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2019年中國北京世園會4月29日開園,上百個場館中,國際館附近一處用竹藤搭建的場館,頗具「未來感」。此處展館為國際竹藤組織園展館,用五千根竹子搭建而成,既有設計感,也十足環保。竹藤館的展覽主題為「創意竹藤,綠色生活」。據悉,這一設計旨在促進竹藤文化和綠色生態發展,展現竹建材、竹建築商業化前景,讓公眾了解竹藤建築和竹藤產品。記者在開園時進入竹藤館參觀,發現了竹藤不為人知的百般用法。
場館就是竹藤館裡最大的展品
抬眼望去,竹藤館呈弧形覆蓋在地面上,如一隻眼睛,因此也被稱為「竹之眼」。整個場館的主體支撐由完整的竹子承擔,單拱跨度達到32米,是目前中國北方地區建造的跨度最大的圓竹結構場館。屋頂也是由竹片編織而成,陽光可以漏下來,灑進館中。
竹藤館用5000根竹子建成,單拱跨度32米。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場館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個試驗性建築,以探索竹藤建築的可能性。而且通過醒目的場館設計,可以將竹藤建築的特點、優點直觀展現給觀眾。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幹事陸文明告訴記者,竹材料建築十分自然環保,沒有碳排放,是全球都在試驗的新型建築形式,也是面向未來的環保型建築材料。陸文明介紹,國際竹藤組織一直推動用竹藤產業來扶貧,據統計,竹子有一萬多種應用方式,產業鏈價值非常高。「一噸竹子單賣只能賣幾百元,如果製成竹製品,可能賣出幾千塊錢;如果做成工藝品,市場價值則更高,經濟潛力非常大。」
竹藤館展示的竹製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竹包、竹杯、竹車……看竹子的百變用法
竹藤館園區栽植了近20種景觀竹,包括早園竹、斑竹、地被竹、紫竹、龜甲竹等,以及專門為本次展會引進的巨龍竹、金鑲玉、黃竿烏哺雞竹等特有竹種。記者在館內看到,竹製展品除了公眾常見的家具,也有較為少見的含有竹材料的包、茶具等展品,體現了竹材料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館內還有一輛以竹管為骨架的自行車,尤為醒目。
以竹為支架的自行車。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展館的中心區域,布置了一個竹質家具設計作品展——「可造之材」。展品均為清庭設計中心設計師石大宇設計,其中大部分獲過國際設計獎項。例如,《屏茶》運用7種不同竹編工藝,打造出以創新的竹編繃裱技法完成的屏風。《椅巴適》運用竹條剛、柔、韌的特性和自主研發的當代竹工藝,設計出一把適用於當代生活的躺椅。石大宇通過設計和工藝研發,將竹轉化成符合當代審美的設計作品和高端產品。這些設計作品都能適用於日常生活,而不僅是純設計作品。石大宇希望來世園會參觀的民眾可以知道,自家後院種出來的竹子並不是輕賤的材料,可以做出很精美又絕對實用、經久耐用的用品。與石大宇一樣,全球很多設計與製造者均在探索竹材料更多的可能性,館內的竹製展品則來自於世界各地。在世園會期間,展館中還將舉辦各類觀眾活動,介紹有關竹藤產業的方方面面。
竹藤館展示的竹藤建築模型。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陸文明表示,目前全球對於竹材料的優點有清晰認識,各地都在嘗試修建獨居特色的竹藤建築。希望參加此次世園會,能夠讓更多公眾了解竹藤的重要價值和未來前景。新京報記者 倪偉 攝影記者 王貴彬
編輯 呂銀玲 校對 李世輝