們,輕易就被打動。
被她們各自的生活態度打動,被鉛華洗盡後的成熟打動。
除了身材臉蛋,
女明星還有更多話題
當然,在媒體眼中,40+女星最大的成功就是依然擁有完美的身材和不變的臉蛋,歲月在她們身上似乎不會留下痕跡。
畢竟,傳統眼光裡,女人就是用來給男人看的,「40歲依然好看」=「40歲的成功」
對於年齡焦慮嚴重的女性來說,首先關注的也是皮囊。
這是長期被男性凝視的後遺症。我們病了,自己卻毫無知覺。
普通女性沒辦法「凍齡」,年齡增長就變得毫無意義嗎?
當然不是。
女明星的40+,更強大的力量也絕不浮於皮囊。
40+的美好,包含了容光煥發外貌姣好,更珍貴的,是內心的完整和清醒。
在金雞論壇首秀上,詠梅談到40+女演員現狀,提到一件事。
她曾經看到工作人員替自己修圖,覺得不那麼真實,跟他們商量,「能不能別修我的照片,實在要修,可不可以不要修掉我的皺紋,那是我好不容易長出來的。」
她珍惜的,當然不僅僅是皺紋。
是皺紋裡藏著的故事。
做十幾年配角也紅不起來的故事,和另一半隱居郊外節衣縮食的故事,默默精進,年近40一舉奪得柏林影后的故事。
沒有皺紋,誰來見證這些故事?這些故事又怎會顯得厚重而生動。
拿掉年齡,就不會有現在的自己。
年輕時懵懂迷茫,依賴他人來構建世界,在外界聲音中迷失自我,想活成世俗標準範式,極度需要別人認可。
急切地渴望成功,渴望出頭,對看不見的明天感到惶恐。
人到中年,紅過、落寞過、起伏過,看透了圈裡的沉沉浮浮,經歷了人生的離合悲歡,才發覺,掌控自己能掌控的就夠了。
真正的自由是精神自由,是屏蔽外界的自由。
緊繃的神經才會鬆弛下來。填不滿的內心才會充盈起來。
道理都懂,還是需要每個年輕人自己去經歷、去體悟,沒法跳過去假裝老成。
大概,這就是年齡的好處。
也許,40+的光鮮更像一個個精心包裹的謊言,裡面藏著太多不可言說的秘密,但她們能給我們力量和鼓勵,至少,歷經陣痛的40+,除了年歲,還增加了沉澱和底氣。
所謂的成長,
絕不止於年齡
又有人要說了,她們40歲應有盡有,我們40歲可能一無所有。有錢又有顏,多少歲都是最好的年齡。
不無道理。
我誇讚的,當然不是年齡本身。
40歲的迷人之處,不僅僅是空長年歲,讓自己變好的,是這些年積攢的經歷和能量,年齡只是一種見證。
女明星的有錢有顏,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自己一點點掙回來的。
這是歲月的禮物,也是自己多年的儲蓄。
40歲的蔡依林feel damn good,因為她在40歲之前足夠努力,不管內心怎麼掙扎,從來沒有放棄過變得更好。
這是通往精神自由的必經之路。
有掙扎、有挫折、有傷痛,但沒有放棄。
熬過來了,看到自己的強大,才真正蛻變得刀槍不入。
明星不能免俗,普通人更加無法躍過。
就地躺平,等待歲月從我們身上緩緩流過,以為隨著年齡增長,一切會順其自然地變好,未免過於天真。
經歷過艱辛和磨礪,才能一點點靠近自由。
真正的超脫,必然是經歷之後的看破,努力之後的放鬆。
說這麼多,只是希望,女性可以無懼變老。
年輕真的很棒,好看真的很重要,但,只要保持努力,40歲的女性也很美,50歲的女性也很有味道。
文字:S |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